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第三單元 區域聯系與區域發展第三節 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發展的影響—以我國南水北調為例第1課時 我國水資源供需矛盾南水北調工程我國南水北調工程,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調水工程。南水北調東線、中線一期工程分別于2013年和2014年正式通水。圖1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問題:我國為什么要實施南水北調工程 該工程對區域發展會產生哪些影響 以某流域為例,說明流域內部協作開發水資源、保護環境的意義。1、讀圖了解某流域起點、沿途和終點,了解我國主要的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的路線。(區域認知)2、分析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對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影響。(綜合思維)3、結合具體案例材料,分析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原因。(地理實踐力)4、從人地關系看人類對水資源開發保護。(人地協調觀)核心素養課程標準一、我國水資源供需矛盾合作探究1讀書P71頁-72頁及圖,分析我國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我國水資源總量豐富,僅次于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和印就西亞,居世界第六位;平均年徑流量為2.71 x 10立方米,約占全輛圳年徑流量的5.8%。但人均水資源量相對較少。圖2 世界七個水資源總量豐富國家比較①我國水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占有量少。②我國水資源地域分布不平衡,地區間水資源供需也不平衡。北方地區超過全國人口的40%,耕地面積約占全國的60%,但水資源總量僅20%,且季節分配極度不均,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長江流域降水豐沛,水資源總量約占全國總量的1/3,耕地面積占全國的1/46,人均水資源占有量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屬于豐水區。讀圖,結合教材73頁表3-3-1,推測各流域中水資源最緊缺的是哪一個,并說明理由。各流域中水資源最為緊缺的是海河流域。海河流域的人均水資源以及單位面積耕地對應的水資源量最低。在我國600多個城市中,缺水城市達400多個,嚴重缺水的108個城市大部分在北方地區。我國北方地區的水資源困境按國際標準,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低于2000立方米為嚴重缺水,人均水資源占有量1000立方米是人類生存起碼需求。北方地區的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陜西等省人均水資源占有量都低于1000立方米。北方地區的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陜西等省人均水資源占有量都低于1000立方米。北京、天津兩市所在的海河、灤河流域人均水資源占有量與以色列、沙特阿拉伯等沙漠國家相近。我國北方地區的水資源困境1.讀圖3-3-2,說說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特點,分析造成水資源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我國水資源地區分布差異明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我國水資源分布東多西少,南多北少。從流域看,南方河流流域水資源豐富訪河流流域水資源貧乏。珠江流域和長江流域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珠江流域為豐富,秦嶺一淮河以北河流流域水資源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遼河、黃河和流域最低。造成水資源分布不均的原因是各流域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差異。2.結合表3-3-1,推測各流域中水資源最緊缺的是哪一個,并說明理由。河流名稱 流域面積/km2 多年平均① 徑流量/108m3 人口/億人 耕地面積/103hm2松花江 557 180 733 0.51 10467遼河 228 960 126 0.34 4400海河 263 631 288 1.1 11 333黃河 752443 628 0.92 12 133淮河 269283 611 1.42 12333長江 1 808 500 9280 3.79 23 467珠江 453 690 3360 0.82 4667七大流域合計 4 333 687 15 026 8.9 78 800表3-3-1 我國七大流域概況注:D指50年平均,即1963-2012年的平均值。各流域中水資源最為緊缺的是海河流域。理由:從表3-3-1中數據計算可知,海流域的人均水資源以及單位面積耕地對應的水資源量最低。海河流域人均水資源占疆僅為261.8立方米,每公頃耕地對應的水資源僅為2 541.3立方米。3.缺水嚴重對區域發展可能帶來哪些影響 缺水嚴重帶來的影響:生活用水缺乏,影響生活質量,甚至危及人類生存;農業用水缺乏,糧食減產;工業用水缺乏,影響工業經濟效益;生態用水缺乏,生態環惡化;地下水超采引發一系列環境問題等。