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篇目 課時目標 單元主題有趣的漢字 通過字謎、諧音歇后語、形聲字等形式,體會漢字的趣味性與創造性分析漢字結構特點(如象形、形聲、會意),理解漢字的構字規律對比不同語言現象(如諧音、形近字),感受漢字的靈活性。 綜合實踐漢字字體的演變 梳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的演變歷程識別不同字體的典型特征;理解漢字統一(如小篆)對文化傳承的重要意義。甲骨文的發現 了解甲骨文的最初用途(藥材 “龍骨”)與發現過程(王懿榮)認識甲骨文的歷史價值(商周時期的文字實證)。書法欣賞 賞析楷書(智永)、草書(懷素)、行草(文征明)的藝術特點體會書法作品中線條、結構的美感感受漢字在書寫中的藝術性與文化底蘊。研究報告寫作 掌握研究報告的結構(標題、問題提出、研究方法、資料整理、結論)學會運用調查、搜集資料、分析數據等研究方法培養實證精神與邏輯思維能力。一、語言積累(一)字謎與諧音1.字謎示例:(1)畫時圓,寫時方。冬時短,夏時長。(謎底:日)(2)一塊土,兩人站,中間隔條線,兩人看不見。(謎底:坐)2.諧音歇后語:(1)外甥打燈籠 —— 照舊(舅)(2)梁山泊的軍師 —— 無(吳)用3.諧音詞辨析:枇杷(水果)— 琵琶(樂器)(二)漢字知識1.形聲字結構:(1)星(形符 “日”+ 聲符 “生”)(2)鳳(形符 “鳥”+ 聲符 “凡”)2.字體演變:字體 時代 特點甲骨文 商周 刻于龜甲獸骨,象形性強,筆畫簡約金文 商周 鑄于青銅器,線條粗壯,結構規整小篆 秦 統一文字,筆畫圓轉,結構對稱隸書 漢 改曲為直,化圓為方,隸書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嶺楷書 魏晉至今 筆畫分明,結構方正,便于書寫二、實踐方法(一)資料搜集方法方法 具體操作 示例查找圖書 按類別找書(如 “語言類” 書架),通過目錄判斷內容 搜集漢字故事→查《漢字文化史》網絡搜索 精準關鍵詞(如 “漢字諧音歇后語”),篩選有效條目 檢索 “形聲字演變” 獲取圖文資料請教別人 向語文老師、書法愛好者提問 詢問 “如何區分甲骨文與金文”(二)研究報告結構1.標題:明確研究主題(如《關于漢字諧音現象的研究報告》)。2.問題提出:說明研究目的(如 “探究漢字諧音在生活中的應用”)。3.研究方法:列舉查閱文獻、問卷調查、訪談等。4.資料整理:用表格、思維導圖分類呈現資料(如諧音歇后語匯總表)。5.研究結論:歸納規律或提出建議(如 “諧音在民俗中多用于祈福”)。統編版語文五下第三單元重難點知識點梳理記憶課文解讀基礎梳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