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中考物理三輪復習臨門一腳挑戰13個壓軸專題練(高分法寶)專題01 固體壓強計算類的難點選擇題(10道)1. 地質隊獲得了一段地質樣品,由底面積分別為和的圓柱體A、B組成。經測量,A高10cm。為分析樣品的地質結構,將其置于水平放置的傳感器上,沿水平方向切割如圖甲所示。傳感器所受壓強隨切去高度h的變化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圓柱體A的密度大小為B. 切割前,A對傳感器的壓力為72NC. 當時,圓柱體B剩余部分對A的壓強為600PaD. 當時,剩余樣品與切割前的總重之比為13∶152. 質量分布均勻的實心正方體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將甲、乙沿水平方向切去高度,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與的關系如圖所示,已知,,乙的邊長為,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取)A. 乙的密度 B. 未切前,甲的質量為C. 圖中 D. 圖中3.如圖所示,是a、b兩種物質m-V的關系圖像,若用質量相等的a、b兩種物質分別制成兩個實心正方體甲、乙,將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 a、b的密度之比為4:1B. 甲、乙兩個正方體對地面的壓強之比為4:1C. a、b的密度之比為2:1D. 甲、乙兩個正方體對地面的壓強之比為2:14. 如圖所示,甲、乙兩質地均勻的正方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的邊長之比L甲∶L乙=1∶2,質量之比m甲∶m乙=2∶3,甲、乙的密度分別為ρ甲、ρ乙,甲、乙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p甲、p乙,下列計算正確的是( )A. ρ甲∶ρ乙=8∶3 B. ρ甲∶ρ乙=3∶4C. p甲∶p乙=2∶3 D. p甲∶p乙=8∶35. 如圖為同種材料制成的實心圓柱體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的高度之比為3∶2,底面積之比為2∶3,則它們的質量mA∶mB和對地面的壓強pA∶pB分別為( ?。?br/>A.mA∶mB=2∶3,pA∶pB=2∶3B.mA∶mB=1∶1,pA∶pB=2∶3C.mA∶mB=3∶2,pA∶pB=1∶1D.mA∶mB=1∶1,pA∶pB=3∶26. 如圖所示,有兩個正方體實心物體A、B疊放在水平桌面上,物體A重5N,B重40N。已知物體A對B的壓強與此時物體B對桌面的壓強相等,物體A對B的壓力、物體B對桌面的壓力分別為和,物體A和物體B的密度分別是和。下列說法中( ?。?br/>① ② ③ ④A. 只有①③正確 B. 只有①④正確C. 只有②③正確 D. 只有②④正確7. 正六邊形鋼質螺母的質量為7.9g,其空心圓的面積為正六邊形的面積的,當螺母如圖甲所示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時,螺母對地面的壓強為p;當螺母如圖乙所示立放在水平地面上時,螺母對地面的壓強為4p。已知鋼的密度為7.9×103kg/m3,則正六邊形的邊長為( ?。?br/>A. cm B. cm C. cm D. cm8.如圖甲所示,一塊質量分布均勻的長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對長木板施加一個水平向右的力F,使木板沿著與桌子邊緣平行的方向緩慢向右做直線運動,直到木板的長度伸出桌面時停止運動,此過程中木板對桌面的壓強p與木板被推動的距離x的關系圖象如圖乙所示。已知木板寬為0.25m,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長木板的底面積為0.25m2B. 當時,木板對桌面的壓強為37.5PaC. 當時,木板對桌面的壓力為9ND. 移動過程中,木板對桌面的壓力先不變后增大9.有、兩個均勻實心圓柱體,的高為、底面積為,的高為、底面積為。若將它們按圖甲、乙的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對桌面的壓強為,對桌面的壓強為;若按圖丙的方式放置時,對的壓強為,對桌面的壓強變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的重力為 B. 的密度為C. :: D.10.鐵塊和小桌靜止在海綿上,如圖甲所示。撤掉小桌后,鐵塊再次靜止在海綿上,如圖乙所示。鐵塊的質量是600g,鐵塊的底面積是20cm2,小桌的質量是200g,桌面的面積是80cm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圖甲中,鐵塊對小桌的壓強比小桌對海綿的壓強大B. 圖甲中,鐵塊對小桌的壓強比小桌對海綿的壓強小C. 