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分課時教學設計《6.2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課型 新授課√ 復習課口 試卷講評課口 其他課口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不僅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而且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扇形統計圖頻數直方圖等知識的基礎。此外,蘊含的統計思想方法以及學生通過學習建立起的初步的數據分析觀念也對今后的學習起到重要的作用。學習者分析 本節課學生在小學里已經學習了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在此基礎上繼續學習涉及的問題情境比較復雜,是同類知識的螺旋上升。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條形、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2.會根據實際需要制作條形、折線統計圖,并熟練運用條形、折線統計圖表示數據。 3.能運用統計圖靈活分析事物的變化與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數據分析的必要性,培養數據觀念。教學重點 會根據實際需要繪制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教學難點 根據多條折線統計圖分析事物的變化。學習活動設計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環節一:新知導入教師活動1: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公報,以202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點,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為1443 497 378人。 學生活動1: 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據.活動意圖說明: 通過事實,激起學生求知的興趣,引出新課。環節二:條形統計圖教師活動2: 根據數據統計表,我們可以比較方便地繪制各種形式的統計圖,把數據和數據的變化用圖形直觀、生動地表示出來。 本節我們將在小學已學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這兩種常用的統計圖。 條形統計圖一般由兩條互相垂直的數軸和若干長方形組成,兩條數軸分別表示兩個不同類別的標目,長方形的高表示其中一個標目的數據。 特點: (1)條形統計圖能直觀地表示出事物的數量大小; (2)易于比較數據之間的差別. 制作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 (1)確定統計圖的名稱; (2)畫出橫、縱兩條互相垂直的數軸:橫軸一般表示類別,縱軸一般表示數量; (3)確定橫軸上分配長方形的寬度和間隔,縱軸上單位長度和數量; (4)確定長方形并在長方形上方寫上數據。 注意:畫條形統計圖時,互相垂直的兩條數軸上的單位長度可以不一致,但同一數軸上單位長度必須一致,每一個“條形” 的寬度要一致,每兩個“條形”之間的間隔也要一致。 例1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我國四個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的人口依次約為2 189萬人,2487萬人,1387萬人,3205萬人。繪制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中四個直轄市人口的條形統計圖。 解:列出統計表如表6-5。畫出條形統計圖如圖6-2. 學生活動2: 學生了解條形統計圖的概念、特點及制作步驟. 學生小組合作完成例題。 活動意圖說明: 讓學生了解條形統計圖的概念及特點,會制作條形統計圖.環節三:折線統計圖教師活動3: 折線統計圖由兩條代表不同標目的數軸和折線組成,折線上被線段連接的各點同時反映不同的標目。 特點: 折線統計圖能直觀反映數據變化的趨勢和若干組不同類別數據 之間的相互關系。 折線統計圖的制作步驟: (1)畫出橫、縱兩條互相垂直的數軸(有時不畫箭頭); (2)選擇適當的單位長度或間隔分別在兩條射線上表示出相應標目的數據或名稱; (3)根據橫、縱兩個方向上的各對對應的標目數據畫點; (4)用線段依次把每相鄰兩點連接起來.在同一個統計圖中,反映不同類別數據的折線要用不同的線條把它們區分開來。 