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龍馬潭區(qū)學校聯(lián)考中考二模模擬試卷物理試題說明:1.本試卷分為第一部分(選擇題)和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兩部分。2.第一部分滿分38分,第二部分滿分57分,滿分95分。3.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在規(guī)定位置粘貼考試用條形碼。答卷時,考生務必將答案涂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題卷上無效。考試結(jié)束后,將答題卡和試題卷交回。預祝各位考生考試順利!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38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其中1~10題每小題3分,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1~12題每小題4分,有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4分,選對但不全得2分,有錯的得0分。共38分)1.從生活走向物理,以下是生活中常見的長度或時間的估計值,其中明顯不符合實際的是( )A.教室黑板的長約為4mB.中學生的身高約為16dmC.中學生的脈搏跳動一次所用的時間約為0.8sD.中學生運動會百米賽跑的最好成績約為9s2.下列對熱學知識進行的歸納總結(jié)中,正確的是( )A.下滑時通過做功增加了物體內(nèi)能B.塞子沖出時瓶內(nèi)空氣內(nèi)能增加C.海邊晝夜溫差小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小D.小蒸汽輪機利用機械能轉(zhuǎn)化成內(nèi)能來工作3.如圖所示為某單缸四沖程內(nèi)燃機工作示意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一個完整工作循環(huán)的順序是:乙甲丁丙B.乙沖程是依靠飛輪的慣性運轉(zhuǎn)的C.丙沖程發(fā)生的能量轉(zhuǎn)化是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D.丁沖程發(fā)生的能量轉(zhuǎn)化是內(nèi)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4.建立宏觀與微觀的聯(lián)系是科學的思維方法。對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正確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之間有間隔B.冰雪消融——水分子分解C.冬天汽車輪胎壓強變小——輪胎內(nèi)氣體分子變小D.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漸減少——分子不斷運動5.關于安全用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不能在高壓線附近放風箏B.雷雨天時,不要在開闊地行走,不可躲在大樹下C.使用驗電筆辨別火線時,手不要接觸筆尾金屬體D.使用有金屬外殼的家用電器,其外殼需要接地6.如圖所示,一只白鷺正在淺水處覓食,在水中形成了兩個“影子”。關于這兩個“影子”的形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影子”甲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影子”乙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C.當白鷺飛起來時,兩個“影子”的大小都不變D.“影子”甲不是像,“影子”乙是虛像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面下行駛的潛水艇是通過改變自身的體積實現(xiàn)上浮和下沉的B.氫氣球可以飄在空中是因為氣球內(nèi)充入了密度大于空氣的氣體C.輪船由長江駛?cè)霒|海時( ),排開水的體積變小,但浮力不變D.熱氣球上升是因為加熱裝置向上噴氣,把氣球吹上去了8.科技小組模擬“智能開鎖”設計的電路圖,有兩種開鎖方式。即“人臉識別”與輸入“密碼”匹配成功,或“人臉識別”與使用“鑰匙”匹配成功才可開鎖。現(xiàn)用表示人臉識別,、表示密碼、鑰匙。匹配成功后對應開關自動閉合,電動機才工作開鎖。滿足上述兩種方式都能開鎖的電路是( )A. B.C. D.9.關于溫度、熱量和內(nèi)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內(nèi)能就是物體內(nèi)部所有分子的動能總和B.物體溫度升高,內(nèi)能一定增加C.物體內(nèi)能增加,一定是從外界吸收了熱量D.熱傳遞總是從高溫物體傳向低溫物體,是因為溫度高的物體含有的熱量多10.工人用如圖所示裝置把重為1000N的物體,從斜面底部勻速拉到2m高的平臺上(斜面與水平地面的夾角為30°),用時20s。工人對繩子的拉力為400N,動滑輪重為20N,不考慮繩重和滑輪轉(zhuǎn)軸的摩擦,下列計算結(jié)果正確的是( )A.繩子對物體的拉力為780N B.繩子對物體做的功為 4000JC.工人做功的功率為100W D.整個裝置的機械效率為72.5%11.水平桌面上有兩個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等質(zhì)量的水。將橘子放入左側(cè)杯中,取出后剝皮再放入右側(cè)杯中,橘子靜止時的狀態(tài)分別如圖甲、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甲圖中的橘子所受的浮力大于其所受的重力B.甲圖中的橘子比乙圖中的橘子所受的浮力大C.甲圖中杯子對桌面的壓強小于乙圖中杯子對桌面的壓強D.甲圖中杯底所受水的壓強大于乙圖中杯底所受水的壓強12.如圖甲所示,電源電壓恒為18V,燈泡L上標有“10V 0.5A”字樣(忽略燈泡電阻隨溫度的變化),電流表量程為0~0.6A,電壓表量程為0~15V,滑動變阻器R的最大阻值為140Ω,當只閉合S和,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時,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與其接入電路的電阻關系如圖乙所示。