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PAGE課時跟蹤檢測(六) 電勢差A組—重基礎·體現綜合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場中兩點間電勢的差值叫作電勢差,也叫電壓B.電勢差與電勢一樣,是相對量,與零電勢點的選取有關C.UAB表示B點與A點之間的電勢差,即UAB=φB-φAD.A、B兩點的電勢差是恒定的,不隨零電勢點的不同而改變,所以UAB=UBA解析:選A 電勢差的定義為電場中兩點之間電勢的差值,也叫電壓,A正確;電勢的大小與零電勢點的選擇有關,B錯誤;UAB表示A、B兩點的電勢差,UAB=φA-φB=-UBA,故C、D錯誤。2.如圖所示是某初中地理教科書中的等高線(圖中數字單位是m)。現在把圖看成描述電勢高低的等勢線圖,數字單位改為V,圖中有a、b、Q三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Q點電勢最高B.a點的電場強度大于b點C.a點電場強度方向沿等勢線過a點的切線D.將+1 C的點電荷由a點移動到b點,該點電荷的電勢能減小10 J解析:選A 由題圖可以看出Q點的電勢最高,A正確;圖中虛線為等勢線,等勢線密集的地方,電勢降落快,所以b點的場強大于a的場強,B錯誤;電場強度方向與等勢線相垂直,所以a點電場強度方向與a點的等勢線相垂直,C錯誤;b點的電勢大于a點的電勢,將+1 C的點電荷由a點移動到b點,有ΔEp=-W電=-=10 J,即將+1 C的點電荷由a點移動到b點,該點電荷的電勢能增大10 J,D錯誤。3.在如圖所示的負點電荷產生的電場中,一檢驗電荷從A點分別移到B、C、D、E點(此四點在以場源電荷為圓心的同一圓周上),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從A到B電場力做功最多B.從A到E電場力做功最多C.電場力做功一樣多D.A點比D點電勢高解析:選C B、C、D、E在同一等勢面上,所以UAB=UAC=UAD=UAE,由W=qU知電場力做功一樣多,A、B錯誤,C正確;在-Q的電場中,D點比A點離場源電荷遠,所以D點的電勢比A點高,D錯誤。4.如圖所示為某靜電場等勢面的分布,電荷量為1.6×10-9 C的正點電荷從A經B、C到達D點,則從A至D,電場力對電荷做的功為( )A.4.8×10-8 J B.-4.8×10-8 JC.8.0×10-8 J D.-8.0×10-8 J解析:選B UAD=φA-φD=-40 V-(-10)V=-30 V,所以電場力對點電荷做的功WAD=qUAD=1.6×10-9×(-30)J=-4.8×10-8 J。5.在雷雨天氣中,兩頭牛躲在一棵大樹下,A牛面對大樹站立,B牛側對大樹站立。當閃電擊中大樹時,大樹周圍的電勢分布如圖所示,則( )A.A牛的前腳電勢比后腳電勢低B.A牛比B牛受到的傷害可能更大C.大樹周圍形成的電場是勻強電場D.大樹周圍形成的電場是圖中的同心圓解析:選B 由題圖可知,該電場類似于正點電荷的電場,A牛前腳的電勢比后腳高,故A錯誤;而B牛前腳的電勢與后腳近似相等,所以A牛比B牛受到的傷害可能更大,故B正確;由題圖可知,該電場類似于正點電荷的電場,不是勻強電場,故C錯誤;結合電場的特點可知,題圖中的同心圓是等勢線,不是大樹周圍形成的電場,故D錯誤。6.在電場中將一帶電荷量q=-1×10-9 C的負電荷從B點移至A點時,克服電場力做功2×10-6 J,將該電荷從A點移至C點,則需克服電場力做功3×10-6 J,則B、C兩點間的電勢差大小為( )A.5 000 V B.3 000 VC.2 000 V D.1 000 V解析:選A 電荷由B移到C,電場力做功為WBC=WBA+WAC=-2×10-6 J-3×10-6 J=-5×10-6 J,由U=得:UBC== V=5 000 V,所以B、C兩點間的電勢差大小為5 000 V。7.如圖所示,三條曲線表示三條等勢線,其電勢φC=0,φA=φB=10 V,φD=-30 V,將電荷量為q=1.2×10-6 C的正電荷在該電場中移動。(1)把這個電荷從C移到D,靜電力做功多少?(2)把這個電荷從D移到B再移到A,電勢能變化多少?解析:(1)UCD=φC-φD=30 VWCD=qUCD=1.2×10-6×30 J=3.6×10-5 J。