利用折線統計圖獲取信息,關鍵把握兩點: 一是弄清每個折點的意義,每一個點對應的有兩個數據,如本題每個點都表示某個時刻的體溫; 二是看折線統計圖的走向,主要是看上升還是下降。 例2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表6-6是某汽車廠2022年1~6月新能源車的產量。 請根據表6-6繪制折線統計圖,并回答下面的問題: (1)相鄰的兩個月中,哪兩個月的月產量增長最快?這兩個月之間月產量的增長率是多少(精確到0.1%)? (2)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的產量增加了百分之幾(精確到0.1%)? 解:所求折線統計圖如圖6-6。 (1)如圖6-6,折線的各條線段中,2月至3月間的線段最陡,也就是說,從2月到3月的月產量增長最快,這兩個月月產量的增長率為 (2) 答: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的產量約增加21.9%。學生活動3: 學生了解折線統計圖的概念、特點及制作步驟. 學生小組合作,完成例題。 活動意圖說明: 讓學生了解折線統計圖的概念及特點,會制作折線統計圖.環節四:趨勢圖教師活動4: 圖6-6不僅呈現了該廠1~6月新能源車各月的產量,還呈現了該廠1~6月新能源車產量的整體變化趨勢,這是折線統計圖的一個獨特優勢。為更直觀地反映數據的變化趨勢,還可以在折線圖的基礎上,或在表示數據的各點描出之后,畫一條盡可能與比較多的點靠近的直線或曲線,整體描述這組數據隨時間變化的趨勢。 如圖6-7,紅線表示新能源車1~6月產量趨勢,這樣的圖叫作趨勢圖。 在折線圖的基礎上,或在表示數據的各點描出之后,畫一條盡可能與比較多的點靠近的直線或曲線,整體描述這組數據隨時間變化的趨勢,這樣的圖叫作趨勢圖。 趨勢圖比較清楚地表示了兩個量之間的關系,有利于根據一個量的變化,預測另一個量的變化趨勢. 趨勢圖的畫法: (1)畫橫軸和縱軸:根據所要研究的兩個量確定橫軸和縱軸. (2)描點:描出相關的兩個量的各對值所對應的點(散點). (3)畫線:畫一條盡可能靠近(2)中所有散點的直線(或曲線). 說明:要畫出“盡可能靠近比較多的點的直線”,可以有很多種畫法:(1)讓直線經過盡可能多的點; (2)讓直線兩側的點的個數大致相等; (3)畫出多條直線,然后測量各點到這些直線的距離和,選取距離和最小的直線作為所求的直線等.學生活動4: 學生理解趨勢圖的概念. 學生掌握趨勢圖的畫法。 活動意圖說明: 通過數據分析和圖形直觀感知,探究兩個隨機變量之間的關系.通過繪畫表示趨勢的直線,更明確地顯示兩個量之間的關系,同時提升主觀動手的能力.讓學生學習根據趨勢圖作預測.板書設計 課題:6.2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 1.條形統計圖: 2.折線統計圖: 3.趨勢圖:課堂練習 【知識技能類作業】 必做題: 1.近年來,我國重視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如圖所示的統計圖反映了2016~2023年我國農村網絡零售額情況,根據統計圖提供的信息,下列結論錯誤的是( D ) A. 2023年我國農村網絡零售額最高 B. 2016年我國農村網絡零售額最低 C. 2016~2023年,我國農村網絡零售額持續增加 D. 從2020年開始,我國農村網絡零售額突破20000億元 2.如圖表示小明每個月測量他栽種的小樹高度之間的關系,去掉一個點后,剩下的5個點大致分布在一條直線附近,這個點是( C ) A.D B.E C.F D.A 選做題: 3.當今,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互聯網新技術正在全方位改寫我國社會,而5G應用將是推動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最大增量”的新引擎,5G的出現將改變我國的經濟格局.據預測,2024年到2030年我國5G直接經濟產出和間接經濟產出的情況如圖所示,下列推斷不合理的是( D ) A. 2024年5G間接經濟產出比5G直接經濟產出多3萬億元 B. 2028年5G直接經濟產出為2024年5G直接經濟產出的1.5倍 C. 2024年到2030年,5G直接經濟產出和5G間接經濟產出都是逐年增長 D. 2025年和2029年的5G間接經濟產出的年增長率相同 4.為了調查不同品牌的襯衣銷售情況,某校數學興趣小組統計了甲,乙兩款襯衣一周的銷量,如圖是兩款襯衣一周的銷量變化趨勢圖,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甲款襯衣的銷量比乙款襯衣銷量穩定 B.乙款襯衣的銷量平均數高于甲款襯衣 C.甲款襯衣與乙款襯衣銷量的變化趨勢相同 D.甲款襯衣的銷量比乙款襯衣的銷量好 【綜合拓展類作業】 5. 圖①、圖②反映的是某綜合商場今年1~5月的商品銷售額統計情況,商場1~5月的銷售總額一共是370萬元.