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由增大到時,電流表示數(shù)變化了0.15A,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定值電阻與的比值為2∶1B.定值電阻的阻值為20ΩC.只閉合S和,在保證電路安全情況下,電流表示數(shù)變化范圍為0.1A~0.4AD.只閉合S和,在保證電路安全情況下,電壓表示數(shù)變化范圍為8V~15V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57分)二、填空題(本題共6個小題,每空1分,共18分)13.灑水車使用的汽油是 (選填“一次”或“二次”)能源,屬于 (選填“清潔型”或“非清潔型”)能源、氫彈利用的是核 變在瞬間釋放能量。(選填“裂”或“聚”)14.下雨時常伴隨著打雷和閃電發(fā)生,但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這說明光比聲音傳播得 (選填“快”或“慢”)。小明看到閃電2s聽到雷聲,則打雷處距離小明 m(空氣中聲速為340m/s)。雷聲由空氣中進水中后傳播速度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5.當公交車啟動前行時,站在公交車上的人將向 傾倒,這是因為人的腳受到車廂地板摩擦力作用,隨車一起 ,而人的上半身由于 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tài),導致人體失去平衡而晃動甚至摔倒。16.如圖所示,開關閉合后,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ab左右運動時電流計指針發(fā)生擺動,這是 現(xiàn)象,利用這個原理可以制成 (選填“發(fā)電機”或“電動機”)。若把電流計換成電源,開關閉合后,導體ab能夠運動,是因為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到了力的作用,利用這個原理可以制成 (選填“發(fā)電機”或“電動機”)。17.某彩色電視機的銘牌如圖所示,其額定電功率為 W,額定電流是 A。當它正常工作時,60s內(nèi)消耗的電能為 J。18.如圖所示,A是體積為10dm3,密度為7.9×103kg/m3的實心鐵塊,將它浸沒在水中,始終未提出水面,若不計摩擦和繩重,g取10N/kg,則A所受的浮力是 N。若勻速拉繩,所用拉力為400N,則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 ,動滑輪重力是 N。(水的密度1.0×103kg/m3)三、作圖與實驗探究題(本題共5小題,作圖題請先用鉛筆作圖,確定后,再用黑色簽字筆描黑,每圖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19.同學們在體育課上做仰臥起坐,前半段是背部由平躺地面變成脊柱彎曲,后半段是上半身完全離開地面,迅速成坐姿。仰臥起坐時,人體可看成杠桿模型,O為支點,A為人的重心,肌肉的拉力F為動力,如圖所示,請畫出重力的示意圖及其阻力臂L。20.圖是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的反射光線,請畫出射向平面鏡的入射光線和進入空氣中的折射光線。 21.如圖所示,某同學用自制的水透鏡來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當向水透鏡里注水時,水透鏡的焦距將變小;當從水透鏡里抽水時,水透鏡的焦距將變大。(1)如圖甲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軸的光射向水透鏡,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光斑,則此時水透鏡的焦距為 ;(2)該同學移動蠟燭,水透鏡和光屏至圖乙所示位置時,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 (選填“放大”“等大”“縮小”)的像,若僅將蠟燭與光屏位置對調(diào),則在光屏上 (選填“能”“不能”)看到清晰的像;(3)在(2)中將蠟燭與光屏位置對調(diào)后的場景下,該同學取了一幅眼鏡給水透鏡“戴上”,如圖丙所示,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變模糊,當往水透鏡中加入適量的水后,發(fā)現(xiàn)燭焰的像再次變得清晰,由此判斷該眼鏡是 眼鏡(選填“近視”“遠視”)。22.某同學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1)實驗前,發(fā)現(xiàn)杠桿如圖甲所示,則應將杠桿左端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端適當調(diào)節(jié),使杠水平平衡;(2)該同學通過如圖乙所示實驗得到相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由表中數(shù)據(jù)推測出杠桿的平衡條件是: (用F1、F2、l1、l2表示);序號 動力F1/N 動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1 1.0 15.0 1.5 10.02 1.0 20.0 1.0 20.03 3.0 10.0 2.0 15.0……(3)若將乙圖右側(cè)鉤碼換成彈簧測力計,如圖丙所示,保持杠桿水平平衡,彈簧測力計拉力方向由豎直方向a變?yōu)榉较騜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4)該同學在科技創(chuàng)新實驗中將此裝置改裝成了一個杠桿液體密度計,該裝置可測量小桶內(nèi)液體的密度,如圖丁所示,將容積為20mL的小桶掛在M點,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杠桿水平平衡,已知OM=OA=5cm,則杠桿密度計的“0刻度”線應在 (選填“O”或“A”)點,將待測液體倒?jié)M小桶,在杠桿右端掛上重物并調(diào)節(jié)至N點位置時,杠桿剛好水平平衡,重物質(zhì)量10g,ON=15cm,N點位置應標注的密度刻度值是 g/cm3,改裝后杠桿右端的密度刻度線 (選填“是”或“不是”)均勻分布的(g=10N/kg)。