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階段驗收評價(一) 拋體運動(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4分,共2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物體在恒力F1、F2、F3的共同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若突然撤去恒力F1,則物體的運動情況是( )A.一定做勻變速直線運動B.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C.可能做曲線運動D.速度大小一定增加解析:選C 撤去F1,其余力的合力F與F1等大、反向、共線。若其余力的合力F與速度方向不共線時,物體做勻變速曲線運動;若其余力的合力F與速度方向共線時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當其余力的合力F與速度方向相反時,則物體做減速運動,故C正確,A、B、D錯誤。2.如圖所示,小船沿直線AB過河,船頭始終垂直于河岸。若水流速度增大,為保持航線不變,下列措施與結論正確的是( )A.增大船速,過河時間不變B.增大船速,過河時間縮短C.減小船速,過河時間變長D.減小船速,過河時間不變解析:選B 小船參與兩個方向的分運動,沿河岸方向的水流的勻速運動和垂直河岸的小船的勻速運動,合運動的方向與河岸的夾角為tan α=;若水流速度增大,為保持航線不變,則船速會增加,過河的時間為t=,則時間變短,故B正確。3.如圖所示,汽車用跨過定滑輪的輕繩提升物塊。汽車勻速向右運動,在物塊到達滑輪之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塊將豎直向上做勻速運動B.物塊將處于超重狀態C.物塊將處于失重狀態D.物塊將豎直向上先加速后減速解析:選B 設汽車向右運動的速度為v,輕繩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α,物塊上升的速度為v′,則vcos α=v′,汽車勻速向右運動,α減小,v′增大,物塊加速上升,物塊的加速度向上,物塊處于超重狀態,故B正確,A、C、D錯誤。4.如圖所示,起重機的旋臂保持不動,天車吊著貨物水平向右勻速行駛;同時啟動起吊電動機,讓貨物豎直向上做勻加速運動,若分別以水平向右、豎直向上為x軸、y軸的正方向,取運動的起始點為坐標原點,則貨物的運動軌跡是( )解析:選C 由題意貨物初速度水平向右,加速度豎直向上,貨物做類平拋運動,運動軌跡應該是拋物線,故A、B錯誤;因為加速度向上,所以合力向上,所以軌跡向上彎曲,故C正確,D錯誤。5.某同學設計了一個用網球定點擊鼓的游戲,如圖是他表演時的場地示意圖。圖中甲、乙兩面鼓等高,丙、丁兩面鼓較低但也等高。若他每次發球時網球飛出位置不變且均做平拋運動,則( )A.擊中甲、乙的兩球初速度v甲=v乙B.擊中甲、乙的兩球初速度v甲>v乙C.假設某次發球能夠擊中甲鼓,用相同速度發球可能擊中丁鼓D.在擊中四鼓的網球中,擊中丙鼓的初速度最大解析:選B 擊中四鼓的網球在豎直方向的分位移關系有h甲=h乙x乙,由x=v0t可知v甲>v乙,故A錯誤,B正確。該同學、甲鼓與丁鼓不在同一豎直平面內,用相同速度發球不可能擊中丁鼓,故C錯誤。因為x丙6.袋鼠前肢短小,后肢長且強健有力,適于跳躍,是跳得最高、最遠的哺乳動物,如圖所示。某次,袋鼠在平整的草原上跳出8 m遠、2 m高,跳躍時不計空氣阻力,袋鼠視為質點。設袋鼠離開水平地面時的速度方向與水平地面的夾角為α,則tan α等于( )A. B.C.1 D.2解析:選C 袋鼠跳躍時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從起點A到最高點B可看作平拋運動的逆過程,袋鼠離地時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夾角的正切值為tan α,位移方向與水平方向夾角的正切值為tan β,則tan α=2tan β=2×=1,故C正確。7.一物體做平拋運動,若以拋出點為坐標原點,水平拋出方向為x軸正方向,豎直向下為y軸正方向,得出物體運動軌跡方程為y=,取g = 10 m/s2。