觀察圖①和圖②,解答問題: 請補全圖①. (2) 商場服裝部5月的銷售額是多少萬元 (3) 小華觀察圖②后認為,5月服裝部的銷售額比4月減少了.你同意他的看法嗎 請說明理由. 解:(1) 4月的銷售總額是370-90-85-60-70=65(萬元).補全條形統計圖如圖所示 (2) 70×15%=10.5(萬元). 答:商場服裝部5月的銷售額為10.5萬元 (3) 不同意小華的看法. 理由:商場服裝部4月的銷售額=65×16%= 10.4(萬元).因為10.4<10.5,所以5月服裝部的銷售額比4月增加了.課堂總結 1.條形統計圖: 條形條形統計圖一般由兩條互相垂直的數軸和若干長方形組成,兩條數軸分別表示兩個不同類別的標目,長方形的高表示其中一個標目的數據。 2.折線統計圖: 折線統計圖由兩條代表不同標目的數軸和折線組成,折線上被線段連接的各點同時反映不同的標目。 3.趨勢圖: 在折線圖的基礎上,或在表示數據的各點描出之后,畫一條盡可能與比較多的點靠近的直線或曲線,整體描述這組數據隨時間變化的趨勢,這樣的圖叫作趨勢圖。作業設計 【知識技能類作業】 必做題: 1.如圖是某地去年一至六月份每月空氣質量為優的天數的折線統計圖,關于各月空氣質量為優的天數,下列結論錯誤的是( C ) A. 五月份空氣質量為優的天數是16 B. 這六個月中一月份空氣質量為優的天數最少 C. 這六個月的空氣質量為優的共有90天 D. 這六個月的空氣質量為優的天數先上升后下降 2.下列是根據我國歷次人口普查數據,繪制的全國人口年平均增長率的趨勢圖,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斷我國人口年平均增長率的變化趨勢是逐漸 下降.(選填“下降”或“上升”) 選做題: 3.如圖所示為某市統計局公布的2016~2020年該市農村居民人均收入每年相對于上一年的增長率的趨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2018年農村居民人均收入低于2017年 B. 農村居民人均收入相對于上一年的增長率低于9%的有2年 C. 農村居民人均收入最多的是2019年 D. 農村居民人均收入每年相對于上一年的增長率有大有小,但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在持續增加 4.如圖所示為某校七、八、九年級參加手工制作比賽的人數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七年級男生人數是女生的2倍 B. 九年級男生人數是女生的2倍多 C. 八年級男女生人數相差最少 D. 九年級女生人數是七年級女生人數的2倍 【綜合拓展類作業】 5.七年級261位學生參加100 m跑和推鉛球兩項體育測試,某班35位學生的100 m跑成績、推鉛球成績與兩項總成績在全年級中的排名情況如圖①和圖②所示,甲,乙,丙為該班三位學生. 從這次體育測試成績看: (1)在甲、乙兩人中,總成績名次靠前的學生是 甲 ; (2)在100 m跑和推鉛球兩個項目中:丙同學的成績名次更靠前的項目是 推鉛球 ,你選擇的理由是什么? 解:(2)理由:過圖②中代表丙的點作水平線,可知在圖①中在丙之后的人數明顯少于圖②中在丙之后的人數,故丙同學推鉛球成績更靠前.教學反思 本節課學習條形統計圖及折線統計圖,探討它們的制作過程,鍛煉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學 科 數學 年 級 七年級 設計者教材版本 浙教版 冊、章 下冊、第6章課標要求 【內容要求】(1)體會抽樣的必要性,通過實例認識簡單隨機抽樣。(2)進一步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數據的活動,了解數據處理的過程;能用計算器處理較為復雜的數據。(3)會制作扇形統計圖,能用統計圖直觀、有效地描述數據。(4)經歷數據分類的活動,知道按照組內離差平方和最小的原則對數據進行分類的方法。(5)通過實例,了解頻數和頻數分布的意義,能畫頻數直方圖,能利用頻數直方圖解釋數據中蘊含的信息。(6)體會樣本與總體的關系,知道可以用樣本平均數估計總體平均數,用樣本方差估計總體方差。(7)能解釋數據分析的結果,能根據結果作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并能進行交流。(8)通過表格、折線圖、趨勢圖等,感受隨機現象的變化趨勢。【學業要求】知道抽樣調查的必要性和簡單隨機抽樣的特點。能根據問題的需要,設計怡當的調查問卷并會用簡單隨機抽樣收集數據;能繪制扇形統計圖、頻數直方圖,能用扇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頻數直方圖等整理與描述收集到的數據,能讀懂扇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頻數直方圖等反映的數據信息,能利用頻數直方圖解釋數據中蘊含的信息;知道按照組內離差平方和最小的原則對數據進行分類的方法;知道樣本與總體的關系,能用樣本平均數估計總體平均數,能用樣本方差估計總體方差;知道折線圖可以直觀反映數據分布的信息;能根據需要使用怡當的統計圖表整理和表示數據,能根據統計圖表分析隨機現象的變化趨勢;體會數據分析的重要性,感悟通過樣本特征估計總體特征的思想,形成數據觀念,發展模型觀念。