圖甲中鐵塊對小桌的壓強比圖乙中鐵塊對海綿的壓強大D. 圖甲中鐵塊對小桌的壓強比圖乙中鐵塊對海綿的壓強小12025年中考物理三輪復習臨門一腳挑戰13個壓軸專題練(高分法寶)專題01 固體壓強計算類的難點選擇題(10道)1. 地質隊獲得了一段地質樣品,由底面積分別為和的圓柱體A、B組成。經測量,A高10cm。為分析樣品的地質結構,將其置于水平放置的傳感器上,沿水平方向切割如圖甲所示。傳感器所受壓強隨切去高度h的變化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圓柱體A的密度大小為B. 切割前,A對傳感器的壓力為72NC. 當時,圓柱體B剩余部分對A的壓強為600PaD. 當時,剩余樣品與切割前的總重之比為13∶15【答案】D【解析】A.由圖像乙可知,當h=15cm時,傳感器所受壓強為0,則A、B的總高度為15cm,則B的高度由圖像乙可知,傳感器所受壓強隨切去高度h的函數當B全部切去時,相當于切去5cm的A,則當B全部切去時,傳感器所受壓強根據可得,A的密度故A錯誤;B.切割前A對傳感器的壓強為3000Pa,A對傳感器的壓力故B錯誤;CD.A的重力B的重力當h=2cm時,B切去的重力B剩余部分對A的壓強當h=2cm時,剩余樣品與切割前的總重之比故C錯誤,D正確。故選D。2. 質量分布均勻的實心正方體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將甲、乙沿水平方向切去高度,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與的關系如圖所示,已知,,乙的邊長為,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br/>A. 乙的密度 B. 未切前,甲的質量為C. 圖中 D. 圖中【答案】AD【解析】A.由圖可知,未切去時,乙對地面的壓強為,則乙的密度為故A正確;B.由圖可知,甲切去高度為20cm時,對地面的壓強為0,故甲的邊長為20cm,即0.2m,甲的體積為則未切去時甲的質量為故B錯誤;C.由圖可知,當切去高度為時,兩物體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即代入數據可得解得,故C錯誤;D.由C選項分析可知,當切去高度為時,兩物體對地面的壓強為故D正確。故選AD。3.如圖所示,是a、b兩種物質m-V的關系圖像,若用質量相等的a、b兩種物質分別制成兩個實心正方體甲、乙,將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 a、b的密度之比為4:1B. 甲、乙兩個正方體對地面的壓強之比為4:1C. a、b的密度之比為2:1D. 甲、乙兩個正方體對地面的壓強之比為2:1【答案】B【解析】AC.a、b的密度之比為故AC項錯誤;BD.甲、乙的質量相等,所以體積之比為甲、乙的邊長之比為則甲、乙的壓強之比為故B項正確,D項錯誤。4. 如圖所示,甲、乙兩質地均勻的正方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的邊長之比L甲∶L乙=1∶2,質量之比m甲∶m乙=2∶3,甲、乙的密度分別為ρ甲、ρ乙,甲、乙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p甲、p乙,下列計算正確的是( ?。?br/>A. ρ甲∶ρ乙=8∶3 B. ρ甲∶ρ乙=3∶4C. p甲∶p乙=2∶3 D. p甲∶p乙=8∶3【答案】D【解析】AB.由題意可知,甲、乙是兩個正方體物塊,且邊長之比L甲∶L乙=1∶2所以根據V=L3可得,兩物塊的體積之比為甲、乙兩物塊的密度之比為故AB錯誤;CD.甲、乙對地面的壓力等于重力,壓力之比由題意可知,甲、乙是兩個正方體物塊,且邊長之比L甲∶L乙=1∶2所以根據S=L2可得,兩物塊的底面積之比為再根據可得,甲、乙兩物塊對地面的壓強之比為故C錯誤,D正確。故選D。5. 如圖為同種材料制成的實心圓柱體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的高度之比為3∶2,底面積之比為2∶3,則它們的質量mA∶mB和對地面的壓強pA∶pB分別為( )A.mA∶mB=2∶3,pA∶pB=2∶3B.mA∶mB=1∶1,pA∶pB=2∶3C.mA∶mB=3∶2,pA∶pB=1∶1D.mA∶mB=1∶1,pA∶pB=3∶2【答案】D【解析】兩圓柱體的體積之比B是由同種材料制成的實心圓柱體,密度相同,由ρ=m/V得它們的質量之比為因為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所以對地面的壓力圓柱體對地面的壓強圓柱體A和B對地面的壓強之比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6. 如圖所示,有兩個正方體實心物體A、B疊放在水平桌面上,物體A重5N,B重40N。已知物體A對B的壓強與此時物體B對桌面的壓強相等,物體A對B的壓力、物體B對桌面的壓力分別為和,物體A和物體B的密度分別是和。下列說法中( )① ② ③ ④A. 