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75張PPT)8.2.1 東南亞第八章 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2024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授課教師:********班 級:********時 間:********8.2.1 東南亞教案一、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準確說出東南亞的地理位置(包括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范圍(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并能在地圖上快速識別。詳細闡述東南亞的地形、氣候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這些特征對當地農業、生活等方面的影響。熟練掌握東南亞主要的河流分布,了解其在區域發展中的作用。(二)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閱讀各類地圖(政區圖、地形圖、氣候圖等),培養學生從地圖中提取、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組織小組討論和案例分析,引導學生學會合作探究,提高綜合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對東南亞地區地理環境和文化的探索興趣,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引導學生認識到區域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差異,樹立正確的人地協調觀和全球意識。二、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東南亞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東南亞的地形、氣候特點。東南亞主要河流的分布與作用。(二)教學難點理解東南亞地理位置對其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意義。分析東南亞地形、氣候與農業生產、人口分布之間的關系。三、教學方法講授法、地圖教學法、小組討論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5 分鐘)播放一段東南亞旅游宣傳片,展示東南亞美麗的自然風光(如巴厘島的海灘、越南的下龍灣)、獨特的人文景觀(如吳哥窟、水上市場)以及豐富的美食(如冬陰功湯、沙爹烤肉)。提問學生:“看完這段視頻,大家對東南亞有什么印象?想不想深入了解這個充滿魅力的地區?” 從而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 東南亞。(二)新課講授1. 東南亞的地理位置和范圍(12 分鐘)(1)展示東南亞政區圖,引導學生觀察東南亞在世界地圖中的位置,分析其經緯度位置(大致位于 10°S - 25°N,92°E - 140°E 之間)。(2)結合地圖講解東南亞的海陸位置: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 “十字路口”,是連接兩大洲和兩大洋的重要通道。重點介紹馬六甲海峽,通過動畫演示船只經過馬六甲海峽的過程,說明其對于東亞國家海上貿易的重要性,如日本將馬六甲海峽稱為 “海上生命線”。(3)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出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明確東南亞的范圍。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東南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每組派代表發言,教師總結補充。2. 東南亞的自然地理特征(18 分鐘)(1)地形特征:展示東南亞地形圖,引導學生觀察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的地形差異。講解中南半島 “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的地形特點,山脈、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馬來群島地形崎嶇,多火山、地震(結合板塊構造學說,說明馬來群島位于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通過圖片展示中南半島的湄公河平原、馬來群島的火山等景觀,加深學生的印象。(2)氣候特點:展示東南亞氣候分布圖,介紹東南亞主要的兩種氣候類型 —— 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對比分析兩種氣候的分布地區、氣候特征(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例如,熱帶雨林氣候適合種植橡膠、油棕等熱帶經濟作物;熱帶季風氣候區的雨季有利于水稻的生長,東南亞是世界重要的稻米產區。(3)河流分布:在地圖上標注出東南亞的主要河流,如湄公河、湄南河、紅河等,講解這些河流的發源地、流向、注入海洋以及在區域發展中的作用,如提供灌溉水源、水運交通、形成沖積平原等。以湄公河為例,介紹其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對沿岸國家的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3. 