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統編八下道法同步精品課件人教版八年級下冊2025年春八下歷史情景教學課件第六單元 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單元大概念:現代化第19課 社會生活的變遷主題情境·時代變遷研究會學習目標2情境串新知3課堂小結4隨堂練習5前課回顧1目錄第18課 科技文化成就1.______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6年,我國第一次成功進行了發射導彈核武器的試驗;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1970年,我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發射成功,開啟飛天之旅;楊利偉乘坐________載人飛船升入太空,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的國家;_________________發射成功,翟志剛實現太空行走。4.1956年,毛澤東提出“__________”“百家爭鳴”的方針,文化領域出現繁榮景象。3.20世紀70年代,農業科學家袁隆平(被譽為“_____________”)成功培育出______________。20世紀70年代初,屠呦呦領導科研團隊,發現了能夠有效抵抗瘧疾的______,2015年,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東方紅一號前課回顧1964雜交水稻之父秈型雜交水稻青蒿素百花齊放神舟一號無人飛船神舟五號神舟七號載人飛船1.對比改革開放前后人們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發生的變化,理解產生這一變化的原因;2.了解我國交通、通信事業的發展狀況,分析交通、通信的發展對我國人民生活的影響;3.了解人民生活的巨大變化,培養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情感,理解并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的信念。學習目標重點新中國成立后,人民當家作主,經濟恢復,物價穩定,人民生活得到了保障;改革開放后,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思想觀念的解放,人民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八年級3班歷史老師為了讓學生們直觀了解新中國成立后人民生活的變化,特別舉辦了題為“時代變遷”的研究會:情境串新知一組:收集衣、食、住、行、用的內容二組:收集交通、通信發展的內容衣——著裝變遷20世紀五十年代款式以中山裝、青年裝、軍便裝,顏色以藍、灰、綠為主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草綠色的軍便裝和藍色的中山裝為主20世紀八九十年代花襯衫和格子襯衫、牛仔褲、回力鞋等慢慢流行起來21世紀更注重服裝的質地、款式和色彩的搭配服裝色彩和樣式比較單調衣著豐富多彩、展示風度、個性,追求品牌、時尚改革開放前改革開放后一組同學成果展示改革開放前改革開放后飲食結構單一吃飽、吃好,健康、綠色飲食人們憑糧票購買食物人們排隊吃大鍋飯食——食物變遷改革開放前改革開放后人均住房面積擴大,室內裝修和居住環境明顯改善人均居住面積小,住房比較擁擠,室內設施簡單住——住房變遷2018年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我國生產的C919大型客機改革開放前昔日的“自行車王國”改革開放后出行方式多樣,交通建設成就顯著行——交通方式的變遷用——家用電器的變遷改革開放前改革開放后家里幾乎沒有電器手表收音機電器少,手表、收音機為高檔消費品智能手表液晶電視無線耳機改革開放初期電器更新頻繁計劃經濟年代——“票證”時代經濟發展水平低,物資短缺移動支付時代物資豐富,信息技術發展改革開放前改革開放后消費——購物方式拓展延伸大家知道改革開放前后日常生活發生變化的原因嗎 改革開放前,經濟發展水平較低,不能滿足人們生活需要。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思想觀念不斷解放,對精神文化需求不斷增長。鐵路:截至2010年底,中國的鐵路營運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到2023年底,我國高鐵營業里程超過4.5萬千米,穩居世界第一。公路:到2023年底,中國高速公路里程超過18.3萬千米,穩居世界第一。民用航空:全國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勝地都有航線,并與世界許多國家的大城市設有直通航線,中國已成為世界民航大國。二組同學成果展示交通建設老師提問:交通條件改善帶來了哪些影響?該如何解決?弊:嚴重的環境污染和交通阻塞利:方便人們的出行,擴大活動范圍,密切人們聯系,有利于商品流通解決方法:實行“公交優先”政策;開辟新的公交線路;使用清潔燃料;大力進行城市道路建設,發展軌道(地鐵、輕軌)交通信件發電報電子郵件互聯網5G時代改革開放前改革開放后通信的發展變化從見字如面到萬物互聯改革開放初期,書信仍是人們主要的通信手段80、90年代,人稱“大哥大”的移動電話開始在中國登堂入室90年代,電子郵件逐漸開始在中國普及進入21世紀,海量的應用和飛速的網絡使得智能手機迅速普及并進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聯網的發展與普及使信息的傳遞變的快捷和簡便,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改革開放以來,城鄉居民收入不斷增加,消費總量不斷增長,消費結構也不斷優化。