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 區域與區域發展第一節 多種多樣的區域學習目標:1.了解區域的含義,舉例說明其主要特征。(綜合思維) 2.結合實例分析,掌握不同類型區域的劃分標準與方法。(區域認知) 3.舉例說明不同空間尺度區域間的關系。(綜合思維) 不同類型的區域? 1.區域的含義:區域是人們在地球表面地域差異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標準劃定的空間單元。2.特征(1)區域具有一定的范圍、形狀和邊界。(2)區域內部的特定性質相對一致。(3)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標和方法不同,人們劃分的區域類型也不同。3.區域的類型(1)按一定指標和方法劃定的區域①按自然特征劃分:如中國東部季風區或黃土高原區。②按人文特征劃分:如漢語北方方言區或長江三角洲城市群。③綜合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劃分:如中國主體功能區。(2)政府為了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標而劃定的區域①發揮地區優勢,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如劃定行政區、經濟特區、保稅區、基本農田保護區等。②消除貧困,體現社會公平:如劃定對口支援地區、國家扶貧地區等。③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如劃定禁止開發區、生態保護區等。④保護傳統文化,增強文化創新力:如劃定歷史文化保護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等。(3)客觀存在,人們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逐漸認知的區域:如中國野生稻分布區、低硒地區等。[微思考] 我國溫度帶的劃分指標是什么?提示:我國溫度帶是按照≥10 ℃積溫大小劃分的。根據各地≥10 ℃積溫大小的不同,我國自北向南劃分為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以及特殊的青藏高寒區。[判一判] 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1)區域是在地域差異的基礎上劃定的。(√)(2)行政區、語言區的區域邊界都是明確的。(×)(3)區域內部的某特定性質相對一致。(√)(4)濕潤區每年的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5)同一地方,由于目的不同所劃分的區域類型也不同。(√)[糾易錯] 1.我國干濕地區的劃分指標屬于綜合指標。提示:錯誤。我國干濕地區的劃分指標是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對比關系,屬于單一指標。2.溫度帶間的邊界是明確的。提示:溫度帶間的邊界具有過渡性質。2020年4月25日,國家自貿區·國際貿易港·世界新濟南2020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戰略發展論壇活動在濟南舉辦。山東自貿試驗區的實施范圍為119.98平方千米,涵蓋濟南、青島、煙臺三個片區。濟南片區共37.99平方千米,重點發展人工智能、產業金融、醫療康養、文化產業、信息技術等產業,開展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建設全國重要的區域性經濟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1.(區域認知)山東自貿試驗區屬于哪種類型的區域?其設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提示:山東自貿試驗區屬于政府為了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標而劃定的區域,其劃定的主要目的是發揮地區優勢,促進經濟發展。2.(區域認知)煙臺市與青島市地域相鄰,兩個區域之間的界線有何特點?提示:青島市與煙臺市之間的界線是非常明確的。3.(綜合思維)從區域層級來看,濟南、青島、煙臺三個片區的關系是什么?提示:這三個片區的層級是相同的,都是山東自貿試驗區的組成部分。4.(綜合思維)在自貿試驗區建設上,青島與濟南兩個片區的發展條件和方向相同嗎?為什么?提示:不相同。兩個片區盡管為同一層級的區域,但因面積大小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其發展條件和方向也不同。正確理解區域的含義與特征區域是人們在地球表面地域差異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標準劃定的地理空間單元,具有以下特征。特征 對區域發展的作用具有一定界線 是區域劃分、確定具體區域的基本依據內部相對一致,區域之間差異明顯 是因地制宜發展經濟、開發區域優勢資源的依據區域具有一定的優勢、特色和功能 是確定區域發展方向的依據區域之間相互聯系 正確評估區域發展對其他區域影響的依據 (2024·江蘇蘇州高二期末)2021年9月2日,《蘇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發布。在總體規劃中,落實國家和省的區域發展戰略,以自然地理格局為基礎,統籌農業、生態、城鎮三大空間,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下圖)。據此完成1~2題。1.蘇州市的三大空間區域劃分的指標是( )A.單一指標 B.自然指標C.人文指標 D.綜合指標2.這三大空間區域內( )A.部分特性一致B.開發方向相同C.優勢特色相同D.區位特征相同解析:第1題,結合材料“以自然地理格局為基礎,統籌農業、生態、城鎮三大空間”可判斷出,蘇州市的三大空間區域劃分指標是既有自然指標又有人文指標的綜合指標,D正確,A、B、C錯誤。故選D。第2題,從圖中可知,這三大空間區域都位于蘇州市,都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因此這三大空間區域內部分特性一致,A正確;根據材料“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可知,三大空間區域內的開發方向不同、優勢特色不同、區位特征不同,B、C、D錯誤。故選A。答案:1.D 2.A 不同空間尺度的區域1.不同空間尺度區域的含義(1)區域的空間尺度可體現為區域的層級高低。(2)較高層級的區域往往與較大尺度對應,低層級的區域往往與小尺度對應。(3)較大尺度的區域可包含若干較小尺度的區域。區域空間尺度與區域面積的區別區域空間尺度不完全等同于區域面積大小,一般來說空間尺度大的區域不僅層級較高,而且面積較大;而同一尺度的區域,層級相同,但有的面積大,有的面積小。 2.不同尺度區域與發展的關系(1)不同尺度的區域發展可以相互促進。例如,上海市與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相互帶動發展。(2)不同尺度的行政區在區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3)同一尺度的區域因為面積大小不同而有不同的發展條件和發展方向。如俄羅斯和圣馬力諾。(4)同一尺度的區域也會因為地理位置的差異而有不同的發展條件和發展方向。如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的沿海省級行政區和內陸省級行政區。[判一判] 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1)區域層級越高,往往對應區域的空間尺度越大。(√)(2)區域的空間尺度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或大或小。(√)(3)同一尺度的區域,發展條件和發展方向不一定相同。(√)(4)不同尺度的區域發展是相互排斥、相互競爭的關系。(?)我國語言的地域差異表現為南繁北齊,即南方語言繁雜,北方語言比較單一。