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中考物理三輪復習臨門一腳挑戰13個壓軸專題練(高分法寶)專題03 壓強與浮力大綜合的難點選擇題(10道)1. 一質量為900g、底面積為100cm2、高為12cm的不吸水圓柱體放在盛有4.2kg水的薄壁(厚度不計)柱形容器內,容器底面積為300cm2,如圖所示。打開閥門K,放出3kg的水后關閉閥門(=1.0×103kg/m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圓柱體的密度為0.75×103kg/m3B. 放水前水面距容器底部的高度為l4cmC. 放水后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21ND. 放水后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600Pa【答案】AD【解析】A.圓柱體的密度故A正確;B.放水前水的體積圓柱體漂浮時受到的浮力根據得圓柱體排開水的體積圓柱體浸沒水中的體積和水的總體積放水前水面距容器底部的高度為故B錯誤;D.圓柱浸沒水中的高度放水后水的質量m后=4.2kg-3kg=1.2kg放水后水的體積假設圓柱體已經沉底,則放水后水的高度為所以放出3kg水后圓柱體已經沉底,放水后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故D正確;C.放水后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故C錯誤。故選AD。2. 如圖甲所示,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實心圓柱體A浸沒在水中,將其緩慢拉出水面(忽略物體帶出的水),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與物體上升的高度h之間的變化圖像如圖乙所示。然后將體積為2000的實心物體B用細線和A連接在一起,如圖丙所示放入水中,A、B剛好懸浮。細線的重力和體積忽略不計,,g取10N/k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浸沒在水中所受浮力為10N B. A的底面積為50C. B的重力為20N D. B的密度為【答案】D【解析】A.由乙圖可知,當h處于0~10cm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說明圓柱體A未露出水面,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示 =5N,當h處于20cm以上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說明圓柱體A已完全露出水面,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示 ′=10N,則圓柱體A受到的重力圓柱體A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故A錯誤;B.由可得,圓柱體A的體積若圓柱體A拉離水面時容器中的水面高度不變,則圓柱體A的底面積實際圓柱體A拉出水面時,容器中的水面在下降,物體A從剛露出水面到離開水面時移動的距離與圓柱體A的高度不相等,故B錯誤;C.將體積為2000cm3的實心物體B用細線和A連接在一起,放入水中,A、B剛好懸浮,則A、B的總重力則B的重力故C錯誤;D.B的密度故D正確。故選D。3.如圖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個質量為100g、底面積為圓柱形平底薄壁溢水杯,杯底上表面到溢水口的距離為15cm,杯中裝有部分水,此時溢水杯對桌面的壓強為。將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端密度為的圓柱體從水面上方逐漸浸入水中,當圓柱體一半浸在水中時,圓柱體下表面受到的壓力為,水對溢水杯底部的壓強為;當圓柱體浸沒在水中時,如圖乙所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4N,溢出到小桶中的水重為1N,圓柱體下表面受到的壓力為,溢水杯對桌面的壓強為。已知,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 B.C. D.【答案】D【解析】A.當圓柱體浸沒在水中時,如圖乙所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4N,溢出到小桶中的水重為1N,圓柱體下表面受到的壓力為,溢水杯對桌面的壓強為。已知,與圓柱體未浸入水中時對比,壓強變化量為,根據力的作用的相互的,此時壓力增大量等于圓柱體受到的浮力與溢出到小桶中的水重之差,則有圓柱體的重力為圓柱體的質量為圓柱體的體積圓柱體的密度故A錯誤;B.當圓柱體浸沒在水中時,如圖乙所示,此時溢出到小桶中的水重為1N,乙杯中的水加上物體的體積為則乙杯中水的體積為當圓柱體一半浸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則原來水總的重力為1N,則溢出的體積為則水的總體積為當圓柱體一半浸在水中時,排開液體的體積為則圓柱體一半浸在水中時,水的體積加上排開液體的體積則此時水并沒有溢出,此時液體深度則圓柱體一半浸在水中時,水對溢水杯底部的壓強為故B錯誤;C.由上可知,水的總重力當圓柱體浸沒在水中時,水對溢水杯底部的壓強為故C錯誤;D.根據浮力產生的原理,當圓柱體一半浸在水中時,圓柱體下表面受到的壓力為當圓柱體浸沒在水中時,圓柱體下表面受到的壓力為,則有故D正確。故選D。4. 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著一個裝有水的圓柱形容器和質量相等的A、B兩個小球。將A球放入容器內的水中,A球漂浮。