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作業練習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高中歷史(統編版) 年級 高一 學期 秋季課題 第20課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作業練習一、選擇題(共8題,每題2分,共16分) 1.某同學在整理知識時,設計了富有創意的結構圖。該圖反映的歷史時期最有可能是( ) A.清政府統治時期 B.南京臨時政府統治時期 C.北洋軍閥統治時期 D.國民政府統治時期 2.唐紹儀是中華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他在任期間原準備任命王芝祥為直隸都督,但袁世凱卻不接受,反而把沒有經過唐紹儀副署的委派王芝祥為南方宣慰使的命令公布出來,隨后又任命其嫡系大將馮國璋為直隸都督。袁世凱的行為破壞了( ) A.三民主義 B.責任內閣制 C.主權在民原則 D.總統制 3.1912年至1914年間,因生產力得到解放,民族工業發展出現了持續高漲的局面,興辦實業的呼聲響徹全國。國內新廠紛紛建立,國外華僑也紛紛回國投資建廠,正如長沙英領事的報告:“自從辛亥革命以來……幾乎每天都有新公司注冊”。這一歷史現象( ) A.開啟了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嘗試 B.促進了中國產業工人力量的壯大 C.歸因于西方列強暫時放松經濟侵略 D.得益于南京國民政府鼓勵實業的政策 4.與下圖有關的歷史事件是( ) 1918年6月,北京大學文科國文門畢業攝影,前排左三位蔡元培,左四為陳獨秀 A.抵制日貨運動 B.洋務運動 C.戊戌維新運動 D.新文化運動 5.新文化運動倡導者錢玄同曾說:“‘三綱’像三條麻繩,纏在我們的頭上,祖纏父,父纏子,子纏孫,一代代纏下去,纏了兩千年。新文化運動起,大呼解放,解放這頭上纏的三條麻繩。”由此可以推斷出新文化運動( ) A.倡導破除舊禮教 B.提倡新文學形式 C.反對舊教育體制 D.完全否定傳統文化 6.此時期(民國初期)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特點,表現為一種自發的發展,就其基本的動力而言,既有來自外部的因素……,又有內部的因素——受到中國社會本身的推動。材料中“外部的因素”指的是( ) A.中華民國成立,掃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縛和障礙 B.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鼓勵民間興辦實業 C.一戰期間,西方列強忙于歐戰,暫時放松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D.群眾性的反帝愛國斗爭有力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7.近代中國社會發展面臨著艱難的道路選擇,以陳獨秀為代表的知識分子發起了一場力求破舊立新,并呼吁青年要實現自我變革的文化運動。這場運動( ) A.促進了思想文化革新 B.調和了中西文化沖突 C.推動了新式教育興起 D.表達了工農群眾訴求 8.如圖是陳獨秀創辦的《青年雜志》第1卷第5號的封面。封面人物是美國人富蘭克林,他發明避雷針,最早提出電荷守恒定律,他也是《獨立宣言》起草和簽署人之一,《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簽署人之一。用富蘭克林做封面人物,最合理的解釋是( ) A.富蘭克林身上展示了科學和民主的價值觀 B.中華民國的制度以美國的政治制度為模板 C.新文化運動的推動者們有過美國留學經歷 D.文學改良運動主張以美式英語代替文言文 二、非選擇題(20分) 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據《歐戰前后農商部注冊工業公司年別表》統計,戰前(1914年8月前)注冊的工業公司,共計146個,資本總額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冊的公司就有272個,資本額為117434500元。所涉及的行業眾多,尤以紡織業和面粉業這兩個關系民眾衣食的行業發展得最快。 ——摘編自《中國年鑒第一回》商務印書館1924年版 材料二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軍閥割據示意圖(1917—1918年)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內容,概括一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特點。(8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內容,圍繞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社會狀況,自選角度,提出觀點,并加以闡述。(要求:觀點明確,史實準確,闡述清晰)(12分) 答案解析: 1.C【解析】由題干中“袁世凱復辟帝制”、“軍閥割據混戰”和、捍衛民主共和”、“宣傳民主共和”等信息結合所學可知,北洋政府時期1912年4月~1928年6月,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專型時期,也是中國近代化的曲折發展時期,政治上政黨政治引起政治混亂,疊加軍閥割據混戰,經濟上民族資本主義由于民國建立與一戰迎來黃金時代,思想上思想解放進一步深入,新文化運動發展,故選C項;清朝從1616年建立到1912年滅亡,此時清政府已被推翻,排除A項;南京臨時政府統治時期是1912年1~4月,“袁世凱復辟帝制”說明此時是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排除B項;南京國民政府統治時期是1927年至1949年,排除D項。 