我國北方廣大地區都屬北方方言區,從哈爾濱到昆明直線距離3 000多千米,兩地語言雖有區別,但通話、交流并沒有太大障礙。而南方即使在同一方言區內,如閩方言區內,還分福州話、莆田話、閩西話等,彼此差異極大,甚至聽不懂。下圖為中國漢語方言區分布圖。1.(綜合思維、區域認知)我國的漢語方言區的形成與自然地理環境關系密切,從自然地理環境的角度分析我國北方方言區面積廣大,但語言差別不大;南方方言區面積小,語言繁雜的原因。提示:北方多平坦開闊的平原和高原,交通聯系方便,便于人們交往、交流,語言彼此融合,因而語言差別不大;南方多丘陵山地,地形崎嶇,交通閉塞,不利于人們交往、交流,因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方言。2.(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從地理的角度分析國家大力推廣普通話的意義。提示:有利于消除語言隔閡,促進社會交往,對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區域的層級性(1)區域的空間尺度可體現為區域的層級高低。①世界分為大洲,大洲可以分為地區,地區包含國家,國家內部又包含省、區、市、縣等多個層級的行政區。(2)較高層級的區域往往與較大尺度對應,較大尺度的區域可包含若干較小尺度的區域。[特別提醒] 一般來說,區域的空間尺度越大,描述的區域特點就越宏觀;區域的空間尺度越小,描述的區域特點就越詳細。2.不同空間尺度區域之間的關系(1)區域的促進性不同尺度的區域發展可以相互促進。由于存在行政隸屬和管轄關系,不同尺度的行政區在區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2)區域的差異性同一尺度的區域,也會因面積大小和地理位置的差異,具有不同的發展條件和不同的發展方向。關系 舉例不同尺度的區域發展可以相互促進 上海市的繁榮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發展由于存在行政隸屬和管轄關系,不同尺度的行政區在區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平沙島基本農田保護區的建設發展就是不同尺度的行政區發揮各自作用的結果同一尺度的區域,也會因面積大小和地理位置的差異,具有不同的發展條件和不同的發展方向 同為國家,俄羅斯領土遼闊,而圣馬力諾是袖珍之國。一般而言,大國有大國的優勢,如自然資源相對豐富;小國也有小國的長處,如國防開支小,便于管理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沿海省級行政區利用沿海優勢招商引資,經濟增長速度明顯快于內陸省級行政區(2024·浙江杭州期末)區域的空間尺度可體現為區域的層級高低,不同尺度的區域發展可以相互促進。結合右圖,回答1~2題。1.圖中①②③區域分別能表示上海市、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是( )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②2.圖中①②③表示不同的區域,下列表述和①—②—③對應正確的是( )A.南方地區—北方地區—青藏地區B.中國—山西省—太原市C.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瑪干沙漠D.中溫帶—干旱地區—青藏高原解析:第1題,上海市位于長江三角洲地區,屬于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一部分,故表示上海市、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是③②。第2題,圖中①和②為并列關系,③為②的一部分。南方地區—北方地區—青藏地區三者是并列關系;中國—山西省—太原市,三者是包含關系;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是并列關系,塔克拉瑪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內部;中溫帶—干旱地區是氣候劃分區域,青藏高原是地形劃分區域。答案:1.D 2.C雄安新區規劃范圍涉及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部分區域,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暢、生態環境優良、資源環境承載力較強,目前開發程度低,發展空間充裕。結合下圖,完成3~5題。3.下列區域的空間尺度較小的是( )A.河北省 B.北京市C.天津市 D.雄安新區4.國家設立雄安新區的最主要目的是( )A.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B.開發建設雄安地區C.承接天津市的產業轉移D.建設河北省的經濟中心5.下列四個區域的發展中,建成世界文化交流中心是其重點發展方向之一的是( )A.河北省 B.北京市C.天津市 D.雄安新區解析:第3題,四個區域中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為省級行政區,空間尺度基本相同,而雄安新區則是較低一級的較小空間尺度的區域。第4題,雄安新區的建設,其主要定位是疏解北京市的非首都功能。第5題,北京市是我國的首都、文化中心,也是我國對外進行文化交流的窗口。答案:3.D 4.A 5.B課時作業(一) 多種多樣的區域 [基礎練]1.下列有關行政區域的說法,正確的是( )A.是利用綜合指標進行劃分的B.區域之間沒有明確的界線C.區域內部自然特征差異明顯D.區域之間的自然差異顯著解析:行政區域是利用綜合指標進行劃分的,既有自然指標,又有人文指標,A正確;行政區域之間的界線是明確的,B錯誤;行政區域內部的自然特征差異不一定明顯,如一些空間范圍很小的行政區域,C錯誤;行政區域之間會有顯著的差異,但不一定是自然方面的差異,即自然差異不一定顯著,D錯誤。故選A。答案:A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由于受劃分原則和技術的影響,其范圍的確定和面積的估算具有較大的差異。下表示意2002年版青藏高原范圍特征參數和2021年我國學者最新研究的青藏高原范圍特征參數對比。據此完成2~4題。項目 2002年版 2021年版邊界制圖精度(比例尺) 1∶300萬(其中中國邊界為1∶400萬) 1∶100萬分布國家 中國 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尼泊爾、不丹、緬甸、吉爾吉斯斯坦經度 73°18′52″E—104°46′59″E 67°40′37″E—104°40′43″E緯度 26°00′12″N—39°46′50″N 25°59′26″N—40°01′06″N平均海拔 >4 000 m 約4 320 m,其中中國境內約4 400 m面積 254.23萬km2 308.34萬km2,其中中國境內258.09萬km2東西最長 2 945 km 3 360 km南北最寬 1 532 km 1 560 km2.與2002年版不同,2021年版青藏高原邊界的確定未考慮( )A.地形類型 B.地理位置C.高低起伏 D.行政區劃3.不同于2002年版將邊緣低緩的山頂面、河谷低地等排除在青藏高原范圍以外,2021年版將其都歸入了青藏高原的范圍是因為( )A.氣候特征具有一致性B.形成過程具有相似性C.自然邊界具有過渡性D.地理環境具有差異性4.青藏高原區域自然環境特征對其主要發展方向的影響是( )A.垂直落差大,適合發展花卉產業B.湖泊濕地眾多,適宜發展養魚業C.大河發源地應建立自然保護區D.高山冰川廣布,應積極發展滑雪產業解析:第2題,表格中海拔數據明確,經緯度明確,比例尺變大,對地勢起伏的描述更具體,也就是對其地形類型、地理位置和高低起伏都考慮了,A、B、C不符合題意;由表可知,2021年版青藏高原的范圍不僅僅局限于中國境內,說明未考慮行政區劃界線,D正確。故選D。第3題,青藏高原上的河谷低地海拔較低,與青藏高原上的氣候特征不具有一致性,A錯誤;自然邊界具有過渡性不是將邊緣低緩的山頂面、河谷低地等歸入青藏高原范圍內的原因,C錯誤;區域是按照一定指標劃分出來的地理空間,同一區域的內部具有相似性,由題意可知,2021年版青藏高原的劃分將青藏高原邊緣的山頂面、河谷低地等歸入青藏高原的范圍,是因為其同青藏高原主體一樣具有地殼抬升的過程,B正確,D錯誤。