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2第3章城市、產業與區域發展第1節城市的輻射功能課件+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2第3章城市、產業與區域發展第1節城市的輻射功能課件+學案

資源簡介

第三章 城市、產業與區域發展
第一節 城市的輻射功能
學習目標:1.舉例說明城市與區域發展的關系。(綜合思維) 2.結合資料分析,掌握城市功能分類及特點。(綜合思維) 3.分析具體實例,理解城市的輻射功能及其影響。(區域認知)
  城市在區域中的作用
1.城市與區域的關系
2.城市功能
(1)含義:城市在一定區域范圍內的社會經濟生活中所能發揮的作用,主要有生產、服務、管理、集散、創新等功能。
(2)特點
3.城市的輻射功能
(1)含義:指城市各項功能對其所在區域的綜合影響力和發展帶動力。
(2)影響因素
4.城市發展與腹地特征的關系
(1)城市的發展往往受腹地經濟特征的影響
(2)城市的輻射功能因腹地條件而異
5.城市體系
(1)概念:從空間組織看,在一定區域范圍內,不同規模等級的城市,構成具有一定功能和結構的城市體系。
(2)形成:城市之間通過人流、物流、資本流和信息流等,將區域內各種活動和聯系圍繞城市組織起來,形成分工明確、聯系緊密的關聯網絡。
(3)特點:城市規模越大,交通運輸網絡越密,聯通效率越高,聯系強度越大,輻射范圍越大,其在區域城市體系中地位越高。
6.大都市
通常情況下,規模較大的區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被稱為大都市。
[微思考] 為什么說城市是區域的核心?
提示:城市對區域發展起主導作用,是區域的管理中心、服務中心和經濟增長中心。
[判一判] 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
(1)重工業是提供生產資料的部門,輕工業是提供消費資料的部門。(√)
(2)腹地農產品豐富,利于發展重工業。(?)
(3)距離中心城市近的城鎮一定成為中心城市的“臥城”。(?)
(4)區域內不同等級的城市分工明確、聯系密切。(√)
(5)城市輻射范圍越大,在區域城市體系中地位越高。(√)
[糾易錯] 城市的服務功能等同于城市的輻射功能。
提示:錯誤。有些城市的服務功能比較單一,城市的規模相對較小,輻射功能較小,但這種單一的服務功能的服務范圍卻有可能非常廣,如安徽省黃山市的旅游服務功能突出,可影響到國外,因此城市的服務功能并不等同于城市的輻射功能。
2020年2月28日,為加快實施《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陜西省、山西省、甘肅省近日共同印發《推動〈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實施聯席會議制度》。旨在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下圖是關中平原城市群規劃范圍圖。
1.(區域認知)分析關中平原位置的重要性。
提示:地處我國內陸中心,是亞歐大陸橋的重要支點,是我國西部地區面向東中部地區的重要門戶。
2.(綜合思維)分析西安市成為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原因。
提示:在關中平原城市群中,西安城市規模最大,交通運輸網絡最密集,聯通效率最高,聯系強度最大,輻射范圍最廣,故成為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3.(綜合思維)分析城市發展與其腹地之間的關系。
提示:城市發展通常受腹地經濟特征的影響,城市的輻射功能因腹地條件而異。
1.城市輻射功能的主要特點
(1)城市輻射功能的前提條件是區域的對外開放和資源的自由流動。
(2)輻射功能的強弱同城市自身的規模等級高低及城市功能有關。城市的規模越大、等級越高、城市的綜合功能越突出,則城市的輻射功能越強。
(3)城市因其輻射功能而獲得不斷發展的動力。
(4)城市的輻射功能會因城市腹地范圍的不斷擴大、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而不斷增強、擴展。
(5)城市的輻射功能主要通過產業、資本、科學技術、人才、信息等經濟要素對區域發展產生影響,實現的媒介主要有交通網、信息網、關系網等。
2.影響城市輻射功能的因素
因素 影響 表現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優越,腹地廣闊,輻射范圍大,發展條件優越,潛力大 優越的地理位置能極大地提高城市等級,擴大輻射范圍,如上海市城市規模的變化過程與它所處的地理位置關系密切
資源因素 城市因大規模的產業集聚,使得資源需求擴大,促進更大范圍內的資源開發利用 因產業集聚使城市所需資源的來源區擴大,促進了城市與區域之間的產業聯系,增強了城市的輻射功能
交通條件 位于交通樞紐上的城市能夠通過發達的交通網絡為更遠的區域提供服務,使其服務范圍擴大 鐵路樞紐城市、公路樞紐城市、港口城市等,往往輻射功能相對較強
人口因素 城市的集聚作用對廣大區域內的人口產生強大的吸引力 城市的集聚作用使人口大量聚集,城市的規模不斷擴大,城市的輻射功能進一步增強,輻射范圍會進一步擴大
經濟發展水平 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的地區,區域之間的經濟關聯程度越高,產業、資金、信息、人口、交通等經濟要素的流動與聯系越密切 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的地區,交通運輸網絡越發達,信息交流越密切、人口流動越頻繁、產業互動越高效,城市的輻射功能越強
城市的輻射功能,是指城市各項功能對其所在區域的綜合影響力和發展帶動力。核心城市通過自己優先發展或者發展突出的優勢,對周邊地區產生集聚的效應,主要表現為人力、資源、原材料等向核心城市靠攏。據此完成1~2題。
1.可以用來表示城市輻射能力大小的是(  )
A.城市等級 B.城市腹地范圍
C.城市面積 D.城市經濟水平
2.下列關于城市輻射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城市輻射功能與城市規模等級無關
B.城市輻射功能與城市功能關系不大
C.城市腹地范圍與城市輻射功能呈正相關
D.經濟發展水平與城市輻射功能呈負相關
解析:第1題,城市輻射能力的大小可以用城市腹地范圍來表示。故選B。第2題,城市輻射功能的強弱與城市的規模等級高低及城市的功能有關。城市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城市發展規模和潛力越大,城市輻射功能越強,城市的腹地范圍越大,故城市腹地范圍與城市輻射功能呈正相關。故選C。
答案:1.B 2.C 
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國家規劃建設北京通州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兩項戰略舉措,將形成北京新的兩翼,拓展區域發展新空間。讀圖,完成3~4題。
3.與通州相比,選擇雄安新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主要原因是(  )
①靠近白洋淀,資源環境承載力強 ②距北京較近,受其輻射影響發展快 ③交通設施好,便于開展對外聯系 ④開發程度低,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利于北京市(  )
A.擴大城市規模 B.豐富城市職能
C.改善城市環境 D.提高城市等級
解析:第3題,讀圖分析可知,雄安新區距離北京比通州距離北京更遠,②錯誤;雄安新區靠近白洋淀,生態環境優良,資源環境承載力強,①正確;雄安新區現有開發程度較低,交通等基礎設施較通州薄弱,但發展空間比較充裕,具備高起點高標準開發建設的基本條件,③錯誤,④正確。故選D。第4題,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有利于北京市分散城市職能,從而疏散人口,控制人口規模,改善城市環境。故選C。
答案:3.D 4.C 
紐約的發展和輻射功能
1.紐約的發展
2.紐約的輻射功能
影響地區 輻射功能的表現 輻射功能的效果
周邊地區 依托高速公路和軌道交通,中心城區的居住、生產、服務等功能逐漸分散到周邊地區 帶動周邊中小城市發展,形成多個具有競爭力的衛星城市
城市帶 通過高速公路和航空線路緊密聯系,各城市分工協作,形成了以金融、貿易等服務業為主導又各具特色的產業體系 促進了“波士華城市帶”的形成
美國 通過完善的交通運輸網和發達的信息網絡,促進了人才、商貿活動、信息等在全國范圍內的流動 有力促進了美國的發展,成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城市
世界 是全球的物流樞紐和信息中心,發揮著國際政治、經濟、金融、文化中心等多種職能 影響國際事務和決策,控制國際資本流動和交易,成為全球文化之都
[微思考] 紐約的輻射范圍在哪里?