內容分析 本章主要內容:(1)數據的收集與整理;(2)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3)扇形統計圖;(4)頻數與頻率;(5)頻數直方圖。本單元學生主要學習一些簡單的統計圖表知識,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學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掌握統計數據的記錄方法,并能根據統計圖表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使學生了解統計的意義和作用,初步了解統計的基本思想方法,認識統計的作用和意義,逐步形成統計觀念,進而養成尊重事實、用數據說話的態度。學情分析 學生在上一學段,已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統計圖的意義,會用統計圖表示日常生活中的數。為了進一步豐富學生對統計圖的認識,本章設置了全面調查、抽樣調查、總體、個體等概念,這些概念對學生來說比較簡單易懂;在教學重視學生參與收集數據、整理數據、描述與分析數據、從統計圖中獲取數據信息和用統計圖表示數據的過程,要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通過必要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思考后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辦法。注重對生活實際問題中統計,引導學生有興趣地觀察分析和討論教科書提供的豐富鮮活的素材,并從生活中收集有關的實例,以增強學生的體驗和用數學的意識。還應讓學生感受數據本身的實際意義和教育意義,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單元目標 教學目標經歷收集、整理、描述數據的過程,掌握數據收集和整理的方法。2.了解全面調查和抽樣的概念,了解簡單隨機抽樣的特點,了解總體、個體、樣本、樣本容量的概念。3.能繪制扇形統計圖、頻數直方圖,能用扇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頻數直方圖等整理與描述收集到的數據,能讀懂扇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頻數直方圖等反映的數據信息,能利用頻數直方圖解釋數據中蘊舍的信息。4.理解頻數、頻率的概念,會求頻數、頻率,理解樣本容量、頻數、頻率之間的關系會列頻數表。5.能根據樣本特征估計總體特征,形成數據觀念,發展模型觀念。(二)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的步驟及每個步驟的作用,抽樣調查的必要性和簡單隨機抽樣.教學難點:樣本的抽取,頻數分布直方圖的畫法。單元知識結構框架及課時安排 單元知識結構框架 (二)課時安排課時編號單元主要內容課時數6.1數據的收集與整理2課時6.2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1課時6.3扇形統計圖1課時6.4頻數與頻率2課時6.5頻數直方圖1課時達成評價 課題課時目標達成評價評價任務6.1數據的收集與整理(1)1.了解數據收集的具體方法和基本要求。2.會按要求進行數據的簡單分類、排序、分組、編碼。3.會根據問題查找有關資料,取得數據信息,并根據數據信息對某些現象發表自己的看法。1.了解數據收集的具體方法和基本要求。2.會按要求進行數據的簡單分類、排序、分組、編碼。3.會根據問題查找有關資料,取得數據信息,并根據數據信息對某些現象發表自己的看法。任務一:設置問題,引出新課任務二:數據的收集與整理6.1數據的收集與整理(2)1.了解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的概念,感受全面調查與抽樣調查的必要性,體會不同的抽樣方法可得不同的結果。2.了解總體、個體、樣本、樣本容量的概念。3.了解抽樣的基本要求,會根據要求編制簡單的抽樣方案。1.了解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的概念,感受全面調查與抽樣調查的必要性,體會不同的抽樣方法可得不同的結果。2.了解總體、個體、樣本、樣本容量的概念。3.了解抽樣的基本要求,會根據要求編制簡單的抽樣方案。任務一:回憶數據收集與整理的主要方法任務二:全面調查與抽樣調查任務三:總體、個體、樣本、樣本容量任務四:簡單隨機抽樣6.2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1.