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湖北省新高考信息卷(一)歷史試卷參考答案與解析1.【答案】C【解析】根據“其余都是野生動物,包括了一年四季出沒于當地的各種飛禽走獸”可知,當時的狩獵還是一種全年進行的生產活動,說明傳統的漁獵活動仍占據重要的地位,故C項正確。母系氏族社會出現于舊石器時代晚期,結合“河北磁山文化遺址的年代在公元前5800年左右”可知,當時處于新石器時代中期,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人們已開始從事原始農業生產,A、B項錯誤。民眾食物來源是否穩定,取決于原始農業生產的規模,材料并未提及,D項錯誤。2.【答案】A【解析】根據“視事三歲以上,皆得察舉”“其令秩滿百石,十歲以上,有殊才異行乃得參選”說明對被選舉人存在資歷與才能的限制,故A項正確。其他各項均與材料不相符合。3.【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北魏到北齊、西魏時期,為丁年限出現逐漸縮短的趨勢。這主要是為了解決人口增加與公田減少的矛盾,保證均田制的推行而采取的調整措施,故B項正確。780年兩稅法的實行改變了自戰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減輕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A、D項錯誤。北魏、北齊、西魏的土地賦役制度均是均田制,C項錯誤。4.【答案】B【解析】羈摩府州是唐朝管理邊疆民族地區政治、經濟、軍事的特別行政機構,既有較大的自治權、獨立性,又在唐王朝的管轄之下,成為唐王朝的組成部分,較好地處理了唐中央與少數民族地區的關系。通過羈縻府州制度的建立和推廣,唐朝建立了一種比較平等的民族關系,促進了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民族間的團結、和睦和經濟文化的交流以及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和鞏固,故B項正確,D項錯誤。監察制度的效力如何,材料并未提及,A項錯誤。羈縻府州實施范圍是邊疆少數民族地區,C項錯誤。5.【答案】C【解析】材料現象體現了朝貢貿易的衰落。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一是涌到東方的西方殖民者把持了朝貢貿易的路線,他們對來華貢的船只往往施以海盜行徑,肆意侵犯騷擾,勒索錢財,限制停泊點,以致海外諸國與明王朝失去直接聯系,不敢派船朝貢;二是中日關系發生逆轉,倭寇活動日益猖獗,明朝進一步申嚴海禁,并發動了大規模的剿滅倭寇的戰爭,從而影響了朝貢貿易的進行,②④正確,故C項正確。朝貢貿易的衰落,并不意味著對外貿易的萎縮,在朝貢貿易衰退的同時,私人海外貿易隊伍卻逐漸壯大起來,①錯誤。國庫空虛可能影響賞賜朝貢國的能力,但貢品缺失主要因運輸問題,非經濟因素,③錯誤」6.【答案】D【解析】材料主旨是對百日維新失敗原因的分析,而非實行民主問題。而且實行民主的前提是思想啟蒙開啟民智,而非習俗變遷,A項錯誤。材料反映了對剪發易服的大聲疾呼,理想不等于現實,從材料看習俗變遷的實施情況不得而知,B項錯誤。剪發易服未能推行,固然是百日維新失敗的原因,但是剪發易服的推行也未必能夠促使政治改革的成功,戊戌維新運動的成敗取決于時代環境和民族資產階級的屬性,C項錯誤。材料表明將剪發易服未能推行認定為百日維新失敗的主因,反映了剪發易服的重要意義,表達了對剪發易服的大聲疾呼,故D項正確。7.【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體育的效用在于強筋骨、增知識、調感情、強意志”,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毛澤東看到了在當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國人思想落后,身體素質較差,民族危機深重,他意識到體育教育的重要性,故C項正確。此時是1917年,中國共產黨尚未誕生,A項錯誤。B項材料無從體現,錯誤。此時是歷史試卷參考答案與解析(一)第1頁(共5頁)2025年湖北省新高考信息卷(一)歷史答題卡姓名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并班級注填涂相應的考號信息點。準考證號意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解答題必須使用黑色墨水的簽字筆書寫,不得用鉛筆或圓珠筆作解答題:字體工事整、筆跡清楚。項3.請按照避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貼條形碼區區域書寫的答題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愿無效.貼缺考標識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選擇題填涂樣例正確填涂■選擇題(須用2B鉛筆涂填)1ABC]D]5 ABC D9A BD13ABCD2A網6 ABCD10 AB C14 ABD3 A]BC]D]7AB網D11A幻BD15A回網可4AB網D8A 回回12四 回回非選擇題(須用0.5毫米的黑色字跡簽字筆書寫)16.(14分)(1)(8分)(2)(6分)17.(14分)(1)(6分)(接下頁)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請在各題日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續17.(2)(8分)18.(15分)(1)(7分)(2)(4分)(3)(4分)19.(12分)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湖北省新高考信息卷(一)歷史.pdf 2025年湖北省新高考信息卷(一)歷史答案.pdf 2025年湖北省新高考信息卷(一)歷史答題卡.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