故選B。第4題,青藏高原落差較大,海拔較高,氣候高寒,不適宜發展花卉產業,A錯誤;湖泊、大河源頭眾多,但是生態環境脆弱,不適合發展養魚業,應當作為自然保護區加以保護,B錯誤,C正確;海拔太高,環境惡劣,不適宜發展滑雪產業,D錯誤。故選C。答案:2.D 3.B 4.C 我國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東北地區自然條件不同,發展差異突出。讀圖,完成5~6題。5.我國四大地區的劃分標準是( )A.自然指標B.人文指標C.綜合自然和人文指標D.以上均不是6.下列關于圖中不同空間尺度的區域,敘述正確的是( )A.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的空間尺度是由大到小的B.東北地區—黑龍江省—吉林省的空間尺度是由大到小的C.中部地區與河南省存在行政隸屬和管轄關系D.四大地區的區域發展定位和發展方向各不相同解析:第5題,由圖可知,四大地區是綜合了省級行政區和地理位置兩個因素劃分的,故四大地區是綜合了自然和人文指標劃分的,C正確,A、B、D錯誤。故選C。第6題,四大地區的區域空間尺度相同,A錯誤;黑龍江省和吉林省屬于同一空間尺度的區域,B錯誤;河南省位于中部地區,但兩者不存在行政隸屬和管轄關系,C錯誤;四大地區的區域發展條件不同,故發展定位和發展方向也不同,D正確。故選D。答案:5.C 6.D 讀我國西北某地區新墾區位置圖,完成7~9題。7.該流域新墾區( )A.區域的界線與行政邊界一致B.區域內部農業生產無相似性C.區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是水源D.與非農墾區相互獨立8.圖中行政中心與新墾區的區域空間結構分別表現為( )A.面狀與點狀 B.線狀與島狀C.點狀與島狀 D.點狀與面狀9.從區域尺度來看,該區域屬于( )A.大尺度區域 B.中尺度區域C.小尺度區域 D.以上都不對解析:第7題,西北地區是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區,發展農業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因此區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是水源,C正確;讀圖可知,該流域新墾區的界線與行政邊界不一致,A錯誤;區域內部農業生產都靠近河流,B錯誤;新墾區與非農墾區河流是相互聯系的,D錯誤。故選C。第8題,從圖中可以明顯看出,行政中心為點狀;島狀是指面積較小,被分割成一塊塊的,而圖中新墾區為面狀,D正確,A、B、C錯誤。故選D。第9題,大尺度區域一般指全球或全大陸;中尺度區域一般指較大地區或較大面積國家;小尺度區域一般指局部地區。由圖可知,該區域為西北某地區的一個新墾區,因此應為小尺度區域。故選C。答案:7.C 8.D 9.C 10.區域是人們采用不同指標和方法劃定的,不同空間尺度的區域各具特點。讀我國東北地區、三江平原區域圖,完成下列要求。東北地區區域圖三江平原區域圖(1)下列關于區域空間尺度的說法,不合理的是( )A.區域的空間尺度可體現為區域層級高低B.區域的空間尺度就是指區域的面積大小C.不同尺度的區域發展是可以相互促進的D.同一尺度的區域可能具有不同發展方向(2)以下兩個區域與東北平原—三江平原的空間層級關系一致的是( )A.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B.珠三角城市群與廣州C.地中海與波羅的海D.季風區與非季風區(3)東北平原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構成我國東部平原。這說明與東部平原相比,東北平原是____________的地形區域。(4)從區域空間尺度的角度,說明東北平原和三江平原的層級關系。解析:第(1)題,區域的空間尺度可以體現為區域的層級高低;同一尺度的區域,會因面積大小和地理位置的差異,具有不同的發展條件和發展方向;而不同尺度的區域發展是可以相互促進的。綜合上述,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目要求。故選B。第(2)題,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地中海與波羅的海、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均屬于同一層級的區域,故A、C、D錯誤。珠三角城市群是以廣州、深圳、香港為核心所形成的城市群,所以珠三角城市群是較高層級的區域,廣州是較低層級的區域,廣州是珠三角城市群的組成部分,與東北平原—三江平原的空間層級關系一致。故選B。第(3)題,東北平原與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共同構成我國東部平原。這說明與東部平原相比,東北平原是較低層級的地形區域。第(4)題,東北平原可細分為遼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所以東北平原屬于較高層級的地形區域,三江平原屬于較低層級的地形區域;三江平原是東北平原的組成部分。答案:(1)B (2)B (3)華北平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 較低層級 (4)東北平原屬于較高層級的地形區域,三江平原屬于較低層級的地形區域;三江平原是東北平原的組成部分。[提升練]1.(2024·山東聊城市高中教學研究室高二期末)形形色色的傳統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環境的烙印,生動地反映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口袋房,萬字炕,煙囪出在地面上”形象地說出了我國傳統民居“口袋房”的特征。“口袋房”反映所處區域的主要氣候特征是( )A.夏季高溫多雨B.晝夜溫差大C.光照不足D.冬季寒冷大風解析:從圖示可知,“口袋房”屋內東面設有灶屋,西面、北面、南面都設有炕,這是取暖設施,所以反映該地冬季寒冷大風的特征,D正確;“口袋房”的結構與高溫多雨、晝夜溫差和光照關系不大,A、B、C錯誤。故選D。答案:D (2024·河北滄州泊頭一中高二上學期月考)下圖示意我國省域、縣域、鄉域、村域的空間體系結構。據此完成2~3題。2.圖示四級區域類型屬于( )A.自然區域 B.行政區域C.經濟區域 D.文化區域3.在我國,圖中四級區域類型數量最多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解析:第2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省域、縣域、鄉域、村域屬于行政區域的劃分,B正確,排除A、C、D。故選B。第3題,結合圖中信息可知,丁為村域尺度,尺度最小,等級最低,區域類型數量最多,D正確;甲為省域,乙為縣域,丙為鄉域,均比村域等級高,區域類型數量較村域更少,排除A、B、C。故選D。答案:2.B 3.D近年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房屋建筑中鋼鐵總存量也不斷增長。經過緩慢增長期、穩定增長期和快速增長期三個階段后,房屋建筑中鋼鐵總存量由10萬噸增長到28.1億噸。下圖示意中國四大經濟區房屋建筑中鋼鐵總存量及人均鋼鐵存量變化。據此完成4~6題。4.圖中甲、丙分別表示我國的( )A.西部地區、東北地區B.東北地區、東部地區C.東部地區、中部地區D.中部地區、西部地區5.造成不同區域人均鋼鐵存量差異的主要因素有( )①交通便捷度 ②經濟發展水平 ③距海遠近 ④工業化程度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6.下列有助于丁地區人均鋼鐵存量增長的國家政策是( )A.西部大開發戰略B.東北振興戰略C.中部崛起戰略D.設立沿海自貿區解析:第4題,依據材料信息分析可知,房屋建筑中鋼鐵總存量與經濟發展存在正相關的關系。在中國四大經濟區房屋建筑中鋼鐵總存量示意圖中,甲、丁兩地區房屋建筑中鋼鐵總存量增長相對較慢,說明經濟發展速度相對滯后,故甲、丁兩地區屬于西部或東北地區。