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十三章 內能 全章習題課件 (共4份打包)2025-2026學年人教九年級物理全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十三章 內能 全章習題課件 (共4份打包)2025-2026學年人教九年級物理全冊

資源簡介

(共16張PPT)
第十三章 內能
第1節 熱量 比熱容
第1課時 認識比熱容
1.熱傳遞過程中傳遞__________的多少叫熱量,熱量是過程量,只能說__________或__________熱量。(后兩空均填“含有”“具有”“吸收”或“放出”)

知識點1
熱量
吸收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13
放出
2.小點同學探究水和食用油吸收熱量的情況。
【實驗思路】
(1)利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________(填“質量”或“體積”)相等的水和食用油,使其升高相同的溫度。
(2)選擇相同電加熱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質量
知識點2
比較不同物質吸收熱量的情況
使水和食用油在相同的時間內吸收相同的熱量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13
【實驗過程】
(3)如圖所示,將水和食用油裝入相同的燒杯中,用電加熱器加熱初溫相等的水和食用油,使其升高相同的溫度。
實驗數據如下表:
液體 名稱 液體 質量/g 液體 初溫/℃ 液體 末溫/℃ 加熱
時間/min
水 50 20 30 4
食用油 50 20 30 2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13
【實驗結論】
(4)由表中數據可知,質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溫度,________吸收的熱量多。

液體 名稱 液體 質量/g 液體 初溫/℃ 液體 末溫/℃ 加熱
時間/min
水 50 20 30 4
食用油 50 20 30 2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13
3.[2024·朔州模擬]下列各種情況中,物質比熱容會發生變化的是(  )
A.一杯水倒掉一半
B.0 ℃的水凝固成冰
C.6 ℃的水變成4 ℃的水
D.將冰塊挫成冰球
B
知識點3
比熱容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13
4.[2025·太原月考]依據表格中的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液體的比熱容一定比固體的比熱容大
B.物質的物態發生變化,比熱容不變
C.不同物質的比熱容一定不同
D.等質量的水和煤油吸收
相等熱量,煤油升溫多
D
物質 比熱容/[J/(kg·℃)]
水 4.2×103
煤油 約2.1×103
沙子 約0.92×103
冰 2.1×103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13
5.為了反映物質的吸放熱本領大小,物理學中引入比熱容的概念,已知水的比熱容是4.2×103 J/(kg·℃),它所表示的物理意義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kg的水溫度升高(或降低)1 ℃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4.2×103 J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13
6.[2025·臨汾模擬]水,是生命之源,在大自然和人類生活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下列現象或應用與水的比熱容大的特性無關的是(  )
A.人運動后會排汗
B.冬天,供暖系統以水為介質
C.人體內的水比例很高
D.公園中修建池塘
A
知識點4
比熱容的應用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13
7. [新情境題]2024年6月,嫦娥六號從月球背面帶回了1935.3克的背面月壤。在遙遠的月球背面,月球車監測發現月球表面晝夜溫差達300多攝氏度,說明月面土壤的比熱容______(填“較大”或“較小”)。
較小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13
8.[2024·太原二模改編]科幻小說《三體》中描述:用納米材料做成的細絲(書中稱“飛刃”),能將一艘巨輪像刀切豆腐一樣切割開。小明設想給正在切割的“飛刃”配備水冷卻裝置,他這樣設想的依據是(  )
A.“飛刃”含有的熱量增加了
B.巨輪將溫度傳給了“飛刃”
C.水的比熱容大,冷卻效果好
D.巨輪在降溫過程中,比熱容變小
C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13
9.[2025·呂梁模擬]小明分別將質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種液體同時冷卻,如圖所示,實驗中,水和另一種液體(c水>c液)在相同時間內放出的熱量相等,以下分析圖像得出的結論不正確的是(  )
A.開始冷卻時,兩種液體的初溫相同
B.0~15 min時,兩種液體放出的熱量相同
C.0~15 min時,甲液體溫度下降更多
D.甲液體為水
C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13
10. [跨學科·地理 2025·太原月考]在沿海地區,炎熱、晴朗的天氣里常常出現“海陸風”,當出現如圖所示的風向時,通常(  )
A.發生在白天,且陸地溫度較高
B.發生在白天,且海水溫度較高
C.發生在夜晚,且陸地溫度較高
D.發生在夜晚,且海水溫度較高
D
思路點睛:水的比熱容比泥土、沙石的大,白天太陽照射時,海面溫度上升得慢,陸地溫度上升得快,陸地表面的熱空氣上升,海面的冷空氣補充,風從海面吹向陸地,形成海風;晚上情況與之相反。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13