進一步掌握條形、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2.會根據實際需要制作條形、折線統計圖,并熟練運用條形、折線統計圖表示數據。3.能運用統計圖靈活分析事物的變化與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數據分析的必要性,培養數據觀念。1.進一步掌握條形、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2.會根據實際需要制作條形、折線統計圖,并熟練運用條形、折線統計圖表示數據。3.能運用統計圖靈活分析事物的變化與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數據分析的必要性,培養數據觀念。任務一:以事實為背景,引出新課任務二:條形統計圖任務三:折線統計圖任務四:趨勢圖6.3扇形統計圖1.掌握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2.會用扇形統計圖表示數據。3.會利用扇形統計圖分析社會生活和科學領域的簡單實際問題,培養數據觀念。1.掌握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2.會用扇形統計圖表示數據。3.會利用扇形統計圖分析社會生活和科學領域的簡單實際問題,培養數據觀念。任務一:設置問題,引出新課任務二:扇形統計圖任務三:扇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的對比6.4頻數與頻率(1)1.理解頻數的概念,會求頻數。2.了解組距、組數之間的關系,會將數據分組。3.會列頻數表。1.理解頻數的概念,會求頻數。2.了解組距、組數之間的關系,會將數據分組。3.會列頻數表。任務一:設置問題,引出新課任務二:頻數統計表6.4頻數與頻率(2)1.理解頻率的概念,會求頻率。2.理解數據總數、頻數、頻率之間的相互關系。3.了解頻數、頻率的一些簡單實際應用。1.理解頻率的概念,會求頻率。2.理解數據總數、頻數、頻率之間的相互關系。3.了解頻數、頻率的一些簡單實際應用。任務一:回顧頻數、頻數統計表,列頻數統計表的一般步驟任務二:頻率6.5頻數直方圖1.了解頻數直方圖的概念,知道頻數直方圖與條形統計圖之間的關系及不同點。2.會讀頻數直方圖,能利用頻數直方圖解釋數據中蘊含的信息。3.會畫頻數直方圖。1.了解頻數直方圖的概念,知道頻數直方圖與條形統計圖之間的關系及不同點。2.會讀頻數直方圖,能利用頻數直方圖解釋數據中蘊含的信息。3.會畫頻數直方圖。任務一:設置問題,引出新課任務二:頻數直方圖《第6章 》數據與統計圖表 單元教學設計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8張PPT)(浙教版)七年級下6.2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數據與統計圖表第6章“六”教學目標01新知導入02新知講解03課堂練習04課堂總結05作業布置06目錄07內容總覽教學目標1.進一步掌握條形、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2.會根據實際需要制作條形、折線統計圖,并熟練運用條形、折線統計圖表示數據。3.能運用統計圖靈活分析事物的變化與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數據分析的必要性,培養數據觀念。新知導入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公報,以202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點,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為1443 497 378人。新知講解任務一:條形統計圖根據數據統計表,我們可以比較方便地繪制各種形式的統計圖,把數據和數據的變化用圖形直觀、生動地表示出來。本節我們將在小學已學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這兩種常用的統計圖。新知講解特點:(1)條形統計圖能直觀地表示出事物的數量大小;(2)易于比較數據之間的差別.條形統計圖一般由兩條互相垂直的數軸和若干長方形組成,兩條數軸分別表示兩個不同類別的標目,長方形的高表示其中一個標目的數據。新知講解制作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1)確定統計圖的名稱;(2)畫出橫、縱兩條互相垂直的數軸:橫軸一般表示類別,縱軸一般表示數量;(3)確定橫軸上分配長方形的寬度和間隔,縱軸上單位長度和數量;(4)確定長方形并在長方形上方寫上數據。