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講課人:中考一輪復習中國地理——四大地理區域學業要求學習本主題后,學生能夠運用地圖及其他地理工具,從不同媒體及生活體驗中獲取并運用有關中國地理的信息資料,描述和說明中國基本的地理面貌,表達熱愛祖國的情感;能夠描述中國不同地區的主要地理特征,比較區域差異,從區域的視角說明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和資源的關系,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發展觀念;能夠觀察、描述、解釋家鄉生產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和現象,表現出主動學習及問題探究的意識和能力;能夠在生活、學習中積極參與相關的公益活動,具有社會責任感。目錄CONTENTS01020304知識網絡本課內容考點練習作業練習知識網絡PART 01知識網絡PART 02本課內容一、四大地理區域一、四大地理區域1.填出字母代表的地理區域名稱。2.寫出四大地理區域的分界線。分界線①: ;分界線②: ;分界線③: 。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400毫米等降水量秦嶺—淮河一線一、四大地理區域3.四大地理區域典型的自然環境特征:青藏地區: ;西北地區: ;北方地區:冷濕南方地區:濕熱干旱高寒二、青藏地區與西北地區高原、盆地新、內蒙古、寧、甘青、藏盆地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內蒙古高原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大陸性塔里木河二、青藏地區與西北地區畜牧業畜牧業灌溉綠洲太陽能糌粑、青稞酒二、青藏地區與西北地區雅魯藏布江谷地成為“西藏糧倉”的原因 / 雅魯藏布江谷地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①位于河谷地帶,海拔較低,氣溫相對較高。②河谷地帶,地形平坦;③靠近河流,水源充足等。二、青藏地區與西北地區修建川藏鐵路可能會遇到的問題:自然環境:經過山高谷深的橫斷山區,地勢起伏大;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凍土廣布;位于板塊交界處,多火山、地震;山區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工程建設難度大。生態環境脆弱。二、青藏地區與西北地區川藏鐵路的開通對區域發展的有利影響:(經濟)有利于資源開發和物資輸出;促進沿線地區經濟發展;開發旅游資源,帶動產業發展。(社會)提供就業崗位;增加居民收入;方便居民出行等。(政治)有利于加快西藏地區脫貧速度;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戰略)有利于鞏固國防,保衛邊疆;加快西藏地區對外開放,繁榮經濟。三、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云貴高原、東南丘陵溫帶季風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全年高溫,分明顯的旱雨兩季有大大長溫帶落葉闊葉林、三、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旱地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小麥、玉米、甜菜、花生、棉花水田一年兩熟或一年三熟水稻、甘蔗、油菜、棉花遼中南京津唐滬寧杭珠江三角洲三、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請說出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1月份0℃等溫線;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800毫米等降水量線;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地區分界線;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溫帶落葉闊葉林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分界線。考點練習PART 03考點練習[跨學科]【賞詩詞·憶長征】長征行程約二萬五千里,是改變我國命運的偉大遠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讓我們一起重賞詩詞《七律·長征》,了解長征歷史,學習地理知識。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內容。探究一 重溫長征路線(1)說出長征路線起止點所在省級行政區,并舉例說明起止點飲食習慣、傳統民居的差異。(2)說出長征路線依次經過的四大地理區域名稱。考點練習(3)判斷“烏蒙磅礴走泥丸”中的烏蒙山所屬的地形區,并描述其地形特征。(4)結合毛澤東詩詞及長征路線圖,列舉長征沿途經過的山脈、河流名稱各兩個。(5)簡析“岷山千里雪”四季可見的主要原因。探究二 品析長征詩詞七律·長征 毛澤東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九。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考點練習【答案】(1)長征起點位于江西省。當地居民多以米飯為主食,傳統民居屋頂坡度大,墻體高。長征終點位于陜西省。當地居民多以面食為主食。傳統民居是窯洞,冬暖夏涼(2)南方地區、青藏地區、北方地區。(3)云貴高原。地形崎嶇,地勢起伏大,喀斯特地貌廣布。(4)山脈:南嶺,烏蒙山,橫斷山脈,岷山等等河流:烏江、金沙江(長江)、大渡河、岷江等等。(5)岷山海拔高,氣溫低,山頂終年有積雪。作業練習PART 04作業練習請完成學案練習題。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