資源簡介 貴州省盤州市第三中學(xué)2023-2024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高一 物理注意事項: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zhǔn)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準(zhǔn)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 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yīng)題目的答案標(biāo)號涂黑。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的非答題區(qū)域均無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自然界一切物體都處于永恒的運動中,要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首先要選定參考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小小竹排江中游”以竹排為參考系 B. “月球的公轉(zhuǎn)”以太陽為參考系C. “一江春水向東流”以河岸為參考系 D. “橋流水不流”以橋為參考系2.如圖是物體做直線運動的v-t圖像,由圖可知,該物體( )A. 第1s內(nèi)和第3s內(nèi)的運動方向相反 B. 第2s內(nèi)靜止不動C. 第3s內(nèi)和第4s內(nèi)的運動方向相反 D. 第2s末和第4s末的速度相同3.下列關(guān)于物體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物體加速度方向為正,速度一定增加B. 物體加速度方向保持不變,速度方向一定保持不變C. 物體速度變化率越大,則加速度越大D. 物體加速度逐漸變大,速度一定逐漸變大4.某質(zhì)點做直線運動,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式為v=(2t+4)m/s,則下列對質(zhì)點的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初速度為4m/s B. 初速度為0C. 3s末的瞬時速度為6m/s D. 加速度為4m/s25.物體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已知2s內(nèi)的位移為4m,則可知( )A. 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為 B. 物體第2s末的瞬速度為3m/sC. 物體第1s內(nèi)的位移為2m D. 物體第2s與第1s的位移差為1.5m6.某同學(xué)在一村口的古井井口處自由釋放一石子,過了1 s聽到了石子撞擊水面聲,石子在水中運動10 m后,撞擊井底而靜止。石子在水中近似做勻速直線運動,忽略空氣阻力,g取10 m/s2,不計聲音傳播的時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水面到井口的距離為10 m B. 水面到井口的距離為15 mC. 石子在水中運動的速度大小為5 m/s D. 石子運動的總時間為2 s7.某物體以30 m/s的初速度做豎直上拋運動,不計空氣阻力,g取10 m/s2,則前5 s內(nèi)( )A. 物體上升的最大高度為25 mB. 物體的位移為25 m,方向豎直向下C. 物體的平均速度為13 m/s,方向豎直向上D. 物體速度變化量的大小為50 m/s,方向豎直向下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8.平直公路上,一輛小汽車前方12m處有一輛大客車正以的速度勻速前進,這時小汽車從靜止出發(fā)以的加速度追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汽車經(jīng)5s追上客車B. 追上前,汽車與客車相距最遠(yuǎn)距離為24.5mC. 汽車經(jīng)6s追上客車D. 追上前,汽車與客車相距最遠(yuǎn)距離為12.5m9.將一個小球以25m/s的初速度從某一高處豎直向上拋出,空氣阻力不計。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則小球( )A. 任意1s內(nèi)的速度變化量大小都是10m/sB. 第3秒內(nèi)的位移為零C. 位移大小為30m時,經(jīng)歷的時間可能為6sD. 當(dāng)速度大小為5m/s時,速度變化量的大小為20m/s10.甲、乙兩車在同一直線上運動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甲車的速度一直不變時刻兩車速度相等C. 時間內(nèi)乙車在甲車前面D . 時間內(nèi)乙車的速度總是大于甲車的速度三、實驗題(本題共2個大題,共15分)11(6分).某物理興趣小組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測量重物自由落體運動的重力加速度.(1)對該實驗裝置及其操作的要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選項前的符號);A.打點計時器接直流電源也可以正常使用B.打點計時器的兩個限位孔應(yīng)在同一條豎直線上C.重物最好選用密度較小的材料,如泡沫塑料D.開始時應(yīng)使重物靠近打點計時器處并保持靜止E.操作時,應(yīng)先放開紙帶后接通電源(2)實驗中打出的一段紙帶如圖乙所示,A、B、C、D、E是計數(shù)點,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4個點沒有標(biāo)出來,由紙帶上的數(shù)據(jù)可得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m/s2(計算結(jié)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3)通過圖像也可以得出重力加速度,并且能剔除偶然誤差較大的數(shù)據(jù),提高實驗的準(zhǔn)確程度.