從人均鋼鐵存量變化來看,甲地區在1982年(我國改革開放前)以前,人均鋼鐵存量明顯大于其他地區,說明其建國初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對較高,故可進一步確定甲地區為中國重要工業基地東北地區,則丁為西部地區;從1982年以后,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家投資布局重點逐步向東部沿海地區轉移,東部地區社會生產力獲得了快速發展,使其房屋建筑中鋼鐵總存量及人均鋼鐵存量明顯大于其他地區,所以丙表示東部地區,則乙表示中部地區。綜合上述分析,B正確,A、C、D錯誤。故選B。第5題,依據材料中“近年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房屋建筑中鋼鐵總存量也不斷增長”這一信息可知,不同區域人均鋼鐵存量差異與經濟發展水平、工業化程度有關,②④正確;我國東部地區距海近,交通便捷度也高,但是在1982年之前,人均鋼鐵存量不高,說明不同區域人均鋼鐵存量差異與交通便捷度和距海遠近的關系不大,①③錯誤。故選D。第6題,由第4題可知,丁地區表示我國西部地區,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可促進西部經濟發展,有助于該地區人均鋼鐵存量增長,A正確;東北振興戰略、中部崛起戰略和設立沿海自貿區,分別針對的是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和東部地區,因此排除B、C、D。故選A。答案:4.B 5.D 6.A (2024·河北滄州泊頭一中高二上學期月考)方言是語言的地方變體,是語言在時間和空間共同作用下的產物。下圖示意廣東省方言區分布。據此完成7~9題。7.廣東省方言區的分布特征是( )A.各方言區界線明確B.客家語范圍大,占主導地位C.按照自然特征劃分D.粵語主要分布于中部和西部8.客家語方言區內的許多中心城鎮為粵語島,這主要體現了省會城市的( )A.文化輻射功能 B.集聚作用C.產業帶動功能 D.交通樞紐作用9.隨著交通的日益便捷,人員交往的日益頻繁,未來廣東省( )A.各方言迅速消亡 B.方言島數增多C.普通話更加普及 D.方言被粵語取代解析:第7題,據圖可知,廣東方言種類較多,各方言區犬牙交錯,缺乏明確的界線,A錯誤;粵語分布范圍大,省會廣州處于粵語區,所以粵語占主導地位,B錯誤;方言區主要以人文特征進行劃分,C錯誤;粵語主要分布在廣東省的中部和西部地區,D正確。故選D。第8題,省會城市廣州地處粵語區,和省內中心城鎮之間長期存在密切的人員來往、文化交流,省會具有較強的文化輻射帶動功能,并沒有體現省會城市的集聚作用、產業帶動功能、交通樞紐作用,A正確,B、C、D錯誤。故選A。第9題,隨著交通的日益便捷,人員交往的日益頻繁,語言的逐步融合是必然的趨勢,但不會迅速消亡,且廣東經濟發達,外來人口眾多,為交流方便,普通話會日益普及,A、B、D錯誤,C正確。故選C。答案:7.D 8.A 9.C10.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東北地區”包括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和錫林郭勒盟(蒙東地區),面積為145萬平方千米,總人口為1.2億。隨著《東北振興規劃》的出臺,東北有望成為繼“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之后中國經濟發展的第四極。材料二 下圖為東北地區簡圖。(1)上述材料所呈現出的區域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試從區域的特征入手,分析把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和錫林郭勒盟(蒙東地區)與黑、吉、遼三省同劃為東北地區的原因。解析:第(1)題,由材料一中信息可知,“東北地區”包括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和錫林郭勒盟(蒙東地區),面積為145萬平方千米,可得出東北地區這個區域有一定的面積和范圍;從材料二東北地區簡圖可看出東北地區具有一定的形狀及區域界線,且作為一個區域,它具有明確的區位特征。第(2)題,從區域的整體性看,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和錫林郭勒盟(蒙東地區)與黑、吉、遼三省在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方面具有相對一致性;從區域的開放性看,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和錫林郭勒盟(蒙東地區)的發展變化會影響到黑、吉、遼三省,二者之間存在著較強的內在聯系,因此把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和錫林郭勒盟(蒙東地區)與黑、吉、遼三省同劃為東北地區。答案:(1)區域有一定的面積、形狀、范圍或界線,并有明確的區位特征(2)①從區域的整體性看,二者在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方面具有相對一致性;②從區域的開放性看,二者之間存在著較強的內在聯系。11.(2024·四川省邛崍市高埂中學高二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禾木是新疆阿爾泰山區的一個小村莊。村中居民大多為蒙古族和哈薩克族,習慣吃肉吃面卻不習慣吃菜。每到冬季,這里就變成了銀裝素裹的世界,厚厚的積雪,構成童話般的冰雪夢境。禾木的美景少不了木屋,當地人將粗大筆直的紅松整木兩端挖槽,相互嵌扣,木頭之間的縫隙用泥巴黏合,屋頂普遍采用人字形。近年來,隨著外地游客的不斷涌入,禾木居民的飲食結構也發生了變化,蔬菜的需求量也逐漸增加。下圖示意禾木地理位置與冬季的木屋。(1)禾木有“雪鄉”之稱,冬季平均積雪厚度為1.5 米,試解析其自然原因。(2)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分析禾木村建造特色木屋作為民居的原因。(3)有人主張在附近的草原開荒種植蔬菜,請評價當地種植蔬菜的條件。解析:第(1)題,冬季平均積雪厚度大的自然原因:從圖中可知,西北有缺口,利于西風深入內陸,帶來水汽;禾木位于西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降水多;緯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長,積雪不易融化,故禾木冬季平均積雪厚。第(2)題,阿爾泰山區森林資源豐富,木材充足,建筑原料充足,可以就地取材;“屋頂普遍采用人字形”,屋頂坡度較大,利于冬季積雪從屋頂滑落,避免壓壞房屋。根據材料“當地人將粗大筆直的紅松整木兩端挖槽,相互嵌扣,木頭之間的縫隙用泥巴黏合”可知,房屋的保暖性能好。第(3)題,草原開荒種植蔬菜的有利方面:新疆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蔬菜種植;根據第(1)題解析可知,禾木附近降水較多,能夠滿足蔬菜生長所需的水分條件;因為新疆偏遠,外地蔬菜不易運入,當地市場廣闊;“隨著外地游客的不斷涌入”,說明市場需求量大。不利方面表現為對環境的破壞,當地生態環境脆弱,在附近的草原開荒種植蔬菜,易造成植被破壞,土壤侵蝕加劇,土地荒漠化;當地緯度位置較高,熱量條件較差;且當地人口稀少,市場需求有限;當地種植蔬菜的歷史較短,種植蔬菜的經驗和技術欠缺等。答案:(1)西(北)部山地有缺口,利于西風帶來水汽,遇到阿爾泰山的阻擋,被迫抬升,形成降雪;禾木緯度較高,冬季寒冷而漫長,積雪不易融化,積雪深厚。(2)地處阿爾泰山麓,森林資源豐富,建筑原料充足;人字形屋頂利于冬季積雪從屋頂滑落,避免壓壞房屋;粗大原木,保暖性能好。(3)有利:游客增多,市場需求量大;降水較多,水分條件好;溫帶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蔬菜品質好;地理位置偏僻,外地蔬菜不易運入。不利:緯度較高,熱量條件差;草原開荒易造成植被破壞,引起土壤侵蝕加劇;當地居民種植經驗不足;市場有限,且季節變化大。