提示:紐約具有綜合性的城市職能,對周邊地區、“波士華城市帶”、美國乃至世界都有輻射帶動作用。
[判一判] 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
(1)鄭州市的城市功能比較單一。(?)
(2)區域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會進一步增強城市的輻射功能。(√)
(3)河南鄭州市與北京市的輻射功能相同。(?)
(4)紐約市是美國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
[糾易錯] 上海大都市的輻射范圍是上海大都市區、長江三角洲城市群。
提示:上海大都市的輻射范圍以上海大都市為核心,向外分為上海大都市區、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由于地處長江入海口,對長江經濟帶也有明顯的影響。
[特別提醒] 區域內的所有城市在區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有機的城市體系,其中的中心城市產生輻射帶動作用,與周邊中小城市形成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良性互動關系。
“如果你愛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里是地獄”。20世紀90年代初轟動一時的暢銷書和同名電視連續劇《北京人在紐約》里的這句話影響了太多中國人。
美國紐約作為國際大都市,每年有高達5 000 萬的游客到訪紐約市,這里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曼哈頓是紐約的市中心,紐約最重要的商業、金融、保險機構均分布在這里,這里匯集了世界500強中絕大部分公司的總部,也是聯合國總部的所在地。世界金融中心——華爾街分布在曼哈頓下城,而紐約的大企業、商業中心分布在曼哈頓中城。整個曼哈頓聳立著超過5 500棟高樓,其中35棟超過了2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摩天大樓集中區,擁有紐約標志性的新世貿大廈、帝國大廈、洛克菲勒中心、克萊斯勒大廈、大都會人壽保險大廈等建筑。每到夜晚,曼哈頓中城數千棟摩天大樓通夜而亮,體現了紐約在世界上絕對強大的經濟實力,因此曼哈頓中城也被喻為“世界上最好的地方”。
1.(綜合思維)每年有高達5 000萬的游客到訪紐約市,試說明紐約市可為眾多的游客提供的服務功能有哪些?
提示:紐約市可為游客提供交通、住宿、餐飲、購物、娛樂等服務。
2.(綜合思維)世界各國的銀行家們每天都會密切關注紐約華爾街股市的行情,這反映了紐約市的什么輻射功能?
提示:紐約市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
3.(區域認知)紐約市匯集了世界500強中絕大部分公司的總部,也是聯合國總部的所在地,這反映了紐約的什么職能?
提示:紐約市是世界重要的國際政治、經濟中心。
4.(綜合思維)佇立著美國的標志——自由女神像的紐約港的服務范圍有何特點?其對紐約的重要影響是什么?
提示:紐約港是世界重要的海港之一,其服務范圍可達全世界。紐約港是紐約市形成和發展的基礎,紐約港的發展壯大促進了紐約成為國際大都市。
紐約港的主要區位優勢
(1)哈得孫河為港口提供了淡水,避風的深水海港保證了入港航道應有的寬度和大量船舶拋錨所需的空間。
(2)哈得孫河河口地勢平坦開闊,為港口設備、建筑以及紐約市進行合理的平面布局提供了有利條件。
(3)紐約港的經濟腹地是美國最發達的東北部工業區,有多條鐵路通往美國各地。
(4)紐約港以紐約市為依托,紐約市是美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和對外貿易口岸,人、財、物的優勢對港口的建設和發展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2024·河南洛陽期末)波士華城市帶位于美國東北部,該城市帶各城市間分工明確、聯系緊密,是世界上形成最早、發育最為成熟的大城市帶。據此完成1~2題。
波士華城市帶主要城市發展特點
主要城市 紐約 波士頓 費城 巴爾的摩 華盛頓
發展特點 城市群中最大的城市,發展歷史早 距離歐洲最近的港口,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波士頓大學等高等學府所在地 美國曾經的首都,是美國最古老的城市 海港城市,萬噸巨輪可直接開進港區,鐵路干線與港區緊密相連 美國的首都
1.波士華城市帶的發展限制了各核心城市的(  )
A.服務種類 B.輻射范圍
C.人口數量 D.城市等級
2.波士華城市帶中以重化工業為主導產業的城市為(  )
A.波士頓 B.費城
C.巴爾的摩 D.紐約
解析:第1題,波士華城市帶發展中,各核心城市分工明確,限制了各核心城市的服務種類,A正確;各城市間聯系緊密,輻射范圍大,B錯誤;沒有限制各核心城市的人口數量,C錯誤;城市等級沒有限制,都是大城市,D錯誤。故選A。第2題,巴爾的摩是海港城市,鐵路干線與港區緊密相連,有利于原料、燃料的運入和產品的輸出,應是以重化工業為主導產業的城市,C正確;波士頓靠近歐洲,高等學府云集,應是以高科技產業和教育為主導,A錯誤;費城曾是美國的首都,地理位置優越,經濟結構比較多樣化,B錯誤;紐約是國際金融貿易中心,金融輻射作用強,D錯誤。故選C。
答案:1.A 2.C
讀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圍及城市分布圖,完成3~4題。
3.下列關于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上海和南京都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超大城市
B.上海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
C.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圍包括江蘇、浙江、上海
D.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包含了三條經濟發展帶
4.上海對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輻射作用主要體現在(  )
①上海向周邊地區釋放大量物流 ②上海向周邊地區釋放資金流和技術流 ③上海與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其他城市共享基礎設施 ④上海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3題,上海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唯一超大城市,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圍包括江蘇、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包含了四條經濟發展帶。故選B。第4題,上海對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輻射作用表現在上海向周邊地區釋放大量物流、資金流和技術流。上海與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其他城市共享基礎設施是輻射作用的途徑。上海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輻射作用的基礎。故選A。
答案:3.B 4.A 
課時作業(七) 城市的輻射功能
[基礎練]
鄭州地處中原腹地,清末時期京漢和隴海兩條鐵路在鄭州交會,使其在區域城市體系中的地位得到提高,目前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據此完成1~2題。
1.鄭州城市地位的提高得益于(  )
A.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 B.交通條件的改善
C.大量人口的遷入 D.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
2.目前鄭州是中原城市群中輻射功能最強的城市,其主要原因包括(  )
①城市等級高 ②交通樞紐地位高 ③經濟發展水平高 ④城市面積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第1題,根據材料得知,鐵路線的交會、交通條件的改善使得鄭州城市地位提高。故選B。第2題,鄭州是河南省會,也是中原城市群中等級最高的城市,交通樞紐地位和經濟發展水平高,所以輻射功能最強,①②③正確。故選A。
答案:1.B 2.A
下圖是我國南部沿海某地區海港及其腹地關系示意圖,圖中圓圈大小代表城鎮人口規模大小。讀圖,完成3~4題。
3.下列關于圖中港口城市的敘述,正確的是(  )
A.P1的服務范圍與人口規模均大于P2
B.P1形成時間早,腹地范圍大于P2
C.P1和P2的服務范圍是以各自為中心均衡向四周擴展
D.P1與P2的城市等級與職能完全相同
4.下列關于圖中城市的敘述,正確的是(  )
A.M2將成為區域經濟中心
B.高速公路的建設會使P2港口腹地范圍縮小
C.高速公路的建設使M1、M2區位條件明顯改善
D.M2的輻射范圍大于M1,對區域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強
解析:第3題,讀圖可知,P1的人口規模明顯大于P2,且P1有高速公路與內陸城鎮連接,其城市等級高于P2,P1的輻射范圍比P2大,故其服務范圍也比P2大,A正確,D錯誤;根據圖中信息不能判斷出P1的形成時間比P2早,B錯誤;P1的服務范圍可能主要向高速公路方向延伸和擴展,C錯誤。故選A。第4題,M2不可能成為區域經濟中心,因為P1的城市等級更高,A錯誤。高速公路的建設可能使P2港口的腹地范圍擴大,B錯誤。M1處沒有高速公路經過,受高速公路的影響較小;受高速公路的影響,M2的區位條件明顯改善,其輻射范圍大于M1,對區域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強,D正確,C錯誤。故選D。
