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冊第十一章電路及其應用2導體的電阻課件(47頁PPT)+檢測(含答案(教師用)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冊第十一章電路及其應用2導體的電阻課件(47頁PPT)+檢測(含答案(教師用)

資源簡介

(共47張PPT)
2 導體的電阻
核心素養點擊
物理觀念 (1)體會物理概念及規律的建立過程,理解電阻的定義。
(2)了解電阻率的物理意義及其與溫度的關系。
科學思維 體會物理學中控制變量的研究方法。
科學探究 (1)通過實驗探究,了解金屬導體的電阻與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的定量關系。
(2)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對數據進行分析思考,通過查找資料、交流討論,初步了解超導現象及其應用。
(3)設計實驗探究影響導體電阻的因素,同時學習電流表的內外接法、滑動變阻器分壓及限流接法對電路的影響。
科學態度與責任 能由伏安特性曲線分析不同導體的導電性能的區別,體會電阻率在科技、生活中的應用。
(4)導體的U I圖像
①同一導體的U I圖像是一條 的直線。
②圖像的斜率反映了導體 的大小。
過原點
電阻
(5)影響導體電阻的因素
①探究電路,如圖所示。
②探究原理
a、b、c、d是四條不同的金屬導體,串聯連接在電路中,電流大小相同,各導體兩端的電壓與電阻之比都 。
③探究思路:在長度、橫截面積和材料三個因素中,b、c、d跟a相比,分別只有一個因素不同,比較b、c、d與a的電阻關系。
④探究結果:導體的電阻與長度、橫截面積有關,與導體的材料也有關。
相等
3.想一想
在“研究導體電阻與長度、橫截面積及材料的定量關系”實驗中,有沒有測量導體的電阻?如何確定電阻關系的?
提示:沒有測量導體的電阻,由于四段導體是串聯的,每段導體兩端的電壓與它們的電阻成正比,因此測量導體電阻之比就轉化為相應的電壓之比。
2.判斷
(1)導體的長度越大,電阻一定也越大。 ( )
(2)導體的電阻率由材料和溫度共同決定。 ( )
(3)金屬的電阻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 )
×


3.想一想
由影響導體電阻的因素分析為什么幾個電阻串聯,總電阻增大,幾個電阻并聯總電阻減小?
提示:幾個電阻串聯相當于增大了導體的長度,幾個電阻并聯相當于增大了導體的橫截面積。
[問題驅動]
現有兩個導體A和B,利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分別測量A和B的電壓和電流,測得的實驗數據見下表。
U/V 0 2.0 4.0 6.0 8.0
導體A I/A 0 0.20 0.42 0.60 0.78
導體B I/A 0 0.13 0.26 0.40 0.54

(1)在坐標系中,用縱軸表示電壓U、用橫軸表示電流I,分別將A和B的數據在如圖乙所示的坐標系中描點,并作出U I圖線。
提示:U I圖線如圖所示。

(2)對導體A(或導體B)來說,電流與它兩端的電壓有什么關系?U與I的比值怎樣?
提示:對導體A(或導體B),電流與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導體A(或導體B)的電壓與電流的比值是個定值,但導體A和B電壓與電流的比值不相等。
(3)對導體A、B,在電壓U相同時,誰的電流小?誰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大?
提示:電壓相同時,B的電流小,說明B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大。
2.白熾燈的燈絲是由鎢制成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由于白熾燈正常工作時的燈絲和未接入電路時的燈絲是同一個導體,故兩種情況下電阻相同
B.白熾燈正常工作時燈絲電阻大于未接入電路時燈絲電阻
C.白熾燈正常工作時燈絲電阻小于未接入電路時燈絲電阻
D.條件不足,不能確定
解析:白熾燈的燈絲為金屬,所以電阻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正常工作時溫度高于不工作時的溫度,所以工作時的電阻大于不工作時的電阻,B對。
答案:B 
[遷移·發散]
上例中,若將變化后的A、B兩個導線串聯在同一電路中,則它兩端的電壓之比為多少?