(2)UDA=φD-φA=-30 V-10 V=-40 VWDA=qUDA=1.2×10-6×(-40)J=-4.8×10-5 J所以電勢能增加了4.8×10-5 J。答案:(1)3.6×10-5 J (2)增加了4.8×10-5 J組—重應用·體現創新8.(多選)某靜電場等勢面如圖中虛線所示,則( )A.B點的電場強度比A點的大B.A點的電勢比C點的高C.將電荷從A點移到B點電場力不做功D.負電荷在C點的電勢能小于0解析:選ABC B點的等勢面比A點的等勢面密,則B點的電場強度比A點的大,故A正確;A點的電勢為0,C點的電勢為-5 V,A點的電勢比C點的高,故B正確;A點的電勢與B點的電勢相等,將電荷從A點移到B點電場力不做功,故C正確;C點的電勢小于0,負電荷在C點的電勢能大于0,故D錯誤。9.如圖所示,在兩等量異種點電荷的電場中,MN為兩點電荷連線的中垂線,a、b、c三點所在直線平行于兩點電荷的連線,且a與c兩點關于MN對稱,b點位于MN上,d點位于兩點電荷的連線上,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b點電場強度大于d點電場強度B.b點電勢高于d點電勢C.試探電荷+q在a點的電勢能小于在c點的電勢能D.a、b兩點的電勢差等于b、c兩點間的電勢差解析:選D 在兩等量異種點電荷的連線上,中間點電場強度最小;在兩等量異種點電荷連線的中垂線上,中間點電場強度最大,所以b點電場強度小于d點電場強度,A錯誤;等量異種點電荷連線的中垂線是一條等勢線,與在兩等量異種點電荷連線上的點相比較,d點的電勢要高,所以d點電勢高于b點電勢,B錯誤;因a點的電勢高于c點的電勢,故試探電荷+q 在a點的電勢能大于在c點的電勢能,C錯誤;由對稱性可知,a、b兩點的電勢差等于b、c兩點間的電勢差,D正確。10.(2024·甘肅高考)(多選)某帶電體產生電場的等勢面分布如圖中實線所示,虛線是一帶電粒子僅在此電場作用下的運動軌跡,M、N分別是運動軌跡與等勢面b、a的交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粒子帶負電荷B.M點的電場強度比N點的小C.粒子在運動軌跡上存在動能最小的點D.粒子在M點的電勢能大于在N點的電勢能解析:選BCD 根據等勢面分布可知,帶電體帶正電,根據粒子所受電場力指向運動軌跡的凹側可知,帶電粒子帶正電,故A錯誤;等差等勢面越密集的地方場強越大,故M點的電場強度比N點的小,故B正確;粒子帶正電,因為M點的電勢大于在N點的電勢,故粒子在M點的電勢能大于在N點的電勢能,由于帶電粒子僅在電場作用下運動,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可知,電勢能與動能總和不變,故可知當電勢能最大時動能最小,故粒子在運動軌跡上到達最大電勢處時動能最小,故C、D正確。11.將一電荷量為-3×10-6 C的點電荷從電場中的A點移動到B點,克服電場力做了3×10-5 J的功,再將該電荷從B點移動到C點,電場力做了1.2×10-5 J的功,求:(1)AB間、BC間、AC間電勢差各為多少?(2)從A點移到B點,再移到C點,電勢能變化了多少?解析:(1)A、B間的電勢差:UAB== V=10 VB、C間的電勢差:UBC== V=-4 VUAC=UAB+UBC=10 V+(-4 V)=6 V。(2)電荷從A點移動到B點再從B點移動到C點的過程中,電場力做的功:WAC=WAB+WBC=-3×10-5 J+1.2×10-5 J=-1.8×10-5 J電場力做負功,電荷的電勢能增加了1.8×10-5 J。答案:(1)10 V -4 V 6 V (2)增加了1.8×10-5 J12.如圖所示,勻強電場中A、B、C三點構成一個直角三角形,把電荷量q=-2×10-10 C的點電荷由A點移到B點,靜電力做功4.8×10-8 J,再由B點移到C點,電荷克服靜電力做功4.8×10-8 J,取B點的電勢為零,求:(1)A、C兩點的電勢;(2)作出過B點的一條電場線。解析:(1)把電荷從A點移到B點,UAB== V=-240 V即φA-φB=φA=-240 V。把電荷從B點移到C點,UBC== V=240 V,即φB-φC=-φC=240 V。所以φC=-240 V。(2)因φA=φC,所以直線AC為勻強電場中的一條等勢線,由電場線與等勢線垂直且由較高等勢線指向較低等勢線,電場線過B垂直于AC指向左上方。答案:(1)φA=-240 V φC=-240 V(2)見解析圖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6張PPT)2 電勢差核心素養點擊1.