若丙圖中的v2-h(huán)圖像的斜率為k,則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k表示).12(9分).如圖所示,甲圖為探究小車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裝置,乙圖是某次實驗獲取的一段紙帶。實驗中打點計時器每隔0.02s打一個點,A、B、C、D、E是紙帶上的計數(shù)點,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請回答以下問題:(1)除了圖甲中標(biāo)出的器材外,還需要______。(請?zhí)钸x項前的字母序號)A.天平 B.刻度尺 C.秒表 D.彈簧測力計(2)根據(jù)乙圖中數(shù)據(jù),可判斷出小車做 (填“勻速直線運動”或“勻變速直線運動”),你判斷的依據(jù)是 。(3)打C點時小車的速度大小為 m/s,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m/s2.(計算結(jié)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四、計算題13(10).斑馬線是行人的“生命線”,是駕駛員的警惕線,“斑馬線前禮讓行人”已成為一種常態(tài)。一輛汽車以v0=12 m/s的速度在平直馬路上勻速行駛,前方有行人過馬路,汽車司機立即剎車直至汽車停下。已知汽車在剎車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5 m/s2。求:(1)汽車剎車1 s末的速度大小v1;(2)汽車開始剎車后第3秒內(nèi)的位移大小x3。14(14分).長為的貨車在一段平直的山路上以的速度勻速行駛,突然發(fā)現(xiàn)前方隧道口的正上方有石塊落下。石塊的運動可近似看作自由落體運動,石塊距車頭的水平距離為,石塊距車的高度為,重力加速度取,不計汽車的高度,則(1)若水平距離,石塊下落的同時,貨車開始做的勻減速直線運動,試通過計算判斷石塊能否砸到貨車上?(2)若水平距離,石塊下落的同時,貨車開始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為了避免石塊砸到貨車上,求貨車的加速度應(yīng)滿足什么條件?15(15分).一輛大客車正在以30 m/s的速度勻速行駛。突然,司機看見車的正前方x0=95 m處有一只小狗,如圖所示。司機立即采取制動措施,司機從看見小狗到客車開始制動的反應(yīng)時間為Δt=0.5 s,設(shè)客車制動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1)為了保證小狗的安全,客車制動的加速度大小至少為多大?(假設(shè)這個過程中小狗一直未動)(2)若客車制動時的加速度大小為5 m/s2,在離小狗30 m時,小狗發(fā)現(xiàn)危險并立即朝前跑去。假設(shè)小狗起跑階段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a=3 m/s2。已知小狗的最大速度為8 m/s且能保持較長一段時間。試判斷小狗有沒有危險,并說明理由。一、單選題1.【答案】C【解析】“小小竹排江中游”以江水為參考系,故A錯誤;“月球的公轉(zhuǎn)”以地球為參考系,故B錯誤;“一江春水向東流”以河岸為參考系,故C正確;“橋流水不流”以水為參考系,故D錯誤。2.【答案】C【解析】物體在第1s內(nèi)和第3s內(nèi)速度都在t軸上方,故運動方向相同,故A錯誤;第2s內(nèi)速度保持不變,物體做勻速運動,故B錯誤;第3s內(nèi)速度為正,第4s內(nèi)速度為負(fù),故C正確;第2s末和第4s末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錯誤。3.【答案】C【解析】當(dāng)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時,物體做加速運動;反之,兩者方向相反時,物體做減速運動,故加速度方向為正,當(dāng)速度方向為負(fù),則速度減小,速度方向為正時,速度增大,故A錯誤;物體加速度方向保持不變,如果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反,則物體速度減為0后,將反向加速運動,故B錯誤;加速度是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物體速度變化率越大,則加速度越大,故C正確;物體加速度逐漸變大,速度不一定增大,當(dāng)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反時,物體做加速度增大的減速運動,故加速度增大,速度不一定增大,故D錯誤。4.【答案】A【解析】把v=(2t+4)m/s,與公式v=v0+at,進行對比可知,該質(zhì)點的初速度為4m/s,加速度為2m/s2,故A正確,BD錯誤;3s末的瞬時速度為v=(2×3+4) m/s=10m/s,故C錯誤。5.【答案】A【解析】根據(jù)位移—時間公式有,解得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為,故A正確;根據(jù)速度—時間公式可知,物體第2s末的瞬速度為,故B錯誤;根據(jù)位移—時間公式可知,物體第1s內(nèi)的位移為m,故C錯誤;物體第2s與第1s的位移差為m,故D錯誤。6.【答案】D【解析】由題意知,過了1 s聽到了石子撞擊水面聲,則水面到井口的距離為h=gt2=×10×12 m=5 m,故A、B錯誤;石子在水中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為自由落體運動的末速度,則有v=gt=10×1 m/s=10 m/s,故C錯誤;石子在水中運動的時間為t′= s=1 s,故石子運動的總時間為t總=t+t′=2 s,故D正確。7.