提示:兩電阻串聯時,電壓之比等于電阻之比,故電壓之比為16∶1。
答案:D 
[問題驅動]
研究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之間的關系,可以用公式法,可以用列表法,還可以用圖像法。分析圖中甲、乙兩電學元件的I -U圖像,我們可以得出兩元件的電流和電壓有怎樣的關系?
提示:甲為非線性關系;乙為線性關系,電流與電壓成正比。    
【重難釋解】
1.I -U圖線
以電流為縱軸、電壓為橫軸畫出導體上的電流隨電壓變化的曲線,如圖甲、圖乙所示。
【素養訓練】
5. (多選)如圖是某一種電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該元件是非線性元件
B.圖線的斜率代表元件電阻
C.圖線斜率的倒數代表元件的電阻
D.隨電壓的增大它的電阻逐漸變大
解析:I -U圖線為過原點的直線是線性元件,所以該元件是非線性元件,A正確;在I - U圖線中,圖線上某點與原點連線的斜率代表電阻的倒數,圖線的斜率不代表元件電阻,隨電壓的增大,圖像上的點與原點連線的斜率越來越小,則電阻逐漸增大,B、C錯誤,D正確。
答案:AD 
6.(多選)如圖所示是電阻R的U -I圖像,圖中α=45°,由此得出
(  )
A.通過電阻的電流與兩端電壓成正比
B.電阻R=0.5 Ω
C.電阻R=2.0 Ω
D.在R兩端加上6.0 V的電壓時,通過電阻的電流為12 mA
一、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
1.在“研究導體電阻與長度、橫截面積及材料的定量關系”實驗中,某實驗小組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導體電阻跟導體長度有關;
猜想二:導體電阻跟導體粗細有關;
猜想三:導體電阻跟導體材料有關。
同學們想利用如圖所示的電路和表中的導體特征驗證上述猜想。
導體代號 長度/m 橫截面積/mm2 材料
A 1.0 0.2 錳銅
B 1.0 0.4 錳銅
C 1.0 0.6 錳銅
D 0.5 0.4 錳銅
E 1.5 0.4 錳銅
F 1.0 0.6 鎳鉻合金
G 1.0 0.6 鐵
(1)請將猜想一的實驗設計思路補充完整。選取________和________相同、________不同的導體,分別將其接入如圖電路中,通過比較電路中________的大小,判斷導體電阻的大小。
(2)驗證猜想三時,若需對比三個實驗數據,則應從上表中選取導體________(填寫導體代號)來進行實驗。
解析:(1)為了研究導體電阻與導體長度的關系,則需使導體的材料和橫截面積相同,長度不同,應選用的三種導體是B、D、E,分別將其接入題圖電路中。通過比較電路中電流的大小,判斷導體電阻的大小。
(2)為了研究導體電阻與導體材料的關系,則需使導體的長度和橫截面積相同,材料不同,應選用的三種導體是C、F、G,分別將其接入題圖所示的電路中。通過比較電路中電流的大小,判斷導體電阻的大小。
答案:(1)材料 橫截面積 長度 電流 (2)C、F、G
2.“研究導體電阻與長度、橫截面積及材料的定量關系”的實驗電路如圖甲所示,a、b、c、d是四種不同的金屬絲,現有幾根康銅合金絲和鎳鉻合金絲,其規格如下表所示。

編號 材料 長度/m 橫截面積/mm2
A 鎳鉻合金 0.8 0.8
B 鎳鉻合金 0.5 0.5
C 鎳鉻合金 0.3 0.5
D 鎳鉻合金 0.3 1.0
E 康銅合金 0.3 0.5
F 康銅合金 0.8 0.8
(1)電路圖中四條金屬絲應分別選上表中的________(用編號表示);
(2)在相互交流時,有位同學提出用如圖乙所示的電路,只要將圖乙中P端分別和觸點1、2、3、4相接,讀出電流,利用電流跟電阻成反比的關系,也能探究出導體電阻與其影響因素的定量關系,你認為上述方法是否正確,并說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用控制變量法研究,選電阻絲時要注意盡量選擇有相同參數(材料、長度、橫截面積)的;從題述材料可以看出,B、C、E橫截面積相同,B、C、D材料相同,C、D、E長度相同;故應選BCDE。