答案:3.A 4.D 
(2024·河北省石家莊第二中學高二上學期月考)交通是城市間要素流動的重要載體,不同的交通流模式能夠反映出城市間的相互聯系狀況。有學者基于我國某省2019年9月的日平均車流量數據信息,提出了該省高速公路交通流三種模式(如下圖)。據此完成5~6題。
5.僅從交通流的角度考慮,區域中心城市對一般城市輻射帶動作用最明顯的是(  )
A.甲模式 B.乙模式
C.丙模式 D.三種模式一樣
6.促進丙模式區域中心城市間交通流進一步發展的是(  )
①區域分工協作 ②區域信息交流 ③區域地形平坦 ④區域氣候濕潤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第5題,甲模式中主要交通流位于一般城市之間,區域中心城市交通流為一般交通流,區域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并不明顯,A錯誤;乙模式主要交通流為一般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之間,體現出區域中心城市對周邊一般城市起到明顯輻射帶動作用,B正確;從丙模式圖可以看到其主要交通流為各區域中心城市間的流動,未體現區域中心城市對一般城市的明顯輻射帶動作用,C、D都錯誤。故選B。第6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交通可以促進丙模式中區域中心城市間的信息交流和產業分工協作,促進區域之間的經濟、社會協同發展,①②正確;地形平坦和氣候濕潤等自然條件對于中心城市之間的進一步交流沒有明顯的促進作用,③④錯誤。故選A。
答案:5.B 6.A
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作為區域的核心,對區域發展起著輻射帶動作用。城市之間主要通過人流、物流、資本流和信息流等,將區域內各種活動和聯系圍繞城市組織起來形成分工明確、聯系緊密的關聯網絡。上海市是長三角城市體系中唯一的超大城市,是長三角區域發展的龍頭和區域協作的紐帶。下圖為長三角主要城市分布圖和某年上海市對長三角部分城市輻射強度示意圖。
(1)從地理位置的角度,說明上海的輻射帶動作用。
(2)分析某年上海市對長三角不同城市輻射強度的分布特征。
(3)歷史上由于長江的阻隔把江蘇劃分為蘇南和蘇北兩大地區,指出其中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并說明其原因。
解析:第(1)題,上海的特殊位置主要體現在沿河、沿海且位于我國海岸線的中點。上海位于長江入海口,可以利用內河航運輻射帶動長江流域城市和地區的發展;從海岸線來看,位于南北海岸線的中點,可輻射帶動東部沿海地區發展;上海還是我國重要的鐵路、航空、水運樞紐,交通運輸十分發達,是內陸地區發展對外貿易的重要紐帶,基本上能夠輻射帶動全國很多地區,特別是對長三角周邊地區的城市具有很強的輻射帶動作用。第(2)題,讀某年上海市對長三角部分城市輻射強度示意圖可看出,長三角城市群的城市受上海輻射帶動的強度與其和上海的距離呈正相關。據圖可看出,蘇州、無錫、南通、嘉興由于距離上海較近,受上海輻射強度大;而舟山、揚州等城市因距離上海較遠,受上海輻射強度較小。第(3)題,通過前兩問得出的結論可知,一般情況下,距離上海越近,受上海輻射強度越大,承接產業轉移越多,經濟發展水平越高。所以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為蘇南地區,原因是蘇南地區距離上海更近,受上海的輻射帶動作用更大;與上海的交通更便利,聯系更方便;靠近上海,承接上海產業轉移更多,促進了蘇南地區的經濟發展。
答案:(1)位于長江入海口,可以利用內河航運輻射帶動長江流域發展;位于南北海岸線的中點,可輻射帶動東部沿海地區發展;上海是我國重要的鐵路、航空、水運樞紐,是內陸地區發展對外貿易的重要紐帶。
(2)蘇州、無錫、南通、嘉興由于距離上海較近,受上海輻射強度大;舟山、揚州等城市因距離上海較遠,受上海輻射強度較小。
(3)蘇南。距離上海更近,受其輻射帶動作用更大;與上海的交通更便利;承接上海產業轉移更多。
[提升練]
(2024·河北省石家莊第二中學高二上學期月考)斷裂點理論可用于研究城市空間影響力。斷裂點位于兩個城市的吸引力平衡處,到斷裂點的距離占兩地距離的比例能夠較好地反映城市綜合實力。根據斷裂點位置,可以勾勒出中心城市的主要經濟腹地范圍。下圖示意南京與周邊城市的斷裂點位置和經濟腹地范圍。據此完成1~2題。
1.下列城市受南京市經濟輻射影響最小的是(  )
A.滁州、宣城 B.巢湖、馬鞍山
C.合肥、常州 D.合肥、滁州
2.為增強南京市對周邊城市的經濟輻射影響,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提升區域信息化水平
B.發展同質化產業鏈條
C.疏解南京的城市功能
D.完善市區內交通線路
解析:第1題,據圖可知,滁州、巢湖、馬鞍山、宣城四個城市中,南京到其斷裂點的距離占比較大,說明南京對其經濟輻射影響較大。揚州、鎮江、常州、合肥四個城市中,南京到其斷裂點的距離占比較小,說明南京對其經濟輻射影響較小。綜上可知,C正確,排除A、B、D。故選C。第2題,據材料可知,提升區域信息化水平,有助于促進南京與周邊城市的信息聚集、交流,從而增強南京對周邊城市的經濟輻射,A正確;發展同質化產業鏈條會加劇城市間競爭,不利于區域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B錯誤;疏解南京的城市功能,會削弱南京綜合實力,C錯誤;完善市內交通線路,有利于南京經濟發展,但輻射帶動周邊城市發展程度有限,D錯誤。故選A。
答案:1.C 2.A
(2024·河北省石家莊第二中學高二上學期月考)長江經濟帶是我國功能最全、集聚輻射力最強與綜合價值最高的區域,主要核心城市有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等。下圖示意長江經濟帶和主要城市分布。據此完成3~5題。
3.經濟主軸為經濟輔軸提供的主要是(  )
A.能源動力 B.原料
C.資金 D.勞動力
4.與上海和武漢相比,重慶輻射強度和輻射效果均較小,主要影響因素是(  )
A.人口數量 B.交通便捷程度
C.海陸位置 D.城市占地面積
5.提高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輻射強度和輻射效果,可以(  )
A.建設多個衛星城
B.向周邊地區大量遷入人口
C.轉移高科技產業
D.統籌優化區域的資源配置
解析:第3題,經濟主軸上的為區域核心城市,經濟較為發達,主要向其輻射的經濟輔軸上的城市提供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等經濟發展要素,C正確;相對于經濟主軸,能源動力、原料、勞動力等方面經濟輔軸更具優勢,A、B、D錯誤。故選C。第4題,重慶位于長江上游,地形以山地為主,受河流與地形的影響,與其他城市間的交通網絡不完善,導致其輻射強度和輻射效果顯著小于上海和武漢,B正確。與B項內容相比,A、C、D項所述內容影響較小。故選B。第5題,提高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輻射強度和輻射效果,應統籌優化區域的資源配置,按照區位條件和資源稟賦進行產業轉移,優化產業布局,引導人口合理分布,謀劃長江經濟帶整體效益最大化,D正確;建設多個衛星城目的是分散中心城市的職能,緩解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A錯誤;人口數量應與環境承載力相適應,而不是向周邊地區大量遷入,B錯誤;高科技產業應分布在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而不是向外轉移,C錯誤。故選D。
答案:3.C 4.B 5.D
在“成都東進、重慶西擴”的時代背景下,作為成渝“雙門戶”的資陽市,積極構建“聯動成渝、全面開放、市域一體、共建共興”的發展格局。此外,資陽還將加快融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航空綜合交通樞紐,打造成渝直線黃金通道,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在資陽流動和高效集聚,將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助推成渝主軸聯動融合發展。下圖為成渝城市群空間結構規劃略圖。據此完成6~7 題。
6.下列城市中城市職能最多的是(  )
A.資陽 B.成都
C.南充 D.宜賓
7.下列關于圖中城市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成都服務種類比重慶多
B.自貢服務范圍包含內江
C.自貢和內江的城市等級相同
D.成都服務范圍包含圖示區域
解析:第6題,成都是省會城市,是四個選項中級別最高的城市,所以城市職能最多,B正確,A、C、D錯誤。故選B。第7題,不同等級的城市,提供的服務種類和服務范圍不同。成都和重慶均屬于核心城市,服務種類類似。同一等級城市的服務范圍相互排斥,自貢和內江均屬于地級城市,城市等級相同,服務范圍相互排斥。重慶位于圖示區域,所以成都的服務范圍不會包含整個圖示區域。故選C。
答案:6.B 7.C 
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位于“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會處,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起點,在西部打造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讀圖,完成8~9題。