注意:畫條形統計圖時,互相垂直的兩條數軸上的單位長度可以不一致,但同一數軸上單位長度必須一致,每一個“條形” 的寬度要一致,每兩個“條形”之間的間隔也要一致。新知講解例1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我國四個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的人口依次約為2 189萬人,2487萬人,1387萬人,3205萬人。繪制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中四個直轄市人口的條形統計圖。解:列出統計表如表6-5。畫出條形統計圖如圖6-2.新知講解任務二:折線統計圖特點:折線統計圖能直觀反映數據變化的趨勢和若干組不同類別數據之間的相互關系。折線統計圖由兩條代表不同標目的數軸和折線組成,折線上被線段連接的各點同時反映不同的標目。新知講解折線統計圖的制作步驟:(1)畫出橫、縱兩條互相垂直的數軸(有時不畫箭頭);(2)選擇適當的單位長度或間隔分別在兩條射線上表示出相應標目的數據或名稱;(3)根據橫、縱兩個方向上的各對對應的標目數據畫點;(4)用線段依次把每相鄰兩點連接起來.在同一個統計圖中,反映不同類別數據的折線要用不同的線條把它們區分開來。新知講解利用折線統計圖獲取信息,關鍵把握兩點:一是弄清每個折點的意義,每一個點對應的有兩個數據,如本題每個點都表示某個時刻的體溫;二是看折線統計圖的走向,主要是看上升還是下降。新知講解例2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表6-6是某汽車廠2022年1~6月新能源車的產量。請根據表6-6繪制折線統計圖,并回答下面的問題:(1)相鄰的兩個月中,哪兩個月的月產量增長最快?這兩個月之間月產量的增長率是多少(精確到0.1%)?(2)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的產量增加了百分之幾(精確到0.1%)?新知講解解:所求折線統計圖如圖6-6。新知講解(1)如圖6-6,折線的各條線段中,2月至3月間的線段最陡,也就是說,從2月到3月的月產量增長最快,這兩個月月產量的增長率為(2)答: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的產量約增加21.9%。新知講解任務三:趨勢圖圖6-6不僅呈現了該廠1~6月新能源車各月的產量,還呈現了該廠1~6月新能源車產量的整體變化趨勢,這是折線統計圖的一個獨特優勢。為更直觀地反映數據的變化趨勢,還可以在折線圖的基礎上,或在表示數據的各點描出之后,畫一條盡可能與比較多的點靠近的直線或曲線,整體描述這組數據隨時間變化的趨勢。新知講解如圖6-7,紅線表示新能源車1~6月產量趨勢,這樣的圖叫作趨勢圖。新知講解在折線圖的基礎上,或在表示數據的各點描出之后,畫一條盡可能與比較多的點靠近的直線或曲線,整體描述這組數據隨時間變化的趨勢,這樣的圖叫作趨勢圖。 趨勢圖比較清楚地表示了兩個量之間的關系,有利于根據一個量的變化,預測另一個量的變化趨勢.新知講解趨勢圖的畫法:(1)畫橫軸和縱軸:根據所要研究的兩個量確定橫軸和縱軸.(2)描點:描出相關的兩個量的各對值所對應的點(散點).(3)畫線:畫一條盡可能靠近(2)中所有散點的直線(或曲線).新知講解說明:要畫出“盡可能靠近比較多的點的直線”,可以有很多種畫法:(1)讓直線經過盡可能多的點;(2)讓直線兩側的點的個數大致相等;(3)畫出多條直線,然后測量各點到這些直線的距離和,選取距離和最小的直線作為所求的直線等.【知識技能類作業】必做題:課堂練習1.近年來,我國重視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如圖所示的統計圖反映了2016~2023年我國農村網絡零售額情況,根據統計圖提供的信息,下列結論錯誤的是( )A. 2023年我國農村網絡零售額最高B. 2016年我國農村網絡零售額最低C. 2016~2023年,我國農村網絡零售額持續增加D. 從2020年開始,我國農村網絡零售額突破20000億元D【知識技能類作業】必做題:課堂練習2.如圖表示小明每個月測量他栽種的小樹高度之間的關系,去掉一個點后,剩下的5個點大致分布在一條直線附近,這個點是( )A.D B.E C.F D.AC【知識技能類作業】選做題:課堂練習3.當今,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互聯網新技術正在全方位改寫我國社會,而5G應用將是推動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最大增量”的新引擎,5G的出現將改變我國的經濟格局.據預測,2024年到2030年我國5G直接經濟產出和間接經濟產出的情況如圖所示,下列推斷不合理的是( )D【知識技能類作業】選做題:課堂練習A. 2024年5G間接經濟產出比5G直接經濟產出多3萬億元B. 2028年5G直接經濟產出為2024年5G直接經濟產出的1.5倍C. 2024年到2030年,5G直接經濟產出和5G間接經濟產出都是逐年增長D. 