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一歷史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已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4.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中外歷史綱要》(下)前15課。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在古代,埃及文明北部和東部是地中海和紅海,西部是沙漠,陸上主要交通線只能經過西奈半島。兩河文明集中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其東部是扎格羅斯山脈,南部是波斯灣。這樣的環境也可以說是多元文明中的一個單元點。材料主要反映出,這些古代文明A.相互交融B.多元一體C.相對獨立D.交通復雜2.大流士一世統治時期,波斯帝國達到鼎盛。大流士一世在《貝希斯敦銘文》中宣稱:“凡我給他們的一切命令,他們都遵行不誤。”這一統治結果主要依賴于A較完善的官僚體系B.王權與神權的合一C.對被征服者的鎮壓D.通行全國的道路網13.中世紀歐洲有許多修道院、教堂等宗教建筑,它們不僅是舉行彌撒、進行祈禱等宗教儀式的場所,還承擔著一些社會服務功能。不少修道院設立診所,為附近居民醫治常見疾病;一些教堂開辦學校,教授兒童與青少年讀寫、算術等。這表明當時歐洲A宗教與社會生活關系密切B.城市發展依托于宗教組織C.社會保障體系已基本建立D,宗教組織對社會控制加強154.他們經營著中國的絲綢和瓷器、印度和東南亞的調味品和香料、拜占庭帝國的珠寶和精美織物;他們的冒險還來到之前從未有過系統的遠距離貿易的地區;他們帶著駝隊穿越撒哈拉沙漠,用食鹽、鋼、銅和玻璃從西非諸王國換回黃金和奴隸;他們造訪東非沿海地區,從那里獲得奴隸和獸皮等當地的土特產。這里的“他們”A.成為亞歐非交流的橋梁B.引領航海時代促進全球聯系C.壟斷商路威脅西歐市場D,開通絲綢之路推動東西貿易5.有學者研究發現:美洲本土沒有出現過“車”。因為沒有車,就不能進行大規模的物質交流并把大量的物質運送到遙遠的地方。盡管在美洲醞釀出本土文明,但在新航路開辟前,它們仍處在發育過程中。該學者意在說明A.世界文明呈現出多元一體特征B.文明交流有助于社會發展C.殖民入侵打斷了美洲文明進程D.美洲地區手工業技術落后6.哥倫布在《航海日記》寫道:彼等(美洲人)非常順從,不知邪惡…鑒于此,仰祈二位陛下盡早圣斷,將彼等變成基督徒。…毋須多久,大批居民即會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領土和財產,這里所有人皆會成為西班牙臣民。這說明新航路開辟【高一歷史第1頁(共6頁)】高一歷史參考答案1.C2.A3.A4.A5.B6.D7.A8.B9.C10.C11.A12.C13.D14.B15.A16.B17.A18.D19.C20.C21.D22.B23.A24.C25.A26.C27.C28.D29.C30.B31.變化:管控限制逐漸被打破(從宵禁到逐漸放開):規模不斷擴大(場所數量增多);大眾化、世俗化(主體由貴族到平民);商業色彩日益濃厚:成為一種時尚潮流(成為一種普遍的社交生活)。(每點2分,共6分)背景:城市工商業繁榮,市民階層擴大(市民消費水平提高):工業革命推動(答第一次或第二次工業革命都同等給分);城市化發展;觀念的變化(對黑夜認識的轉變):思想解放(人文主義)促進消費觀念轉變;科學技術的進步(照明條件的改善)。(每點2分,共6分)(2)原因:工人階級的斗爭(或勞工與雇主的反復博弈):企業主充分利用夜晚時間進行生產和經營活動(或企業主追求資本增殖);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需要(或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每點2分,共4分)理解: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夜生活,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但資本主義的發展又加刷了對工人階級的剝削。(每點2分,共4分,必須以正反兩個角度作答)32.(1)示例一大事:俄國農奴制改革、美國內戰、日本明治維新、德意志統一。(以上任答三個得2分,多答或少答不給分)主題:資本主義的擴展。(2分)示例二大事:歐洲三大工人運動、《共產黨宣言》發表、國際工人協會、巴黎公社建立。(以上任答三個得2分,多答或少答不給分)主題:工人運動的發展或馬克思主義的發展。(2分)示例三:大事:海地獨立、蘇丹爆發大起義、埃及抗英斗爭、巴西建立共和國。(以上任答三個得2分,多答或少答不給分)主題:民族解放的潮流或民族獨立運動的開展。(2分)(答民族民主運動的開展不得分)(2)表現:對戰敗國的壓迫與掠奪(答戰敗國承擔戰爭罪貴,向戰勝國割地、賠款,裁減軍備等史實同等給分);對殖民地與弱小國家的利益瓜分(答國聯對殖民地實施委任統治制度、將“門戶開放”作為侵路中國的共同原則、日本保留了在中國的諸多特權等史實同等給分):對社會主義國家(蘇俄)的排斥與對抗(或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將蘇俄排除在外、帝國主義國家孤立和遏制蘇俄);戰勝國之間的利益分割(或戰勝國在海軍霸權上的爭奪)。(每點2分,共【高一歷史·參考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東省佛山市H7聯盟2024-2025學年高一5月聯考歷史試題.pdf 高一歷史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