(2)接不同的電阻時,電流不同,故電阻分得的電壓不同,電流與電阻成反比的前提是導體兩端的電壓一定。
答案:(1)BCDE
(2)不正確,因為P端分別和觸點1、2、3、4相接時,電阻兩端的電壓不一定相同,只有電壓不變時,利用電流跟電阻成反比的關系,才能探究出導體的電阻與其影響因素的定量關系

二、注重學以致用和思維建模
3.在神經系統中,神經纖維分為有髓鞘和無髓鞘兩大類。現代生物學認為,髓鞘是由多層類脂物質——髓質累積而成的,具有很大的電阻,經實驗測得髓質的電阻率ρ=8×106 Ω·m。某生物體中某段髓質神經纖維可視為高為20 cm、半徑為4 cm的圓柱體,當在其兩端所加電壓U=100 V時,該神經纖維發生反應,則引起神經纖維產生感覺的最小電流為 (  )
A.0.31 μA   B.0.62 μA C.0.15 μA D.0.43 μA
答案:A 
4. 有一種 “電測井”技術,用鉆頭在地上鉆孔,在鉆孔中進行電特性測量,可以反映地下的有關情況。如圖所示為一鉆孔,其形狀為圓柱體,半徑為10 cm,設里面充滿濃度均勻的鹽水,其電阻率ρ=0.314 Ω·m,在鉆孔的上表面和底部加上電壓,測得U=100 V,I=100 mA,則該鉆孔的深度為 (  )
 
A.50 m B.100 m
C.1 000 m D.2 000 mPAGE
課時跟蹤檢測(十二) 導體的電阻
A組—重基礎·體現綜合
1.關于材料的電阻率,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一根長導線截成等長三段,每段的電阻率是原來的
B.金屬導體的電阻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C.純金屬的電阻率比合金的電阻率大
D.電阻率是反映材料導電性能的物理量,材料電阻率越大,則導電性能越好
解析:選B 把一根長導線截成等長的三段,則每段的電阻都是原來的,但是電阻率是不變的,故A錯誤;金屬材料的電阻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故B正確;純金屬的電阻率較合金的電阻率小,故C錯誤;電阻率是反映材料導電性能好壞的物理量,同等長度和截面積的導體,電阻率越大的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導電性能越差,故D錯誤。
2.兩根材料和長度均相同的合金絲a、b的伏安特性曲線分別如圖中A、B所示,則a、b電阻Ra、Rb以及橫截面積Sa、Sb的關系正確的是(  )
A.Ra>Rb、Sa>Sb B.Ra>Rb、SaC.RaSb D.Ra解析:選B 根據I U圖像可知,RbSa,選項B正確。
3.電流的強弱用電流強度(簡稱電流)表示,關于電流這個物理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流是矢量,其方向與正電荷定向運動的方向相同
B.根據I=,電流與通過導體某橫截面的電荷量成正比,與所用的時間成反比
C.根據I=,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D.在國際單位制中,電流的單位是安培,是導出單位
解析:選C 電流的方向為正電荷定向運動的方向,但電流的加減遵循代數加減法而非平行四邊形法則,是標量,故A錯誤;I=采用的是比值定義法,電流的大小與通過橫截面的電荷量、通電時間無關,故B錯誤;根據歐姆定律I=可知,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故C正確;在國際單位制中,電流的單位是安培,是基本單位,故D錯誤。
