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被指導教師 內容 鹿角和鹿腿教材與學 情分析 《鹿角和鹿腿》位于本單元四篇課文中的第三篇,本文編排在此處讓學生學習,我認為編者頗具匠心,從縱向看,新課標要求知識與技能各個年段相互聯(lián)系,螺旋上升,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學生二年級已經學過一些寓 言,如《亡羊補牢》《揠苗助長》,對寓言有了初步的接觸。從橫向看,安排在第二單元第三課,上承文言文《守株待兔》、當代寓言《陶罐和鐵罐》,下接詩歌形式的寓言《池子與河流》。它處于由知識的學習向知識的運用轉化的過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單元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中的一步棋子,是從掌握知識逐步向能力轉換的一架橋梁。 《鹿角和鹿腿》選自《伊索寓言》。鹿欣賞自己美麗 的角,抱怨細長的腿。當獅子撲來了,難看的鹿腿幫助他獅口逃生,美麗的鹿角卻讓它險些送命。這個故事告訴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事物各有自己的價值。要辯證的看待它。學習目標 1.會認“皺、配、怨、逼”4個生字,讀準“稱、禁、掙、撒”4個多音字,會寫“鹿”字。 2.能根據提示講故事。 3.通過對課文重點語句的自讀自悟,體會鹿對自己的角的態(tài)度。 4.學習運用提示語與說的話相配合的方式說句子,體會情感。學習重點 與難點 1.能根據提示講故事。 2.通過對課文重點語句的自讀自悟,體會鹿對自己的角的態(tài)度。 3.學習運用提示語與說的話相配合的方式說句子,體會情感。任務設計與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創(chuàng)設情境:圖片引入——《伊索寓言》 2.板書課題《鹿角和鹿腿》,相機指導書寫“鹿”是半包圍結構,先寫廣字頭,特別要注意里面部分的筆順:橫折、豎、豎、橫。這個字的部首比較特殊,不是廣字頭,而是“鹿”本身。 3.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出示要求。 出示: ·學生自由出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不通順的地方多讀幾遍。 ·標注自然段 2.檢查自學,識記生字。 (1)認讀第一行不是多音字的詞語,指名讀、齊讀。(簡單) (2)復習多音字。指名認讀多音字另外讀音+組詞。(利用到以前的課文《曹沖稱象》復習“稱”的三個讀音) (3)多音字行詞語指名再讀。 (4)齊讀全部詞語。 (5)將詞語帶入到句子中讀好句子。指導讀好長句子除了注意標點符號以外,還要注意句中停頓。 3.自由朗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1)指1—2名學生講故事,教師相機在黑板上粘貼課后2題的課文關鍵詞語、短語。 (2)在指名一名學生講故事。 (3)結合課后第二題,同桌互相講故事。 (4)再找學生講故事。 三、品讀感悟,正確評價 1.默讀課文第2~4自然段,畫出鹿欣賞自己角美麗和抱怨腿難看的相關句子。 2.學生交流美麗 啊!我的身段多么勻稱,我的角多么精美別致,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 (1)聯(lián)系課后習題旁的插圖,體會“勻稱”“精美別致”的含義。教師做適當引導理解。 (2)出示珊瑚圖,發(fā)現鹿角與珊瑚的相似之處。比喻句。 (3)體會語氣詞“啊”的用法,以及所表達的心情。(驚喜) (4)體會鹿的驚喜。 (3)朗讀句子,指名讀,分小組賽讀。 2.交流提示語 他不著急離開了,對著池水欣賞自己的美麗。 判斷動作描寫的句子。 體會動作描寫中包含鹿的心情。 (3)指名讀句子,全班齊讀。 3.學寫法 提示語中加入動作描寫+說的話,共同表現人物心情。 4.仿寫句子。 他 :“你真是急死我了!” (1)交流關于著急的動作有哪些? (2)補充句子。 5.出示自由練寫句子格式仿寫句子。 :“ 。” 學生分享句子。板書設計 鹿角和鹿腿 角: 美麗 欣賞 差點兒送命 腿:難看 抱怨 獅口逃生作業(yè)設計 1.用自己的話結合課文關鍵詞講故事課后反思 課上,我就放手讓學生自讀,要求讀準讀通,找出關鍵詞。根據關鍵詞理解課文。又根據關鍵詞訓練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這篇文章的重點是理解指導鹿對自己的腳和腿的前后不同的態(tài)度。難點是讀懂課文,體會故事所講述的道理。為了讓學生很好地體會寓意,我先有意識地讓學生找出鹿對它的角和腿前后不同的態(tài)度。通過前后對比朗讀,讓學生體會到鹿的思想在悄然發(fā)生轉變。多次朗讀“兩只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可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這些朗讀訓練,使學生自然而然地走進文本,和文本對話,為下文體會鹿的思想轉變,奠定了基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