則物體做平拋運動的水平速度大小是( )A.2 m/s B.4 m/sC.8 m/s D.10 m/s解析:選A 由題知物體做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有x = v0t,在豎直方向有y=gt2,兩式消去t有y=x2,可知v0=2 m/s,故選A。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8.某河流中河水的速度大小v1=5 m/s,小船相對于靜水的速度大小v2=3 m/s。小船船頭正對河岸渡河時,恰好行駛到河對岸的B點,若小船船頭偏向上游某方向渡河,則小船( )A.小船仍可能到達B點B.可能到達正對岸的A′點C.渡河的位移可能變短D.渡河的時間可能變短解析:選AC 現使小船船頭指向河上游某方向渡河,合速度方向仍然可以與AB相同,如圖所示,即仍然可能到達B點,故A正確;因為水流速度大于船在靜水中的速度,所以船不可能到達河正對岸的A′點,故B錯誤;現使小船船頭指向上游某方向渡河,合速度方向偏向AB左上方時,渡河的位移變短,故C正確;渡河時間等于河寬與船在垂直河岸方向的分速度的比值,船頭正對河岸渡河時,時間最短,故D錯誤。9.如圖所示,在距離豎直墻壁為L=1.2 m處,將一小球水平拋出,小球撞到墻壁上時,速度方向與墻面成θ=37°,不計空氣阻力。墻足夠長,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則( )A.小球的初速度大小為3 m/sB.小球撞到墻上時的速度大小為5 m/sC.將初速度變為原來的2倍,其他條件不變,小球撞到墻上的點上移了 mD.若將初速度變為原來的一半,其他條件不變,小球可能不會撞到墻解析:選AB 設小球水平拋出時的速度為v0,則從開始到撞到墻壁上所用的時間為t=,撞到墻上時的豎直分速度vy=gt;速度方向與墻面成θ=37°,則tan θ==,代入數據得v0=3 m/s,故A正確。撞到墻上時的速度v== m/s=5 m/s,故B正確。打到墻上的點距拋出點的豎直高度為h1=gt2==0.8 m;若將小球的初速度變為原來的2倍,則打到墻上的點距拋出點的豎直高度為h2=gt22==0.2 m;小球撞到墻上的點上移了Δh=h1-h2=0.8 m-0.2 m=0.6 m,故C錯誤。因為墻足夠長,所以只要初速度不為0,就一定能打到墻上,故D錯誤。10.如圖所示為湖邊一傾角為30°的大壩橫截面示意圖,水面與大壩的交點為O。一人站在A點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扔一小石子,已知AO=40 m,不計空氣阻力,不考慮石子反彈過程,g取10 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若v0=10 m/s,則石子剛好落在水面與大壩的交點O處B.若v0=5 m/s,則石子落在AO的中點處C.若石子能直接落入水中,則v0越大,在空中飛行的時間就越長D.若石子不能直接落入水中,則v0越大,在空中飛行的時間就越長解析:選AD 小石子扔出后做平拋運動,根據AOsin 30°=gt2得t= s=2 s,則小石子不落入水中的最大速度v0== m/s=10 m/s,即v0=10 m/s時,小石子剛好落在水面與大壩的交點O處,故A正確。若v0=5 m/s<10 m/s,則小石子會落在大壩上,小石子落在大壩上時位移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0°,則tan 30°==,代入v0=5 m/s可解得t2=1 s,則小石子落到大壩上時水平位移x=v0t2=5×1 m=5 m,合位移x合== m=10 m=AO,故B錯誤。若小石子能落入水中,則平拋運動的時間由高度決定,與初速度無關,故C錯誤。若小石子不能直接落入水中,落在大壩上位移夾角不變,由tan 30°==可知,v0越大,運動的時間就越長,故D正確。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4分)11.(7分)在“探究平拋運動的特點”的實驗中:(1)為使小球水平拋出,必須調整斜槽,使其末端的切線成水平方向,檢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球拋出點的位置必須及時記錄在白紙上,然后從這一點畫水平線和豎直線作為x軸和y軸,豎直線是用________來確定的。