8.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區位優勢有(  )
①緊鄰東南亞,國際市場廣闊 ②能源礦產豐富,產業基礎好 ③勞動力充足,科技水平較高 ④經濟基礎好,城市化水平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建設成渝雙城經濟圈的積極意義是(  )
A.加速資源開發利用 B.徹底解決城市化問題
C.優化產業分工協作 D.帶動成都、重慶的發展
解析:第8題,成渝地區位于我國西南內陸,不與東南亞接壤,①錯誤;該區域礦產資源豐富,三線建設時期奠定了較好的產業基礎,②正確;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成渝兩地高校和科研機構數量多,科技水平較高,③正確;經濟基礎和城市化水平較東部地區低,④錯誤。綜上所述,D正確,A、B、C錯誤。故選D。第9題,加速資源開發不利于可持續發展,A錯誤;成渝經濟圈建設有助于緩解成都、重慶大城市病問題,不可能徹底解決,B錯誤;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利于區域內各城市揚長避短,產業進一步進行分工與協作,C正確;雙城經濟圈的建設可以帶動成渝地區所有城市的共同發展,D錯誤。故選C。
答案:8.D 9.C
武漢都市圈,又稱武漢“1+8”城市圈,是指以中部地區最大城市武漢為圓心,覆蓋黃石、鄂州、黃岡、孝感、咸寧、仙桃、潛江、天門等周邊8個大中型城市所組成的城市群。讀武漢都市圈范圍圖,完成10~12題。
10.下列關于武漢都市圈城市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黃岡市的城市等級高于鄂州市
B.圖中的城市等級超過了4級
C.武穴市經常舉辦國際博覽會
D.武漢市服務范圍能夠輻射到鄰近的河南省
11.在武漢都市圈內,下列出現的現象可信的是(  )
①武漢市的居民大幅遷移到咸寧市 ②從鄂州到武漢上班將會更加便捷 ③孝感市和武漢市的經濟水平將拉大 ④武漢市的城市化速度將會加快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2.下列關于武漢都市圈帶來的影響,錯誤的是(  )
①促進了區域內不同產業獨立與分工 ②提高了武漢市的輻射帶動作用 ③利于區域基礎設施的協同規劃共享 ④利于區域內城市化的整體推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10題,讀圖分析,黃岡市和鄂州市都屬于省轄市,城市等級相同,A錯誤;圖中城市等級分為省會、省轄市、縣級市、縣4個等級,B錯誤;武穴市屬于縣級市,城市等級低,職能少,不適合舉辦國際博覽會,C錯誤;武漢市是我國中部地區最大的城市,服務范圍不僅包括整個湖北省,也能夠輻射到鄰近的省份,如河南省,D正確。故選D。第11題,目前我國人口遷移的主要方向是從經濟欠發達的地區遷往經濟發達的地區,武漢比咸寧城市等級高,經濟更發達,不可能出現人口大量向咸寧遷移的情況,①錯誤;武漢都市圈的建設加強了武漢和周邊城市的聯系,因此從鄂州到武漢上班將會更加便捷,②正確;武漢都市圈的建設有助于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孝感市和武漢市的經濟水平差距,③錯誤;武漢都市圈的建設為武漢市發展提供新的動力,武漢市的城市化速度將會加快,④正確。故選B。第12題,武漢都市圈的建設促進了區域內不同產業的分工與協作,①錯誤;提高了武漢市輻射帶動作用,②正確;有利于區域基礎設施的協同規劃共享,加快武漢都市圈一體化進程,③正確;有利于區域內城市化分類推進,④錯誤。故選D。
答案:10.D 11.B 12.D 
讀下圖,完成13~14題。
13.紹興市行政區劃調整后,越城區的(  )
A.城市等級變高 B.城鎮人口減少
C.服務范圍增大 D.職能種類減少
14.紹興市行政區劃的調整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對城市體系的直接影響(  )
A.交通 B.行政
C.科技 D.人口
解析:第13題,從圖中可以看出,越城區仍然是一個區,等級并沒有提高,A錯誤;越城區城鎮人口會增加,B錯誤;紹興市行政區劃調整后,越城區管轄的范圍增加,因而服務范圍增大,C正確;職能種類可能增加,D錯誤。故選C。第14題,紹興市在行政區劃調整中撤縣設區,反映了行政因素對城市體系的直接影響,B正確;撤縣設區并沒有反映出交通、科技、人口對于城市體系的影響,A、C、D錯誤。故選B。
答案:13.C 14.B 
15.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海市的城市規模由早期不如寧波市、南京市、廣州市,到后來成為我國的超大城市,這得益于它的地理位置與交通條件的優越性。
上海市地理位置示意圖
材料二 大慶市由原來的“北大荒”發展成為人口百萬的大城市。合肥市原先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后來成為安徽省的行政中心,才迅速發展為大城市。
(1)結合上海市地理位置示意圖,分析上海市的發展變化與上海市所處的地理位置、交通條件的發展有什么關系。
(2)結合材料二,指出影響城市等級提升的因素有哪些。
解析:第(1)題,由圖可知,上海位于我國大陸南北海岸線的中點、長江入海口,地理位置優越,對內、對外聯系便利,大大擴大了經濟腹地和服務范圍;由圖可看出,上海與杭州、北京等大城市之間有鐵路網連接,與長江流域有水路運輸和鐵路網相連,交通條件十分便利,加上地處人口稠密的長江三角洲,有充足的原材料、勞動力、農產品供應和廣闊的市場;地處長江三角洲的東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地形平坦開闊,有利于城市的建設和城市規模擴大,促進經濟的發展。第(2)題,由材料可知,大慶因為有豐富的石油資源,石油的開發使城市規模不斷擴大,等級得以提升;合肥成為省會主要與政策有關。故城市等級的提升影響因素往往包括資源的開發、行政手段(政策)。另外,還與優越的地理位置、交通方式的變化等有關。
答案:(1)①上海市位于我國南北海岸線的中點以及長江的出海口,對內、對外聯系方便,大大擴大了服務范圍。②上海市有發達的鐵路網連接長江流域和北京市、杭州市等城市,同時位于我國人口稠密區,使上海市有充足的原材料、勞動力、農產品供應和廣闊的市場。③上海市位于長江三角洲的東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廣闊平坦的土地利于城市規模的擴大和經濟的發展。
(2)資源和行政(政治)因素。
16.上海和武漢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上海是我國1984年首批設立的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是我國的經濟中心,是一座現代化國際大都市。20世紀90年代,武漢成為長江沿岸開放的五個城市之一,現在已成為我國長江經濟帶中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下圖為長江經濟帶示意圖。
請提出增強武漢市對周邊城市的輻射作用的具體對策。
解析:增強武漢市對周邊城市的輻射作用可以從提高武漢市的經濟實力,加強武漢市對外聯系,完善武漢市對外交通等基礎設施方面分析,如加快產業結構升級,培育高新技術產業,加快先進制造業建設,提高制造業水平,從而提高綜合經濟實力;發展對外交通,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程度,加強與沿海發達城市的合作;加大高校和科研投入,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加強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物流體系,發展現代物流業等。
答案:培育高新技術產業,加快先進制造業建設,提高綜合經濟實力;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程度,加強與沿海發達城市的合作;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加強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現代物流業等。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88張PPT)
第三章 城市、產業與區域發展
第一節 城市的輻射功能
學習目標:1.舉例說明城市與區域發展的關系。(綜合思維) 2.結合資料分析,掌握城市功能分類及特點。(綜合思維) 3.分析具體實例,理解城市的輻射功能及其影響。(區域認知)
研習任務一 城市在區域中的作用
1.城市與區域的關系
2.城市功能
(1)含義:城市在一定區域范圍內的__________________中所能發揮的作用,主要有生產、服務、管理、______、創新等功能。
社會經濟生活
集散
單一
綜合性
3.城市的輻射功能
(1)含義:指城市各項功能對其所在區域的_______________和發展帶動力。
(2)影響因素
綜合影響力
規模等級高低
強弱
腹地
4.城市發展與腹地特征的關系
(1)城市的發展往往受腹地____________的影響
(2)城市的輻射功能因____________而異
經濟特征
腹地條件
5.城市體系
(1)概念:從____________看,在一定區域范圍內,不同規模等級的城市,構成具有一定功能和結構的城市體系。
(2)形成:城市之間通過人流、物流、資本流和信息流等,將區域內各種活動和聯系圍繞城市組織起來,形成____________、聯系緊密的關聯網絡。
(3)特點:城市規模越大,交通運輸網絡越密,聯通效率越高,聯系強度越大,輻射范圍______,其在區域城市體系中地位______。
空間組織
分工明確
越大
越高
6.大都市
通常情況下,規模較大的區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被稱為大都市。
[微思考] 為什么說城市是區域的核心?
