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9張PPT)7.1.1 自然環境第七章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2024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授課教師:********班 級:********時 間:********《自然環境》(第 1 課時)教案一、教學內容本節課主要學習亞洲的自然環境,重點聚焦亞洲的地理位置、面積、范圍和分區,幫助學生建立對亞洲作為世界第一大洲的初步認識。二、課程目標運用地圖、圖像等相關資料,精準描述亞洲的地理位置、面積、范圍和分區,熟知亞洲作為世界第一大洲的地理特征。深入分析亞洲地理位置對其自然環境的影響,深刻理解地理位置與區域發展之間的緊密聯系。借助地圖和資料,有效分析亞洲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掌握自然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學會運用地圖、數據等地理工具,熟練獲取、整理和分析地理信息,準確描述和解釋亞洲的地理特征。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切實提高合作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認識亞洲自然環境的多樣性,樹立正確的人地協調觀,理解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形成可持續發展觀念。三、教學目標區域認知:能夠運用地圖和數據,清晰描述亞洲的地理位置、面積、范圍和分區,明確亞洲在世界地理中的重要地位。綜合思維:通過分析亞洲地理位置對氣候、地形等自然環境要素的影響,提升綜合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理解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地理實踐力:熟練運用地圖、數據等地理工具,準確獲取、整理和分析亞洲地理信息,在小組合作中鍛煉實踐操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人地協調觀:認識到亞洲自然環境的多樣性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系,樹立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亞洲的地理位置、面積、范圍和分區,這是認識亞洲自然環境的基礎。教學難點:理解地理位置對區域發展的影響,需要學生綜合多方面知識進行分析。五、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法:通過提問、引導等方式,激發學生的思考,促使學生主動探究知識。探究式學習法:設置探究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獲取知識,培養探究精神和創新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合作能力和團隊意識。多媒體輔助教學法:運用圖片、地圖、視頻等多媒體資源,直觀展示教學內容,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六、課時設計1 課時七、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教師活動:播放歌曲《亞洲雄風》,同時展示亞洲壯麗的自然風光(如喜馬拉雅山脈、長江、貝加爾湖等)和獨特的人文景觀(如長城、泰姬陵、富士山等)的視頻。播放結束后提問:“歌曲和視頻中展示了哪些亞洲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從這些景觀中,大家對亞洲有怎樣的初步印象?”學生活動:認真觀看視頻,聆聽歌曲,感受亞洲的魅力。積極回答問題,分享自己對亞洲的初步認識,如亞洲有很多高山、大河,有豐富多樣的文化等。設計意圖:通過視聽結合的方式,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亞洲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自然引出本節課的課題 “世界第一大洲”。(二)新課講授亞洲的地理位置教師活動:展示 “亞洲在世界中的位置” 圖,運用電子白板的標記功能,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亞洲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提出問題:“亞洲主要位于哪個半球?周圍瀕臨哪幾個大洋?經緯度范圍大概是多少?” 在學生回答后,進行總結:“亞洲絕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臨北冰洋。大致位于 81°N 向南至 11°S、26°E 向東至 170°W 的范圍內。” 接著,引導學生閱讀教材,進一步了解亞洲經緯度位置的特點及其影響。學生活動:認真觀察地圖,積極思考問題,舉手回答。閱讀教材,獲取相關信息,補充和完善對亞洲地理位置的認識,理解亞洲跨緯度廣、東西距離長對氣候等方面可能產生的影響。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運用地圖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讓學生直觀地認識亞洲的地理位置特征,為后續學習亞洲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特征奠定基礎。亞洲的面積和范圍教師活動:展示 “世界大洲面積比較圖”,運用對比的方式,引導學生清晰地比較亞洲與其他大洲的面積大小。提問:“亞洲的面積有多大?它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比例是多少?為什么說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總結:“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積約 4400 萬平方千米,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 30%。它不僅是跨緯度最廣的大洲,也是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可以通過舉例,如從亞洲最東端到最西端的距離相當于從中國的東部沿海到歐洲西部,讓學生更深刻地感受亞洲的遼闊。