(3)某同學建立的直角坐標系如圖所示,若他在安裝實驗裝置和進行實驗操作時只有一處失誤,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斜槽末端水平時小球在斜槽末端受力平衡,即小球放在槽口能靜止不動。(2)用重垂線來確定豎直線最準確。(3)坐標原點應在平拋起點小球的球心位置,即坐標原點應該是小球在槽口時球心在白紙上的水平投影點。答案:(1)將小球放置在槽口處軌道上,看小球能否保持靜止 (2)重垂線 (3)坐標原點應該是小球在槽口時球心在白紙上的水平投影點12.(9分)在“研究平拋運動的特點”實驗中,甲(1)如圖甲所示是橫擋條卡住平拋小球,用鉛筆標注小球最高點,確定平拋運動軌跡的方法,坐標原點應選小球在斜槽末端點時的________。A.球心 B.球的上端 C.球的下端在此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A.斜槽軌道必須光滑B.記錄的點應適當多一些C.用平滑曲線把所有的點連接起來D.y軸的方向根據重垂線確定(2)圖乙是利用圖甲裝置拍攝小球做平拋運動的頻閃照片,由照片可判斷實驗操作中出現的問題是________。乙A.釋放小球時初速度不為0B.釋放小球的初始位置不同C.斜槽末端切線不水平(3)圖丙是利用穩定的細水柱顯示平拋運動軌跡的裝置,其中正確的是________。丙解析:(1)題圖甲中是用橫擋條卡住做平拋運動的小球,用鉛筆標注小球最高點,故平拋運動軌跡標注的是小球最高點,故B正確。實驗過程中,斜槽不一定光滑,只要能夠保證小球從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放,即使軌道粗糙,摩擦力做功是相同的,小球離開斜槽末端的速度就是一樣的,故A錯誤;記錄點適當多一些,舍去偏差較大的點,能夠保證描點平滑,故B正確,C錯誤;y軸必須是豎直方向,即用重垂線確定,故D正確。(2)由題圖可知斜槽末端不水平,才會造成斜拋運動,故C正確。(3)插入瓶中的另一根吸管使得細管上端壓強恒定,目的就是為了保證水流流速不受瓶內水面下降的影響而減小,能保證下降到該細管上端前的一段時間內,能夠得到穩定的細水柱,故B正確。答案:(1)B BD (2)C (3)B13.(11分)直升機空投物資時,可以停留在空中不動,設投出的物資離開飛機后由于降落傘的作用在空中能勻速下落,無風時落地速度為5 m/s。若飛機停留在離地面100 m高處空投物資,由于風的作用,使降落傘和物資在豎直下落時又以1 m/s的速度勻速水平向北運動,求:(1)物資在空中運動的時間;(2)物資落地時速度的大小;(3)物資在下落過程中水平方向移動的距離。解析:如圖所示,物資的實際運動可以看成是豎直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兩個分運動的合運動。(1)分運動與合運動具有等時性,故物資實際運動的時間與豎直方向分運動的時間相等。因此t== s=20 s。(2)物資落地時vy=5 m/s,vx=1 m/s,由平行四邊形定則得v== m/s= m/s。(3)物資在水平方向的位移大小為x=vxt=1×20 m=20 m。答案:(1)20 s (2) m/s (3)20 m14.(12分)跳臺滑雪是利用依山勢特別建造的跳臺進行的運動,運動員踩著專用滑雪板,不帶雪杖在助滑路上獲得高速后起跳,在空中飛行一段距離后落地。如圖所示,設一位運動員由A點沿水平方向躍出,到B點落地,測得A、B間距離l=40 m,山坡傾角θ=30°,不計空氣阻力,g取10 m/s2。試計算:(1)運動員在空中飛行的時間t;(2)運動員起跳時的速度v0;(3)落地前瞬間速度的大小。解析:(1)AB間的豎直距離為h=lsin θ=20 m,由運動學公式h=gt2,可得t==2 s,故運動員在空中飛行時間為2 s。(2)AB間的水平距離為x=lcos θ=20 m,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上為勻速直線運動,有v0==10 m/s,故運動員起跳時的速度為10 m/s。(3)落地時運動員在豎直方向上的速度為vy=gt=20 m/s,則合速度為v==10 m/s,故落地前瞬時速度大小為10 m/s。答案:(1)2 s (2)10 m/s (3)10 m/s15.