取出A球后(帶出的水忽略不計),再將B球放入容器內的水中,B球沉入容器底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球的密度小于B球的密度B. A球受到的浮力大于B球受到的浮力C. 放入A球后比放入B球后水對容器底的壓強小D. 放入A球后與放入B球后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相等【答案】ABD【解析】A .A球漂浮,A球密度小于水的密度,B球沉入容器底部,B球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則A球的密度小于B球的密度,故A正確;B. A、B兩個小球質量相等,重力相等,A球漂浮, A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B球沉入容器底部, B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故A球受到的浮力大于B球受到的浮力,故B正確;C .A球受到的浮力大于B球受到的浮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A球排開水的體積大于B球排開水的體積,因此放入A球后比放入B球后水的深度大,對容器底的壓強大,故C錯誤;D .A、B兩個小球質量相等,重力相等,放入A球后與放入B球后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相等,根據p=可知,放入A球后與放入B球后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相等,故D正確。5. “奮斗者”號是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第一艘萬米級全海深潛水器。某次執行任務時,“奮斗者”號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為10909m。當“奮斗者”號下潛到深處時,其總質量為36t,體積為(海水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 “奮斗者”號上浮和下潛是靠改變浮力大小實現的B. “奮斗者”號上浮和下潛是靠改變自身重力大小實現的C. “奮斗者”號下潛到深處時受到海水壓強為D. “奮斗者”號下潛到深處時受到海水浮力為【答案】BC【解析】AB.潛水器潛在水中時,液體密度不變,它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根據可知,其浮力不變,所以潛水器不是通過改變浮力大小來實現上浮和下沉的,而是通過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上浮或下沉的,故A錯誤,B正確;C.根據可得,“奮斗者”號下潛到深處時受到海水壓強為故C正確;D.根據可知,“奮斗者”號下潛到深處時受到海水浮力為故D錯誤。故選BC。6.為防止溺水事故的發生,老張研發出了如圖所示的救生手環,并在觀音湖進行了性能測試。他戴上該手環下潛到湖面下5m處(未接觸湖底),打開手環開關,手環瞬間彈出一個體積為33dm3的氣囊,隨后氣囊將老張帶出水面。已知老張的質量為63kg,密度是1.05×103kg/m3,不計手環的質量和體積。(ρ水=1×103kg/m3,g=10N/k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 老張的體積是60cm3B. 下潛過程中,老張受到的浮力不斷變大C. 氣囊完全打開瞬間,老張受到的合力為300ND. 手環在水下5m深處時,受到水的壓強是5.25×104Pa【答案】C【解析】A.老張的體積故A錯誤;B.在老張沒有完全浸沒前,老張排開水的體積變大,由F浮=ρ水gV排知老張受到的浮力變大,完全浸沒后,在下潛過程中,老張排開水的體積不變,由F浮=ρ水gV排知老張受到的浮力不變,故B錯誤;C.老張的重力G老張=m老張g=63kg×10N/kg=630N氣囊完全打開瞬間,老張和氣囊浸沒在水中受到總浮力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0.06m3+33×10-3m3)=930N老張受到的合力的大小F=F浮-G=930N-630N=300N故C正確;D.手環在水下5m深處時受到水的壓強p=ρ水gh=1×103kg/m3×10N/kg×5m=5×104Pa故D錯誤故選C。7. 水平桌面上放置裝有適量水的燒杯,A、B為兩個材料相同且不吸水的小球,B球的體積是A球的2倍。先將A球放入燒杯中,溢出水的質量,如圖甲所示;再放入B球,又溢出水的質量,如圖乙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①A球受到的浮力大小為②B球受到的浮力大小為③圖甲中,放入A球前后,水對燒杯底部的壓強相等④圖乙中,放入B球前后,燒杯對桌面的壓力大小不變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答案】C【解析】依題意得,燒杯為放入甲球時,水未裝滿,則A排開水的質量大于30g,由阿基米德原理得,A球受到的浮力大小為②B球受到的浮力大小為③圖甲中,放入A球后,水的深度增大,對燒杯底部的壓強增大;④圖乙中,放入B球前后,燒杯的總重力不變,對桌面的壓力等于燒杯的總重力,則對桌面壓力大小不變,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8. 如圖甲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圓柱形容器中盛有某種液體,一個質量分布均勻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G,密度為0.8g/cm3,它由一根固定在容器底部的細線拉住并浸沒在液體中靜止。當將細線剪斷后,物體最終漂浮在液面上,且有的體積露出液面,如圖乙所示,此時容器中的液面下降了3cm(g取10N/k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 細線受到的拉力F=G B. 