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歷史參考答案2025.041-5 BACDA 6-10 DBCBA 11-15 BDCAC 16-20 DCBDA21.(1)標志:1949 年 10 月 1 日,新中國的成立(學生答開國大典也可得 1 分)意義: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成為真正獨立的國家,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等(任意 2 點 2 分,闡述合理即可) (2)得益于:十一屆三中全會。(1 分) 道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承包土地;開辦或者參與鄉鎮企業;個體戶,經商致富;外出務工等。(任意 2 點 2 分,闡述合理即可) (3)會議: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或者中共十八大(1 分)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1 分,錯字不給分) (4)體會: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為中心,為人民服務;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經濟建設為中心;立足國情,實事求是;偉人風采和精神值得永遠學習等等。(任意 2 點 2 分,開放題,闡述合理即可得分)22.(1)圖 1 示例:美國把戰火燒到中朝邊境。1950 年 10 月,應朝鮮黨和政府的請求,中國黨和政府決定入朝作戰,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作戰,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中朝軍隊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捍衛了新中國的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的和平生活;維護了亞洲和世界的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信息中有時間、事件、意義等任意 2 點 2 分)圖 2 示例:新中國成立時,新解放區還尚未完成土地改革。1950 年,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廢除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廣大農民獲得土地,農民獲得真正解放。這徹底摧毀了封建土地制度,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農村生產力,鞏固了人民政權等(信息中有時間、事件、意義等任意 2 點 2 分)主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鞏固。(1 分) (2)變化趨勢:工業主要產品產量獲得大幅或者成倍增長;農業主要產品產量獲得小幅增長。(2 分,注意:工業農業變化趨勢要有區分,只籠統說增長給 1 分)主要原因: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政府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任意 1 點 1 分)(3)變化: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1 分,意思近似即可)意義: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變化,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促進了經濟發展,解放了社會生產力等(任意 2 點 2 分,闡述合理即可)(4)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立足國情,堅持改革;堅持以人民利益為中心,為人民服務等(開放題,任意 1 點 1 分,觀點正確即可)23.(1)入選圖片:①②④⑤(1 項 1 分,共 4 分)(2)報告示例 題目:中國共產黨引領中國對外開放(1 分)報告闡述:1978 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共產黨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80 年中國共產黨決定設置深圳等經濟特區,經濟特區成為對外開放的“窗口”,擴大了對外經濟交流;1990 年中國共產黨黨中央宣布開放浦東新區,浦東迅速崛起;2001 年,中國共產黨經過長達 15 年的談判,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任意 2 個 4 分,史實正確,闡述合理即可)綜上所述,中國共產黨始終引領對外開放,始終為中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斗。(1分,與題目呼應即可)答案僅供參考,如發現問題,請及時反饋八年級歷史樣題2025.04溫馨提示:1.對于每一道題目,請同學們務必完整、仔細、耐心閱讀,然后再做答,這非常有助于提高你的成績。2.請把答案按要求答在答題紙上。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題,每題1分,共2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請你在答題紙上按要求把正確的答案涂黑。)1,在學校每周一的升旗儀式上,同學們都要向五星紅旗行少先隊隊禮。把五星紅旗定為我們的國旗,是在A.中共八大B.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C.一五計劃D.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2.右圖詩歌的創作背景是A,開國大典國民改為人民,中間的用意深。B.解放西藏民眾站立起來,堂堂地做個人。C.土地改革一黃炎培《天安門歌》D.抗美援朝3.根據形勢變化,1950年11月召開的第二次全國財政會議上,中央對我國財經工作方針作了如下表調整。這里的“形勢變化”主要是指工作方針調整為:戰爭的支出第一維持市場的支出第二帶投資性的支出第三A.西藏和平解放B.經濟恢復工作完成C.抗美援朝開始D.土地改革取得成效4.有學者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朝鮮“冒險”付出的代價確實很高,但…帶來的益處卻超過了代價。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朝鮮“冒險”帶來的益處包括①維護朝鮮半島統②為中國贏得了和平的外部環境③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④取得了中國歷史上反侵略的首次勝利A.①③B.③④C.②④D.②③八年級歷史試題第1頁(共8頁)5.每逢新春佳節,中國人都要在家中貼上喜慶的“福”字。“福”宇的原意為“人人有田耕,人人有衣穿”。有田就有保障,有保障就是福,這代表了農民階級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列措施實現了全國農民這一愿望的是A,土地改革B.第一個五年計劃C.公私合營D.手工業生產合作6.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時,全國糧食總產量由1950年的1.32億噸增長為1.63億噸,人均糧食由1950年的239.4千克增長為285.2千克。這主要說明,土地改革A.使中國擺脫了貧困B.建立土地共有制C.完成了農業現代化D.促進了經濟發展7.下面是新中國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工業發展趨勢示意圖。導致甲到乙段發展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發個趨甲丙令年份1952195719601965A,土地改革B.第一個五年計劃C.抗美援朝D.十一屆三中全會8.1954年毛澤東指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這次會議是標志著我國人民從1949年以來的新勝利和新發展的里程碑”。這次會議的最大成果是A,分析了當時國內主要矛盾B.確定了五星紅旗為國旗C.制定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D.提出“一國兩制”構想9.《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年)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依靠國家機關和社會力量,通過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保證逐步消滅剝削制度,建立社會主義社會。”在實行這一“改造”過程中的重要創舉是A,建立農業合作社推動經濟發展B.通過贖買政策實現了和平過渡C.建立經濟特區和開放沿海城市D.在全國實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10.以下是某同學制作的歷史學習思維導圖。該思維導圖從本質上主要反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成立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建立八年級歷史試題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8歷史答案.docx (教研室提供)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