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一年級歷史期中考試(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一、選擇題(共40題,每題15分,共60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1、以下有關人類文明產生的重大階段性事件,按出現的先后排序排列正確的是①社會分工出現②農業和畜牧業產生③階級和國家產生④私有制產生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②①④D.④③②①2、世界古代史上,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先后興起了一個個有影響的大帝國。在下列帝國中,按興起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波斯帝國、拜占庭帝國B.羅馬帝國、波斯帝圈、拜占庭帝因、亞歷山大帝國C,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D.拜占庭帝國、羅馬帝國、亞歷山大帝國、波斯帝國 、印加帝國馬丘比丘城遺址位于山脊之上,以中央廣場為界,分為東西兩區:西區地勢高,神廟、宮殿、貴族宅第聚集于此:東區地勢低,分布著普通住宅、倉庫及其他設施,房子粗糙矮小。全城還建有完善的供水系統,水池、水渠吉用巖石或直接從巖體中雕琢而成,引高山泉水,供飲用、沐浴和灌溉之用。據此推斷,印加A.早期國家特征鮮明B.城市國家經濟發達·C.組織動員力量強大D.祭司#握最高權力4、羅馬共和圍時期,元老貴族占有大量土地,但一般不直接經商,往往由奴隸或雙釋民(奴隸獲得釋放后成為公民)代為經營。經商發財后的奴釋民也多購買土地,甚至不再經商。西塞羅說:“沒有什么比衣業更好…更適合自由人的。”這說明,在羅馬共和圖①貴族因無利可圖而不愿經商②占有和買賣土地是公民的權利③奴隸經商致富可獲得公民權④杜會的重農輕商觀念比較濃厚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5、中世紀德意志自治城市科隆是商業和手工業重鎮,行會眾多。1413年,該城最高行政機構市政會議討論決定,永遠禁止制造和使用紡絲搓絲機,理由是它會讓該城許多絲織業從業者斷了生路。對此理解正確的是①該決議不需要封建領主批準②工人通過罷工阻止新機器的引進③行會有效保護了成員的經濟利益④該決議重創了機器大工業生產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6、3世紀末,法國國王與佛蘭德爾伯爵爆發沖突。國王通過重新頒布“特許狀”,賦子布魯日等城市更多自治權和經濟特權,削弱了佛蘭德爾伯爵對城市的控制。這一舉措反映了中世紀歐州政治發展的哪一趨勢?A封建領主權力逐漸強化,地方割據加劇B.王權借助城市力登削弱貴族,推動中央桌權C.市民階層完全取代貴族,成為因家主導力量D.城市自治權擴大,導致國家統一進程受阻7、“特立尼達”號原為歐洲某船隊的旗艦,因船貝受損被迫留在香料群島(位于今印度尼西亞)進行維修,1522年4月,該船計劃橫渡太平洋返航巴章馬,最終因風暴襲擊和食物匱乏,在離開六個月后無奈返回。據此判斷,該船曾經跟隨A.迪亞士繞過好望角B.達·咖馬駛達印度C.哥倫布到達笑洲D.麥哲倫進入太平洋第1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