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第二章 電磁感應專題課四 電磁感應中的電路和圖像問題第*頁專題一 電磁感應中的電路問題要點 歸納1. 題型特點在電磁感應現象中,閉合電路中磁通量發生變化(或部分導體切割磁感線),在回路 中將產生感應電動勢和感應電流.在題目中常涉及電流、電壓、電功等的計算,還可 能涉及電磁感應與力學、能量等知識的綜合分析.2. 解題思路(1)明確產生感應電動勢的部分導體或電路,該導體或電路就是電源,其他部分是 外電路.(2)畫出等效電路圖,注意分清內外電路.(3)用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或切割公式確定感應電動勢的大小,用楞次定律或右手 定則確定感應電流的方向,確定等效電源正負極.(4)運用閉合電路歐姆定律、串并聯電路特點、電功率、電熱和電磁感應、力學、 能量等公式聯立求解.研習 經典[典例1] 如圖所示,面積為0.2 m2的100匝線圈處在勻強磁場中,磁場方向垂直于線 圈平面,已知磁感應強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為B=(2+0.2t) T,定值電阻R1=6 Ω,線圈電阻R2=4 Ω,求:(1)回路的感應電動勢;答案:(1)4 V(2)流過R1的電流;答案:(2)0.4 A解析:(2)等效電路如圖(3)a、b兩點間電壓Uab.答案:(3)2.4 V解析:(3)a、b兩點間的電壓Uab=IR1=2.4 V.名師點評 此類問題有一定的綜合性,需要培養良好的物理觀念,了解感應電動勢的概念, 會判斷等效電源,判斷感應電流方向,由“電源”內部電流從負極流向正極確定電源 的正負極,并能結合恒定電流的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針對 訓練B. 導體棒的最大加速度為gCD第*頁專題二 電磁感應中的圖像問題要點 歸納1. 問題類型(1)由給定的電磁感應過程選出或畫出正確的圖像.(2)由給定的圖像分析電磁感應過程,求解相應的物理量.2. 明確圖像的種類(1)磁感應強度B、磁通量Ф、感應電動勢E和感應電流I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即B-t 圖像、Ф-t圖像、E-t圖像和I-t圖像.(2)對于導體切割磁感線產生感應電動勢和感應電流的情況,還常涉及感應電動勢E 和感應電流I隨導體位移x變化的圖像,即E-x圖像和I-x圖像.4. 重點關注信息畫圖像或判斷圖像,特別注意分析斜率的變化、截距等.5. 主要解決辦法(1)根據物理規律寫出有關函數關系式.(2)物理規律復雜的情況可以采用特殊值法.研習 經典D名師點評 對于圖像問題可以采用以下三種方法:①根據物理規律整理出橫縱坐標的關系, 只要物理關系有了,圖像就確定了.②根據斜率和截距判斷.③用特殊值判斷.針對 訓練A. 小磁體在玻璃管內下降速度越來越快B. 下落過程中,小磁體的N極、S極上下顛倒了8次C. 下落過程中,小磁體受到的電磁阻力始終保持不變D. 與上部相比,小磁體通過線圈下部的過程中,磁通量變化率的最大值更大AD解析:由題圖可知,電流的峰值越來越大,即小磁鐵在依次穿過每個線圈的過程中磁 通量的變化率越來越快,因此小磁體下降的速度越來越大,A、D正確;假設小磁體 是N極向下穿過線圈,則在穿入靠近每匝線圈的過程中磁通量向下增加,根據楞次定 律可知線圈中產生逆時針的電流,而在穿出遠離每匝線圈的過程中磁通量向下減少, 產生順時針的電流,即電流方向相反,與題干圖中描述的穿過線圈的過程電流方向變 化相符,S極向下同理,所以磁鐵穿過8匝線圈過程中會出現8個這樣的圖像,并且隨 下落速度的增加,感應電流的最大值逐漸變大,所以磁體下落過程中小磁體的N極、 S極沒有顛倒,B錯誤;線圈可等效為條形磁鐵,線圈的電流越大,則磁性越強,因 此電流的大小是變化的,小磁體受到的電磁阻力是變化的,不是一直不變的,C錯 誤.故選AD.第*頁課后提素養 深刻剖析 提升能力B1234解析:閉合導線框M'N'P'Q'勻速向左運動的過程中,穿過回路的磁通量不斷增大,根 據楞次定律可知,回路中的電流一直是逆時針的,所以電流一直為正.線框向左勻速 運動過程中,切割磁感線的有效長度先減小,后增大,所以感應電流先減小,后增 大.故選B.1234A. UAB=2 V B. UAB=-2 VC. UAB=0.04 V D. UAB=-0.04 VA1234AD123412344. (2024·江蘇連云港期末)如圖所示,CD、EF是兩條水平放置、阻值可忽略且間 距為L的足夠長平行金屬導軌,左端與一彎曲的光滑軌道平滑連接,彎曲軌道上端接 有一阻值為R的電阻,水平導軌所在空間存在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方向垂直導軌平 面向上的勻強磁場.將一阻值也為R、質量為m的導體棒從彎曲軌道上高為h處由靜止 釋放,導體棒在水平導軌上運動距離d停止.已知導體棒與水平導軌接觸良好,它們之 間動摩擦因數為μ,重力加速度為g.求導體棒從釋放到最終停止過程中:1234(1)通過電阻R的最大電流;1234(2)流過電阻R的電荷量;1234(3)電阻R中產生的焦耳熱.123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