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第一單元 愛滿人間(欣賞)歡樂頌人教版六年級下冊音樂作品簡介《歡樂頌》是貝多芬根據席勒的詩譜寫的音樂作品,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主題,也是貝多芬創作生涯的代表作之一。貝多芬的故事1770年,貝多芬出生在德國萊茵河畔一座美麗的城市波恩。的父親是一位男高音歌唱家,貝多芬自幼跟父親學習音樂。貝多芬一生摯愛音樂,17歲時離開波恩前往維也納學習音樂,創作了很多具有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但命運似乎在捉弄他,對音樂充滿熱情的貝多芬在26歲時患上了耳疾,逐漸喪失了聽力。對一位作曲家來說,這是多么殘忍的事啊!他曾寫下著名的《第五(命運)交響曲》, 展現了他與命運進行頑強抗爭的決心,他說: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45歲時,貝多芬完全失去聽力,只能通過談話冊與人交流。孤寂的生活并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 他的內心仍然翻騰著音樂的浪花,為了表達他“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崇高理想,他創作了不朽的名作《第九交響曲》。在這部交響曲中,貝多芬加入了合唱。如今,《歡樂頌》的音調已經傳遍全世界,也傳遞著貝多芬永不屈服的頑強精神!第九交響曲第九交響曲(別名《合唱交響曲》),首演 :1824年5月7日于維也納凱倫特納托爾劇院,貝多芬因失聰由指揮家Michael Umlauf代執棒,現場反響熱烈,觀眾掌聲達5次之多。全曲共四個樂章,打破傳統交響曲形式:第一樂章 :d小調,莊嚴快板,表現斗爭與壓抑,主題如“閃電劈開混沌”;第二樂章 :極活潑的諧謔曲,融入奧地利民間舞曲節奏; 第三樂章 :如歌的柔板,雙主題變奏,被柏遼茲贊為“偉大樂章”; 第四樂章 :急板轉合唱,以席勒《歡樂頌》為詞,首創交響樂加入人聲,表達人類團結與勝利的宏愿。欣賞:歡樂頌——《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主題初聽歌曲:歌曲的情緒、速度是怎樣的?歌曲是幾拍子的?歌曲情緒:雄偉地速度:中速1=G 四四拍再次聆聽: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齊唱教師范唱節奏練習╳ ╳ ╳ ╳|╳ . ╳ ╳ —|帶節奏朗讀歌詞跟著老師的鋼琴伴奏視唱歌譜。填詞演唱歌曲。同學們,我們唱了好幾遍歌曲了,現在試著背唱這首歌曲。拓展延伸:觀看《歡樂頌》主題現場演唱視頻。感謝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