2025年和2029年的5G間接經濟產出的年增長率相同【知識技能類作業】選做題:課堂練習4.為了調查不同品牌的襯衣銷售情況,某校數學興趣小組統計了甲,乙兩款襯衣一周的銷量,如圖是兩款襯衣一周的銷量變化趨勢圖,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款襯衣的銷量比乙款襯衣銷量穩定B.乙款襯衣的銷量平均數高于甲款襯衣C.甲款襯衣與乙款襯衣銷量的變化趨勢相同D.甲款襯衣的銷量比乙款襯衣的銷量好D【綜合拓展類作業】課堂練習5. 圖①、圖②反映的是某綜合商場今年1~5月的商品銷售額統計情況,商場1~5月的銷售總額一共是370萬元.觀察圖①和圖②,解答問題:【綜合拓展類作業】課堂練習(1) 請補全圖①.(1) 4月的銷售總額是370-90-85-60-70=65(萬元).補全條形統計圖如圖所示 【綜合拓展類作業】課堂練習(2) 商場服裝部5月的銷售額是多少萬元 (3) 小華觀察圖②后認為,5月服裝部的銷售額比4月減少了.你同意他的看法嗎 請說明理由.(2) 70×15%=10.5(萬元).答:商場服裝部5月的銷售額為10.5萬元 (3) 不同意小華的看法.理由:商場服裝部4月的銷售額=65×16%=10.4(萬元).因為10.4<10.5,所以5月服裝部的銷售額比4月增加了.課堂總結1.條形統計圖:條形條形統計圖一般由兩條互相垂直的數軸和若干長方形組成,兩條數軸分別表示兩個不同類別的標目,長方形的高表示其中一個標目的數據。2.折線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由兩條代表不同標目的數軸和折線組成,折線上被線段連接的各點同時反映不同的標目。課堂總結3.趨勢圖:在折線圖的基礎上,或在表示數據的各點描出之后,畫一條盡可能與比較多的點靠近的直線或曲線,整體描述這組數據隨時間變化的趨勢,這樣的圖叫作趨勢圖。板書設計1.條形統計圖:2.折線統計圖:3.趨勢圖:課題:6.2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知識技能類作業】必做題:作業布置1.如圖是某地去年一至六月份每月空氣質量為優的天數的折線統計圖,關于各月空氣質量為優的天數,下列結論錯誤的是( )A. 五月份空氣質量為優的天數是16B. 這六個月中一月份空氣質量為優的天數最少C. 這六個月的空氣質量為優的共有90天D. 這六個月的空氣質量為優的天數先上升后下降C【知識技能類作業】必做題:作業布置2.下列是根據我國歷次人口普查數據,繪制的全國人口年平均增長率的趨勢圖,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斷我國人口年平均增長率的變化趨勢是逐漸 .(選填“下降”或“上升”)下降【知識技能類作業】選做題:作業布置3. 如圖所示為某市統計局公布的2016~2020年該市農村居民人均收入每年相對于上一年的增長率的趨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2018年農村居民人均收入低于2017年B. 農村居民人均收入相對于上一年的增長率低于9%的有2年C. 農村居民人均收入最多的是2019年D. 農村居民人均收入每年相對于上一年的增長率有大有小,但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在持續增加D4.如圖所示為某校七、八、九年級參加手工制作比賽的人數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七年級男生人數是女生的2倍B. 九年級男生人數是女生的2倍多C. 八年級男女生人數相差最少D. 九年級女生人數是七年級女生人數的2倍C【知識技能類作業】選做題:作業布置【綜合拓展類作業】作業布置5.七年級261位學生參加100 m跑和推鉛球兩項體育測試,某班35位學生的100 m跑成績、推鉛球成績與兩項總成績在全年級中的排名情況如圖①和圖②所示,甲,乙,丙為該班三位學生.【綜合拓展類作業】作業布置從這次體育測試成績看:(1)在甲、乙兩人中,總成績名次靠前的學生是 ;(2)在100 m跑和推鉛球兩個項目中:丙同學的成績名次更靠前的項目是,你選擇的理由是什么?甲解:(2)理由:過圖②中代表丙的點作水平線,可知在圖①中在丙之后的人數明顯少于圖②中在丙之后的人數,故丙同學推鉛球成績更靠前.推鉛球Thanks!2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6.2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 教案.docx 6.2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pptx 第6章 數據與統計圖表 大單元教學設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