液體的密度為1.2×103kg/m3C. 容器底受到液體的壓強減小了300Pa D. 容器對桌面的壓強減小【答案】ABC【解析】B.物體漂浮在液體中時,根據浮沉條件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乙=Gρ液V排g=ρ物V物g漂浮時有的體積露出水面,則ρ液V物g=ρ物V物gρ液=ρ物=×0.8g/cm3=1.2 g/cm3=1.2×103kg/m3故B正確;A.物體浸沒時,受到的浮力F浮甲=ρ液V排g=ρ物V物g=G細線受到的拉力F拉=F浮甲-G=G-G=G故A正確;C.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減小量p=ρ液gh=1.2×103kg/m3×10N/kg×3×10-2m=360Pa故C正確;D.甲、乙兩圖中,容器對桌面的壓力F=G容器+G液+G故容器對桌面的壓力不變,受力面積也不變,所以容器對桌面的壓強不變,故D錯誤。故選ABC。9.甲、乙、丙三個燒杯中均裝有適量的酒精(ρ酒=0.8×103kg/m3),現有質地均勻,不吸且不溶于酒精的a、b兩實心柱體,質量之比為3∶1,把它們分別放入甲、乙燒杯中,當a、b靜止時,如圖甲、乙所示,若將b置于a上面一起放入丙燒杯中,靜止時a的上表面剛好與液面相平,如圖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的密度為0.4×103kg/m3B. 在圖甲中a有四分之一的體積露出液面C. 在圖甲中a的下表面液體壓強與圖丙中a的下表面液體壓強之比為3∶5D. a、b的體積之比為4∶1【答案】BD【解析】ABD.a在甲燒杯中處于漂浮狀態,則Ga=F浮a=ρ酒gV排amag=ρ酒gV排ama=ρ酒V排a①b在乙燒杯中處于懸浮狀態,則Gb=F浮b=ρ酒gVbmbg=ρ酒gVbmb=ρ酒Vb②由①和②的比值得到V排a=3Vba的質量ma=ρ酒V排a=3ρ酒Vb在丙中,a、b漂浮,則Ga+Gb=F浮=ρ酒gVamag+mbg=ρ酒gVama+mb=ρ酒Va③由②和③得到Va=4Vba、b的體積之比為4∶1,a的密度a在甲燒杯中處于漂浮狀態,則Ga=F浮a=ρ酒gV排aρagVa=ρ酒gV排a在圖甲中a露出液面的體積故A錯誤,BD正確;C.圖丙中a的上表面剛好與液面相平,a的下表面到水面的距離等于a的高度,圖甲中a排開液體的體積和圖丙中a排開液體的體積之比是圓柱體的底面積為S,則由p=ρgh可知圖甲中a的下表面液體壓強與圖丙中a的下表面液體壓強之比故C錯誤。故選BD。10. 在物理實驗操作考試中,小馬同學用彈簧測力計懸掛一個圓柱體物塊,使物塊下表面與水面剛好接觸,如圖甲所示;然后勻速放下物塊,此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示數F與物塊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彈簧測力計始終在水面上方,水未溢出,g取10N/kg,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 物塊受到的重力是10NB. 物塊完全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0.64NC. 物塊的密度為6g/cm3D. 物塊剛好浸沒時,物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是1.25×103Pa【答案】C【解析】A.由圖可知當物體沒有浸入液體中,彈簧測力計示數為12N,說明物體重力為12N,故A錯誤;B.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后,彈簧測力計示數為10N,則物體受到浮力故B錯誤;C.由B知物體在水中受到浮力為2N,可得物體的體積物體的密度故C正確;D.由乙圖可知,物體剛好完全浸沒時h=4cm,則物體下表面受到壓強故D錯誤。故選C。12025年中考物理三輪復習臨門一腳挑戰13個壓軸專題練(高分法寶)專題03 壓強與浮力大綜合的難點選擇題(10道)1. 一質量為900g、底面積為100cm2、高為12cm的不吸水圓柱體放在盛有4.2kg水的薄壁(厚度不計)柱形容器內,容器底面積為300cm2,如圖所示。打開閥門K,放出3kg的水后關閉閥門(=1.0×103kg/m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圓柱體的密度為0.75×103kg/m3B. 放水前水面距容器底部的高度為l4cmC. 放水后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21ND. 放水后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600Pa2. 如圖甲所示,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實心圓柱體A浸沒在水中,將其緩慢拉出水面(忽略物體帶出的水),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與物體上升的高度h之間的變化圖像如圖乙所示。然后將體積為2000的實心物體B用細線和A連接在一起,如圖丙所示放入水中,A、B剛好懸浮。細線的重力和體積忽略不計,,g取10N/k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浸沒在水中所受浮力為10N B. A的底面積為50C. B的重力為20N D. B的密度為3.如圖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個質量為100g、底面積為圓柱形平底薄壁溢水杯,杯底上表面到溢水口的距離為15cm,杯中裝有部分水,此時溢水杯對桌面的壓強為。