只有①③正確 B. 只有①④正確C. 只有②③正確 D. 只有②④正確【答案】A【解析】由題意可知,物體A對B的壓力與物體B對桌面的壓力之比為正方體物體A對B的壓強為正方體物體B對地面的壓強為由題意可知:,即解得根據重力公式和密度公式可得,物體對接觸面的壓強為所以因,所以整理可得又,聯立可得綜上,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7. 正六邊形鋼質螺母的質量為7.9g,其空心圓的面積為正六邊形的面積的,當螺母如圖甲所示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時,螺母對地面的壓強為p;當螺母如圖乙所示立放在水平地面上時,螺母對地面的壓強為4p。已知鋼的密度為7.9×103kg/m3,則正六邊形的邊長為( ?。?br/>A. cm B. cm C. cm D. cm【答案】B【解析】當螺母如圖甲所示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時,螺母對地面的壓強為經整理可知當螺母如圖乙所示立放在水平地面上時,螺母對地面的壓強為經整理可知可得則該螺母側邊的面積為鋼的體積為設六邊形的邊長為L,則該螺母的厚度為正六邊形的面積為其空心圓的面積為正六邊形的面積的,則鋼質螺母剩余部分的底面積為鋼質螺母實心部分的體積為經整理可知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8.如圖甲所示,一塊質量分布均勻的長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對長木板施加一個水平向右的力F,使木板沿著與桌子邊緣平行的方向緩慢向右做直線運動,直到木板的長度伸出桌面時停止運動,此過程中木板對桌面的壓強p與木板被推動的距離x的關系圖象如圖乙所示。已知木板寬為0.25m,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長木板的底面積為0.25m2B. 當時,木板對桌面的壓強為37.5PaC. 當時,木板對桌面的壓力為9ND. 移動過程中,木板對桌面的壓力先不變后增大【答案】B【解析】A.木板的長度伸出桌面時停止運動,由圖乙可知,木板伸長的長度為0.30m-0.10m=0.20m木板的長度l=0.20m×4=0.80m長木板的底面積為S=0.80m×0.25m=0.2m2故A錯誤;B.由圖乙可知,木板沒有伸出桌面對桌面的壓強是30Pa,木板對桌面的壓力F=pS=30Pa×0.2m2=6N當時,受力面積為S1=(0.80m-0.26m+0.10m)×0.25m=0.16m2木板對桌面的壓強為故B正確;CD.移動過程中,木板對桌面的壓力等于重力,重力不變,壓力不變,當時,木板對桌面的壓力不變,壓力大小是6N,故CD錯誤。故選B。9.有、兩個均勻實心圓柱體,的高為、底面積為,的高為、底面積為。若將它們按圖甲、乙的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對桌面的壓強為,對桌面的壓強為;若按圖丙的方式放置時,對的壓強為,對桌面的壓強變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的重力為 B. 的密度為C. :: D.【答案】【解析】A.將按圖甲的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根據可知對桌面的壓力,的重力,故A錯誤;B.若按圖丙的方式放置時,根據可知對的壓力,的重力,的質量,的密度,故B正確;C.將按圖乙的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對桌面的壓強,故:,故C錯誤;D.若按圖丙的方式放置時,對桌面的壓強,故D錯誤。10.鐵塊和小桌靜止在海綿上,如圖甲所示。撤掉小桌后,鐵塊再次靜止在海綿上,如圖乙所示。鐵塊的質量是600g,鐵塊的底面積是20cm2,小桌的質量是200g,桌面的面積是80cm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圖甲中,鐵塊對小桌的壓強比小桌對海綿的壓強大B. 圖甲中,鐵塊對小桌的壓強比小桌對海綿的壓強小C. 圖甲中鐵塊對小桌的壓強比圖乙中鐵塊對海綿的壓強大D. 圖甲中鐵塊對小桌的壓強比圖乙中鐵塊對海綿的壓強小【答案】A【解析】圖甲中,鐵塊對小桌的壓強為小桌對海綿的壓強為圖乙、圖甲中,鐵塊對小桌和鐵塊對海綿的壓力相等,都等于小球所受的重力,小桌和海綿的受力面積相等,都等于小球的底面積,故小球對海綿的壓強等于,小球對小桌的壓強,即則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01 固體壓強計算類的難點選擇題(10道)(原卷版)2025年中考物理三輪復習臨門一腳挑戰13個壓軸專題練.docx 專題01 固體壓強計算類的難點選擇題(10道)(解析版)2025年中考物理三輪復習臨門一腳挑戰13個壓軸專題練.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