提示:城市對區域發展起主導作用,是區域的管理中心、服務中心和經濟增長中心。
[判一判] 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
(1)重工業是提供生產資料的部門,輕工業是提供消費資料的部門。( )
(2)腹地農產品豐富,利于發展重工業。( )
(3)距離中心城市近的城鎮一定成為中心城市的“臥城”。( )
(4)區域內不同等級的城市分工明確、聯系密切。( )
(5)城市輻射范圍越大,在區域城市體系中地位越高。( )

?
?


[糾易錯] 城市的服務功能等同于城市的輻射功能。
提示:錯誤。有些城市的服務功能比較單一,城市的規模相對較小,輻射功能較小,但這種單一的服務功能的服務范圍卻有可能非常廣,如安徽省黃山市的旅游服務功能突出,可影響到國外,因此城市的服務功能并不等同于城市的輻射功能。
2020年2月28日,為加快
實施《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
劃》,陜西省、山西省、甘肅
省近日共同印發《推動〈關中
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實施聯
席會議制度》。旨在推動形成
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
經濟布局。右圖是關中平原城
市群規劃范圍圖。
1.(區域認知)分析關中平原位置的重要性。
提示:地處我國內陸中心,是亞歐大陸橋的重要支點,是我國西部地區面向東中部地區的重要門戶。
2.(綜合思維)分析西安市成為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原因。
提示:在關中平原城市群中,西安城市規模最大,交通運輸網絡最密集,聯通效率最高,聯系強度最大,輻射范圍最廣,故成為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3.(綜合思維)分析城市發展與其腹地之間的關系。
提示:城市發展通常受腹地經濟特征的影響,城市的輻射功能因腹地條件而異。
1.城市輻射功能的主要特點
(1)城市輻射功能的前提條件是區域的對外開放和資源的自由流動。
(2)輻射功能的強弱同城市自身的規模等級高低及城市功能有關。城市的規模越大、等級越高、城市的綜合功能越突出,則城市的輻射功能越強。
(3)城市因其輻射功能而獲得不斷發展的動力。
(4)城市的輻射功能會因城市腹地范圍的不斷擴大、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而不斷增強、擴展。
(5)城市的輻射功能主要通過產業、資本、科學技術、人才、信息等經濟要素對區域發展產生影響,實現的媒介主要有交通網、信息網、關系網等。
2.影響城市輻射功能的因素
因素 影響 表現
地理
位置 地理位置優越,腹地廣闊,輻射范圍大,發展條件優越,潛力大 優越的地理位置能極大地提高城市等級,擴大輻射范圍,如上海市城市規模的變化過程與它所處的地理位置關系密切
資源
因素 城市因大規模的產業集聚,使得資源需求擴大,促進更大范圍內的資源開發利用 因產業集聚使城市所需資源的來源區擴大,促進了城市與區域之間的產業聯系,增強了城市的輻射功能
因素 影響 表現
交通
條件 位于交通樞紐上的城市能夠通過發達的交通網絡為更遠的區域提供服務,使其服務范圍擴大 鐵路樞紐城市、公路樞紐城市、港口城市等,往往輻射功能相對較強
人口
因素 城市的集聚作用對廣大區域內的人口產生強大的吸引力 城市的集聚作用使人口大量聚集,城市的規模不斷擴大,城市的輻射功能進一步增強,輻射范圍會進一步擴大
因素 影響 表現
經濟
發展
水平 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的地區,區域之間的經濟關聯程度越高,產業、資金、信息、人口、交通等經濟要素的流動與聯系越密切 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的地區,交通運輸網絡越發達,信息交流越密切、人口流動越頻繁、產業互動越高效,城市的輻射功能越強
城市的輻射功能,是指城市各項功能對其所在區域的綜合影響力和發展帶動力。核心城市通過自己優先發展或者發展突出的優勢,對周邊地區產生集聚的效應,主要表現為人力、資源、原材料等向核心城市靠攏。據此完成1~2題。
1.可以用來表示城市輻射能力大小的是(  )
A.城市等級 B.城市腹地范圍
C.城市面積 D.城市經濟水平
B
2.下列關于城市輻射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城市輻射功能與城市規模等級無關
B.城市輻射功能與城市功能關系不大
C.城市腹地范圍與城市輻射功能呈正相關
D.經濟發展水平與城市輻射功能呈負相關
解析:第1題,城市輻射能力的大小可以用城市腹地范圍來表示。故選B。第2題,城市輻射功能的強弱與城市的規模等級高低及城市的功能有關。城市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城市發展規模和潛力越大,城市輻射功能越強,城市的腹地范圍越大,故城市腹地范圍與城市輻射功能呈正相關。故選C。
C
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國家規劃建設北京通州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兩項戰略舉措,將形成北京新的兩翼,拓展區域發展新空間。讀圖,完成3~4題。
3.與通州相比,選擇雄安新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主要原因是(  )
①靠近白洋淀,資源環境承載力強 ②距北京較近,受其輻射影響發展快 ③交通設施好,便于開展對外聯系 ④開發程度低,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利于北京市(  )
A.擴大城市規模 B.豐富城市職能
C.改善城市環境 D.提高城市等級
D
C
解析:第3題,讀圖分析可知,雄安新區距離北京比通州距離北京更遠,②錯誤;雄安新區靠近白洋淀,生態環境優良,資源環境承載力強,①正確;雄安新區現有開發程度較低,交通等基礎設施較通州薄弱,但發展空間比較充裕,具備高起點高標準開發建設的基本條件,③錯誤,④正確。故選D。第4題,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有利于北京市分散城市職能,從而疏散人口,控制人口規模,改善城市環境。故選C。
研習任務二 紐約的發展和輻射功能
1.紐約的發展
2.紐約的輻射功能
影響地區 輻射功能的表現 輻射功能的效果
周邊
地區 依托高速公路和____________,中心城區的居住、生產、服務等功能逐漸分散到周邊地區 帶動周邊中小城市發展,形成多個具有競爭力的衛星城市
城市帶 通過高速公路和____________緊密聯系,各城市分工協作,形成了以金融、貿易等服務業為主導又各具特色的產業體系 促進了“波士華城市帶”的形成
軌道交通
航空線路
影響地區 輻射功能的表現 輻射功能的效果
美國 通過完善的交通運輸網和發達的____________,促進了人才、商貿活動、信息等在全國范圍內的流動 有力促進了美國的發展,成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城市
世界 是全球的____________和信息中心,發揮著國際政治、經濟、金融、文化中心等多種職能 影響國際事務和決策,控制國際資本流動和交易,成為全球文化之都
信息網絡
信息網絡
[微思考] 紐約的輻射范圍在哪里?
提示:紐約具有綜合性的城市職能,對周邊地區、“波士華城市帶”、美國乃至世界都有輻射帶動作用。
[判一判] 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
(1)鄭州市的城市功能比較單一。( )
(2)區域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會進一步增強城市的輻射功能。( )
(3)河南鄭州市與北京市的輻射功能相同。( )
(4)紐約市是美國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 )
?