分析思路:環境農業生活缺水嚴重工業二、南水北調工程合作探究220世紀50年代,我國水利部門開始對從長江上游、中游、下游引水北調進行專門研究。經過幾十年研究和論證,確定了南水北調的總體方案:分別從長江上游、中游、下游調水,以適應西北、華北各地的發展需要,即南水北調西線工程、中線工程和東線工程。讀書P73頁-74頁及圖,分析我國南水北調線路工程布局。我國水資源供需矛盾(1)徑流量大:長江是我國最大的河流,干流長(6300千米),流域面積廣(180萬平方千米),水資源量大(占全國34%),屬于我國的豐水區。(2)流量穩定:長江年徑流穩定,且季節分布較北方各河流相對均衡。(3)距缺水地區較近:長江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中下游與最缺水的華北平原相鄰,地理條件有利于興建從長江引水到北方的跨流域調水工程。選擇長江作為南水北調水源地的優勢條件南水北調工程東線工程,從江蘇揚州江都水利樞紐引水,利用京杭大運河及與其平行的河道逐級提水北送,向黃淮海平原東部地區、膠東地區和京津冀地區供水。中線工程:由長江中游丹江口水庫和三峽庫區引水,自流供水至華北平原大部分地區。丹江口水庫——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程的任務是將水從黃河南岸輸送到黃河北岸,之后向黃河以北的地區供水。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程南水北調中線的“咽喉”-穿黃工程,從鄭州向西約30千米的孤柏嘴穿過黃河,其中最重要也是施工難度最大的是穿黃隧洞和退水洞。穿黃隧洞承擔著將長江水從黃河底部運輸過河的任務,全長4250米,其中過河段隧洞3450米。退水洞穿越邱山,將穿黃隧洞進口與黃河連通,主要作用是將穿黃隧洞檢修期間總干渠多余水量排往黃河,同時兼有向黃河補水的作用。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程”西線工程:尚未開工建設,規劃在長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礱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壩建庫,引水入黃河上游,供水給西北地區和華北部分地區。中線工程2003年12月動工,由長江中游丹江口水庫和三峽庫區引水,自流供水至華北平原大部分地區。2014年12月正式通水,每年可輸送95億立方米的水量,緩解了北方嚴重缺水的局面。西線工程尚未開工建設,規劃在長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襲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壩建庫,引水入黃河上游,供水給西北地區和華北部分地區。東線工程2002年12月動工,從江蘇揚州江都水利樞紐引水,利用京杭大運河及與其平行的河道逐級提水北送,向黃淮海平原東部地區、膠東地區和京津冀地區供水。2013年11月,東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運行。讀書圖,分析我國南水北調東、中、西線路工程調水的優缺點。東線 中線 西線優點缺點讀書圖,分析我國南水北調東、中、西線路工程調水的優缺點。①利用京杭運河,工程量小;②水量大,取水保證;③過黃河后順勢北流。①調水量較大;②水質較好;③可利用地勢自流。①水質最好。②可適當利用地勢自流。①水質較差;②黃河以南需動力提水,耗能大,造價高。①無天然河道,需修建水槽及管道,占用耕地、移民眾多;②工程量大。①調水量小;②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③地形復雜,地勢起伏大,工程量巨大。知識窗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北水南調工程圖5 美國年均降水量分布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水資源分布不均,其北部氣候濕潤,雨季常有洪災發先,南部卻降水很少。解決水資源問題是加利福尼亞州發展的關鍵之一,于是加利福尼亞州修建了北水南調工程。奧維爾水庫的建成,既可以控制北部經常泛濫的洪水,還可以引水向南,經費瑟河、薩克拉門托河及人工溝渠水道將水調到南部洛杉磯及周邊地區。圖6 美國加利福利亞州北水南調工程整個調水工程主干道1300多千米,包括22座大壩、22座系站和6座水電站。該工程解決了洛杉磯及周邊地區的工業和生活用水,對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經濟與社會發展以及生態環境改善發揮了重要作用。1、為什么我國要進行南水北調,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卻是北水南調?2、查資料,對比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水南調工程方策,完成下表。閱讀知識窗“美國加利福利亞州的北水南調工程”,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任務。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水南調工程水資源南北差異的氣候原因調水量的季節差異 季節原因單位調水量耗能 大小原因1、為什么我國要進行南水北調,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卻是北水南調?我國南方地區水資源供大于求,北方地區水資源供小于求,為緩解北方缺水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益,我國實施了南水北調工程。