將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端密度為的圓柱體從水面上方逐漸浸入水中,當圓柱體一半浸在水中時,圓柱體下表面受到的壓力為,水對溢水杯底部的壓強為;當圓柱體浸沒在水中時,如圖乙所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4N,溢出到小桶中的水重為1N,圓柱體下表面受到的壓力為,溢水杯對桌面的壓強為。已知,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 B.C. D.4. 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著一個裝有水的圓柱形容器和質量相等的A、B兩個小球。將A球放入容器內的水中,A球漂浮。取出A球后(帶出的水忽略不計),再將B球放入容器內的水中,B球沉入容器底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 A球的密度小于B球的密度B. A球受到的浮力大于B球受到的浮力C. 放入A球后比放入B球后水對容器底的壓強小D. 放入A球后與放入B球后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相等5. “奮斗者”號是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第一艘萬米級全海深潛水器。某次執行任務時,“奮斗者”號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為10909m。當“奮斗者”號下潛到深處時,其總質量為36t,體積為(海水密度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奮斗者”號上浮和下潛是靠改變浮力大小實現的B. “奮斗者”號上浮和下潛是靠改變自身重力大小實現的C. “奮斗者”號下潛到深處時受到海水壓強為D. “奮斗者”號下潛到深處時受到海水浮力為6.為防止溺水事故的發生,老張研發出了如圖所示的救生手環,并在觀音湖進行了性能測試。他戴上該手環下潛到湖面下5m處(未接觸湖底),打開手環開關,手環瞬間彈出一個體積為33dm3的氣囊,隨后氣囊將老張帶出水面。已知老張的質量為63kg,密度是1.05×103kg/m3,不計手環的質量和體積。(ρ水=1×103kg/m3,g=10N/k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 老張的體積是60cm3B. 下潛過程中,老張受到的浮力不斷變大C. 氣囊完全打開瞬間,老張受到的合力為300ND. 手環在水下5m深處時,受到水的壓強是5.25×104Pa7. 水平桌面上放置裝有適量水的燒杯,A、B為兩個材料相同且不吸水的小球,B球的體積是A球的2倍。先將A球放入燒杯中,溢出水的質量,如圖甲所示;再放入B球,又溢出水的質量,如圖乙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①A球受到的浮力大小為②B球受到的浮力大小為③圖甲中,放入A球前后,水對燒杯底部的壓強相等④圖乙中,放入B球前后,燒杯對桌面的壓力大小不變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8. 如圖甲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圓柱形容器中盛有某種液體,一個質量分布均勻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G,密度為0.8g/cm3,它由一根固定在容器底部的細線拉住并浸沒在液體中靜止。當將細線剪斷后,物體最終漂浮在液面上,且有的體積露出液面,如圖乙所示,此時容器中的液面下降了3cm(g取10N/k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 細線受到的拉力F=G B. 液體的密度為1.2×103kg/m3C. 容器底受到液體的壓強減小了300Pa D. 容器對桌面的壓強減小9.甲、乙、丙三個燒杯中均裝有適量的酒精(ρ酒=0.8×103kg/m3),現有質地均勻,不吸且不溶于酒精的a、b兩實心柱體,質量之比為3∶1,把它們分別放入甲、乙燒杯中,當a、b靜止時,如圖甲、乙所示,若將b置于a上面一起放入丙燒杯中,靜止時a的上表面剛好與液面相平,如圖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的密度為0.4×103kg/m3B. 在圖甲中a有四分之一的體積露出液面C. 在圖甲中a的下表面液體壓強與圖丙中a的下表面液體壓強之比為3∶5D. a、b的體積之比為4∶110. 在物理實驗操作考試中,小馬同學用彈簧測力計懸掛一個圓柱體物塊,使物塊下表面與水面剛好接觸,如圖甲所示;然后勻速放下物塊,此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示數F與物塊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彈簧測力計始終在水面上方,水未溢出,g取10N/kg,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 物塊受到的重力是10NB. 物塊完全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0.64NC. 物塊的密度為6g/cm3D. 物塊剛好浸沒時,物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是1.25×103Pa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03 壓強與浮力大綜合的難點選擇題(10道)(原卷版)2025年中考物理三輪復習臨門一腳挑戰13個壓軸專題練.docx 專題03 壓強與浮力大綜合的難點選擇題(10道)(解析版)2025年中考物理三輪復習臨門一腳挑戰13個壓軸專題練.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