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79張PPT)第一章 區域與區域發展第一節 多種多樣的區域學習目標:1.了解區域的含義,舉例說明其主要特征。(綜合思維) 2.結合實例分析,掌握不同類型區域的劃分標準與方法。(區域認知) 3.舉例說明不同空間尺度區域間的關系。(綜合思維)研習任務一 不同類型的區域1.區域的含義:區域是人們在地球表面____________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的______和______劃定的空間單元。2.特征(1)區域具有一定的______、形狀和______。(2)區域內部的特定性質____________。(3)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標和方法不同,人們劃分的區域類型也不同。地域差異目的標準范圍范圍相對一致3.區域的類型(1)按一定指標和方法劃定的區域①按____________劃分:如中國東部季風區或黃土高原區。②按____________劃分:如漢語北方方言區或長江三角洲城市群。③綜合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劃分:如中國主體功能區。自然特征人文特征(2)政府為了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標而劃定的區域①發揮地區優勢,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如劃定行政區、經濟特區、保稅區、基本農田保護區等。②消除貧困,體現社會公平:如劃定對口支援地區、國家扶貧地區等。③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如劃定禁止開發區、生態保護區等。④保護傳統文化,增強文化創新力:如劃定歷史文化保護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等。(3)客觀存在,人們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逐漸認知的區域:如中國野生稻分布區、低硒地區等。[微思考] 我國溫度帶的劃分指標是什么?提示:我國溫度帶是按照≥10 ℃積溫大小劃分的。根據各地≥10 ℃積溫大小的不同,我國自北向南劃分為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以及特殊的青藏高寒區。[判一判] 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1)區域是在地域差異的基礎上劃定的。( )(2)行政區、語言區的區域邊界都是明確的。( )(3)區域內部的某特定性質相對一致。( )(4)濕潤區每年的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 )(5)同一地方,由于目的不同所劃分的區域類型也不同。( )√×√×√[糾易錯] 1.我國干濕地區的劃分指標屬于綜合指標。提示:錯誤。我國干濕地區的劃分指標是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對比關系,屬于單一指標。2.溫度帶間的邊界是明確的。提示:溫度帶間的邊界具有過渡性質。2020年4月25日,國家自貿區·國際貿易港·世界新濟南2020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戰略發展論壇活動在濟南舉辦。山東自貿試驗區的實施范圍為119.98平方千米,涵蓋濟南、青島、煙臺三個片區。濟南片區共37.99平方千米,重點發展人工智能、產業金融、醫療康養、文化產業、信息技術等產業,開展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建設全國重要的區域性經濟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1.(區域認知)山東自貿試驗區屬于哪種類型的區域?其設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提示:山東自貿試驗區屬于政府為了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標而劃定的區域,其劃定的主要目的是發揮地區優勢,促進經濟發展。2.(區域認知)煙臺市與青島市地域相鄰,兩個區域之間的界線有何特點?提示:青島市與煙臺市之間的界線是非常明確的。3.(綜合思維)從區域層級來看,濟南、青島、煙臺三個片區的關系是什么?提示:這三個片區的層級是相同的,都是山東自貿試驗區的組成部分。4.(綜合思維)在自貿試驗區建設上,青島與濟南兩個片區的發展條件和方向相同嗎?為什么?提示:不相同。兩個片區盡管為同一層級的區域,但因面積大小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其發展條件和方向也不同。正確理解區域的含義與特征區域是人們在地球表面地域差異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標準劃定的地理空間單元,具有以下特征。特征 對區域發展的作用具有一定界線 是區域劃分、確定具體區域的基本依據內部相對一致,區域之間差異明顯 是因地制宜發展經濟、開發區域優勢資源的依據區域具有一定的優勢、特色和功能 是確定區域發展方向的依據區域之間相互聯系 正確評估區域發展對其他區域影響的依據(2024·江蘇蘇州高二期末)2021年9月2日,《蘇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發布。在總體規劃中,落實國家和省的區域發展戰略,以自然地理格局為基礎,統籌農業、生態、城鎮三大空間,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下圖)。據此完成1~2題。1.蘇州市的三大空間區域劃分的指標是( )A.單一指標 B.自然指標C.人文指標 D.綜合指標2.這三大空間區域內( )A.部分特性一致B.開發方向相同C.優勢特色相同D.區位特征相同DA解析:第1題,結合材料“以自然地理格局為基礎,統籌農業、生態、城鎮三大空間”可判斷出,蘇州市的三大空間區域劃分指標是既有自然指標又有人文指標的綜合指標,D正確,A、B、C錯誤。故選D。第2題,從圖中可知,這三大空間區域都位于蘇州市,都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因此這三大空間區域內部分特性一致,A正確;根據材料“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可知,三大空間區域內的開發方向不同、優勢特色不同、區位特征不同,B、C、D錯誤。故選A。研習任務二 不同空間尺度的區域1.不同空間尺度區域的含義(1)區域的空間尺度可體現為區域的____________。(2)較高層級的區域往往與較大尺度對應,低層級的區域往往與小尺度對應。(3)較大尺度的區域可包含若干較小尺度的區域。層級高低區域空間尺度與區域面積的區別區域空間尺度不完全等同于區域面積大小,一般來說空間尺度大的區域不僅層級較高,而且面積較大;而同一尺度的區域,層級相同,但有的面積大,有的面積小。 2.不同尺度區域與發展的關系(1)不同尺度的區域發展可以____________。例如,上海市與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相互帶動發展。(2)不同尺度的行政區在區域發展中的______和作用是不同的。(3)同一尺度的區域因為面積大小不同而有不同的____________和發展方向。如俄羅斯和圣馬力諾。(4)同一尺度的區域也會因為地理位置的差異而有不同的發展條件和____________。如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的沿海省級行政區和內陸省級行政區。相互促進地位發展條件發展方向[判一判] 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1)區域層級越高,往往對應區域的空間尺度越大。( )(2)區域的空間尺度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或大或小。