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三歷史練習題木試蓉分進辭題和非遜擇題芮部分,共6頁,考試時間60分鐘。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阿。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0.5老來思色簽宇筆將區縣、學校、姓名、考試號、座號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的相應位置,并核村監考救師粘貼的考號條形碼是否與木人信息一數。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正確答案后,用2B皓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策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素不能寫在武卷上。3.非進擇題必頻用0.5毫來銀色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成內相應的位置,不能寫在試卷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素,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4.答榮不能使用涂改液、服帶紙、修正帶修改。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救。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在所給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1.李宏宇正在開展主題式學習,依據以下資料判斷他們學習的主題是戰爭與交往民族遷鍵春秋戰國時期,長期的戰爭和互相交往魏晉南北朝時期,少數民族內遷少數民族統治者改革友好交往北魏孝文帝改革唐朝,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通婚A.抗擊外來侵略的斗爭B.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C.中央對邊疆地區治理D.民族交往交流的途徑2.從整體上把握歷史課程內容結構有助于歷史學習。下圖中▲應該填寫的是中國歷史世界歷史古代: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人類社古代:區域文明的多元發展近代:▲會的不近代:資本主義發展、社會主義運現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斷演進動和民族解放運動現代:戰爭與革命、和平與發展A.反抗封建專制的過程B,學習西方技術、政治制度的歷程C,反抗帝國主義的過程D.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程3.下表是1812一1889年海關關稅占清政府財政收入比重情況。這深刻反映了這一時期時間1812年1861年1864年1889年海關關稅占財政收入比重2.3%9.5%12.89%25.44%A,財政收入結構發生變化B.列強經濟侵略加深C,列強加緊對華資本輸出D.中外貿易迅速發展4.歷史線索是由發生重大事件或歷史轉折的年份貫穿而成的歷史鏈條。對下面歷史線索圖理解最準確的是初三歷史練習題第1頁(共6頁)1921年1927年1936年1945年1949年中共成立南昌起義西安事變中共七大新中國成立>A.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過程B.中華民族反抗侵略而取得完全勝利的過程C.人民解放軍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的過程D.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5,在解放區,土地改革完成后進一步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農業互助合作。除了主要以勞動力的變工、換工互助合作外,有的地方還有耕畜、農具的互助合作。在解放區開展互助合作,促進了農業生產的恢復,獲得了廣大農民的支持。這一舉措A.推動了解放戰爭走向勝刺B.有利于減租減息順利實施C.掀起了農業集體化的高潮D.消滅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6.某校八年級(1)班的同學們在歷史探究學習中,圍繞主題收集了一組關鍵詞中國共產光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如右圖),他們探究的主題應該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民族區城自治制度A.國家統一B.民族團結“一國兩制”C.法治建設D.制度創新7.1978-1979年間,中國代表團密集考察了部分歐洲國家的基礎設施、科技、能源、企業發展等。這些考察有利于A.加快沿海城市開放B.推動經濟體制改革C.加入世界貿易組織D.深化全方位的外交8.某校一班在設計板報內容時選取了以下幾個部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符合這些內容的板報主題應該是A.中國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思想成果B: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社會主義理論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指導思想D.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理論成果9.在中古時期,歐洲的封建莊園經濟盛行,阿拉伯地區伊斯蘭文明繁榮發展,而東亞的巾國則處于隋唐時期的高度繁榮階段,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華文化影響深遠。這體現了A.阿拉伯人對世界做出的貢獻B.農業經濟在當時的繁榮發展C.中古世界歷史發展的多樣性D文明之間存在著交流與融合10.下列對四幅圖片反映的史實共同點的表述〈正確的是A.都屬于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B.都屬于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C.都是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思想武器文藝復興的先驅D.都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終奮斗目標《共產覺宮》新文化話動啟蒙運動旗手初三歷史練習題第2頁(共6頁)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 1 分,共 15 分)二、非選擇題(共 35 分)16.(10 分)(1)(3 分)農業:春秋戰國時期鐵制農具和牛耕的推廣;漢代發明耬車;唐代曲轅犁等。手工業:商周時期青銅鑄造工藝(如司母戊鼎);漢代絲綢紡織技術;宋代活字印刷術等。文化典籍:《論語》《史記》《資治通鑒》《紅樓夢》等。(2)(3 分)宗教:佛教誕生,傳入中國并影響東亞文化;文化:阿拉伯數字(古印度發明)傳播至全球;科技:古印度數學、醫學成就(如阿拉伯數字、外科手術記載)。(3)(2 分)古代:唐代玄奘西行天竺取經;現代:1954 年中印共同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4)(2 分)文明交流促進相互學習、共同發展;應尊重文明多樣性,以開放包容態度推動交流互鑒。17.(13 分)(1)(4 分)張興忠:接管整合酒坊,成立國營茅臺酒廠,儲備人才;王紹彬:總結“以酒養糟”工藝,奠定釀造基礎;鄭義興:整理祖傳技術,制定茅臺標準工藝框架;李興發:確定茅臺酒三大典型體,推動品質提升。(2)(3 分)獨特釀造工藝;人才儲備與技術傳承;國家政策支持與投資。(3)(2 分)商標設計融合“飛天仙女”傳說與敦煌壁畫元素;包裝采用中國傳統酒器爵杯造型。(4)(3 分)從手工生產轉向工業化生產;整合私人酒坊為國有企業;創新品牌包裝設計。(5)(1 分)酒是文化載體(如飲食文化、社交文化),需合理飲用,避免過度消費。18.(12 分)(1)(4 分)大眾報刊、戲院演出、海濱度假、現代體育運動(足球、橄欖球、棒球、奧運會)。(2)(4 分)工業革命推動經濟發展,大眾收入增加;城市化進程加快,休閑時間增多;科技進步(如印刷術、交通技術)促進文化傳播;商家投資休閑產業。(3)(4 分)積極:培養團隊精神與規則意識;促進體育產業發展;豐富大眾文化生活。消極:存在非理性競爭與暴力傾向;強化民族主義情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中考二模歷史試卷.pdf 參考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