課堂互動(5 分鐘)組織學生進行 “東南亞知識小競賽”,提出一些與本節課內容相關的問題,如 “東南亞的‘十字路口’咽喉要道是什么?”“中南半島的地形特點是什么?”“東南亞主要有哪兩種氣候類型?” 等,讓學生搶答,答對給予小獎勵,活躍課堂氣氛,鞏固所學知識。(三)課堂小結(5 分鐘)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東南亞的地理位置和范圍,強調其 “十字路口” 的重要性。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的地形、氣候差異,以及這些自然地理特征對當地生產生活的影響。東南亞主要河流的分布與作用。(四)課堂練習(5 分鐘)選擇題(1)東南亞地處兩大洲、兩大洋之間的 “十字路口”,這兩大洲、兩大洋分別是( )A. 亞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B. 亞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C. 亞洲、歐洲,太平洋、北冰洋D. 亞洲、美洲,太平洋、大西洋(2)中南半島的地形特點是( )A. 平原為主,地勢平坦B. 高原為主,地表崎嶇C. 山地為主,高低不平D. 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簡答題:簡述東南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教師巡視學生答題情況,講解答案,針對學生的易錯點進行重點分析。五、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應更加注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加強地圖的使用和分析訓練,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同時,在講解自然地理特征與人類活動的關系時,可以引入更多貼近學生生活的案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提升學生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5課堂檢測4新知講解6變式訓練7考試考法8小結梳理學習目錄1復習引入2新知講解3典例講解區域認知閱讀地圖,說出東南亞范圍、主要國家和首都,描述東南亞地理位置特點并分析其地理位置優越性地理實踐力綜合思維21人地協調觀43通過對東南亞的學習,理解如何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學會運用地圖等地理工具獲取地理信息,培養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能力用地圖和相關圖表分析東南亞氣候特點,說出東南亞的氣候對該地區農業生產和生活的影響核心素養區域認知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人地協調觀01.能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東南亞的位置; 找出東南亞范圍、主要國家及其首都。03. 通過對東南亞的學習,理解如何因地制宜發展農業。02.運用圖表說出某地氣候的特點以及氣候對當地農業生產和生活的影響。學習目標PART ONE01十字路口的位置The geographic location of the intersection旅游小活動:讀圖介紹東南亞的半球位置跨南北半球在圖上找出東南亞位于亞洲的什么方向?★亞洲東南部東半球160°E20°W十字路口的位置0°旅游小活動:讀圖介紹東南亞的緯度位置十字路口的位置經度:92°E——140°E緯度:10°S——25°N熱帶低緯度北回歸線92°E10°S140°E旅游小活動:讀圖介紹東南亞的組成部分十字路口的位置馬來半島中南半島馬來群島菲律賓群島馬來半島中南半島菲律賓群島馬來群島中國以南,與中國山水相連馬來群島是世界最大的群島旅游小活動:讀圖介紹東南亞的海陸位置十字路口的位置讀圖找一找:鄭和下西洋的必經之地是哪里?說明了什么?自古以來東南亞的地理位置就很重要十字路口旅游小活動:讀圖介紹東南亞的海陸位置十字路口的位置亞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旅游小活動:讀圖介紹東南亞的海陸位置十字路口的位置十字路口的咽喉歐洲、非洲和亞洲太平洋沿岸各港口“最短航線”的必經之路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峽之一1.閱讀圖8.18,說出馬六甲海峽連接的大洲和大洋。★旅游小活動:認識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十字路口的位置海峽作為海上交通線的“咽喉”,在全球海洋運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可以從連接的大洲與大洋、國際貨物運輸方面,認識馬六甲海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亞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結合圖8.16,找出馬六甲海峽位于那兩個島嶼之間?★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旅游小活動:認識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十字路口的位置海峽作為海上交通線的“咽喉”,在全球海洋運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可以從連接的大洲與大洋、國際貨物運輸方面,認識馬六甲海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世界石油運輸路線馬六甲海峽旅游小活動:認識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十字路口的位置2.