4.由歐姆定律I=導出U=IR和R=,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導體的電阻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中的電流成反比
B.導體的電阻由導體本身的性質決定,跟導體兩端的電壓及流過導體的電流的大小無關
C.對確定的導體,其兩端電壓和流過它的電流的比值就是它的電阻值
D.一定的電流流過導體,電阻越大,其電壓越大
解析:選A 導體的電阻由導體本身的性質決定,導體電阻由長度、橫截面積和材料決定,跟導體兩端的電壓及流過導體的電流的大小無關,故A錯誤,B正確;由R=可知,對某一導體來說,其兩端電壓和流過它的電流的比值就是它的電阻值,故C正確;根據U=IR可知,一定的電流流過導體,電阻越大,其電壓越大,故D正確。
5.一根均勻電阻絲阻值為R,在以下哪些情況下,阻值仍為R(  )
A.長度變為一半,橫截面積增大一倍時
B.橫截面積變為一半,長度變為二倍時
C.長度和橫截面積都變為原來的2倍時
D.直徑變為一半,長度變為原來的時
解析:選C 根據電阻定律R==可知,長度變為一半,橫截面積增大一倍時,阻值變為,A錯誤;橫截面積變為一半,長度變為二倍時,阻值變為4R,B錯誤;長度和橫截面積都變為原來的2倍時,阻值仍為R,C正確;直徑變為一半,長度變為原來的時,阻值變為2R,D錯誤。
6.一根粗細均勻的導線,當其兩端電壓為U時,通過的電流是I,若將此導線均勻拉長到原來的2倍時,電流仍為I,導線兩端所加的電壓變為(  )
A. B.U
C.2U D.4U
解析:選D 根據電阻定律可得:拉長后電阻變為R′=ρ=ρ=4R,所以根據歐姆定律可得:==,故U′=4U,所以D正確。
7.在做“研究導體電阻與長度、橫截面積及材料的定量關系”實驗時,每次需挑選下表中兩根合適的導線,測出通過它們的電流大小,然后進行比較,最后得出結論。
導線號碼 A B C D E F G
長度/m 1.0 0.5 1.5 1.0 1.2 1.5 0.5
橫截面積/mm2 3.2 0.8 1.2 0.8 1.2 1.2 1.2
材料 錳銅 鎢 鎳鉻 錳銅 鎢 錳銅 鎳鉻
(1)為了研究電阻與導體材料的關系,應選用的兩根導線是________(填號碼);
(2)為了研究電阻與導體的長度的關系,應選用的兩根導線是________(填號碼);
(3)為了研究電阻與橫截面積的關系,應選用的兩根導線是________(填號碼);
(4)本實驗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解析:(1)研究電阻與導體材料的關系,應該選長度和橫截面積都相同的兩根導線,即選C、F。
(2)研究電阻與導體長度的關系,應該選材料和橫截面積都相同的兩根導線,即選C、G。
(3)研究電阻與導體橫截面積的關系,應該選長度和材料都相同的兩根導線,即選A、D。
(4)本實驗所采用的方法是控制變量法。
答案:(1)C、F (2)C、G (3)A、D
(4)控制變量法
組—重應用·體現創新
8.如圖所示,為A、B兩電阻的電壓與電流關系的圖線,關于兩電阻的描述正確的是(  )
A.電阻A的電阻隨電流的增大而增大,電阻B阻值不變
B.電阻A的電阻隨電流的增大而減小,電阻B阻值不變
C.在兩圖線交點處,電阻A的斜率大于電阻B的斜率,所以電阻A的阻值大于電阻B的阻值
D.在兩圖線交點處,電阻A的阻值小于電阻B的阻值
解析:選A 因U I圖像上各點到原點連線的斜率等于電阻,可知電阻A的電阻隨電流的增大而增大,電阻B阻值不變,選項A正確,B錯誤; 在兩圖線交點處,電阻A與原點連線的斜率等于電阻B的斜率,所以電阻A的阻值等于電阻B的阻值,選項C、D錯誤。
9.(多選)某導體中的電流隨其兩端電壓的變化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加5 V電壓時,導體的電阻約為5 Ω
B.由圖可知,隨著電壓的增大,導體的電阻不斷減小
C.加12 V電壓時,導體的電阻約為1.4 Ω