11. [科學推理 2024·長治月考]我國幅員遼闊,跨緯度較廣,距海遠近差距較大,加之地勢高低不同,地形類型及山脈走向多樣,因而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氣候。如圖所示的是2023年某天同緯度附近的日照(沿海城市)和晉城(內陸城市)的氣溫情況。請判斷城市甲是________(填“日照”或“晉城”),你的依據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照
水的比熱容較大,沿海城市晝夜溫差小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13
12.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將質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個金屬圓柱體加熱到相同的溫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塊上,經過一段時間后,冰塊形狀不再變化,形狀如圖所示,則三個金屬圓柱體的比熱容大小關系為________________,內能變化量最大的是________。
c甲>c乙>c丙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13
13. [新器材]如圖甲所示的是“探究不同
物質吸熱升溫的現象”的實驗裝置。
(1)小明選用質量相等的A、B兩種液體用圖甲所示
的裝置進行探究,該探究方案的優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一個即可)。
(2)小明根據實驗數據作出如圖乙所示的圖像,分析圖像可知,A、B兩種液體升高相同溫度時,吸收熱量之比為________。
控制相同時間內A、B兩種液體吸收的熱量相同(合理即可)
9∶4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13(共15張PPT)
第3節 內能
第十三章 內能
知識點1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1.下列關于物體的內能說法正確的是 (  )
A.單個分子熱運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內能
B.內能是能量的一種,單位也是J
C.內能的影響因素只有溫度
D.0 ℃的物體沒有內能
B
內能
2.如圖所示,甲、乙兩個鐵塊的質量相等,甲鐵塊放在地面上,乙鐵塊放在桌面上,則機械能較大的是______鐵塊。如果甲鐵塊的溫度為50 ℃,乙鐵塊的溫度為20 ℃,則內能較大的是______鐵塊。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3. [立德樹人·傳統文化]“曲水流觴”是古代詩酒唱酬的一種雅事。如圖所示,酒盞隨波流動時,盞中的酒溫度降低,則酒的內能________(填“增大”或“減小”),這是通過________的方式改變酒的內能。利用該方法改變物體的內能,實際上是內能從________溫物體轉移
到________溫物體的過程。(后兩空均填
“高”或“低”)
減小
知識點2
熱傳遞和內能的改變
熱傳遞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4. [教材改編題] 在“做功可以改變物體
內能”的實驗中,教師演示了兩個實驗。
(1)實驗一:如圖甲所示,把活塞迅速壓下去,觀察到脫脂棉燃燒,這是因為活塞壓縮氣體做功,空氣的內能________(填“增加”或“減少”),溫度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達到脫脂棉著火點。這個過程中機械能轉化為________能。
增加
知識點3
做功和內能的改變
升高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2)實驗二:如圖乙所示,向裝有少量水的瓶子內不斷打氣,使得瓶內的氣壓增大,當瓶塞跳起來時,可以看到瓶內出現白霧,這是因為氣體對瓶塞做功,內能________(填“增加”或“減少”),溫度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水蒸氣________(填一種物態變化)
成小液滴。
減少
降低
液化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5. [原創題]下列實例中,屬于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的是___________;屬于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是____________。
①噴壺噴水,壺內降溫  ②彎折鐵絲,鐵絲變熱 
③可樂加冰,可樂變涼  ④兩手對搓,手心變熱 
⑤點燃火箭,飛向太空  ⑥冬天利用暖手袋暖手 
⑦鐵片在室外被太陽曬熱 ⑧冰在太陽的照射下熔化
③⑥⑦⑧
知識點4
辨析改變內能的方式
①②④⑤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6. [立德樹人·傳統文化]明朝科學家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如圖所示的是書中關于利用銅鑄幣的情景。下列改變內能的方式與用爐火加熱銅使銅熔化不同的是(  )
A.揚湯止沸 B.鉆木取火
C.釜底抽薪 D.炙手可熱
B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7.[2025·呂梁模擬]小偉應用勞動課上學習的烹飪技能為家人制作美味的刀削面,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滾燙的刀削面含有的熱量多
B.隨著刀削面的溫度降低,其內能減少
C.湯汁在沸騰過程中溫度不變,其內能不變
D.剛出鍋的刀削面“熱”得燙嘴,“熱”表示的是內能
B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8.[2025年1月運城期末]曾侯乙墓曾出土過一種特殊的銅冰鑒式保溫器(圖甲),它是保溫瓶的始祖。這種保溫器里外兩層,外為一方鑒,內裝一方壺。方鑒的蓋中有方孔,剛好套在內方壺的口上。盛夏之時,方鑒盛冰,內方壺盛食物或冰凍酒水(圖乙)。下列關于保溫器中蘊含的物理知識,說法正確的是(  )