我國是世界石油進口第一大國,進口石油有接近一半來自西亞,還有不少來自非洲和歐洲。閱讀下列材料和圖8.18,說說馬六甲海峽對我國石油進口的重要性。★中 日 韓 的 “ 海 上 生 命 線 ”馬六甲海峽對我們國家十分重要,但美國在馬六甲海峽常年有軍隊駐扎,對中國的石油進口十分不利,想一下,我們應該如何破局?旅游小活動:認識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十字路口的位置PART TWO02熱帶氣候與農業生產Climate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旅游小活動:了解東南亞的農副產品情況熱帶氣候與農業生產旅游小活動:了解東南亞的氣候概況熱帶氣候與農業生產水稻的生產特點★水稻是一種喜熱喜濕的農作物。★氣溫高,水稻長得快,生長最適28~32℃。★生長期需水量為500-800mm。★水稻的單位面積產量高,需要大量勞動力。旅游小活動:認識東南亞熱帶雨林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熱帶氣候與農業生產1.閱讀圖8.21,以新加坡為例,描述熱帶雨林氣候的特征。★一個地區的農業生產與氣候條件密切相關。可以從氣溫、降水兩方面,分析一個地區氣候條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以熱帶雨林氣候為例,認識該氣候對東南亞農業生產的影響。熱量和水分十分充足全年高溫多雨太陽升起,氣溫上升,水汽蒸發,逐漸成云,云越積越多,至下午2、3點開始下雨,傍晚雨過天晴,大約18點左右太陽落山。旅游小活動:認識東南亞熱帶雨林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熱帶氣候與農業生產2.熱帶雨林氣候區幾乎每天都經歷同樣的天氣過程。閱讀圖8.22,簡述熱帶雨林氣候區白天的天氣過程。★旅游小活動:了解東南亞的氣候概況熱帶氣候與農業生產回憶七上內容,想一想東南亞除了熱帶雨林氣候還有什么氣候?★中南半島大部分和菲律賓群島北部熱帶季風氣候馬來群島和 馬來半島南部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降水充沛旅游小活動:了解東南亞的氣候概況熱帶氣候與農業生產熱帶季風氣候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全年高溫多雨適合種植熱帶作物以水稻種植業為主旅游小活動:結合東南亞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分析種植水稻的條件熱帶氣候與農業生產旅游小活動:結合東南亞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分析種植水稻的條件熱帶氣候與農業生產高溫多雨的氣候有利于水稻的生長。氣候河流中下游地區,地形平坦。地形自然居民喜食米飯,水稻需求量大。市場人口密集,勞動力豐富。勞動力人文種植歷史悠久,種植經驗豐富技術緬甸越南泰國重要的稻米出口國天然橡膠生產國與出口國:泰國具有廣泛用途。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雨鞋、暖水袋、松緊帶;醫療衛生行業所用的外科醫生手套、輸血管;交通運輸上使用的各種輪胎;工業上使用的傳送帶;蕉麻纖維生產國和出口國:菲律賓主要用于制造航海用纜索、繩網,漁業用繩索、網具,鋼纜繩心和其他工農業用繩索等。還可紡織包裝用麻袋、麻布,編制手提袋、旅游吊床、太陽帽、拖鞋等。椰子生產國與出口國:印度尼西亞具有廣泛用途。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雨鞋、暖水袋、松緊帶;醫療衛生行業所用的外科醫生手套、輸血管;交通運輸上使用的各種輪胎;工業上使用的傳送帶;棕櫚油生產國與出口國:印度尼西亞具有廣泛用途。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雨鞋、暖水袋、松緊帶;醫療衛生行業所用的外科醫生手套、輸血管;交通運輸上使用的各種輪胎;工業上使用的傳送帶;熱帶氣候與農業生產PART THREE03山河相間與城市分布Distribution of rivers and cities旅游小活動:分析中南半島的地形特征山河相間與城市分布以山地、平原為主地形類型山脈由北向南延伸地形分布北高南低地勢特征若開山脈長山山脈據圖分析中南半島的特點★山河相間,縱列分布旅游小活動:認識河流對城市分布的影響1.閱讀圖8.23,找出東南亞的主要河流和城市。(1)找出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昭披耶河、湄公河和紅河,說出它們流向的共同特點,指出其中發源于我國的河流。★世界許多著名的城市因鄰近河流而發展起來,河流在給城市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帶來危害甚至災難。可以從東南亞主要河流和城市的位置關系,認識河流對城市分布的影響。均發源于我國,除昭披耶河外都是自北向南流紅河湄公河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昭披耶河山河相間與城市分布湄公河中南半島最長的河流,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6國(中國、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被譽為“東方的多瑙河”。旅游小活動:認識河流對城市分布的影響(2)找出河內、金邊、萬象、曼谷、仰光,看看它們鄰近的大河及所在國家并完成表8.1。★世界許多著名的城市因鄰近河流而發展起來,河流在給城市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帶來危害甚至災難。