學生活動:觀察地圖,比較各大洲面積,回答問題,理解亞洲作為世界第一大洲在面積和范圍上的突出特點,驚嘆于亞洲的廣袤。設計意圖:通過直觀的圖表對比,讓學生明確亞洲在世界大洲中的面積地位,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和比較思維。亞洲的地理分區教師活動:展示 “亞洲政區圖”,運用不同顏色標記出亞洲的六個地理分區 —— 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和北亞。引導學生認識各個分區的大致范圍,結合地圖上的國家輪廓,讓學生識別出一些主要國家和地區,如中國位于東亞,印度位于南亞等。同時,簡要介紹不同分區的一些顯著地理特征或人文特色,如東亞的季風氣候顯著,西亞的石油資源豐富等。學生活動:仔細觀察地圖,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識別亞洲的主要國家和地區,思考不同分區的劃分依據和特點,對亞洲的地理分區有初步的認識。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建立亞洲地理分區的概念,培養學生的地圖閱讀能力和地理空間思維能力,為后續學習不同區域的地理特征做好鋪墊。歸納總結:如何描述某區域的位置教師活動:結合前面學習的亞洲地理位置和地理分區內容,引導學生思考并總結描述一個區域位置的方法??梢詮陌肭蛭恢?、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等方面進行引導,例如:“我們在描述亞洲位置時,從哪些方面入手的?這些方面對于認識一個區域有什么重要意義?”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然后每個小組推選代表發言。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和完善,形成描述區域位置的一般方法。學生活動:積極參與小組討論,嘗試用簡潔、準確的語言描述亞洲的位置,在小組內交流討論,互相補充和糾正。認真聆聽教師的總結,理解并掌握描述區域位置的方法。設計意圖:通過歸納總結,培養學生的知識歸納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學會從具體的案例中提煉出一般的方法,提升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運用遷移:描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教師活動:展示 “北美洲在世界中的位置” 圖,布置任務:“請同學們運用剛剛總結的描述區域位置的方法,描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可以先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內交流討論?!?在學生討論過程中,巡視各小組,適時給予指導和啟發。之后,請幾個小組的代表發言,描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最后,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強調描述過程中的要點和注意事項。學生活動:觀察地圖,運用所學方法,獨立思考北美洲的地理位置,然后在小組內積極交流討論,完善自己的描述。認真聆聽其他小組代表的發言,對比自己的描述,學習他人的優點,糾正自己的不足。設計意圖:通過知識遷移,讓學生將所學的描述區域位置的方法應用到新的情境中,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運用能力,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三)課堂小結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學習的主要內容,通過提問的方式,如 “亞洲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點?”“亞洲的面積在世界大洲中處于什么地位?”“亞洲分為哪幾個地理分區?” 等,幫助學生梳理知識脈絡。同時,強調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內容,加深學生的記憶。最后,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總結評價,肯定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取得的進步,鼓勵學生在后續的學習中繼續保持。學生活動:跟隨教師的引導,回顧知識,積極回答問題,鞏固所學內容。認真聆聽教師的評價,反思自己在課堂學習中的表現,明確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為后續學習制定改進計劃。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強化對重點和難點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通過課堂評價,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提高學習效果。(四)布置作業基礎題:完成練習冊上與本節課內容相關的習題,包括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等,鞏固課堂所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題:查閱資料,分析亞洲某一地區(如東亞、東南亞等)的地理位置對其經濟發展的影響,要求學生從交通、貿易、資源開發等方面進行分析,形成一篇簡短的分析報告,字數在 300 字左右。學生活動:認真記錄作業,課后按時完成基礎題,通過做練習題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積極查閱資料,思考亞洲某一地區地理位置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完成提高題,鍛煉自己的資料查閱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設計意圖:通過布置分層作業,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A題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的基礎知識,提高題則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了解地理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5課堂檢測4新知講解6變式訓練7考試考法8小結梳理學習目錄1復習引入2新知講解3典例講解全稱亞細亞洲。