?
?
[糾易錯] 上海大都市的輻射范圍是上海大都市區、長江三角洲城市群。
提示:上海大都市的輻射范圍以上海大都市為核心,向外分為上海大都市區、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由于地處長江入海口,對長江經濟帶也有明顯的影響。
[特別提醒] 區域內的所有城市在區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有機的城市體系,其中的中心城市產生輻射帶動作用,與周邊中小城市形成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良性互動關系。
“如果你愛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里是地獄”。20世紀90年代初轟動一時的暢銷書和同名電視連續劇《北京人在紐約》里的這句話影響了太多中國人。
美國紐約作為國際大都市,每年有高達5 000 萬的游客到訪紐約市,這里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曼哈頓是紐約的市中心,紐約最重要的商業、金融、保險機構均分布在這里,這里匯集了世界500強中絕大部分公司的總部,也是聯合國總部的所在地。世界金融中心——華
爾街分布在曼哈頓下城,而紐約的大企業、商業中心分布在曼哈頓中城。整個曼哈頓聳立著超過5 500棟高樓,其中35棟超過了2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摩天大樓集中區,擁有紐約標志性的新世貿大廈、帝國大廈、洛克菲勒中心、克萊斯勒大廈、大都會人壽保險大廈等建筑。每到夜晚,曼哈頓中城數千棟摩天大樓通夜而亮,體現了紐約在世界上絕對強大的經濟實力,因此曼哈頓中城也被喻為“世界上最好的地方”。
1.(綜合思維)每年有高達5 000萬的游客到訪紐約市,試說明紐約市可為眾多的游客提供的服務功能有哪些?
提示:紐約市可為游客提供交通、住宿、餐飲、購物、娛樂等服務。
2.(綜合思維)世界各國的銀行家們每天都會密切關注紐約華爾街股市的行情,這反映了紐約市的什么輻射功能?
提示:紐約市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
3.(區域認知)紐約市匯集了世界500強中絕大部分公司的總部,也是聯合國總部的所在地,這反映了紐約的什么職能?
提示:紐約市是世界重要的國際政治、經濟中心。
4.(綜合思維)佇立著美國的標志——自由女神像的紐約港的服務范圍有何特點?其對紐約的重要影響是什么?
提示:紐約港是世界重要的海港之一,其服務范圍可達全世界。紐約港是紐約市形成和發展的基礎,紐約港的發展壯大促進了紐約成為國際大都市。
紐約港的主要區位優勢
(1)哈得孫河為港口提供了淡水,避風的深水海港保證了入港航道應有的寬度和大量船舶拋錨所需的空間。
(2)哈得孫河河口地勢平坦開闊,為港口設備、建筑以及紐約市進行合理的平面布局提供了有利條件。
(3)紐約港的經濟腹地是美國最發達的東北部工業區,有多條鐵路通往美國各地。
(4)紐約港以紐約市為依托,紐約市是美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和對外貿易口岸,人、財、物的優勢對港口的建設和發展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2024·河南洛陽期末)波士華城市帶位于美國東北部,該城市帶各城市間分工明確、聯系緊密,是世界上形成最早、發育最為成熟的大城市帶。據此完成1~2題。
波士華城市帶主要城市發展特點
主要城市 紐約 波士頓 費城 巴爾的摩 華盛頓
發展特點 城市群中最大的城市,發展歷史早 距離歐洲最近的港口,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波士頓大學等高等學府所在地 美國曾經的首都,是美國最古老的城市 海港城市,萬噸巨輪可直接開進港區,鐵路干線與港區緊密相連 美國的首都
1.波士華城市帶的發展限制了各核心城市的(  )
A.服務種類 B.輻射范圍
C.人口數量 D.城市等級
2.波士華城市帶中以重化工業為主導產業的城市為(  )
A.波士頓 B.費城
C.巴爾的摩 D.紐約
A
C
解析:第1題,波士華城市帶發展中,各核心城市分工明確,限制了各核心城市的服務種類,A正確;各城市間聯系緊密,輻射范圍大,B錯誤;沒有限制各核心城市的人口數量,C錯誤;城市等級沒有限制,都是大城市,D錯誤。故選A。第2題,巴爾的摩是海港城市,鐵路干線與港區緊密相連,有利于原料、燃料的運入和產品的輸出,應是以重化工業為主導產業的城市,C正確;波士頓靠近歐洲,高等學府云集,應是以高科技產業和教育為主導,A錯誤;費城曾是美國的首都,地理位置優越,經濟結構比較多樣化,B錯誤;紐約是國際金融貿易中心,金融輻射作用強,D錯誤。故選C。
讀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圍及城市分布圖,完成3~4題。
3.下列關于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上海和南京都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超大城市
B.上海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
C.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圍包括江蘇、浙江、上海
D.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包含了三條經濟發展帶
B
4.上海對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輻射作用主要體現在(  )
①上海向周邊地區釋放大量物流 ②上海向周邊地區釋放資金流和技術流 ③上海與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其他城市共享基礎設施 ④上海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A
解析:第3題,上海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唯一超大城市,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圍包括江蘇、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包含了四條經濟發展帶。故選B。第4題,上海對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輻射作用表現在上海向周邊地區釋放大量物流、資金流和技術流。上海與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其他城市共享基礎設施是輻射作用的途徑。上海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輻射作用的基礎。故選A。
課時作業(七) 城市的輻射功能
[基礎練]
鄭州地處中原腹地,清末時期京漢和隴海兩條鐵路在鄭州交會,使其在區域城市體系中的地位得到提高,目前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據此完成1~2題。
1.鄭州城市地位的提高得益于(  )
A.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
B.交通條件的改善
C.大量人口的遷入
D.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
B
2.目前鄭州是中原城市群中輻射功能最強的城市,其主要原因包括(  )
①城市等級高 ②交通樞紐地位高 ③經濟發展水平高 ④城市面積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解析:第1題,根據材料得知,鐵路線的交會、交通條件的改善使得鄭州城市地位提高。故選B。第2題,鄭州是河南省會,也是中原城市群中等級最高的城市,交通樞紐地位和經濟發展水平高,所以輻射功能最強,①②③正確。故選A。
下圖是我國南部沿海某地區海港及其腹地關系示意圖,圖中圓圈大小代表城鎮人口規模大小。讀圖,完成3~4題。
3.下列關于圖中港口城市的敘述,正確的是(  )
A.P1的服務范圍與人口規模均大于P2
B.P1形成時間早,腹地范圍大于P2
C.P1和P2的服務范圍是以各自為中心均衡向四周擴展
D.P1與P2的城市等級與職能完全相同
A
4.下列關于圖中城市的敘述,正確的是(  )
A.M2將成為區域經濟中心
B.高速公路的建設會使P2港口腹地范圍縮小
C.高速公路的建設使M1、M2區位條件明顯改善
D.M2的輻射范圍大于M1,對區域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強
D
解析:第3題,讀圖可知,P1的人口規模明顯大于P2,且P1有高速公路與內陸城鎮連接,其城市等級高于P2,P1的輻射范圍比P2大,故其服務范圍也比P2大,A正確,D錯誤;根據圖中信息不能判斷出P1的形成時間比P2早,B錯誤;P1的服務范圍可能主要向高速公路方向延伸和擴展,C錯誤。故選A。第4題,M2不可能成為區域經濟中心,因為P1的城市等級更高,A錯誤。高速公路的建設可能使P2港口的腹地范圍擴大,B錯誤。M1處沒有高速公路經過,受高速公路的影響較小;受高速公路的影響,M2的區位條件明顯改善,其輻射范圍大于M1,對區域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強,D正確,C錯誤。故選D。