可以從東南亞主要河流和城市的位置關系,認識河流對城市分布的影響。山河相間與城市分布紅河湄公河湄公河昭披耶河伊洛瓦底江越南柬埔寨老撾泰國緬甸越南·河內老撾·萬象柬埔寨·金邊泰國·曼谷緬甸·仰光越南——河內中南半島最長的河流,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6國(中國、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被譽為“東方的多瑙河”。泰國——曼谷中南半島最長的河流,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6國(中國、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被譽為“東方的多瑙河”。旅游小活動:認識河流對城市分布的影響2.世界上大多數城市沿河分布。討論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利弊。(1)你學校所在的城鎮是不是分布在河流沿岸 (2)至少說出我國兩個位于河流沿岸的城市名稱。★贛江南昌山河相間與城市分布長江武漢黃河銀川旅游小活動:認識河流對城市分布的影響山河相間與城市分布紅河湄公河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昭披耶河中南半島的大河多是國際河流,中下游流經中南半島★地形 流速 影響水力發電快灌溉、航運等,是人口集中、農業發達的地區山區平原慢思考河流上下游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湄公河上游——峽谷湄公河下游——平原旅游小活動:認識河流對城市分布的影響(3)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有哪些利弊 將你想到的答案補充填寫在下面的橫線上。★山河相間與城市分布農業——土壤肥沃,利于農業發展。水源—為城市生產生活提供水源交通—水運通道,為城市對外交通運輸提供方便水資源—在流域內過量取水會破壞水循環污染—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過渡排放,污染河流旅游小活動:分析馬來群島地形特征山河相間與城市分布以山地為主,平原面積狹小分析馬來群島河流特征★短小、流速快旅游小活動:分析為何我國吸引到東南亞地區的人很多?山河相間與城市分布距離近,交通便利東南亞與我國山水相連東南亞的熱帶風光旖旎我國以溫帶為主語言相同,習俗相通華人華僑多名勝古跡,宗教眾多,異域風情,民俗民情多元民族文化并存曼谷水上市場水上集市,民風淳樸,更能貼近當地人生活緬甸—仰光大金塔佛塔,緬甸80%的人口信奉佛教,據統計,該國現有佛塔10萬多座,平均300多人一座,因此,緬甸又有“萬塔之國”的美稱。緬甸人把大金塔視為自己的驕傲柬埔寨—吳哥窟又稱吳哥寺,位于柬埔寨,被稱作柬埔寨國寶,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類建筑,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原始名字意思為“毗濕奴的神殿”。印度尼西亞—火山國由于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帶,印度尼西亞在全球火山數量上位居首位,擁有世界上約16%的活火山,因此被戲稱為“火山上的國家”并獲得了“火山之國”的別稱。1星題 基礎練“十字路口”的位置讀馬來群島局部區域圖,完成1~2題。1. 馬來群島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位于( )AA. 亞洲東南部 B. 非洲東南部C. 歐洲東南部 D. 北美洲東南部2. 馬六甲海峽是重要的海上通道,它連接了( )DA. 地中海和大西洋 B. 太平洋和北冰洋C. 印度洋和大西洋 D. 太平洋和印度洋熱帶氣候與農業生產[立德樹人·大國形象]中國護照的“含金量”越來越高,說走就走的目的地越來越多。2024年3月1日起,泰國宣布對中國公民實施永久免簽政策。消息公布后,中國前往泰國的旅游訂單迅速增長。讀圖,完成3~4題。3. 旅游期間,游客發現泰國熱帶經濟作物十分豐富,其氣候原因是( )AA. 全年高溫,熱量充足 B. 全年溫和濕潤C. 夏季高溫,降水豐富 D. 土壤肥沃,地形平坦4. 在泰國種植面積最大的糧食作物是( )DA. 玉米 B. 小麥 C. 大豆 D. 水稻山河相間與城市分布讀中南半島山脈、河流與城市的分布圖,完成5~6題。5. 下列關于中南半島地形與河流分布特點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山河相間、南北縱列分布B. 山河相間、東西橫向分布C. 山脈、河流無序分布D. 平原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島的北部A6. 根據圖中信息可以發現,中南半島大多數城市的分布特點是( )AA. 沿河流分布 B. 沿海分布C. 集中在南部平原地區 D. 集中在北部山區東南亞的中南半島上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點。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大河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區。2星題 中檔練[2024·湖南模擬] 天然橡膠產自橡膠樹,橡膠樹喜高溫、高濕,需要肥沃的土壤,要求年平均溫度26—27 ,不耐寒,在5 以下即受凍害,還要求年平均降水量1 150—2 500毫米。我國天然橡膠進口量大,2021年進口量達219萬噸,金額達34.78億美元。讀東南亞簡圖和我國2021年天然橡膠進口國及比例分布圖,完成7~8題。7. 東南亞所處的溫度帶為( )AA. 熱帶 B. 亞熱帶 C. 南溫帶 D. 北溫帶8. 