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跟蹤檢測(十二) 萬有引力理論的成就組—重基礎·體現綜合1.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若已知月球半徑約為1.72×103 km,引力常量為6.67×10-11 N·m2/kg2,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為9.8 m/s2。試估算月球質量的數量級為( )A.1016 kg B.1020 kgC.1022 kg D.1024 kg解析:選C 根據G=mg可得M=,則M月== kg≈7.2×1022 kg,故C正確。2.地球可近似看成球形,由于地球表面上物體都隨地球自轉,所以有( )A.物體在赤道處受到的地球引力等于兩極處,而重力小于兩極處B.赤道處的角速度比南緯30°大C.地球上物體的向心加速度都指向地心,且赤道上物體的向心加速度比兩極處大D.地面上的物體隨地球自轉時提供向心力的是重力解析:選A 由F=G可知,若地球看成球形,則物體在地球表面上任何位置受到的地球引力都相等,此引力的兩個分力一個是物體的重力,另一個是物體隨地球自轉所需的向心力。在赤道上,向心力最大,重力最小,故A正確。地球上各處的角速度均等于地球自轉的角速度,故B錯誤。地球上只有赤道上的物體向心加速度指向地心,其他位置的向心加速度均不指向地心,故C錯誤。地面上物體隨地球自轉的向心力是萬有引力與地面支持力的合力,故D錯誤。3.假設冥王星的衛星繞冥王星做勻速圓周運動,除了引力常量外,至少還需要兩個物理量才能計算出冥王星的質量,這兩個物理量可以是( )A.衛星的速度和角速度B.衛星的質量和軌道半徑C.衛星的質量和角速度D.衛星的質量和運行周期解析:選A 衛星圍繞冥王星做勻速圓周運動,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若已知衛星的速度和角速度,則軌道半徑r=,根據=mωv即可求出冥王星的質量M;根據=m=mω2r=mr可知,衛星的質量可以約去,只知道軌道半徑(角速度或運行周期)不能求出冥王星的質量,A正確。4.某宇航員到達一自轉較慢的星球后,在星球表面展開了科學實驗。他讓一小球在離地高1 m處自由下落,測得落地時間為0.2 s。已知該星球半徑為地球半徑的5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 m/s2,該星球的質量和地球質量的比值為( )A.100∶1 B.75∶1C.125∶1 D.150∶1解析:選C 依題意,可求得該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50 m/s2,在星球表面由萬有引力等于重力G=mg′,在地球表面萬有引力等于重力有G=mg,可得該星球的質量和地球質量的比值==,C正確,A、B、D錯誤。5.一艘宇宙飛船繞一個不知名的行星表面飛行,要測定該行星的密度,僅僅需要( )A.測定飛船的運行周期 B.測定飛船的環繞半徑C.測定行星的體積 D.測定飛船的運行速度解析:選A 取飛船為研究對象,由G=mR及M=πR3ρ,知ρ=,故A正確。6.一行星繞恒星做圓周運動。由天文觀測可得,其運行周期為T,速度為v,引力常量為G,則下列關系式錯誤的是( )A.恒星的質量為B.行星的質量為C.行星運動的軌道半徑為D.行星運動的加速度為解析:選B 因v=,所以r=,故C正確;結合萬有引力定律公式G=m,可解得恒星的質量M=,故A正確;因不知行星和恒星之間的萬有引力的大小,所以行星的質量無法計算,故B錯誤;行星的加速度a==v2·=,故D正確。7.嫦娥五號的環月軌道可近似看成是圓軌道,觀察嫦娥五號在環月軌道上的運動,發現每經過時間t,通過的弧長為l,該弧長對應的圓心角為θ(弧度),如圖所示。已知引力常量為G,由此可推導出月球的質量為( )A. B.C. D.解析:選A 根據弧長及對應的圓心角,可得“嫦娥五號”的軌道半徑r=,根據轉過的角度和時間,可得ω=,月球對“嫦娥五號”的萬有引力提供“嫦娥五號”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可得G=mω2r,由以上三式可得M=,故A正確。8.(多選)三顆火星衛星A、B、C繞火星做勻速圓周運動,如圖所示,已知mA=mBA.運行線速度關系為vA>vB=vCB.運行周期關系為TAC.向心力大小關系為FA=FBD.半徑與周期關系為==解析:選ABD 由G=m得v= ,因此vA>vB=vC,故A正確;由G=mr得T=2π ,因此TAaB=aC,因為mA=mBFB,FB9.