( )(3)同一尺度的區域,發展條件和發展方向不一定相同。( )(4)不同尺度的區域發展是相互排斥、相互競爭的關系。( )√√√?我國語言的地域差異表現為南繁北齊,即南方語言繁雜,北方語言比較單一。我國北方廣大地區都屬北方方言區,從哈爾濱到昆明直線距離3 000多千米,兩地語言雖有區別,但通話、交流并沒有太大障礙。而南方即使在同一方言區內,如閩方言區內,還分福州話、莆田話、閩西話等,彼此差異極大,甚至聽不懂。下圖為中國漢語方言區分布圖。1.(綜合思維、區域認知)我國的漢語方言區的形成與自然地理環境關系密切,從自然地理環境的角度分析我國北方方言區面積廣大,但語言差別不大;南方方言區面積小,語言繁雜的原因。提示:北方多平坦開闊的平原和高原,交通聯系方便,便于人們交往、交流,語言彼此融合,因而語言差別不大;南方多丘陵山地,地形崎嶇,交通閉塞,不利于人們交往、交流,因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方言。2.(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從地理的角度分析國家大力推廣普通話的意義。提示:有利于消除語言隔閡,促進社會交往,對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區域的層級性(1)區域的空間尺度可體現為區域的層級高低。①世界分為大洲,大洲可以分為地區,地區包含國家,國家內部又包含省、區、市、縣等多個層級的行政區。(2)較高層級的區域往往與較大尺度對應,較大尺度的區域可包含若干較小尺度的區域。[特別提醒] 一般來說,區域的空間尺度越大,描述的區域特點就越宏觀;區域的空間尺度越小,描述的區域特點就越詳細。2.不同空間尺度區域之間的關系(1)區域的促進性不同尺度的區域發展可以相互促進。由于存在行政隸屬和管轄關系,不同尺度的行政區在區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2)區域的差異性同一尺度的區域,也會因面積大小和地理位置的差異,具有不同的發展條件和不同的發展方向。關系 舉例同一尺度的區域,也會因面積大小和地理位置的差異,具有不同的發展條件和不同的發展方向 同為國家,俄羅斯領土遼闊,而圣馬力諾是袖珍之國。一般而言,大國有大國的優勢,如自然資源相對豐富;小國也有小國的長處,如國防開支小,便于管理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沿海省級行政區利用沿海優勢招商引資,經濟增長速度明顯快于內陸省級行政區(2024·浙江杭州期末)區域的空間尺度可體現為區域的層級高低,不同尺度的區域發展可以相互促進。結合右圖,回答1~2題。1.圖中①②③區域分別能表示上海市、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是( )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②2.圖中①②③表示不同的區域,下列表述和①—②—③對應正確的是( )A.南方地區—北方地區—青藏地區B.中國—山西省—太原市C.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瑪干沙漠D.中溫帶—干旱地區—青藏高原DC解析:第1題,上海市位于長江三角洲地區,屬于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一部分,故表示上海市、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是③②。第2題,圖中①和②為并列關系,③為②的一部分。南方地區—北方地區—青藏地區三者是并列關系;中國—山西省—太原市,三者是包含關系;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是并列關系,塔克拉瑪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內部;中溫帶—干旱地區是氣候劃分區域,青藏高原是地形劃分區域。雄安新區規劃范圍涉及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部分區域,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暢、生態環境優良、資源環境承載力較強,目前開發程度低,發展空間充裕。結合下圖,完成3~5題。3.下列區域的空間尺度較小的是( )A.河北省 B.北京市C.天津市 D.雄安新區4.國家設立雄安新區的最主要目的是( )A.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B.開發建設雄安地區C.承接天津市的產業轉移D.建設河北省的經濟中心DA5.下列四個區域的發展中,建成世界文化交流中心是其重點發展方向之一的是( )A.河北省 B.北京市C.天津市 D.雄安新區解析:第3題,四個區域中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為省級行政區,空間尺度基本相同,而雄安新區則是較低一級的較小空間尺度的區域。第4題,雄安新區的建設,其主要定位是疏解北京市的非首都功能。第5題,北京市是我國的首都、文化中心,也是我國對外進行文化交流的窗口。B課時作業(一) 多種多樣的區域 [基礎練]1.下列有關行政區域的說法,正確的是( )A.是利用綜合指標進行劃分的B.區域之間沒有明確的界線C.區域內部自然特征差異明顯D.區域之間的自然差異顯著解析:行政區域是利用綜合指標進行劃分的,既有自然指標,又有人文指標,A正確;行政區域之間的界線是明確的,B錯誤;行政區域內部的自然特征差異不一定明顯,如一些空間范圍很小的行政區域,C錯誤;行政區域之間會有顯著的差異,但不一定是自然方面的差異,即自然差異不一定顯著,D錯誤。故選A。A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由于受劃分原則和技術的影響,其范圍的確定和面積的估算具有較大的差異。下表示意2002年版青藏高原范圍特征參數和2021年我國學者最新研究的青藏高原范圍特征參數對比。據此完成2~4題。項目 2002年版 2021年版邊界制圖精度(比例尺) 1∶300萬(其中中國邊界為1∶400萬) 1∶100萬分布國家 中國 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尼泊爾、不丹、緬甸、吉爾吉斯斯坦項目 2002年版 2021年版經度 73°18′52″E—104°46′59″E 67°40′37″E—104°40′43″E緯度 26°00′12″N—39°46′50″N 25°59′26″N—40°01′06″N平均海拔 >4 000 m 約4 320 m,其中中國境內約4 400 m面積 254.23萬km2 308.34萬km2,其中中國境內258.09萬km2東西最長 2 945 km 3 360 km南北最寬 1 532 km 1 560 km2.與2002年版不同,2021年版青藏高原邊界的確定未考慮( )A.地形類型 B.地理位置C.高低起伏 D.行政區劃3.不同于2002年版將邊緣低緩的山頂面、河谷低地等排除在青藏高原范圍以外,2021年版將其都歸入了青藏高原的范圍是因為( )A.氣候特征具有一致性B.形成過程具有相似性C.自然邊界具有過渡性D.地理環境具有差異性DB4.青藏高原區域自然環境特征對其主要發展方向的影響是( )A.垂直落差大,適合發展花卉產業B.湖泊濕地眾多,適宜發展養魚業C.大河發源地應建立自然保護區D.高山冰川廣布,應積極發展滑雪產業C解析:第2題,表格中海拔數據明確,經緯度明確,比例尺變大,對地勢起伏的描述更具體,也就是對其地形類型、地理位置和高低起伏都考慮了,A、B、C不符合題意;由表可知,2021年版青藏高原的范圍不僅僅局限于中國境內,說明未考慮行政區劃界線,D正確。故選D。第3題,青藏高原上的河谷低地海拔較低,與青藏高原上的氣候特征不具有一致性,A錯誤;自然邊界具有過渡性不是將邊緣低緩的山頂面、河谷低地等歸入青藏高原范圍內的原因,C錯誤;區域是按照一定指標劃分出來的地理空間,同一區域的內部具有相似性,由題意可知,2021年版青藏高原的劃分將青藏高原邊緣的山頂面、河谷低地等歸入青藏高原的范圍,是因為其同青藏高原主體一樣具有地殼抬升的過程,B正確,D錯誤。故選B。