一般認為其名稱由古代腓尼基人所起。公元前2000年左右,擅長航海的腓尼基人逐漸在地中海東岸(今黎巴嫩和敘利亞一帶)建立起強大的王國,其殖民地遍及地中海沿岸,腓尼基本土當時成為“地中海世界”的中心,各地都以此為中心來確定和命名。他們把地中海以東的陸地稱作“亞蘇”(Asu)意即“東方日出處”,古希臘把“亞蘇”叫做“亞細亞”(Asiɑ),意思是“東方日出之地”,其地域原先僅僅是指愛琴海東岸地區。公元前1世紀這里成為古羅馬帝國的一個省,后逐步擴大到整個亞洲地區。你知道我們生活的大洲為什么叫亞洲嗎?地中海東方日出之地亞細亞西方日落之地歐羅巴如何描述一個大洲的地理位置?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半球位置亞 洲學生活動:讀圖說出亞洲的半球位置半球位置亞洲絕大部分地區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赤道穿過亞洲東南部。亞洲跨南、北半球,絕大部分位于北半球。東經160°經線穿過亞洲東北部。亞洲跨東、西半球,約大部分位于東北部。160°E160°E20°W學生活動:讀圖說出亞洲的經緯度位置81°N — 11°S(南北跨越92°)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地跨高、中、低緯度地區緯度范圍莫洛托夫角 81°N羅地島 11°S七大洲中,亞洲 。跨緯度最廣學生活動:讀圖說出亞洲的經緯度位置170°W — 26°E(東西跨越164°)經度范圍巴巴角 26°E杰日尼奧夫角 170°W東西相距遙遠,時間差異大七大洲中,亞洲 。東西距離最長哪個大洲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洲?V.S 亞洲經度范圍 —164 °亞洲南極洲V.SV.S 南極洲東西距離— 12210千米東西距離最遠 — 亞洲18040千米跨經度最廣 — 南極洲360°不同緯度地區,相同緯度范圍,間隔的經度與所跨實際距離不同。因此,在說明大洲東西方向上范圍大小時,不用所跨經度多少,而用東西距離長短。學生活動:讀圖說出亞洲被哪些大洋包圍?海陸位置①海洋東臨 洋,北臨 洋,南臨 洋,西臨 海,與 洋相連;太平北冰印度地中大西學生活動:讀圖說出其他大洲與亞洲的方位關系。海陸位置②大洲與洲界線東北隔 海峽與 洲相望;東南與 洲隔海相望;西南以 運河為界,與 洲為鄰;白令北美大洋蘇伊士非蘇伊士運河白令海峽學生活動:讀圖找出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海陸位置西北與 洲為鄰 。界線為: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歐規律總結:描述大洲/地區的地理位置亞洲:大部分位于東、北半球觀察主體部分位于哪個半球正確使用方位詞 +“鄰/瀕/臨/接”等適合的連接詞觀察四至點的經緯度,重點關注溫度帶的分布情況,看主要位于哪個帶西連歐洲,西南與非洲相鄰,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臨北冰洋、亞洲:東西距離最長;跨緯度最廣;跨熱、溫、寒三帶,以北溫帶為主亞洲:以亞洲為例描述半球位置時描述海陸位置時描述經緯度位置時學生活動:請找到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證據亞洲包括亞歐大陸的大部分以及周邊島嶼,面積約為4400平方千米,幾乎占世界陸地面積的1/3,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證據一面積最大非亞北美南美南極歐大洋學生活動:請找到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證據亞洲南北跨緯度92度,最跨緯度最廣的大洲。緯度最廣亞92°非72°北美65°南美66°南極34°歐35°大洋87°證據二學生活動:請找到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證據亞洲東西距離18040千米,是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東西距離最長亞北美大洋南美非歐南極18040千米7500千米5000千米5100千米12210千米7500千米10000千米證據三亞洲地域如此遼闊,為了便于認識,按照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6個地區。亞洲地理分區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北亞東亞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朝鮮、蒙古。西亞以阿拉伯人分布最為廣泛,他們身著寬大袍子,傳統服裝為白長衫、戴白布或方格布的蓋頭或纏頭。西亞包括伊朗、伊拉克、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土耳其、敘利亞、約旦、以色列、阿富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爾、也門、阿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科威特、黎巴嫩、塞浦路斯 共20國。北亞是俄羅斯的亞洲部分。生活著的亞庫特人,居住木屋,身著毛皮服飾,運輸工具是狗拉雪橇。中亞包括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東南亞以熱帶氣候為主,濕熱的自然環境,使得人們修建的民居離地具有一定高度。東南亞包括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文萊、菲律賓和東帝汶南亞的恒河三角洲生活著的孟加拉人,以捕魚和運輸貨物為生,交通工具是船。南亞包括尼泊爾、不丹、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和馬爾代夫。