(2024·河北省石家莊第二中學高二上學
期月考)交通是城市間要素流動的重要載體,
不同的交通流模式能夠反映出城市間的相互
聯系狀況。有學者基于我國某省2019年9月
的日平均車流量數據信息,提出了該省高速
公路交通流三種模式(如右圖)。據此完成5~
6題。
5.僅從交通流的角度考慮,區域中心城市對一般城市輻射帶動作用最明顯的是(  )
A.甲模式 B.乙模式
C.丙模式 D.三種模式一樣
6.促進丙模式區域中心城市間交通流進一步發展的是(  )
①區域分工協作 ②區域信息交流 ③區域地形平坦 ④區域氣候濕潤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B
A
解析:第5題,甲模式中主要交通流位于一般城市之間,區域中心城市交通流為一般交通流,區域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并不明顯,A錯誤;乙模式主要交通流為一般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之間,體現出區域中心城市對周邊一般城市起到明顯輻射帶動作用,B正確;從丙模式圖可以看到其主要交通流為各區域中心城市間的流動,未體現區域中心城市對一般城市的明顯輻射帶動作用,C、D都錯誤。故選B。第6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交通可以促進丙模式中區域中心城市間的信息交流和產業分工協作,促進區域之間的經濟、社會協同發展,①②正確;地形平坦和氣候濕潤等自然條件對于中心城市之間的進一步交流沒有明顯的促進作用,③④錯誤。故選A。
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作為區域的核心,對區域發展起著輻射帶動作用。城市之間主要通過人流、物流、資本流和信息流等,將區域內各種活動和聯系圍繞城市組織起來形成分工明確、聯系緊密的關聯網絡。上海市是長三角城市體系中唯一的超大城市,是長三角區域發展的龍頭和區域協作的紐帶。下圖為長三角主要城市分布圖和某年上海市對長三角部分城市輻射強度示意圖。
(1)從地理位置的角度,說明上海的輻射帶動作用。
(2)分析某年上海市對長三角不同城市輻射強度的分布特征。
(3)歷史上由于長江的阻隔把江蘇劃分為蘇南和蘇北兩大地區,指出其中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并說明其原因。
解析:第(1)題,上海的特殊位置主要體現在沿河、沿海且位于我國海岸線的中點。上海位于長江入海口,可以利用內河航運輻射帶動長江流域城市和地區的發展;從海岸線來看,位于南北海岸線的中點,可輻射帶動東部沿海地區發展;上海還是我國重要的鐵路、航空、水運樞紐,交通運輸十分發達,是內陸地區發展對外貿易的重要紐帶,基本上能夠輻射帶動全國很多地區,特別是對長三角周邊地區的城市具有很強
的輻射帶動作用。第(2)題,讀某年上海市對長三角部分城市輻射強度示意圖可看出,長三角城市群的城市受上海輻射帶動的強度與其和上海的距離呈正相關。據圖可看出,蘇州、無錫、南通、嘉興由于距離上海較近,受上海輻射強度大;而舟山、揚州等城市因距離上海較遠,受上海輻射強度較小。第(3)題,通過前兩問得出的結論可知,一般情況下,距離上海越近,受上海輻射強度越大,承接產業轉移越多,經濟發展水平越高。所以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為蘇南地區,原因是蘇南地區距離上海更近,受上海的輻射帶動作用更大;與上海的交通更便利,聯系更方便;靠近上海,承接上海產業轉移更多,促進了蘇南地區的經濟發展。
答案:(1)位于長江入海口,可以利用內河航運輻射帶動長江流域發展;位于南北海岸線的中點,可輻射帶動東部沿海地區發展;上海是我國重要的鐵路、航空、水運樞紐,是內陸地區發展對外貿易的重要紐帶。
(2)蘇州、無錫、南通、嘉興由于距離上海較近,受上海輻射強度大;舟山、揚州等城市因距離上海較遠,受上海輻射強度較小。
(3)蘇南。距離上海更近,受其輻射帶動作用更大;與上海的交通更便利;承接上海產業轉移更多。
[提升練]
(2024·河北省石家莊第二中學高二上學
期月考)斷裂點理論可用于研究城市空間影
響力。斷裂點位于兩個城市的吸引力平衡
處,到斷裂點的距離占兩地距離的比例能
夠較好地反映城市綜合實力。根據斷裂點
位置,可以勾勒出中心城市的主要經濟腹
地范圍。右圖示意南京與周邊城市的斷裂
點位置和經濟腹地范圍。據此完成1~2題。
1.下列城市受南京市經濟輻射影響最小的是(  )
A.滁州、宣城 B.巢湖、馬鞍山
C.合肥、常州 D.合肥、滁州
2.為增強南京市對周邊城市的經濟輻射影響,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提升區域信息化水平
B.發展同質化產業鏈條
C.疏解南京的城市功能
D.完善市區內交通線路
C
A
解析:第1題,據圖可知,滁州、巢湖、馬鞍山、宣城四個城市中,南京到其斷裂點的距離占比較大,說明南京對其經濟輻射影響較大。揚州、鎮江、常州、合肥四個城市中,南京到其斷裂點的距離占比較小,說明南京對其經濟輻射影響較小。綜上可知,C正確,排除A、B、D。故選C。第2題,據材料可知,提升區域信息化水平,有助于促進南京與周邊城市的信息聚集、交流,從而增強南京對周邊城市的經濟輻射,A正確;發展同質化產業鏈條會加劇城市間競爭,不利于區域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B錯誤;疏解南京的城市功能,會削弱南京綜合實力,C錯誤;完善市內交通線路,有利于南京經濟發展,但輻射帶動周邊城市發展程度有限,D錯誤。故選A。
(2024·河北省石家莊第二中學高二上學期月考)長江經濟帶是我國功能最全、集聚輻射力最強與綜合價值最高的區域,主要核心城市有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等。下圖示意長江經濟帶和主要城市分布。據此完成3~5題。
3.經濟主軸為經濟輔軸提供的主要是(  )
A.能源動力 B.原料
C.資金 D.勞動力
4.與上海和武漢相比,重慶輻射強度和輻射效果均較小,主要影響因素是(  )
A.人口數量 B.交通便捷程度
C.海陸位置 D.城市占地面積
C
B
5.提高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輻射強度和輻射效果,可以(  )
A.建設多個衛星城
B.向周邊地區大量遷入人口
C.轉移高科技產業
D.統籌優化區域的資源配置
解析:第3題,經濟主軸上的為區域核心城市,經濟較為發達,主要向其輻射的經濟輔軸上的城市提供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等經濟發展要素,C正確;相對于經濟主軸,能源動力、原料、勞動力等方面經濟輔軸更具優勢,A、B、D錯誤。故選C。第4題,重慶位于長江上游,
D
地形以山地為主,受河流與地形的影響,與其他城市間的交通網絡不完善,導致其輻射強度和輻射效果顯著小于上海和武漢,B正確。與B項內容相比,A、C、D項所述內容影響較小。故選B。第5題,提高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輻射強度和輻射效果,應統籌優化區域的資源配置,按照區位條件和資源稟賦進行產業轉移,優化產業布局,引導人口合理分布,謀劃長江經濟帶整體效益最大化,D正確;建設多個衛星城目的是分散中心城市的職能,緩解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A錯誤;人口數量應與環境承載力相適應,而不是向周邊地區大量遷入,B錯誤;高科技產業應分布在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而不是向外轉移,C錯誤。故選D。
在“成都東進、重慶西擴”的時代背景下,作為成渝“雙門戶”的資陽市,積極構建“聯動成渝、全面開放、市域一體、共建共興”的發展格局。此外,資陽還將加快融入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航空綜合交通樞
紐,打造成渝直線黃金通道,促進
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在資
陽流動和高效集聚,將區位優勢轉
化為發展優勢,助推成渝主軸聯動
融合發展。右圖為成渝城市群空間
結構規劃略圖。據此完成6~7 題。
6.下列城市中城市職能最多的是(  )
A.資陽 B.成都
C.南充 D.宜賓
7.下列關于圖中城市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成都服務種類比重慶多
B.自貢服務范圍包含內江
C.自貢和內江的城市等級相同
D.成都服務范圍包含圖示區域
B
C
解析:第6題,成都是省會城市,是四個選項中級別最高的城市,所以城市職能最多,B正確,A、C、D錯誤。故選B。第7題,不同等級的城市,提供的服務種類和服務范圍不同。成都和重慶均屬于核心城市,服務種類類似。同一等級城市的服務范圍相互排斥,自貢和內江均屬于地級城市,城市等級相同,服務范圍相互排斥。重慶位于圖示區域,所以成都的服務范圍不會包含整個圖示區域。故選C。