A.方鑒中的冰溫度很低,所以沒有內能
B.壺內的食物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減少內能
C.壺內的食物將溫度傳給方鑒中的冰塊,自身內能增加
D.冰塊受熱熔化成水的過程中內能不變
B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9.四只相同規格的燒杯中裝有水,水量及其溫度如圖所示。關于四只燒杯中水的內能的大小,內能最小的是________杯中的水,內能最大的是________杯中的水,無法比較內能大小的是________兩杯中的水。
a
d
bc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10.某科技活動節推出了一種節能環保、可調節室溫的江水源熱泵技術。如圖所示的是其夏天工作時的流程,當江水循環到冷凝器時,利用江水與冷凝器存在的溫度差,通過________的方式帶走室內熱量,從而實現降溫;江水經過冷凝器后內能將________。
熱傳遞
增大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11. [中考能力點·推理論證]如圖所示的是某晶體的熔化曲線,圖中,物質在C點時的內能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點時的內能,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于
晶體在熔化時不斷吸熱,內能增加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12.如圖甲所示,將裝有熱奶的奶瓶放入水中冷卻,根據測得的數據,作出如圖乙所示的熱奶和水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圖像。
(1)表示熱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是圖乙中的____(填“A”或“B”)。
A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2)水的初溫是______℃,熱奶的末溫是______℃,水的末溫是______℃,室溫為______℃。
(3)熱奶和水會發生熱傳遞,是因為它們具有不同的________。這個過程中熱奶的內能________,水的內能________。
(4)10~15 min內,熱奶和水________
(填“有”或“沒有”)發生熱傳遞。
15
30
30
30
溫度
減少
增加
沒有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共16張PPT)
第2課時 熱量的計算
第十三章 內能
第1節 熱量 比熱容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14
1.北方的暖氣大多用水作為散熱劑,是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有質量為50 kg的水流過暖氣,溫度下降2 ℃,放出的熱量是__________J。[c水=4.2×103 J/(kg·℃)]
4.2×105
2.[2025·長治模擬]一杯水由80 ℃降低到20 ℃放出的熱量為Q1,它由30 ℃升高到90 ℃吸收的熱量為Q2,則Q1和Q2的大小關系是(  )
A.Q1>Q2 B.Q1=Q2
C.Q1<Q2 D.無法判斷
B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14
3.比熱容是物質的特性之一,可以用來鑒別物質。質量為500 g的某金屬塊,溫度從100 ℃降低到20 ℃,共放出了3.52×104 J的熱量。則該金屬塊的比熱容是__________J/(kg·℃),查表可知這種金屬的種類。
0.88×103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14
4.有一根燒紅的鐵釘,質量是2 g,放出920 J的熱量后,溫度降低到20 ℃,求鐵釘的初溫。[已知c鐵=0.46×103 J/(kg·℃)]
解:由Q放=cm(t1-t2)得,鐵釘的初溫
+20 ℃=1 020 ℃。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答題標準:(1)正確寫出原始公式、推導公式;(2)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3)結果單位正確;(4)計算正確。
14
5. [立德樹人·五育并舉]水稻是喜溫作物,春季育秧時,農民通常在傍晚向秧田灌水,以防霜凍。當氣溫降低時,水能放出較多的熱量。如果某秧田中水的溫度降低了2 ℃,放出3.36×107 J的熱量,則該秧田內水的質量為多少千克?[已知c水=4.2×103 J/(kg·℃)]
解:根據Q放=cmΔt可得,水的質量為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14
6.[2025·臨汾模擬]有兩塊金屬塊,它們的質量之比為2∶1,吸收相同的熱量后,它們升高的溫度之比為3∶2,那么它們的比熱容之比為(  )
A.1∶3 B.3∶1
C.3∶4 D.4∶3
A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14
7.在標準大氣壓下,將質量為2 kg、初溫為25 ℃的水加熱,當水吸收6.72×105 J的熱量后,考慮到水的沸點,水溫會升高[c水=4.2×103 J/(kg·℃)](  )
A.100 ℃
B.75 ℃
C.80 ℃
D.105 ℃
B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思路點睛:已知水的質量、水的比熱容、水的初溫和水吸收的熱量,利用吸熱公式求理論上水的末溫;再根據水沸騰時的規律(水沸騰時吸熱但溫度不變)分析判斷水升高的溫度。
14
8.[2025·陽泉模擬]經常喝溫度過高的熱水可能會造成消化系統損傷,喝水溫度應與體溫接近,最好在40 ℃左右。課間同學們在直飲機接水時,為健康飲水可以把常溫水(20 ℃)和開水(100 ℃)按照一定比例勾兌,這個比例合理的是(  )