休閑娛樂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們開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種休閑生活,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飲茶文化旅游健身圖書館享受閱讀休閑娛樂生活方式的變化1.改革開放前后,人們生活方式發生變化的原因有哪些?3.在當今生活逐漸富裕的情況下,我們應倡導怎樣的生活方式?應該倡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合理利用網絡資源,不沉迷游戲,提倡低碳生活,勤儉節約。①改革開放使經濟迅速發展,社會生產力水平提高;②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③黨的正確領導;④科技的不斷發展;⑤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研究會結束后,老師提出了如下兩個問題,請同學們小組討論并回答。改革開放前 改革開放后 說明衣食 住 行 用 通信 飲食結構比較單一憑票供應,色彩和樣式單調住房比較擁擠,室內設施簡單,人均住房面積小人均住房面積擴大,室內裝修和居住環境明顯改善手寫信件等吃飽、吃好,健康、綠色豐富多彩,個性時尚形成了綜合交通運輸網,私家車進入尋常百姓家逐漸形成全國電信網絡,互聯網普及率越來越高交通條件落后,步行、自行車、公交車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課堂小結電器少,手表、收音機為高檔消費品電器更新頻繁隨堂練習1.(2024·安徽)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群眾體育運動快速發展,人們的健身意識不斷增強,健身運動成為時尚。到2019年底,我國有近4億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這折射出(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B.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C.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D.社會保障體系的健全A我國人民的生活理念發生巨大變化,越來越多的人健身意識增強,追求健康生活2.(2024·同步大小卷)圖中數據變化得益于( )A. 人們思想觀念的解放 B. 新時代下實現全民脫貧C. 新時代下人民日益富裕 D. 科學技術普及及革新C增長3.下列兩幅圖呈現出我國交通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它們對國家發展的共同作用是( )A.健全交通網,改善民生B.有利于維護港澳繁榮C.發展高科技,鞏固國防D.有利于海峽兩岸交往A4.(2024·同步大小卷)新中國成立后的很長時間里,人們之間聯系通過書信來維系,實現情感的傳遞;進入網絡時代,人們社交只需添加好友,就能隨時聊天,即使見面不多也不會生疏。這表明我國大力發展互聯網( )A. 普及率越來越高B. 便利了人際交往C. 促進了經濟發展D. 推動全球化進程B5.(2024·江西節選)材料二機械手表 自行車 糧票智能手表 掃碼支付 “復興號”動車圖7 20世紀50—70年代的中國時代名片(2)從圖7和圖8中各選一張有關聯的時代名片,結合所學自定一個觀點,加以闡述。(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 (6分)圖8 21世紀初的中國時代名片(2)從圖7和圖8中各選一張有關聯的時代名片,結合所學自定一個觀點,加以闡述。(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 (6分)【答案】示例一:名片:自行車和“復興號”動車觀點:從自行車到動車,見證了現代中國交通的發展。闡述:改革開放前,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自行車是人們重要的交通工具;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迅速發展,交通工具多樣化,人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乘坐動車成為重要的出行方式。總之,人們的出行越來越便捷,現代中國交通事業取得巨大成就。示例二:名片:糧票和掃碼支付觀點:從憑票購買到掃碼支付,說明中國民眾支付方式的現代化。闡述:改革開放前,經濟發展水平較低,人們憑票購買商品;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迅速發展,居民收入增加,消費水平提高,消費方式現代化,掃碼支付備受歡迎。總之,隨著社會發展,民眾支付方式更加便捷和現代化。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