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位于“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會處,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起點,在西部打造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讀圖,完成8~9題。
8.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區位優勢有(  )
①緊鄰東南亞,國際市場廣闊 ②能源礦產豐富,產業基礎好 ③勞動力充足,科技水平較高 ④經濟基礎好,城市化水平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建設成渝雙城經濟圈的積極意義是(  )
A.加速資源開發利用 B.徹底解決城市化問題
C.優化產業分工協作 D.帶動成都、重慶的發展
D
C
解析:第8題,成渝地區位于我國西南內陸,不與東南亞接壤,①錯誤;該區域礦產資源豐富,三線建設時期奠定了較好的產業基礎,②正確;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成渝兩地高校和科研機構數量多,科技水平較高,③正確;經濟基礎和城市化水平較東部地區低,④錯誤。綜上所述,D正確,A、B、C錯誤。故選D。第9題,加速資源開發不利于可持續發展,A錯誤;成渝經濟圈建設有助于緩解成都、重慶大城市病問題,不可能徹底解決,B錯誤;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利于區域內各城市揚長避短,產業進一步進行分工與協作,C正確;雙城經濟圈的建設可以帶動成渝地區所有城市的共同發展,D錯誤。故選C。
武漢都市圈,又稱武漢“1+8”
城市圈,是指以中部地區最大城市
武漢為圓心,覆蓋黃石、鄂州、黃
岡、孝感、咸寧、仙桃、潛江、天
門等周邊8個大中型城市所組成的
城市群。讀武漢都市圈范圍圖,完
成10~12題。
10.下列關于武漢都市圈城市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黃岡市的城市等級高于鄂州市
B.圖中的城市等級超過了4級
C.武穴市經常舉辦國際博覽會
D.武漢市服務范圍能夠輻射到鄰近的河南省
D
11.在武漢都市圈內,下列出現的現象可信的是(  )
①武漢市的居民大幅遷移到咸寧市 ②從鄂州到武漢上班將會更加便捷 ③孝感市和武漢市的經濟水平將拉大 ④武漢市的城市化速度將會加快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B
12.下列關于武漢都市圈帶來的影響,錯誤的是(  )
①促進了區域內不同產業獨立與分工 ②提高了武漢市的輻射帶動作用 ③利于區域基礎設施的協同規劃共享 ④利于區域內城市化的整體推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D
解析:第10題,讀圖分析,黃岡市和鄂州市都屬于省轄市,城市等級相同,A錯誤;圖中城市等級分為省會、省轄市、縣級市、縣4個等級,B錯誤;武穴市屬于縣級市,城市等級低,職能少,不適合舉辦國際博覽會,C錯誤;武漢市是我國中部地區最大的城市,服務范圍不僅包括整個湖北省,也能夠輻射到鄰近的省份,如河南省,D正確。故選D。第11題,目前我國人口遷移的主要方向是從經濟欠發達的地區遷往經濟發達的地區,武漢比咸寧城市等級高,經濟更發達,不可能出現人口大量向咸寧遷移的情況,①錯誤;武漢都市圈的建設加強了武漢和周邊城市的聯系,因此從鄂州到武漢上班將會更加便捷,②正確;武漢都
市圈的建設有助于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孝感市和武漢市的經濟水平差距,③錯誤;武漢都市圈的建設為武漢市發展提供新的動力,武漢市的城市化速度將會加快,④正確。故選B。第12題,武漢都市圈的建設促進了區域內不同產業的分工與協作,①錯誤;提高了武漢市輻射帶動作用,②正確;有利于區域基礎設施的協同規劃共享,加快武漢都市圈一體化進程,③正確;有利于區域內城市化分類推進,④錯誤。故選D。
讀下圖,完成13~14題。
13.紹興市行政區劃調整后,越城區的(  )
A.城市等級變高 B.城鎮人口減少
C.服務范圍增大 D.職能種類減少
14.紹興市行政區劃的調整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對城市體系的直接影響(  )
A.交通 B.行政
C.科技 D.人口
C
B
解析:第13題,從圖中可以看出,越城區仍然是一個區,等級并沒有提高,A錯誤;越城區城鎮人口會增加,B錯誤;紹興市行政區劃調整后,越城區管轄的范圍增加,因而服務范圍增大,C正確;職能種類可能增加,D錯誤。故選C。第14題,紹興市在行政區劃調整中撤縣設區,反映了行政因素對城市體系的直接影響,B正確;撤縣設區并沒有反映出交通、科技、人口對于城市體系的影響,A、C、D錯誤。故選B。
15.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海市的城市規模由早期不
如寧波市、南京市、廣州市,到后來成為
我國的超大城市,這得益于它的地理位置
與交通條件的優越性。
材料二 大慶市由原來的“北大荒”
發展成為人口百萬的大城市。合肥市原先
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后來成為安徽
省的行政中心,才迅速發展為大城市。
上海市地理位置示意圖
(1)結合上海市地理位置示意圖,分析上海市的發展變化與上海市所處的地理位置、交通條件的發展有什么關系。
(2)結合材料二,指出影響城市等級提升的因素有哪些。
解析:第(1)題,由圖可知,上海位于我國大陸南北海岸線的中點、長江入海口,地理位置優越,對內、對外聯系便利,大大擴大了經濟腹地和服務范圍;由圖可看出,上海與杭州、北京等大城市之間有鐵路網連接,與長江流域有水路運輸和鐵路網相連,交通條件十分便利,加上地處人口稠密的長江三角洲,有充足的原材料、勞動力、農產品供應和廣闊的市場;地處長江三角洲的東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地形平坦開
闊,有利于城市的建設和城市規模擴大,促進經濟的發展。第(2)題,由材料可知,大慶因為有豐富的石油資源,石油的開發使城市規模不斷擴大,等級得以提升;合肥成為省會主要與政策有關。故城市等級的提升影響因素往往包括資源的開發、行政手段(政策)。另外,還與優越的地理位置、交通方式的變化等有關。
答案:(1)①上海市位于我國南北海岸線的中點以及長江的出海口,對內、對外聯系方便,大大擴大了服務范圍。②上海市有發達的鐵路網連接長江流域和北京市、杭州市等城市,同時位于我國人口稠密區,使上海市有充足的原材料、勞動力、農產品供應和廣闊的市場。③上海市位于長江三角洲的東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廣闊平坦的土地利于城市規模的擴大和經濟的發展。
(2)資源和行政(政治)因素。
16.上海和武漢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上海是我國1984年首批設立的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是我國的經濟中心,是一座現代化國際大都市。20世紀90年代,武漢成為長江沿岸開放的五個城市之一,現在已成為我國長江經濟帶中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下圖為長江經濟帶示意圖。
請提出增強武漢市對周邊城市的輻射作用的具體對策。
解析:增強武漢市對周邊城市的輻射作用可以從提高武漢市的經濟實力,加強武漢市對外聯系,完善武漢市對外交通等基礎設施方面分析,如加快產業結構升級,培育高新技術產業,加快先進制造業建設,提高制造業水平,從而提高綜合經濟實力;發展對外交通,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程度,加強與沿海發達城市的合作;加大高校和科研投入,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加強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物流體系,發展現代物流業等。
答案:培育高新技術產業,加快先進制造業建設,提高綜合經濟實力;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程度,加強與沿海發達城市的合作;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加強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現代物流業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步| 漳浦县| 敦煌市| 大城县| 广东省| 九龙城区| 仁寿县| 会宁县| 广东省| 六盘水市| 疏勒县| 丰台区| 铜川市| 玉林市| 如东县| 朝阳市| 沐川县| 句容市| 泸西县| 浙江省| 三河市| 那坡县| 留坝县| 东乌珠穆沁旗| 盐边县| 永年县| 虹口区| 铜陵市| 邓州市| 新乡县| 东山县| 冀州市| 吴忠市| 康定县| 信丰县| 巴楚县| 麻城市| 哈巴河县| 中江县| 甘德县| 扎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