D.由圖可知,隨著電壓的減小,導體的電阻不斷減小
解析:選AD 加5 V的電壓時,電流約為1.0 A,則由歐姆定律可知R== Ω=5 Ω,故A正確;加12 V的電壓時,電流約為1.5 A,則可得電阻為R′== Ω=8 Ω,故C錯誤;由歐姆定律R=可知I U圖像上的點與原點連線的斜率表示,可知隨著電壓的減小,導體的電阻不斷減小,隨著電壓的增大,導體的電阻不斷增大,故D正確,B錯誤。
10.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描繪了三種電學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如圖甲、乙、丙所示,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圖甲反映該電學元件的導電性能隨電壓的增大而增強
B.圖乙反映該電學元件的導電性能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強
C.圖丙反映該電學元件加正向電壓和反向電壓時導電性能一樣
D.圖丙反映該電學元件如果加上較高的反向電壓(大于40 V)時,反向電流會急劇變大
解析:選D 由題圖甲可知隨著電壓增加圖線斜率不變,即該元件電阻阻值的倒數不變,阻值不變,導電性能不變,故A錯誤;由題圖乙可知隨著電壓增加圖線上的點與原點連線的斜率變小,該元件電阻阻值的倒數變小,阻值增加,導電性能隨電壓的增大而減弱,但不能說明和溫度的變化情況,故B錯誤; 由題圖丙可知加正向電壓和反向電壓時圖線關于原點不對稱,故導電性能不一樣,故C錯誤;根據題圖丙可知該電學元件如果加上較高的反向電壓(大于40 V)時,反向電流會急劇變大,故D正確。
11.如圖所示,某一導體的形狀為長方體,其長、寬、高之比為a∶b∶c=5∶3∶2。在此長方體的上下、左右四個面上分別通過導線引出四個接線柱1、2、3、4。在1、2兩端加上恒定電壓,導體的電阻為R1;在3、4兩端加上恒定電壓,導體的電阻為R2,則R1∶R2為(  )
A.1∶1 B.9∶25
C.25∶4 D.4∶25
解析:選D 根據電阻定律R=ρ得,當在1、2兩端加上恒定電壓時,R1=ρ,在3、4兩端加上恒定的電壓時,R2=ρ ,所以==,故D正確。
12.(2024·廣西高考)將橫截面相同、材料不同的兩段導體L1、L2無縫連接成一段導體,總長度為1.00 m,接入圖甲電路。閉合開關S,滑片P從M端滑到N端,理想電壓表讀數U隨滑片P的滑動距離x的變化關系如圖乙,則導體L1、L2的電阻率之比約為(  )
A.2∶3 B.2∶1
C.5∶3 D.1∶3
解析:選B 根據電阻定律R=ρ及歐姆定律ΔU=I·ΔR,整理可得ρ=·,結合題圖乙可知導體L1、L2的電阻率之比==。故選B。
13.工業上采用一種稱為“電導儀”的儀器測量液體的電阻率,其中一個關鍵部件如圖所示,A、B是兩片面積為1 cm2的正方形鉑片,間距為d=1 cm,把它們浸在待測液體中,若通過兩根引線在兩鉑片上加上U=6 V的電壓時,測出電流I=1 μA,則這種液體的電阻率為多少?
解析:R== Ω=6×106 Ω
由題意知:l=d=10-2 m,S=10-4 m2
由R=ρ得ρ== Ω·m
=6×104 Ω·m。
答案:6×104 Ω·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峨山| 许昌县| 崇州市| 京山县| 汾阳市| 镇赉县| 肥城市| 伊川县| 无棣县| 蒲江县| 蒙山县| 金门县| 女性| 茂名市| 大宁县| 嵊泗县| 城固县| 仙游县| 富宁县| 连江县| 富民县| 德钦县| 个旧市| 得荣县| 马关县| 通许县| 双鸭山市| 张家界市| 宿迁市| 汉中市| 化州市| 鹰潭市| 临沧市| 铁力市| 周至县| 汤阴县| 泸州市| 新邵县| 菏泽市| 侯马市| 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