填一填(1)定義:電場中兩點之間電勢的 叫作電勢差,也叫作 。(2)公式設電場中A點的電勢為φA,B點的電勢為φB,則A、B兩點之間的電勢差為UAB= 。B、A兩點之間的電勢差為UBA= 。所以UAB= 。電壓差值φA-φBφB-φA-UBA(3)電勢差的正負電勢差是標量,但有正、負。電勢差的正、負表示兩點電勢的高低。所以電場中各點間的電勢差可依次用代數法相加。2.判斷(1)電場中A、B兩點的電勢差,不僅與A、B兩點的位置有關,還與零電勢點的選取有關。 ( )(2)電場中任意兩點的電勢差,均與是否放入試探電荷無關。 ( )(3)若UAB>0,說明φA>φB,但無法判斷φA、φB的正負。 ( )×√√3.想一想把電荷從電場中電勢較高的地方移動到電勢較低的地方,電場力做正功還是負功?提示:根據UAB=φA-φB,電勢差為正。由WAB=qUAB,若q為負電荷,電場力做負功;若q為正電荷,則電場力做正功。1.填一填(1)定義:在電場中電勢 的各點構成的面。(2)等勢面與電場線的關系①電場線跟等勢面 。②電場線由 的等勢面指向 的等勢面。相同垂直電勢高電勢低2.判斷(1)等勢面與電場線一定相互垂直。 ( )(2)同一等勢面上各點的電勢和電場強度都相同。 ( )(3)兩個等勢面不可能相交。 ( )√×√3.想一想如圖所示,同一條電場線上的A、B、O三點電勢值分別為4 V、1 V、0。A、B兩點間的電勢差UAB和B、A兩點間的電勢差UBA分別為多少?二者有什么關系?提示:UAB=φA-φB=3 VUBA=φB-φA=-3 VUAB=-UBA。[問題驅動]電場中A、B、C、D四點的電勢如圖所示。(1)A、C及A、B間的電勢差各為多少?哪個較大?提示:UAC=15 V,UAB=10 V,UAC>UAB。(2)若取D點電勢為零,則A、B、C三點的電勢各為多少?A、C及A、B間的電勢差各為多少?通過以上計算說明電勢、電勢差各具有什么特點?提示:φA=18 V,φB=8 V,φC=3 V,UAC=15 V,UAB=10 V電勢的大小與零電勢點的選取有關,電勢差的大小與零電勢點的選取無關。 [答案] (1)-100 V -150 V (2)-100 V -150 V【素養訓練】1.(多選)關于電勢差UAB和電勢φA、φB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勢與電勢差均是相對量,均與零電勢點的選取有關B.UAB和UBA是不同的,它們存在關系:UAB=-UBAC.φA、φB都有正負,所以電勢是矢量D.若φB=0,則φA=UAB解析:電勢差與零電勢點的選取無關,A錯誤;UAB=-UBA,B正確;電勢雖有正、負之分,但電勢是標量,C錯誤;由UAB=φA-φB知,若φB=0,則φA=UAB,D正確。答案:BD 2.在電場中A、B兩點間的電勢差UAB=75 V,B、C兩點間的電勢差UBC=-200 V,則A、B、C三點的電勢高低關系為 ( )A.φA>φB>φC B.φA<φC<φBC.φC>φA>φB D.φC>φB>φA解析:由UAB=φA-φB=75 V,可知φA比φB高75 V,UBC=-200 V,表示φC比φB高200 V,所以三點電勢高低為φC>φA>φB,故選C。答案:C 【重難釋解】1.等勢面的特點(1)在同一等勢面內任意兩點間移動電荷時,靜電力不做功。(2)空間兩等勢面不相交。(3)電場線總是和等勢面垂直,且從電勢較高的等勢面指向電勢較低的等勢面。(4)在電場線密集的地方,等差等勢面密集。在電場線稀疏的地方,等差等勢面稀疏。(5)等勢面是虛擬的,是為描述電場能的性質而假想的面。2.等勢面的應用(1)由等勢面可以判斷電場中各點電勢的高低。(2)由等勢面可以判斷電荷在電場中移動時靜電力做功的情況。(3)由于等勢面和電場線垂直,已知等勢面的形狀分布,可以繪制電場線,從而確定電場大體分布。(4)由等差等勢面的疏密,可以定性地比較其中兩點電場強度的大小。[解析] 由該粒子的運動軌跡知,最初粒子受到吸引力,由固定電荷帶正電荷可知,該粒子一定帶負電荷,故A錯誤;因為粒子從A到B的過程中,只受電場力且電場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由動能定理知,動能先增大后減小,故在B點的動能不是最大,則經過B點時的速度不是最大,故B錯誤;B點是兩點電荷連線的中點,合電場強度為零,故粒子在該點受力為零,加速度為零,故C正確;等量正點電荷連線的中垂線上,連線中點,電勢最高,可知φA<φB,因粒子帶負電荷,由Ep=φq得EpA>EpB,故D正確。