(15分)如圖所示,在距地面高為H=45 m處,有一小球A以初速度v0=10 m/s水平拋出。與此同時,在A的正下方有一物塊B也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方向滑出,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5,A、B均可看成質點,空氣阻力不計。求:(1)A球從拋出到落地的時間;(2)A球從拋出到落地這段時間內的水平位移;(3)A球落地時,A、B之間的距離。解析:(1)A球拋出后做平拋運動,豎直方向有H=gt2,解得t==3 s。(2)A球從拋出到落地的水平位移xA=v0t=30 m。(3)物塊B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a=μg=5 m/s2,物塊B滑動的時間t′== s=2 s,在此期間B運動的距離xB=t′=10 m,A球落地時,A、B之間的距離xAB=xA-xB=20 m。答案:(1)3 s (2)30 m (3)20 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9張PPT)章末小結與素養評價第五章 拋體運動主干知識成體系拋 體 運 動模型構建探本質一、類平拋運動模型1.運動建模當某種運動和平拋運動特點相似,即合外力恒定且與初速度方向垂直的運動都可以稱為類平拋運動。2.模型特點3.分析方法與平拋運動的處理方法一致,將運動分解為沿初速度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垂直于初速度方向的由靜止開始的勻加速直線運動。4.解答思路典例1 如圖所示,光滑斜面長L=10 m,傾角為30°,一小球從斜面的頂端以v0=10 m/s的初速度水平射入(g取10 m/s2),求:(1)小球沿斜面運動到斜面底端時的水平位移x;(2)小球到達斜面底端時的速度大小。解決類平拋運動問題的步驟(1)分析物體的初速度與受力情況,確定物體做類平拋運動,并明確物體兩個分運動的方向。(2)利用兩個分運動的規律求解分運動的速度和位移。(3)根據題目的已知條件和要求解的量,充分利用運動的等時性、獨立性、等效性解題。【針對訓練】答案:D 2.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飛機以水平速度v0飛離跑道后逐漸上升,若飛機在此過程中水平速度保持不變,同時受到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恒定升力(該升力由其他力的合力提供,不含重力)。當飛機在水平方向的位移為l時,它的上升高度為h。求:(1)飛機受到的升力大小;(2)在高度h處飛機的速度大小。二、巧用平拋運動的兩個重要推論解題推論一:做平拋(或類平拋)運動的物體任一時刻的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長線一定通過此時水平位移的中點,如圖甲所示,B為OC的中點。推論二:做平拋(或類平拋)運動的物體在任一時刻任一位置處,設其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位移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α,則tan θ=2tan α,如圖乙所示。典例2 如圖所示,從傾角為θ的足夠長的斜面的頂端,先后將同一小球以不同的初速度水平向左拋出,第一次初速度為v1,小球落到斜面上前一瞬間的速度方向與斜面夾角為α1,落點與拋出點間的距離為x1,第二次初速度為v2,且v2=1.5v1,小球落到斜面上前一瞬間的速度方向與斜面夾角為α2,落點與拋出點間的距離為x2,則 ( )A.α2>α1 B.α2=α1C.x2=1.5x1 D.x2=3x1[答案] B【針對訓練】3.如圖所示,從傾角為θ的足夠長的斜面頂端P以初速度v0拋出一個小球,落在斜面上Q點處,小球落在斜面上的速度方向與斜面的夾角為α,若把初速度變為kv0,小球仍落在斜面上,則 ( )A.小球的水平位移和豎直位移之比變為原來的k倍B.小球在空中的運動時間變為原來的k倍C.PQ間距一定為原來間距的k倍D.夾角α將變為原來的k倍答案:B 4. 如圖所示,墻壁上落有兩只飛鏢,它們是從同一位置水平射出的,飛鏢甲與豎直墻壁成α=53°角,飛鏢乙與豎直墻壁成β=37°角,兩者相距為d。