A.1∶1 B.2∶1
C.3∶1 D.4∶1
C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14
9.[2024·太原山西大學附中月考]用兩個相同的電加熱器給質量都是2 kg的物質甲和水加熱(理想情況,無熱量損失)。它們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已知水的比熱容c=4.2×103 J/(k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0~2 min內水吸收的熱量為5.04×105 J
B.0~2 min內水吸收的熱量和物質甲吸收的熱量不相等
C.2 min后,甲的溫度升高了30 ℃
D.物質甲的比熱容為2.1×103 J/(kg·℃)
D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14
10. [跨學科·數學]甲物體的質量為2 kg,乙、丙兩物體質量均為1 kg,三個物體溫度均升高1 ℃,吸收的熱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的比熱容比乙的大
B.溫度均降低1 ℃時,乙比甲放出的熱量多
C.甲的比熱容為2 400 J/(kg·℃)
D.甲、丙的比熱容之比為1∶2
D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14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11.用兩個相同的電加熱器分別加熱質量相同的蓖麻油和某種液體,每隔1 min 記錄一次數據,如下表所示,則該液體的比熱容為____________J/(kg·℃)。[蓖麻油的比熱容是1.8×103 J/(kg·℃)]
2.4×103
加熱時間/min 0 1 2
某種液體的溫度/℃ 10 13 16
蓖麻油的溫度/℃ 10 14 18
14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12.某同學做探究“物質M熔化特點”的實驗,熱源穩定,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前2 min,M吸收的熱量為__________J。[M的質量為100 g,已知圖中CD段物質M比熱容為4×103 J/(kg·℃)]
2×103
讀圖指導:
14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13.[2024·安徽中考]一保溫杯中裝有質量為200 g、溫度為25 ℃的水。將一個質量為100 g、溫度為100 ℃的金屬塊放入杯中,一段時間后杯內水和金屬塊的溫度穩定在30 ℃,若金屬塊放出的熱量全部被水吸收,已知水的比熱容為4.2×103 J/(kg·℃),則該金屬塊的比熱容為_________J/(kg·℃)。
0.6×103
14
14. [立德樹人·傳統文化]如圖所示,把要鍛打的鐵器先在火爐中燒紅,然后移到大鐵墩上鍛打,再將鍛好的鐵器毛坯放在水中淬火,以增加鐵器的硬度。一個質量為2 kg的鍛好的鐵器毛坯,溫度為700 ℃,淬火使它的溫度降低到200 ℃,釋放的熱量有84%被質量為10 kg、初溫為16 ℃的水吸收,求水的末溫。[c鐵=0.46×103 J/(kg·℃),c水=4.2×103 J/(kg·℃)]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14
解:鐵器毛坯放出的熱量
Q放=c鐵m1Δt1=0.46×103 J/(kg·℃)×2 kg×(700 ℃-200 ℃)
=4.6×105 J,
水吸收的熱量Q吸=Q放×84%=4.6×105 J×84%=3.864×105 J,
水升高的溫度
Δt2= =9.2 ℃,
水的末溫t=16 ℃+9.2 ℃=25.2 ℃。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14(共17張PPT)
第2節 分子動理論的初步知識
第十三章 內能
知識點1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1.[教材圖片改編]如圖所示的是電子顯微鏡下的一些金原子,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金塊是由大量極其微小的金原子構成的
B.用光學顯微鏡也可以觀察到金原子
C.金原子的直徑約為10-10 m
D.金塊熔化變成的液體也是由原子組成的
B
物質的構成
2.太原的冬天有時候會出現霧霾天氣,霧霾天氣主要是PM2.5等有害揚塵大量彌漫在空氣中造成的。其中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 μm=___________m的顆粒物,由此可判斷PM2.5________(填“是”或“不是”)分子。
2.5×10-6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不是 
3.[2025·運城模擬]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下列詩句能體現“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
A.大風起兮云飛揚
B.柳絮飛時花滿城
C.滿架薔薇一院香
D.秋雨梧桐葉落時
C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知識點2
分子熱運動
4.[2024·太原迎澤區月考]擴散現象跟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它有時有用,有時有害。下列擴散現象有害的是(  )
A.腌制鴨蛋時,蛋變咸了
B.衣柜里放樟腦球驅蟲
C.盛夏時節,四溢的花香引來蜜蜂
D.人造木板黏結劑中的甲醛散發到空氣中
D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5. [原創題]小點用如圖甲的裝置演示氣體擴散現象。其中一瓶裝有密度比空氣大的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另一瓶裝有空氣。
(1)為了有力地證明氣體發生擴散,裝二氧化氮氣體的應是______(填“A”或“B”)瓶。