[答案] CD等勢面與電場線(1)已知等勢面的情況時,可作等勢面的垂線來確定電場線,并由“電勢降低”的方向確定電場線方向。(2)已知電場線時,可作電場線的垂線來確定等勢面,并由“沿電場線方向電勢降低”確定等勢面的電勢高低。【素養訓練】3.(2024·河北高考)我國古人最早發現了尖端放電現象,并將其用于生產生活,如許多古塔的頂端采用“傘狀”金屬飾物在雷雨天時保護古塔。雷雨中某時刻,一古塔頂端附近等勢線分布如圖所示,相鄰等勢線電勢差相等,則a、b、c、d四點中電場強度最大的是( )A.a點 B.b點C.c點 D.d點解析:在靜電場中,等差等勢線的疏密程度反映電場強度的大小。題圖中c點的等差等勢線相對最密集,故該點的電場強度最大。故選C。答案:C 4.如圖所示,實線為一正點電荷的電場線,虛線為其等勢面。A、B是同一等勢面上的兩點,C為另一等勢面上的一點,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A點電場強度與B點電場強度相同B.C點電勢高于B點電勢C.將電子從A點沿虛線移到B點,電場力不做功D.將質子從A點移到C點,其電勢能增加解析:A、B兩點電場強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A項錯誤;A、B兩點電勢相等,均高于C點電勢,B項錯誤;A、B在同一等勢面上,將電子從A點沿虛線移到B點,電勢能不變,電場力不做功,C項正確;由于φA>φC,質子帶正電,故將質子由A點移到C點,質子的電勢能減少,D項錯誤。答案:C 一、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1.如圖所示為五個點電荷產生的電場的電場線分布情況,a、b、c、d是電場中的四個點,曲線cd是一帶電粒子僅在電場力作用下的運動軌跡,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帶電粒子帶正電荷B.a點的電勢高于b點的電勢C.帶電粒子在c點的動能小于在d點的動能D.帶電粒子在c點的加速度小于在d點的加速度解析:帶電粒子做曲線運動,所受的合力指向軌跡凹側,分析可知該帶電粒子帶負電荷,A錯誤;根據等勢面與電場線垂直,畫出過a點的等勢面,如圖所示,則φa′=φa,根據沿電場線方向電勢逐漸降低知φb>φa′,所以φb>φa,同理可得φc<φd,由于帶電粒子帶負電荷,則粒子的電勢能Epc>Epd,根據能量守恒定律知,帶電粒子的動能EkcEd,則帶電粒子受到的電場力Fc>Fd,由牛頓第二定律知帶電粒子的加速度ac>ad,D錯誤。答案:C 二、注重學以致用和思維建模2.佛山電視塔頂端裝有高大的避雷針,當帶負電的積雨云經過其上方時,避雷針的頂端會因靜電感應帶上正電,下圖中虛線為避雷針此時周圍的等差等勢線,其中A、B兩點關于避雷針對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B兩點的電場強度相同B.D點的場強大于C點的場強C.D點的電勢低于A的電勢D.帶負電的雨滴經過D點時的電勢能小于其經A點時的電勢能解析:由于A、B兩點處等差等勢線關于避雷針對稱,其等勢線疏密程度相同,兩點電場強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A錯誤;根據電場線分布特點可知,等差等勢線密集的地方,電場線密集,所以C點場強大于D點場強,故B錯誤;電場線垂直等勢面,且從高電勢指向低電勢,避雷針因為帶正電,其電勢高于積雨云的電勢,所以有電場線經過C指向D,D點電勢低于C點電勢,又由于A、B、C在同一等勢面,所以D點電勢低于A點,故C正確;根據電勢能表達式Ep=qφ可知,電量為負值時,電勢越低, 電勢能越大,所以經過D點時的電勢能大于經過A點時的電勢能,故D錯誤。 答案: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冊第十章靜電場中的能量2電勢差課件.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冊課時跟蹤檢測(六)電勢差含答案(教師用).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