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水資源充裕,甚至時有洪澇災害,南部水資源極度缺乏,為緩解南部水資源危機,減少北部的洪澇,實施了北水南調工程。2、查資料,對比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水南調工程方策,完成下表。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水南調工程水資源南北差異的氣候原因調水量的季節差異 季節原因單位調水量耗能 大小原因我國南方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降水量大。我國北方地區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降水相對較少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屬地中海氣候,且多地形雨,降水量較大。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為地中海氣候與熱帶沙漠氣候交界處,受西風帶影響弱,氣候干旱,降水少春季調水最多冬季調水最多我國北方地區春季雨帶未到,降水少;春季氣溫回暖,蒸發強,農作物需水量大加利福尼亞州北部為地中海氣候,冬季降水量最大,可調水量最多。加州南部緯度低,氣溫高,全年需水量均很大小大地形南高北低,可自流輸水地形南高北低,需要配套梯級抽水耗能大(共26張PPT)第三單元 區域聯系與區域發展第三節 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發展的影響—以我國南水北調為例第2課時南水北調對區域發展的影響我國南水北調工程,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調水工程。南水北調東線、中線一期工程分別于2013年和2014年正式通水。圖1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問題:我國為什么要實施南水北調工程 該工程對區域發展會產生哪些影響 以某流域為例,說明流域內部協作開發水資源、保護環境的意義。1、讀圖了解某流域起點、沿途和終點,了解我國主要的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的路線。(區域認知)2、分析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對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影響。(綜合思維)3、結合具體案例材料,分析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原因。(地理實踐力)4、從人地關系看人類對水資源開發保護。(人地協調觀)核心素養課程標準三、南水北調對區域發展的影響合作探究3南水北調工程全面實施后,將有效緩解調入區水資源的緊缺狀況,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改善城鄉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地區的生態環境,具有巨大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讀書P76頁-77頁及圖,說說我國南水北調對區域發展的影響。①社會效益調入區是我國人口眾多、經濟發達的區域。南水北調工程能有效緩解當地水資源供需矛盾,為人們提供潔凈的飲用水源,并保障工農業用水。南水北調已建成通水的東線和中線一期工程,年調水183億立方米,1.1億人口直接受益。南水北調工程可以改善調入區的投資環境,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條件。此外,可以緩解城鄉爭水、地區爭水、工農業爭水的矛盾,有利于社會安定。②經濟效益南水北調工程的全面實施,有效利用水量300億~350億立方米,破除了調入區水資源短缺的瓶頸,有利于充分發揮區域優勢,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綜合各項效益,按目前的價格水平估算,南水北調工程產生的經濟效益達600億~800億元。工業生產需要消耗較多的水資源,生產用水主要包括原料用水、產品處理用水、鍋爐用水、冷卻用水等。我國城鎮工業用水主要集中在紡織、石油、化工、造紙、冶金等行業,其取水量約占工業取水量的45%。南水北調為什么能夠促進河北省工業的發展?經過河北水的工業中,鋼鐵、石油、紡織等工業比重較高,耗水量較大。由于河北省水資源緊缺,制約了當地工業的發展,南水北調緩解了河北省工業用水的緊張狀況,促進了工業的發展。③生態效益南水北調增加了調入區的水資源總量,有效保障了地區生態用水的需求,有利于美化環境和改善城鄉居民的衛生條件。同時,減少了地下水的開采,有效緩解了地下水位下降的趨勢,控制地面沉降,使區域生態環境向良性方向發展。南水北調對調出區及沿線地區也會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例如,東線工程范圍內,一些地區地勢低洼,地下水位高,天然排水條件較差,調水后土壤容易發生鹽堿化;徑流量減少有可能引起長江泥沙淤積加重,淤塞航道:長江徑流量減少后,海水會上溯,引起河口地區鹽度升高,影響長江下游水質。對這些問題要加以重視,并采取措施改進。④不利影響南水北調對區域發展的影響——調出區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分析南水北調對調出地區有哪些影響?為了保護水源,丹江口市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在北京對口幫扶下,當地經濟穩步增長。丹江口市的知名度因南水北調而提升。當地積極開展生態旅游,取得了可喜的經濟效益。結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分析南水北調對調出地區有哪些影響?