我國向泰國進口天然橡膠的比例最大,該國適宜天然橡膠生產的自然條件有( )A①緯度低,熱量豐富 ②季風氣候,降水充沛③距海洋遠,臺風影響小 ④遠離海洋,氣候干旱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2024·廣東模擬] 【區域產業發展主題】珊瑚多生長于水溫20 以上、日照充足的清澈淺海。印度尼西亞附近海域珊瑚資源豐富,當地形成“旅行社—潛水學校—度假村”產業鏈,費用低且服務到位,吸引大量游客前來潛水。下面為印度尼西亞示意圖,據此完成9~11題。9. 印度尼西亞( )BA. 位于西半球 B. 位于低緯度C. 東臨印度洋 D. 位于南溫帶10. 印度尼西亞珊瑚資源豐富是因為( )AA. 氣候炎熱,水溫較高 B. 污染少,海水透明度低C. 降水稀少,光照充足 D. 島嶼眾多,深水海域廣11. 印度尼西亞吸引大量中國游客前來潛水的優勢是( )A①距離中國較近 ②潛水性價比高③配套設施完善 ④潛水科技先進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中老泰鐵路是“一帶一路”的重點項目,建成后將為中國與東盟國家間的經貿合作注入新動能。該工程在老撾段設計時速160千米,泰國段設計時速250千米。讀中老泰鐵路線路示意圖,完成12~14題。12. 該地區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的主要原因是( )D①水流湍急 ②水運便利 ③地形平坦 ④靠近水源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該地區為中南半島,其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主要是因為水運便利、地形平坦、靠近水源,水源充足。13. 中老泰鐵路老撾段和泰國段設計時速有差異,主要考慮的自然因素是( )AA. 地形 B. 氣候 C. 河流 D. 技術由圖可知,中老泰鐵路經過老撾時處于在山地中,而在泰國境內則是處于平原上,因此在泰國境內設計時速較快,在老撾境內設計速度較慢。14. 中老泰鐵路將為中國與沿線國家間經貿合作注入的新動能有( )A①帶動沿線國家經濟發展②促進沿線旅游業發展③方便人員往來與貨物運輸④縮短中老泰之間的空間距離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3星題 提升練15. 中國和柬埔寨共同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關于構建新時代中柬命運共同體的聯合聲明》以來,中柬雙方打造以柬西北部和洞里薩湖區為中心的“魚米走廊”,發展臨湖現代化生態農業。下面為同學們收集的柬埔寨洞里薩湖地區和金邊氣候資料圖。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坐擁黃金位置】金邊是柬埔寨最大城市,屬內河港口,3 000噸—4 000噸海輪從金邊沿湄公河順流而下,可經越南南部直接駛入南海。(1)金邊位于洞里薩河與湄公河交匯處的______(填地形類型)地區,該地區發展成大城市的主要優勢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兩點)。平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水運便利等【打造魚米走廊】洞里薩湖區是柬埔寨重要“米倉”和“魚倉”。旱季,湖底淤泥露出,成為播種早稻的肥沃良田。雨季時昆蟲、微生物及雜草等沉入湖底,成為滋養魚類的天然飼料。(2)洞里薩湖沿岸成為“米倉”的季節是______;成為“魚倉”的季節是______。(冬春/夏秋)冬春夏秋(3)分析洞里薩湖區對柬埔寨的意義。(從調水蓄水、產業發展兩方面說明)答案:柬埔寨地處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季節變化大,湖區雨季時能儲蓄水量,旱季時提供用水,起到調節水資源季節分配不均的作用;洞里薩湖湖底淤泥可提供肥沃的土壤,湖水為農業發展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有利于水稻的種植;雨季時洞里薩湖天然餌料較多,有利于發展漁業。【發展現代農業】現代農業發展經驗豐富的江蘇省同柬埔寨建立“點對點”合作機制,鼓勵更多中國企業赴柬投資,支持柬埔寨建設交通基礎設施。(4)分析打造“魚米走廊”對中柬兩國的積極影響。答案:對中國:提升中國企業的海外影響力;促進中柬友好合作,加強兩國文化、經濟交流。對柬埔寨:幫助柬埔寨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增加農民收入,推動更多優質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思維導圖東南亞十字路口的位置山河相間與城市分布半球位置位于東半球、跨南北半球,以低緯度、熱帶為主海陸位置“十字路口”——亞洲和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十字路口的咽喉,中日韓三國的“海上生命線”位置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分旱雨兩季主要河流城市分布特征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湄公河、紅河等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馬六甲海峽原因橡膠(泰國)、椰子(印度尼西亞)、蕉麻纖維山河特征地勢南高北低,山河相間,縱列分布水稻泰國、越南、緬甸利弊熱帶氣候與農業生產氣候類型糧食作物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經濟作物自然人文地形平坦、水熱充足市場廣闊,勞動力充足,種植歷史悠久中南半島馬來群島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