2.B【解析】據所學知識可知,按照《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規定,實行責任內閣制,總統公布的法律及命令需要國務員副署,但材料中袁世凱“把沒有經過唐紹儀副署的的命令公布出來”"又任命其嫡系大將馮國璋為直隸都督”,破壞了責任內閣制的原則,故選B項;三民主義指的是民族、民權、民生,袁世凱不經國務員副署就公布法律違反責任內閣制,與三民主義無關,排除A項;主權在民指的是國家權利掌握在人民手中,也稱為人民主權,與材料內容沒有直接關系,排除C項;唐紹儀擔任中華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時是1912年3月,1915年10月,袁世凱接受“勸進”當上了皇帝,以1916年為洪憲元年,D項時空不符,排除D項。 3.B【解析】題目中明確提到了民族工業的發展和新廠的建立,這必然會導致對產業工人的需求增加,進而促進產業工人隊伍的壯大,故選B項;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嘗試,排除A項;西方列強暫時放松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主要是在一戰期間(1914—1918年),而題目描述的是1912年至1914年的情況,排除C項;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遠晚于題目描述的時間段,排除D項。 4.D【解析】略 5.A【解析】題干中錢玄同認為三綱等封建禮教因新文化運動而破除,思想得到解放,故選A項;材料沒有體現提倡新文學形式,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項;材料強調的是對三綱等封建禮教的破除,沒有體現反對舊教育體制,排除C項;新文化運動并未完全否定傳統文化,肯定了孔子在歷史上的貢獻,選項說法絕對,排除D項。 6.C【解析】據材料“(民國初期)中國資本主義發展……自外部的因素 ”結合所學可知,一戰期間,歐洲列強忙于戰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故選C項;中華民國成立是內部政治因素,排除A項;南京臨時政府鼓勵實業是內部政策因素,排除B項;群眾性的反帝愛國斗爭是內部因素,排除D項。 7.A【解析】據材料“以陳獨秀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實現自我變革的文化運動”可知,這場運動為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與科學的旗幟,推動思想文化的革新,有著解放思想的重大意義,故選A項;新文化運動對東西方文化存在著絕對否定和絕對肯定的傾向,并未調和中西文化沖突,排除B項;新文化運動主要在思想領域,無法推動新式教育興起,排除C項;新文化運動的對象主要是青年知識分子,無法表達工農群眾的訴求,排除D項。 8.A【解析】據材料分析并結合所學可知,陳獨秀創辦的《青年雜志》第1卷第5號的封面人物采用了富蘭克林,因為他既有發明創造又是美國獨立和民主政治建立的重要人物。結合所學可知,陳獨秀等人掀起新文化運動,以民主和科學為旗幟。因此富蘭克林具備了科學和民主的價值觀,故選A項;結合所學可知,中華民國成立于1912年,而材料中新文化運動是1915年開始的,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B項; 結合所學可知,新文化運動的推動者只有部分去過美國留學,排除C項; 結合所學可知,文學改良運動主張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排除D項。 9.(20分)(1)特點:資本增長快;注冊公司多;涉及行業廣泛;以輕工業為主;民族工業的發展出現短暫春天。(任答4點,8分) (2)(12分) 示例:觀點: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亂象與新機。(2分) 闡述: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北洋軍閥內部派系紛爭,很快發展為軍閥混戰與割據狀態。在帝國主義國家的支持下,直系、皖系、奉系、晉系、桂系、滇系等南北軍閥爭權奪利,戰爭不斷,政局動蕩不安,“府院之爭”、張勛復辟等無不表明這一—時期的亂象叢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4分)另一方面,北洋軍閥統治時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借著西方列強忙于一戰的良機,獲得了迅速發展,中國產業工人的人數也急劇增加,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力量。在社會生活領域,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過去的陳規陋習不符合時代潮流,文明開化成為新的風尚。高舉民主與科學旗幟的新文化運動,推動思想文化革新,有著解放思想的重大意義。這些新氣象使得這一時期的中國呈現出發展的新機。(4分) 總結:綜上所述,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中國,一方面亂象頻出,民不聊生,另一方面又在經濟、社會生活、思想文化等領域出現很多新氣象,對未來中國的發展影響深遠。(2分) 【解析】(1)據材料“新注冊的公司就有272個,資本額為117434500元”等信息可知一戰期間注冊公司多、資本額增長快;據材料“涉及的行業眾多”可知涉及行業多;據材料“紡織業和面粉業等關系民眾衣食的行業發展得最快”可知以輕工業為主;據所學可知一戰期間民族工業取得快速發展,出現短暫的春天。 (2)首先認真閱讀材料信息,概括材料中的社會生活的狀況,由材料一可知北洋時期民族工業取得快速發展,同時結合所學可知北洋時期還出現了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等思想解放運動,人們生活等也受到西方影響出現新氣象新變化,由材料二可知北洋時期存在軍閥割據混戰現象,人民生活困難民不聊生,外國侵略加劇,總結起來即可提出論點,如北洋時期亂象與新機并存、北洋時期民族工業發展推動新思想變革等等;其次,依據主題從材料和所學相關知識搜尋相關史實,論證主題,論證過程要全面,以兩三個具體史實說明論點,例如北洋軍閥統治時期,一方面北洋軍閥內部派系紛爭不斷,在帝國主義國家的支持下,戰爭不斷,政局動蕩不安,民不聊生,另一方面,由于西方列強忙于一戰的良機,民族工業獲得了迅速發展,產業工人的人數也急劇增加,成為推動社會變革的重要力量等等;最后,表述成文并總結提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