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二模檢測初三歷史試題a第I卷(選擇題共20分)劍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備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請你將所選正確答案的英文字母涂在答題紙的選擇題答題欄內。每題1分,共20分。)》1.如圖考古發現印證了我國妙,學仰韶文化時期陜西魚化寨北京東胡林遺址出土的炭化粟和黍浙江河姆渡造址出土的稻谷遺址出土的炭化大豆谷A.原始農業生產工具的悠久歷史B.黃河流域文明程度較高C.原始農業起源與發展具有多元性D.早期國家已產生2.下表是對西周中期一件青銅器的介紹。由材料可以看出該青銅器最重要的歷史價值是鳥尊銘文說明鳥尊的蓋內和腹部鑄有銘文“晉侯作向太室寶尊彝”(翻譯:晉國君主制造的祭L天寶器)。據考證,鳥尊是第一代晉侯燮所擁有的高規格祭祀禮器。爵A.提供了研究晉國社會狀況的實物史料B.體現出漢字的造字方法和造字特點C.說明晉國是西周分封的第一個諸侯國D.凸顯了晉國領先世界的青銅儔造水平3.春秋時期,山東諸小國為齊所并,河北、山西諸小國為晉所并,江淮、漢水諸小國為圖楚所并,西北諸小國為秦所并,使春秋初年百十個國家,縮減成幾個大國。周邊的蠻、夷、戎、狄不斷襲擾中原;中原霸主也以“攘夷”相號召,與之進行斗爭…華夏族與其他少數蕎民族彼此犬牙交錯,雜居共處。由此可見,春秋時期的歷史發展趨勢是A.周王室衰微B.諸侯之間兼并戰爭不斷C.分裂中孕育著統一的因素D.通過爭霸戰爭強化實力初三歷史試題第1頁(共7頁)掃描全能王創建4.下表是《中國通史大師課》某一章的目錄名稱。與該章標題相對應的時代是第五節八王之亂第六節王馬共治第七節詩酒雅集第八節陳朝興亡第九節五族歸華A.大一統一秦漢王朝B.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C.繁榮與開放一隋唐時期D.民族關系發展—遼宋夏金元時期5.在我國古代對外關系方面,隋唐宋元都處于主動地位,而明清時期的對外關系明顯出現了逆轉。其逆轉的主要表現是A.廢除丞相B.實行八股取士C.推行文化專制D.實行閉關鎖國6.《中國通史》記載:“晚清時期,十三行每年進出口總值到19世紀30年代約值四干萬銀元…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三行獨攬對外貿易制度遂告廢除。”造成這一變化的原因是A.《南京條約》的簽訂B.太平天國運動的沖擊C.洋務運動“求富”政策的影響D.《馬關條約》的簽訂7.鴉片戰爭前,“中國”一詞多指“中原”“中土”地區。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漸成為“萬邦之一”的正式國家稱號。這一變化反映了當時A.中國殖民地化程度逐漸加深B.民族國家觀念開始形成C.變法圖強成為時代要求D.民主共和觀念深人人心8.右圖報刊宣傳的思想觀點是A.“自強”“求富”B.維新變法C.三民主義D.馬克思主義9.中國近代的一本啟蒙讀物中寫道:“這朝廷,原是個,名存實亡!替洋人,做一個,守土官長…”作者描述的這一現象與下列哪個條約的簽訂有關A.《天津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10.1936年7月1日,紅軍戰士林偉在日記中寫道:今天來到草地,沿途下雨。風大無柴,開水燒不成。為執行黨的戰略方針,大家蜷縮一起,誓以克服因難以待天明。這體現了紅軍戰士A.實事求是的革命態度B.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C.堅定的革命信念D.強烈的愛國情懷初三歷史試題第2頁(共7頁)掃描全能王創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