North America北洲美位置范圍讀圖說出北美洲的半球位置讀圖說出北美洲的經緯度位置讀圖說出北美洲的海陸位置任務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學以致用: 認識北美洲位置和范圍160°E20°W向西東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選擇北美洲絕大部分所在的半球讀圖說出北美洲的半球位置緯度范圍84°10°N — 84°N10°10°180°172°讀圖說出北美洲的經緯度位置經度范圍172°W — 10°W讀出北美洲的四至點,確定經緯度范圍注意方位詞和連接詞的正確使用● 北美洲 隔白令海峽與亞洲相望;●東北隔海與 洲相望;● 南以 運河與南美洲為界;● 北臨北冰洋,西臨太平洋,東臨大西洋。西北歐巴拿馬讀圖說出北美洲的海陸位置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亞洲歐洲南美洲讀亞洲在世界的位置圖,完成1、2題。1.據圖判斷,亞洲主要位于( )A.東半球、南半球B.西半球、北半球C.東半球、北半球D.西半球、南半球2.下列大洋中,亞洲不瀕臨的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C.印度洋 D.北冰洋CB[回歸教材](吉林白城中考改編)讀某大陸沿30°N緯線地形剖面示意圖,回答3、4題。3.該大洲沿30°N緯線的地勢特征是( )A.東高西低 B.東西高,中間低C.南高北低 D.東西低,中間高4.圖中地形區A是( )A.伊朗高原 B.青藏高原 C.內蒙古高原 D.德干高原DB5.(貴州畢節威寧期末)下列示意圖中,能夠正確反映亞洲河流流向的是( )A B C DA6.[核心素養·綜合思維](四川廣安二模改編)某學校地理小組以亞洲為例,探究地形、氣候和河流之間的關系。下面是該小組探究時使用的地圖及探究過程,請你參與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亞洲地形簡圖【讀圖歸納】(1)讀亞洲地形簡圖,由A到B的地勢特點是__________。逐漸降低(2)讀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說出亞洲氣候的特點。(至少答出一條)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氣候復雜多樣,大陸性氣候分布廣,季風氣候顯著。【探究推理】(3)在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中,C地緯度較低,但是氣候寒冷,其原因是________。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海拔高(4)鄂畢河受地形和氣候影響,干流水量豐富,水流較平穩,結冰期____(長/短)。(5)亞洲的許多大河,上游流經山區的地方流速快、多峽谷,下游流速緩慢、多平原。這種現象表明______對地形有塑造作用。長河流【總結拓展】(6)地形、氣候、河流三大地理要素在相互影響的同時也影響著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請任選一點舉例說明。地形影響人口分布:平原地區人口密集,高原、山地人口稀疏。(或河流影響農業生產:河流流經地區水源充足,有利于發展農業生產。氣候影響民居形式:濕熱地區門窗大、屋頂坡度大,寒冷地區門窗小、屋頂坡度小。)1星題 基礎練【多角度設問】讀亞洲位置圖,完成1~4題。1. 亞洲面積廣大,地跨東、西、南、北四個半球,從圖中可知,它主要位于( )A. 東半球、北半球 B. 東半球、南半球C. 西半球、北半球 D. 西半球、南半球A2. 圖中A、B表示的大洋和大洲分別是( )CA. 大西洋、北美洲 B. 印度洋、大洋洲C. 太平洋、歐洲 D. 太平洋、大洋洲3. 從圖中可知,亞洲主要位于五帶中的( )BA. 熱帶 B. 北溫帶 C. 南溫帶 D. 北寒帶4. 亞洲與B大洲的分界線是( )DA. 白令海峽B. 巴拿馬運河C. 蘇伊士運河D. 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蟾呒铀魃矫}—黑?!?br/>土耳其海峽5. 亞洲被稱為“世界第一大洲”,其主要原因有( )D①面積最大 ②跨緯度最廣③東西、南北距離最長 ④跨經度最廣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6. 為了便于認識,按照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六個地區,其中我們的祖國——中國位于( )AA. 東亞 B. 南亞 C. 西亞 D. 北亞2星題 中檔練7.[區域認知]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以亞洲為例,探究“如何描述一個地區的地理位置”,請與該小組一起完成探究過程。探究主題:如何描述一個地區的地理位置。探究資料:亞洲簡圖,北美洲局部簡圖。探究過程:(1)根據圖上的經線和緯線可知,亞洲的半球位置是:主要位于北半球、東半球。從南北半球來看,北美洲位于____半球,從東西半球來看,北美洲主要位于____半球。北美洲的半球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西主要位于北半球、西半球(2)由圖上大洲周邊的地理事物可知,亞洲的海陸位置為: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西與____洲接壤,西南以________運河與非洲為界,東北隔______海峽與北美洲相望。北美洲的海陸位置是:東臨A______洋,西臨B_____洋;南隔________運河與南美洲為鄰,西北隔______海峽與亞洲相望。歐蘇伊士白令大西太平巴拿馬白令(3)根據圖中緯線可知,亞洲的緯度位置是: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從五帶來看,北美洲的緯度位置是:大部分在______帶,少部分在____帶和______帶。北溫熱北寒探究結果:(4)描述一個地區的地理位置主要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個方面進行。半球位置海陸位置緯度位置課堂總結半球位置亞洲自然環境(第1課時)海陸位置經緯度位置世界第一大洲亞洲地理分區按照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北亞絕大部分位于東半球、北半球北、東、南三面環繞著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西連歐洲81°N — 11°S170°W — 26°E第一大洲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最跨緯度最廣的大洲。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