有一星球的密度與地球相同,但它表面處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4倍,求:(1)該星球半徑與地球半徑之比;(2)該星球質量與地球質量之比。解析:(1)由=mg得M=,ρ===,R=,=·==。(2)由(1)可知該星球半徑是地球半徑的4倍。根據M=得=·=。答案:(1)4∶1 (2)64∶1組—重應用·體現創新10.(2024·新課標卷)天文學家發現,在太陽系外的一顆紅矮星有兩顆行星繞其運行,其中行星GJ1002c 的軌道近似為圓,軌道半徑約為日地距離的0.07倍,周期約為0.06年,則這顆紅矮星的質量約為太陽質量的( )A.0.001倍 B.0.1倍C.10倍 D.1 000倍解析:選B 設紅矮星質量為M1,行星質量為m1,軌道半徑為r1,周期為T1;太陽的質量為M2,地球質量為m2,到太陽距離為r2,周期為T2;根據萬有引力定律有G=m1r1,G=m2r2,聯立可得=3·2,由于行星軌道半徑約為日地距離的0.07倍,周期約為0.06年,可得≈0.1,故選B。11.(多選)某同學閱讀了“火星的現在、地球的未來”一文,摘錄了以下資料:①根據目前被科學界普遍接受的宇宙大爆炸學說可知,引力常量在極其緩慢地減小;②火星位于地球繞太陽軌道的外側;③由于火星與地球的自轉周期幾乎相同,自轉軸與公轉軌道平面的傾角也幾乎相同,所以火星上也有四季變化。根據該同學摘錄的資料和有關天體運動規律,可推斷( )A.太陽對地球的引力在緩慢減小B.太陽對地球的引力在緩慢增加C.火星上平均每個季節持續的時間等于3個月D.火星上平均每個季節持續的時間大于3個月解析:選AD 由于引力常量在緩慢減小,根據萬有引力公式得知太陽對地球的引力在緩慢減小,故A正確,B錯誤。由于火星的軌道半徑比地球的軌道半徑大,由=mR,得T=2π ,所以火星繞太陽公轉的周期比地球大,地球公轉周期是一年,即12個月,則火星的公轉周期大于12個月,因而火星上的每個季度要大于3個月,故C錯誤,D正確。12.我國航天技術飛速發展,設想數年后航天員登上了某星球表面。航天員從距該星球表面高度為h處,沿水平方向以初速度v拋出一小球,測得小球做平拋運動的水平距離為L,已知該星球的半徑為R,引力常量為G。求:(1)該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2)該星球的平均密度。解析:(1)小球在星球表面做平拋運動,有L=vt,h=gt2,解得g=。(2)在星球表面滿足G=mg,M=ρ·πR3,解得ρ=。答案:(1) (2)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44張PPT)物理觀念 (1)理解“稱量地球質量”的基本思路。(2)理解計算太陽質量的基本思路。科學思維 (1)理解萬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學上的重要應用——發現未知天體、預言哈雷彗星的回歸。(2)能將天體問題中的對象和過程轉換成相關模型后進行求解。科學態度與責任 了解萬有引力定律的科學成就,體會科學的迷人魅力,激發探索太空、了解太空的興趣。3 萬有引力理論的成就核心素養點擊引力××√向心力××√亞當斯勒維耶伽勒哈雷海王星哈雷彗星√√×答案:C 【素養訓練】答案:D2.如果火星著陸器著陸前近火星做勻速圓周運動,繞行的周期約為101分鐘,已知地球的平均密度約為5.5×103 kg/m3,地球近地衛星的周期約為85分鐘,則火星的平均密度約為 ( )A.3.9×103 kg/m3 B.4.8×103 kg/m3C.5.6×103 kg/m3 D.7.2×103 kg/m3答案:A 答案:D (2)如何比較地球、火星等行星繞太陽運動的線速度、角速度、周期及向心加速度等各量的大小關系?提示:(1)地球、火星等行星繞太陽的運動可看作勻速圓周運動,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答案] C答案:D 答案:C 答案:D 答案:AD答案:D 答案: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冊第七章萬有引力與宇宙航行3萬有引力理論的成就課件.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冊課時跟蹤檢測(十二)萬有引力理論的成就含答案(教師用).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