第4題,青藏高原落差較大,海拔較高,氣候高寒,不適宜發展花卉產業,A錯誤;湖泊、大河源頭眾多,但是生態環境脆弱,不適合發展養魚業,應當作為自然保護區加以保護,B錯誤,C正確;海拔太高,環境惡劣,不適宜發展滑雪產業,D錯誤。故選C。我國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東北地區自然條件不同,發展差異突出。讀圖,完成5~6題。5.我國四大地區的劃分標準是( )A.自然指標B.人文指標C.綜合自然和人文指標D.以上均不是6.下列關于圖中不同空間尺度的區域,敘述正確的是( )A.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的空間尺度是由大到小的B.東北地區—黑龍江省—吉林省的空間尺度是由大到小的C.中部地區與河南省存在行政隸屬和管轄關系D.四大地區的區域發展定位和發展方向各不相同CD解析:第5題,由圖可知,四大地區是綜合了省級行政區和地理位置兩個因素劃分的,故四大地區是綜合了自然和人文指標劃分的,C正確,A、B、D錯誤。故選C。第6題,四大地區的區域空間尺度相同,A錯誤;黑龍江省和吉林省屬于同一空間尺度的區域,B錯誤;河南省位于中部地區,但兩者不存在行政隸屬和管轄關系,C錯誤;四大地區的區域發展條件不同,故發展定位和發展方向也不同,D正確。故選D。讀我國西北某地區新墾區位置圖,完成7~9題。7.該流域新墾區( )A.區域的界線與行政邊界一致B.區域內部農業生產無相似性C.區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是水源D.與非農墾區相互獨立8.圖中行政中心與新墾區的區域空間結構分別表現為( )A.面狀與點狀 B.線狀與島狀C.點狀與島狀 D.點狀與面狀CD9.從區域尺度來看,該區域屬于( )A.大尺度區域 B.中尺度區域C.小尺度區域 D.以上都不對C解析:第7題,西北地區是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區,發展農業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因此區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是水源,C正確;讀圖可知,該流域新墾區的界線與行政邊界不一致,A錯誤;區域內部農業生產都靠近河流,B錯誤;新墾區與非農墾區河流是相互聯系的,D錯誤。故選C。第8題,從圖中可以明顯看出,行政中心為點狀;島狀是指面積較小,被分割成一塊塊的,而圖中新墾區為面狀,D正確,A、B、C錯誤。故選D。第9題,大尺度區域一般指全球或全大陸;中尺度區域一般指較大地區或較大面積國家;小尺度區域一般指局部地區。由圖可知,該區域為西北某地區的一個新墾區,因此應為小尺度區域。故選C。10.區域是人們采用不同指標和方法劃定的,不同空間尺度的區域各具特點。讀我國東北地區、三江平原區域圖,完成下列要求。東北地區區域圖三江平原區域圖(1)下列關于區域空間尺度的說法,不合理的是( )A.區域的空間尺度可體現為區域層級高低B.區域的空間尺度就是指區域的面積大小C.不同尺度的區域發展是可以相互促進的D.同一尺度的區域可能具有不同發展方向B(2)以下兩個區域與東北平原—三江平原的空間層級關系一致的是( )A.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B.珠三角城市群與廣州C.地中海與波羅的海D.季風區與非季風區(3)東北平原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構成我國東部平原。這說明與東部平原相比,東北平原是____________的地形區域。B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較低層級(4)從區域空間尺度的角度,說明東北平原和三江平原的層級關系。答案:東北平原屬于較高層級的地形區域,三江平原屬于較低層級的地形區域;三江平原是東北平原的組成部分。解析:第(1)題,區域的空間尺度可以體現為區域的層級高低;同一尺度的區域,會因面積大小和地理位置的差異,具有不同的發展條件和發展方向;而不同尺度的區域發展是可以相互促進的。綜合上述,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目要求。故選B。第(2)題,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地中海與波羅的海、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均屬于同一層級的區域,故A、C、D錯誤。珠三角城市群是以廣州、深圳、香港為核心所形成的城市群,所以珠三角城市群是較高層級的區域,廣州是較低層級的區域,廣州是珠三角城市群的組成部分,與東北平原—三江平原的空間層級關系一致。故選B。第(3)題,東北平原與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共同構成我國東部平原。這說明與東部平原相比,東北平原是較低層級的地形區域。第(4)題,東北平原可細分為遼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所以東北平原屬于較高層級的地形區域,三江平原屬于較低層級的地形區域;三江平原是東北平原的組成部分。1.(2024·山東聊城市高中教學研究室高二期末)形形色色的傳統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環境的烙印,生動地反映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口袋房,萬字炕,煙囪出在地面上”形象地說出了我國傳統民居“口袋房”的特征。“口袋房”反映所處區域的主要氣候特征是( )A.夏季高溫多雨B.晝夜溫差大C.光照不足D.冬季寒冷大風[提升練]D解析:從圖示可知,“口袋房”屋內東面設有灶屋,西面、北面、南面都設有炕,這是取暖設施,所以反映該地冬季寒冷大風的特征,D正確;“口袋房”的結構與高溫多雨、晝夜溫差和光照關系不大,A、B、C錯誤。故選D。(2024·河北滄州泊頭一中高二上學期月考)下圖示意我國省域、縣域、鄉域、村域的空間體系結構。據此完成2~3題。2.圖示四級區域類型屬于( )A.自然區域 B.行政區域C.經濟區域 D.文化區域3.在我國,圖中四級區域類型數量最多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解析:第2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省域、縣域、鄉域、村域屬于行政區域的劃分,B正確,排除A、C、D。故選B。第3題,結合圖中信息可知,丁為村域尺度,尺度最小,等級最低,區域類型數量最多,D正確;甲為省域,乙為縣域,丙為鄉域,均比村域等級高,區域類型數量較村域更少,排除A、B、C。故選D。BD近年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房屋建筑中鋼鐵總存量也不斷增長。經過緩慢增長期、穩定增長期和快速增長期三個階段后,房屋建筑中鋼鐵總存量由10萬噸增長到28.1億噸。下圖示意中國四大經濟區房屋建筑中鋼鐵總存量及人均鋼鐵存量變化。據此完成4~6題。4.圖中甲、丙分別表示我國的( )A.西部地區、東北地區B.東北地區、東部地區C.東部地區、中部地區D.中部地區、西部地區5.造成不同區域人均鋼鐵存量差異的主要因素有( )①交通便捷度 ②經濟發展水平 ③距海遠近 ④工業化程度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BD6.下列有助于丁地區人均鋼鐵存量增長的國家政策是( )A.西部大開發戰略B.東北振興戰略C.中部崛起戰略D.設立沿海自貿區A解析:第4題,依據材料信息分析可知,房屋建筑中鋼鐵總存量與經濟發展存在正相關的關系。在中國四大經濟區房屋建筑中鋼鐵總存量示意圖中,甲、丁兩地區房屋建筑中鋼鐵總存量增長相對較慢,說明經濟發展速度相對滯后,故甲、丁兩地區屬于西部或東北地區。從人均鋼鐵存量變化來看,甲地區在1982年(我國改革開放前)以前,人均鋼鐵存量明顯大于其他地區,說明其建國初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對較高,故可進一步確定甲地區為中國重要工業基地東北地區,則丁為西部地區;從1982年以后,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家投資布局重點逐步向東部沿海地區轉移,東部地區社會生產力獲得了快速發展,使其房屋建筑中鋼鐵總存量及人均鋼鐵存量明顯大于其他地區,所以丙表示東部地區,則乙表示中部地區。