【答案】D【解析】物體上升的最大高度為Hm== m=45 m,上升到最高點時間為t== s=3 s,所以前5 s內(nèi)物體上升的最大高度為45 m,A錯誤;前5 s內(nèi)物體的位移為s=v0t-gt2=30×5 m-×10×52 m=25 m,所以前5 s內(nèi)物體的位移為25 m,方向豎直向上,B錯誤;前5 s內(nèi)物體的平均速度為== m/s=5 m/s,C錯誤;物體速度變化量的大小為Δv=gΔt=10×5 m/s=50 m/s,物體速度變化量的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同,方向豎直向下,D正確。二、多選題8.【答案】BC【解析】當(dāng)汽車追上客車時,代入解得t=6s,A錯誤,C正確;當(dāng)兩車速度相等時距離最遠(yuǎn),則,解得t1=2.5s,此時兩者最遠(yuǎn)距離為,B正確,D錯誤。9.【答案】ABC【解析】豎直上拋的小球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為g,故小球任意1s內(nèi)的速度變化量大小為,A正確;小球以25m/s的初速度豎直向上拋,根據(jù)豎直上拋運動的規(guī)律可得2s末小球的速度為,第3s內(nèi)的位移是,B正確;小球以25m/s的初速度豎直向上拋,位移為30m時,根據(jù)豎直上拋運動的位移與初速度的關(guān)系,有,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經(jīng)歷的時間為或,位移為-30m時,有,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經(jīng)歷的時間為或(舍去),C正確;小球以25m/s的初速度豎直向上拋,速度為5m/s時,有,速度為-5m/s時,速度變化量的大小為,D錯誤。故選ABC。10.【答案】AC【解析】圖像的斜率表示車的運動速度,甲車的斜率沒有變化,則甲車的速度一直不變,A正確;時刻兩車相遇,斜率不相等,速度不相等,B錯誤;時間內(nèi)乙車的位置在甲車正方向前面,C正確;從斜率上看,時間內(nèi)乙車的速度先大于甲車的速度,然后時間內(nèi)乙車的速度小于甲車的速度,D錯誤。三、實驗題11.【答案】(1)BD (2)9.61 (3)【解析】(1)打點計時器必須接交流電源才能正常使用,選項A錯誤;為減小摩擦,則打點計時器的兩個限位孔應(yīng)在同一條豎直線上,選項B正確;重物最好選用密度較大的材料,以減小阻力的影響,選項C錯誤;開始時應(yīng)使重物靠近打點計時器處并保持靜止,選項D正確;操作時,應(yīng)先接通電源后放開紙帶,選項E錯誤.(2)根據(jù)Δh=gT2,可得g= m/s2≈9.61 m/s2(3)根據(jù)v2=2gh,可知v2-h(huán)圖像的斜率k=2g,則g=.12.【答案】(1)B;(2)勻變速直線運動;連續(xù)相等的時間內(nèi),位移差相等;(3)0.383;1.02【解析】(1)實驗?zāi)康氖茄芯啃≤嚨膭蜃兯僦本€運動規(guī)律,不需要用天平測量鉤碼、小車的質(zhì)量,故A錯誤;實驗中需要利用刻度尺測量紙帶點跡之間的間距,故B正確;打點計時器是一種計時儀器,不需要用秒表測量時間,故C錯誤;實驗?zāi)康氖茄芯啃≤嚨膭蜃兯僦本€運動規(guī)律,不需要用彈簧測力計測量鉤碼的重力,故D錯誤。(2)根據(jù)紙帶上的數(shù)據(jù),計算出相鄰相等時間間隔的位移差分別是,,,可知在連續(xù)相等的時間內(nèi),位移差相等,故小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3)由于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所以相鄰計數(shù)點間時間間隔,勻變速直線運動推論可知,某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該段時間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則;由逐差法得加速度四、計算題13.【答案】(1)7 m/s (2)0.4 m【解析】(1)汽車剎車過程中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則汽車剎車1 s末的速度大小v1=v0-at1=12 m/s-5×1 m/s=7 m/s。(2)汽車從開始剎車到停下所用時間為t0==s=2.4 s<3 s汽車在前2 s的位移大小為x2=v0t2-at=12×2 m-×5×22 m=14 m汽車從剎車到停下通過的位移大小為x=t0=×2.4 m=14.4 m則汽車開始剎車后第3秒內(nèi)的位移大小為x3=x-x2=14.4 m-14 m=0.4 m。14.【答案】(1)能砸到貨車上;(2)與運動方向相同或與運動方向相反【解析】(1)石塊做自由落體運動,由得石塊下落時間為貨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則貨車從減速到停止運動所用時間為,則貨車只運動,則貨車位移為則,故石塊能砸到貨車上。(2)若石塊剛好擦過車尾落地,則解得若石塊剛好擦過車頭落地,則解得故貨車的加速度應(yīng)滿足:與運動方向相同或與運動方向相反。15.【答案】(1)5.625 m/s2 (2)小狗是安全的,理由見解析【解析】(1)客車運動的初速度v=30 m/s,在反應(yīng)時間內(nèi)做勻速運動,勻速運動的位移為:x1=vΔt=30×0.5 m=15 m,所以為保證小狗安全減速位移為:x2=x0-x1=(95-15)m=80 m,根據(jù)速度位移關(guān)系知客車加速度大小至少為:a1== m/s2=5.625 m/s2。(2)若客車制動時的加速度為a1′=-5 m/s2,在離小狗x=30 m時,客車速度為v1,則v-v2=2a1′(x2-x),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v1=20 m/s,設(shè)小狗從起跑到與客車速度相等所經(jīng)歷的時間為t即v1+a1′t=at,解得:t=2.5 s,此過程客車的位移x3=v1t+a1′t2,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x3=34.375 m,小狗的位移:x4=at2=9.375 m,即x4+x>x3,所以小狗是安全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