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護熱補麗眾上函Q眾小湖0四【考試時間:5月14日15:00~17:30】2025年紅塔區初中學業水平模擬考試歷史試題卷(本試卷共兩個大題,29個小題,共8頁;考試用時75分鐘,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本卷為試題卷,考生必須在答題卡上解題作答,答案書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2.考試結束后,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考古發現表明,良渚文化(長江下游)與陶寺文化(黃河中游)的遺址中均出現了大型城址、祭壇、貴族墓葬及禮器等遺跡。這些發現共同反映了中國古代()A.區域文化交流密切B.部落聯盟走向解體C.早期國家雛形初現D.原始農業技術進步2.戰國時期思想家提出:“湯武之王也,不循古而興;殷夏之滅也,不易禮而亡。”這一言論強調通過變革實現國家強盛。下列學派中的理念與該觀點最為契合的是()A.儒家一主張“民貴君輕”與禮治秩序B.道家—倡導“無為而治”與順應自然C.墨家—提倡“兼愛非攻”與尚賢節儉D.法家一主張“變法圖強”與革新制度3.以下是統編人教版教材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部分目錄,這一時期最顯著的階段特征是()第9課秦統一中國…44第10課秦末農民大起義…50第11深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54第12課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57第13深東漢的興衰63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B.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和鞏固C.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D.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繁榮與發展4.某歷史社團查閱《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其中記載:“公乃與紹相拒于官渡…紹諜臣許攸貪財,紹不能足,來奔,因說公擊瓊等…”這段史料可用于重點探究的戰役是()A.巨鹿之戰B.官渡之戰C.赤整之戰D.淝水之戰歷史試題卷·第1頁(共8頁)5.唐朝科舉考試科目多元,考治國方略、儒家經典、詩賦策論、律令、數學歷法等,其中進士科成為土人進階的核心路徑。常科實行解試、省試兩級選拔,武則天時期逃一步增設武舉和殿試。結合材料信息,唐朝科舉制的一系列舉措旨在()A.通過多元科目與多層選拔拓寬選才范圍B.以南北分卷促進區域文化教育均衡發展C.借助考試內容改革抑制門閥士族的特權D.憑借殿試強化皇帝對選官權的直接控制6.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以寫實筆觸勾勒北宋汴京,畫面里百余棟樓宇超半數為餐飲亞店鋪,更有珠寶鋪、典當鋪、香藥鋪等商業店鋪。這直觀展現了宋代()A.經濟重心南移B.飲食結構變化C.社會文化多元D.商品經濟繁榮7.英國著名哲學家培根在《新工具》中指出,印刷術、火藥和磁石改變了人類的歷史,其中“在學術上”發揮作用的印刷術,對世界文明發展的核心貢獻在于()A.推動了文化普及和教育事業發展B.革新了歐洲的火器制造技術C.制造出了輕便又適用的書寫材料D.為環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條件8.假如清朝史官準備編纂《大清邊噩志》(分為4個部分),整理了以下表格資料,其資料最適合納入《大清邊疆志》中的()時間事件1684年康熙帝設臺灣府,管理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東南邊疆)》1727年雍正帝設駐藏大臣,監督西藏地方政務(西南邊疆)1757~1762年乾隆帝平定準噶爾叛亂,設伊犁將軍管轄新疆(西北邊疆)A.第一部分“邊疆經略志”:清朝對東南、西南、西北邊疆的管轄措施B.第二部分“中央官制志”:清朝軍機處、六部等中央機構的職能演變C.第三部分“地方治理志”:清朝州縣行政、賦稅征收等基層管理制D.第四部分“對外戰爭志”:清朝抵御沙俄、英國等外敵的軍事行動9.1900年6月,一名美國《紐約時報》記者在華北前線日記中寫道:“這些來自鄉村的戰士裝備僅有大刀、長矛和簡陋土炮…高呼‘扶清滅洋’,以血肉之軀沖向裝備馬克沁機槍的軍隊…這種超越軍事技術差距的愛國熱憂,徹底改變了西方對中國民眾‘麻木順從的偏見。”這描述的最可能是()A.武裝抗擊日軍的臺灣軍民B.重創了洋槍隊的太平軍B.怒沖吉野號的致遠艦官兵D.抗擊八國聯軍的義和團10.下框內容是20世紀初中國的一部法律文獻的核心條文。據此推斷這部文獻是(第一希: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同民全體第五條:中華民國人民一徘平等,無種族、階級、常敕之區別。第四部:中華民國以參議院、臨時大總統、國務黃、法院行使其統治權A.《中華民國約法》B.《民報》C.《中華民國臨時約法》D,《國聞報》歷史試題氌·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