綜合上述分析,B正確,A、C、D錯誤。故選B。第5題,依據材料中“近年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房屋建筑中鋼鐵總存量也不斷增長”這一信息可知,不同區域人均鋼鐵存量差異與經濟發展水平、工業化程度有關,②④正確;我國東部地區距海近,交通便捷度也高,但是在1982年之前,人均鋼鐵存量不高,說明不同區域人均鋼鐵存量差異與交通便捷度和距海遠近的關系不大,①③錯誤。故選D。第6題,由第4題可知,丁地區表示我國西部地區,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可促進西部經濟發展,有助于該地區人均鋼鐵存量增長,A正確;東北振興戰略、中部崛起戰略和設立沿海自貿區,分別針對的是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和東部地區,因此排除B、C、D。故選A。(2024·河北滄州泊頭一中高二上學期月考)方言是語言的地方變體,是語言在時間和空間共同作用下的產物。下圖示意廣東省方言區分布。據此完成7~9題。7.廣東省方言區的分布特征是( )A.各方言區界線明確B.客家語范圍大,占主導地位C.按照自然特征劃分D.粵語主要分布于中部和西部8.客家語方言區內的許多中心城鎮為粵語島,這主要體現了省會城市的( )A.文化輻射功能 B.集聚作用C.產業帶動功能 D.交通樞紐作用DA9.隨著交通的日益便捷,人員交往的日益頻繁,未來廣東省( )A.各方言迅速消亡 B.方言島數增多C.普通話更加普及 D.方言被粵語取代C解析:第7題,據圖可知,廣東方言種類較多,各方言區犬牙交錯,缺乏明確的界線,A錯誤;粵語分布范圍大,省會廣州處于粵語區,所以粵語占主導地位,B錯誤;方言區主要以人文特征進行劃分,C錯誤;粵語主要分布在廣東省的中部和西部地區,D正確。故選D。第8題,省會城市廣州地處粵語區,和省內中心城鎮之間長期存在密切的人員來往、文化交流,省會具有較強的文化輻射帶動功能,并沒有體現省會城市的集聚作用、產業帶動功能、交通樞紐作用,A正確,B、C、D錯誤。故選A。第9題,隨著交通的日益便捷,人員交往的日益頻繁,語言的逐步融合是必然的趨勢,但不會迅速消亡,且廣東經濟發達,外來人口眾多,為交流方便,普通話會日益普及,A、B、D錯誤,C正確。故選C。10.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東北地區”包括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和錫林郭勒盟(蒙東地區),面積為145萬平方千米,總人口為1.2億。隨著《東北振興規劃》的出臺,東北有望成為繼“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之后中國經濟發展的第四極。材料二 下圖為東北地區簡圖。(1)上述材料所呈現出的區域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試從區域的特征入手,分析把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和錫林郭勒盟(蒙東地區)與黑、吉、遼三省同劃為東北地區的原因。區域有一定的面積、形狀、范圍或界線,并有明確的區位特征答案:①從區域的整體性看,二者在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方面具有相對一致性;②從區域的開放性看,二者之間存在著較強的內在聯系。解析:第(1)題,由材料一中信息可知,“東北地區”包括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和錫林郭勒盟(蒙東地區),面積為145萬平方千米,可得出東北地區這個區域有一定的面積和范圍;從材料二東北地區簡圖可看出東北地區具有一定的形狀及區域界線,且作為一個區域,它具有明確的區位特征。第(2)題,從區域的整體性看,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和錫林郭勒盟(蒙東地區)與黑、吉、遼三省在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方面具有相對一致性;從區域的開放性看,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和錫林郭勒盟(蒙東地區)的發展變化會影響到黑、吉、遼三省,二者之間存在著較強的內在聯系,因此把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和錫林郭勒盟(蒙東地區)與黑、吉、遼三省同劃為東北地區。11.(2024·四川省邛崍市高埂中學高二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禾木是新疆阿爾泰山區的一個小村莊。村中居民大多為蒙古族和哈薩克族,習慣吃肉吃面卻不習慣吃菜。每到冬季,這里就變成了銀裝素裹的世界,厚厚的積雪,構成童話般的冰雪夢境。禾木的美景少不了木屋,當地人將粗大筆直的紅松整木兩端挖槽,相互嵌扣,木頭之間的縫隙用泥巴黏合,屋頂普遍采用人字形。近年來,隨著外地游客的不斷涌入,禾木居民的飲食結構也發生了變化,蔬菜的需求量也逐漸增加。下圖示意禾木地理位置與冬季的木屋。(1)禾木有“雪鄉”之稱,冬季平均積雪厚度為1.5 米,試解析其自然原因。(2)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分析禾木村建造特色木屋作為民居的原因。(3)有人主張在附近的草原開荒種植蔬菜,請評價當地種植蔬菜的條件。解析:第(1)題,冬季平均積雪厚度大的自然原因:從圖中可知,西北有缺口,利于西風深入內陸,帶來水汽;禾木位于西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降水多;緯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長,積雪不易融化,故禾木冬季平均積雪厚。第(2)題,阿爾泰山區森林資源豐富,木材充足,建筑原料充足,可以就地取材;“屋頂普遍采用人字形”,屋頂坡度較大,利于冬季積雪從屋頂滑落,避免壓壞房屋。根據材料“當地人將粗大筆直的紅松整木兩端挖槽,相互嵌扣,木頭之間的縫隙用泥巴黏合”可知,房屋的保暖性能好。第(3)題,草原開荒種植蔬菜的有利方面:新疆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蔬菜種植;根據第(1)題解析可知,禾木附近降水較多,能夠滿足蔬菜生長所需的水分條件;因為新疆偏遠,外地蔬菜不易運入,當地市場廣闊;“隨著外地游客的不斷涌入”,說明市場需求量大。不利方面表現為對環境的破壞,當地生態環境脆弱,在附近的草原開荒種植蔬菜,易造成植被破壞,土壤侵蝕加劇,土地荒漠化;當地緯度位置較高,熱量條件較差;且當地人口稀少,市場需求有限;當地種植蔬菜的歷史較短,種植蔬菜的經驗和技術欠缺等。答案:(1)西(北)部山地有缺口,利于西風帶來水汽,遇到阿爾泰山的阻擋,被迫抬升,形成降雪;禾木緯度較高,冬季寒冷而漫長,積雪不易融化,積雪深厚。(2)地處阿爾泰山麓,森林資源豐富,建筑原料充足;人字形屋頂利于冬季積雪從屋頂滑落,避免壓壞房屋;粗大原木,保暖性能好。(3)有利:游客增多,市場需求量大;降水較多,水分條件好;溫帶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蔬菜品質好;地理位置偏僻,外地蔬菜不易運入。不利:緯度較高,熱量條件差;草原開荒易造成植被破壞,引起土壤侵蝕加劇;當地居民種植經驗不足;市場有限,且季節變化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2第1章區域與區域發展第1節多種多樣的區域學案.doc 人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2第1章區域與區域發展第1節多種多樣的區域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