(2)將玻璃板抽掉,過一段時間后觀察到裝有空氣的瓶子中變成了紅棕色,通過此現象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3)同組的小紅、小訓分別用如圖乙、丙所示的方式進行實驗,______圖實驗結論與(2)相同。
(4) [中考能力點·推理論證]另一個實驗不能得到該結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氣密度,即使沒有分子運動,二氧化氮也會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運動,現象相似
6.如圖所示,取來兩只相同的燒杯,在其中分別裝入等量的冷水和熱水,并各滴入一滴紅墨水,觀察兩只燒杯中液體顏色的變化。
(1)實驗過程中,________(填“能”或
“不能”)用玻璃棒攪動杯中的水。
(2)我們發現裝________的那只燒杯中水的顏色變化得快一些。
(3)該實驗現象說明分子運動與________有關。
不能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熱水
溫度
7.小點同學先將注射器筒內吸入適量的水,推動活塞將筒內空氣排出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嘴,再用力推活塞,如圖所示,結果發現筒內水的體積幾乎未改變,這一現象表明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________。
斥力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知識點3
分子間作用力
8. [新情境題] 如圖所示的是在問天實驗艙中進行實驗的場景。將一小鋼球擲入大水球中,鋼球在即將穿出水球時被水“拉”了回來,這是因為分子間存在________。
引力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9.下圖是物質在三種不同狀態下的分子模型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圖甲分子間距最小、作用力最大,因此分子是靜止的
B.圖甲所示的物質處于固態
C.圖丙分子間距最遠、作用力最小
D.圖乙、丙所示的物質均可流動
A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10.[2025·臨汾模擬]如圖所示的是由微顆粒(直徑為1~50 nm)制備得到的新型防菌“納米紙”,在“納米紙”的表面,細菌無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下列與此現象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油水不沾”的原因是組成“納米紙”的分子間沒有間隙
B.組成“納米紙”的分子間有引力,也有斥力
C.細菌的無規則運動屬于分子熱運動
D.組成“納米紙”的分子是靜止不動的
B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11.[2025·晉中模擬]某同學用藍色的硫酸銅溶液、紅色的墨水、染成黃色的酒精調制了一杯“彩虹液體”,如圖所示,用蓋子密封好。過了幾天,該同學發現不同顏色液體的界面變模糊了,液面也下降了一點兒。對上述現象的推測合理的是(  )
A.現象:液體分層;推測:分子之間沒有間隙
B.現象:酒精在最上層;推測:酒精分子最小
C.現象:界面變模糊;推測: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
D.現象:液面下降;推測:液體分子變小
C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12.用細線把很干凈的玻璃板吊在彈簧測力計的下面,讀出測力計的示數。使玻璃板水平接觸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圖所示,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會變大,這是因為分子間存在著__________。
引力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13.電冰箱里的食物容易相互“竄味”,從物理角度分析,食物“竄味”屬于________現象,一般情況下,在冰箱里的冷凍室比冷藏室更________(填“容易”或“不容易”)“竄味”。
擴散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不容易
14. [科學推理]下圖表示不同時刻某物體分子的運動情況(帶箭頭的線段越長代表分子運動越快),由此可推斷________(填“A”或“B”)圖中物體的溫度更高,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越劇烈
15. [新考法 2025·忻州月考]小明在筆記中記錄了以下錯題,請你幫他找出錯誤之處、分析錯因并寫出正確解答過程。
錯題記錄
教室里打掃衛生時,滿屋子灰塵在飛舞,小明認為灰塵飛舞是擴散現象。
錯題改正
錯誤之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
錯因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確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灰塵飛舞是擴散現象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15
9
灰塵不是分子
灰塵飛舞是機械運動現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黎川县| 伊金霍洛旗| 五华县| 昂仁县| 五大连池市| 罗江县| 河曲县| 芦山县| 富顺县| 靖西县| 儋州市| 湛江市| 临武县| 长宁县| 扬中市| 砀山县| 定州市| 桂林市| 乌兰察布市| 杭州市| 鲜城| 英德市| 海城市| 芜湖市| 万山特区| 木兰县| 翁牛特旗| 陆丰市| 湖南省| 改则县| 道孚县| 柳州市| 龙口市| 潞城市| 聂拉木县| 武夷山市| 二手房| 连云港市| 镇康县| 盘锦市| 靖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