23.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電源電壓為15V。(1)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甲中未連接部分連接起來。(2)連接好電路后,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調(diào)至 端(選填“A”或“B”),其目的是 。(3)電路連接正確后,閉合開關,將滑片P向左移動時,電壓表示數(shù)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4)實驗過程中,某次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此時測得的 Ω。(5)此實驗要多次測量電阻值,其目的是 。四、計算題(本題共2個小題,第24題9分,第25題10分,共19分;要求寫出必要的步驟、相關公式和文字說明)24.如圖甲所示電路,電源電壓可調(diào),R為標有“1A“字樣的滑動變阻器,電流表量程為0~3A,L1、L2是額定電壓均為6V的小燈泡,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如圖乙所示。求:(1)L2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2)若只閉合開關S1,電源電壓調(diào)節(jié)為10V,滑片P滑至中點時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3)若不清楚電路中各開關閉合或斷開的狀態(tài),滑動變阻器滑片P的移動范圍為2Ω至最大阻值處,現(xiàn)移動滑片P同時調(diào)節(jié)電源電壓,使電路中兩個小燈泡均發(fā)光且有小燈泡正常發(fā)光,電路中各元件均安全工作,求對應電路總電功率的變化范圍。25.如圖甲所示,質(zhì)量分布均勻且不吸水的柱體A高70cm(ρA<ρ水)。足夠高的薄壁圓柱形容器B的底面積為300cm2,裝有10cm深的水。將A水平切去高度為h的部分,并將切去部分豎直緩慢放入B中,水的深度h水隨切去高度h的變化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ρ水=1.0×103kg/m3,g取10N/kg。(1)當切去高度為h1=30cm時,求此時水對容器B底部的壓強。(2)已知切去高度h2>30cm時,A剩余部分對水平桌面的壓強和水對容器B底部的壓強相等,求h2的值。(3)在(2)問的條件下,向容器B中緩慢加水,當加入水的質(zhì)量為2500g時,水中A切去部分仍保持直立,求此時水對容器B底部的壓強。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B D C D C B B A題號 11 12答案 BD AD13. 二次 非清潔型 聚14. 快 680 變大15. 后 運動 慣性16. 電磁感應 發(fā)電機 電動機17. 110 0.5 660018. 100 86.25% 11019.20. 21. 9.0 縮小 能 近視22. 右 F1×l1=F2×l2 增大 O 1.5 是23.(1)(2) B 保護電路(3)大 (4)5 (5)減小誤差24.解:(1)L2正常發(fā)光時通過的電流為0,8A,L2的電阻(2)若只閉合開關S1,滑動變阻器和燈泡L2串聯(lián),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時,電源電壓調(diào)節(jié)為10V,滑片P滑至中點時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為4V,此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為 ,則解得滑動變阻器的最大值(3)若L1、L2并聯(lián),再與變阻器串聯(lián),則兩燈泡均正常發(fā)光時,干路電流為不能保證變阻器安全;因此使電路中兩個小燈泡均發(fā)光且有小燈泡正常發(fā)光,電路中各元件均安全工作,應該只閉合S3,讓兩個燈泡及滑動變阻器串聯(lián),由圖乙可知L1的額定電流大于L2的額定電流,因此只能讓L2正常發(fā)光,此時電路中的電流為0.8A,由圖乙可知,此時L1兩端的電壓為2V,當變阻器接入的電阻為時,電源電壓對應電路總電功率為當變阻器接入的電阻為時,電路中的電流為0.8A,由圖乙可知,L1兩端的電壓為2V,電源電壓對應電路總電功率為對應電路總電功率的變化范圍為。答:(1)L2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為;(2)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3)對應電路總電功率的變化范圍為。25.解:(1)由乙圖可知,將A水平切去高度為h1=30cm時,放入水中恰好沉底,此時處于漂浮狀態(tài),浸在水中深度:h水1=15cm,水對容器B底部的壓強為(2)當切去的高度為h1=30cm時,A水平切去的體積為切去部分的質(zhì)量為則切去的部分重力為此時切去部分處于漂浮狀態(tài),浮力等于重力,故故A的密度為切去高度h2>30cm時,由柱狀固體壓強知識可知,A剩余部分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為切去部分浸入水中的深度不變,水對容器B底部的壓強為當切去的高度h2>30cm時,A剩余部分對水平桌面的壓強和水對容器B底部的壓強相等,故可得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h2=40cm(3)容器B內(nèi)原來有水的深度為10cm,水深增加為容器B內(nèi)A切去部分排開水的體積則A的底面積此時A切去部分的體積為此時切去部分的質(zhì)量為此時切去部分的重力設當容器B中加水至h水3時,A切去部分在水中恰好漂浮,容器B中A切去部分所受浮力為又因為物體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即可得則水深需再次增加所需加水的體積:實際加水的質(zhì)量m=2500g,則加水的體積因為V>V水3,所以A切去部分漂浮,則實際水的深度由液體壓強計算公式可知,此時水對容器B底部的壓強為答:(1)此時水對容器B底部的壓強1500Pa;.(2)h2的值為40cm;(3)此時水對容器B底部的壓強為2500P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