促進資源開發;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增加經濟收入;增加收入,擴大就業,帶動地區城市化發展;經濟收入增加,利于生態環境保護;1.讀圖3-3-5,說說華北平原地面沉降的空間分布有什么特點。2.為什么南水北調工程實施以后可有效減緩地面沉降現象 3.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對華北平原還有哪些影響 試舉例說明。讀圖3-3-5,思考并回答問題。1.讀圖3-3-5,說說華北平原地面沉降的空間分布有什么特點。讀圖3-3-5,思考并回答問題。總體來說,華北平原東北部(天津市及其附近)地面沉降較嚴重,華北平原南部地面沉降相對較輕。2.為什么南水北調工程實施以后可有效減緩地面沉降現象 讀圖3-3-5,思考并回答問題。南水北調工程實施后,華北平原缺水現象得到緩解,一方面可以減少對地下水的開采,另一方面多余的水會對地下漏斗區進行回灌。這些都會減緩地面沉降。3.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對華北平原還有哪些影響 試舉例說明。讀圖3-3-5,思考并回答問題。提供潔凈水源,提高生活質量;保障工農業用水,提高經濟效益;緩解城鄉、地區、工農爭水矛盾,利于社會安定;保障生態用水需求,改善生態環境;減少地下水開采,控制地面沉降。知識拓展:分析澳大利亞雪山調水工程對區域的影響澳大利亞雪山調水工程示意澳大利亞墨累河流域處于大分水嶺的背風坡,氣候干旱。為了解決當地的缺水問題,澳大利亞實施了雪山工程,將雪河水調入大分水嶺西側的墨累河流域。澳大利亞雪山調水工程示意調水工程對墨累河流域的發展具有積極、深遠的影響:(1)為墨累河流域提供水源,促進了當地農牧業的發展;(2)利用水力發電,為堪培拉、悉尼等城市提供電能;(3)優化了墨累河的水質,改善流域內生態環境。知識拓展:我國的跨區域資源調配我國“北煤南運”線路示意北煤南運指將我國北方出產的煤炭運往南方,主要是運往華東和華南沿海地區。我國煤炭資源集中于北方,山西、陜西、內蒙古尤為豐富。華東、華南地區經濟發達,但煤炭資源明顯不足。因此,“北煤南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國“西電東送”線路示意西電東送指開發青海、貴州、云南、廣西、四川、內蒙古、山西、陜西等省(自治區)的電力資源,將其輸送到電力緊缺的廣東、上海、江蘇、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區。我國“西氣東送”線路示意西氣東送“西氣東輸”的主體工程,是從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輪南鋪設管線到上海,全程 4 167 千米。該工程穿越戈壁、沙漠、黃土高原等復雜的地形區,三次跨越黃河,一次跨越長江,將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氣最終送到上海市。選取除了南水北調以外的其他工程,查閱資料,分析其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西氣東輸的影響:運輸線路長、規模大、施工方式多樣、地貌類型復雜、生態環境脆弱的地區,水土保持等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工作非常重要。“西氣東輸”工程建設現場南水北調原因線路布局影響社會、經濟、生態效益優缺點調入、出區域分布不均、污染浪費等人均少不利影響讀“我國水資源、人口、耕地和經濟總量區域比重圖”,完成下面小題。1.水資源與人口、耕地、經濟發展匹配較差的區域是( )A.北方區和西南區 B.北方區和南方區C.西北區和南方區 D.西北區和西南區2.有關我國自然資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我國水資源分布特點: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B.我國現有的天然林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南的邊遠山區C.礦產資源分布相對集中,便于大規模開采、節省運費D.草地主要分布在非季風區的高原、山地AC讀下圖“中國南水北調工程路線圖”回答下列各題。3.關于“南水北調”工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長江水可通過京杭運河向北自流,直達天津B.中線的水質好,調水量最大C.西線主要解決華北地區的缺水問題D.東線要先治污后調水D讀下圖“中國南水北調工程路線圖”回答下列各題。4.建設南水北調工程是緩解華北平原缺水狀況的措施之一。下列哪種人類活動不利于解決華北平原的缺水問題( )A.加強全流域水資源的統一調配 B.適當提高水價,廢水回收利用C.擴大水稻種植面積,加大地下水開采量 D.修建水利工程,造林種草5.南水北調工程東線對受水區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有( )A.地下水水位升高 B.生物多樣性受損C.土壤鹽堿化加劇 D.長江口海水倒灌C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3 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第1課時我國水資源供需矛盾及南水北調工程 (28頁).pptx 3.3 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第2課時南水北調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26頁).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