假設飛鏢的運動是平拋運動,求射出點離墻壁的水平距離為多少。(sin 37°=0.6,cos 37°=0.8)三、平拋運動的臨界模型1.模型特點(1)若題目中有“剛好”“恰好”“正好”等字眼,則表明題述過程中存在臨界點。(2)若題目中有“最大”“最小”“至多”“至少”“取值范圍”等字眼,則表明題述的過程中存在著極值,這些極值點也往往是臨界點。2.求解思路(1)畫出臨界軌跡,找出臨界狀態對應的臨界條件。(2)分解速度或位移。(3)列方程求解結果。[答案] 5 m/s≤v0≤13 m/s對于有障礙物的平拋運動,要分析清楚障礙物對水平方向及豎直方向分位移的影響,再代入公式進行計算,不能把題中數據盲目地代入公式。【針對訓練】5.(多選)在排球比賽中,如果運動員沿水平方向擊球,在不計空氣阻力的情況下,要使排球既能過網,又不出界,需要考慮的因素有( )A.擊球后排球的初速度 B.人的高度C.網的高度 D.擊球點的高度答案:ACD 6.如圖所示,窗子上、下沿間的高度H=1.6 m,墻的厚度d=0.4 m。某人在離墻壁距離L=1.4 m,距窗子上沿高h=0.2 m處的P點,將可視為質點的小物體以速度v垂直于墻壁水平拋出,若小物體直接穿過窗口并落在水平地面上,g取10 m/s2,則v的取值范圍是 ( )A.v>7 m/s B.v>2.3 m/sC.3 m/s答案:C 7.有一臺階,如圖所示,其中每級臺階的高度和寬度都是0.4 m,若一小球以水平速度v飛出,g取10 m/s2,欲落在第4級臺階上,則v的取值范圍是 ( )答案:A 創新應用提素養一、生活中的平拋運動問題(多選)中國的面食博大精深,種類繁多,其中“山西刀削面”堪稱天下一絕,傳統的操作手法是一手托面,一手拿刀,直接將面削到開水鍋里。如圖所示,小面圈剛被削離時距開水鍋的高度為h,與鍋沿的水平距離為L,鍋的半徑也為L,將削出的小面圈的運動視為平拋運動,且小面圈都落入鍋中,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關于所有小面圈在空中運動的描述正確的是 ( )答案:ABD 二、娛樂活動中的平拋運動問題游樂場內兩支玩具槍在同一位置先后沿水平方向各射出一顆子彈,打在遠處的同一個靶上。A為甲槍子彈留下的彈孔,B為乙槍子彈留下的彈孔,兩彈孔在豎直方向上相距h,如圖所示,不計空氣阻力。關于兩支槍射出的子彈初速度大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甲槍射出的子彈初速度較大B.乙槍射出的子彈初速度較大C.甲、乙兩支槍射出的子彈初速度一樣大D.無法比較甲、乙兩支槍射出的子彈初速度的大小答案:A 三、排球比賽中的平拋運動問題(多選)如圖所示,排球比賽中運動員將排球從M點水平擊出,排球飛到P點時, 被對方運動員擊出,球又斜向上飛出后落到M點正下方的N點,N點與P點等高,軌跡的最高點Q與M等高,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排球兩次飛行過程中加速度相同B.排球從M到P和從P到N兩次飛行過程中所用時間相同C.排球離開M點的速率比經過Q點的速率大D.排球到達P點時的速率比離開P點時的速率大答案:ACD 四、網球比賽中的平拋運動問題一位網球運動員用拍擊球,使網球沿水平方向飛出。第一只球飛出時的初速度為v1,落在自己一方場地上后,彈跳起來,剛好擦網而過,落在對方場地的A點處,如圖所示,第二只球飛出時的初速度為v2,直接擦網而過,也落在A點處。設球與地面碰撞時沒有能量損失,且不計空氣阻力,求:(1)兩只球飛出時的初速度大小之比v1∶v2;(2)運動員擊球點的高度H、網高h之比H∶h。解析:(1)第一、二兩只球被擊出后都做平拋運動,由平拋運動的規律可知,兩球分別被擊出至各自第一次落地的時間是相等的。由題意結合題圖可知,兩球水平射程之比為x1∶x2=1∶3,故飛出時的初速度之比為v1∶v2=1∶3。答案:(1)1∶3 (2)4∶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冊第五章拋體運動章末小結與素養評價課件.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冊階段驗收評價(一)拋體運動含答案(教師用).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