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2023學年度下學期) 七年級歷史教案第21課 明清時期的科技與文化主備人 審核人: 使用教師:備課時間:2025年5月 日 上課時間:2025年 月 日教學內容 明清時期的科技與文化 課型 新授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地圖,填寫表格,了解明清時期科技著作、工程建設的概況,體悟我國古代科學家不懈追求和進取的精神。(時空觀念、唯物史觀)2.通過分析材料,填寫表格,了解明清時期思想文化的成就,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恒久魅力。(歷史解釋、家國情懷)3.通過分析材料,回顧所學,將明清時期科技與文化成就放置于明清階段的整體歷史進程中,多角度分析科技與文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史料實證)教學重點 明清時期科技與文化成就的主要表現。教學難點 明清思想家的主張。教學方法 讀書指導法、合作探究法、講述法教具準備 多媒體教學設計 個性設計一、激情導入 引課明標 《唱臉譜》中有這么一段描寫京劇臉譜的歌詞。《唱臉譜》是首“戲歌”,這首歌巧妙地將通俗歌曲的演唱風格及伴奏手法與曲藝音樂、戲曲音樂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劇唱段。對于京劇,大家耳熟能詳,京劇面具也常能看到。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思考:京劇是何時出現?又如何發展?明清時期還有哪些科技與文化的發展?二、導學引領 自主學習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自主學習,完成同步練習冊自主導學。1.閱讀教材,制作表格整理明朝的科技成就。2.梳理明長城的基本信息。3.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是誰?他們分別提出了怎樣的思想主張?4.列表歸納明清小說和戲曲成就。三、學友互學合作交流 同桌相互檢查練習冊自主導學完成情況,對自主學習的問題先同桌研討,之后小組合作交流。四、展示評價精講點撥 每小組派代表展示自學內容,之后教師精講點撥。一、科技名著1.自主學習:閱讀課本相關內容,完成下表。提示:著作作者內容地位《本草綱目》李時珍全書190多萬字,共記載藥物1 800多種;收錄藥方11 000多個;還附有1 100多幅藥物形態圖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成就,豐富了我國醫藥學寶庫,在世界醫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農政全書》徐光啟分為農本、田制、農事、水利等類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先進經驗、技術革新和作者關于農學的創新研究成果,是一部重要的農業科學巨著《天工開物》宋應星幾乎涵蓋了當時中國農業和手工業的所有生產、加工部門對我國古代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2.材料展示:材料一:他傾其一生心血所著的《本草綱目》是一部非常講究切用的醫藥著作,其所有理論與方藥都服務于治病救人。……嘉靖《蘄川志》中記載了他“千里就藥于門,立活不取值”,充分肯定了其“博施于民”“重仁輕利”“濟世救人”的醫者風范。合作探究: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他”是誰。概括他的醫德。提示:李時珍。醫德:重仁輕利;將人民生命放在首位;以人為本;等等。材料二:《本草綱目》“書考八百家”,所引用的各類書籍中醫書276家……與這些先賢著作一脈相承,在此基礎上,他還提出了“腦為元神之府”的論斷,發展了“命門三焦”學說,豐富了“脾土為本”的理論。材料三:1723年,法國人巴多明將《本草綱目》中的部分中藥及其藥性等翻譯給法國科學院。之后,法國科學院設專題對中國特產的藥物進行研究,并對《本草綱目》中有關疾病的起源、命名、特征及治療方法進行了翔實的整理。歐洲著名生物學家林奈以他睿智的眼光發現了《本草綱目》“以部為綱,以類為目,從微至巨,從賤至貴”(即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從無生命到有生命)的分類方法,寫出了震驚世界的論文《自然系統》。可以說,《本草綱目》是他建立生物分類學思想的知識源泉之一。合作探究:根據材料二,歸納《本草綱目》編寫的特色。根據材料三,談談《本草綱目》的價值。提示:特色:參考大量資料;既有傳承又有創新。價值:給歐洲科學家提供了素材,帶來了啟迪;推動了歐洲自然科學的發展。3.小組討論:請列舉我國古代不同時期的醫學家或醫藥學家。學生:戰國時醫學家(四診法)——扁鵲東漢末醫學家(麻沸散、五禽戲)——華佗東漢末醫學家(《傷寒雜病論》)——張仲景唐醫學家(《千金方》)——孫思邈明代醫藥學家(《本草綱目》)——李時珍4.教師:以上杰出人物身上有哪些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學生討論回答:勤奮學習、刻苦鉆研、不畏艱險、敢于創新的精神。教師:這三部巨著有何共同點?學生討論回答:①多為總結性巨著,對傳統科技典籍、成就進行整理,作出經驗性總結。②處于世界領先地位。③對自然科學的探究較少。三、明長城和北京城1.明長城任務一:觀察地圖,比較明長城和秦長城有何異同點?山海關 八達嶺長城原因:明朝建立以后,為了防御北方蒙古族 南擾,先后18次修筑長城,形成了東起鴨綠江 、西至嘉峪關,總長萬余里的明長城。明長城以城墻 為主體,由關隘、城臺、烽火臺等組成,沿線設立衛所,駐扎軍隊,開展屯田,并修建了相連的道路,形成一個完整的軍事防御體系。 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長城,主要是明朝修筑的。2.北京城任務二:識讀《明清北京平面圖》,分析明清北京城有什么布局特點,體現了怎樣的政治文化理念?明清北京城平面圖 興建:在元大都 基礎上,明朝從 1406 年開始對北京城進行大規模的營建,1420 年基本建成,次年正式遷都北京。清軍入關后,對北京城進行持續改建。布局特點:北京城有宮城、皇城、內城和外城。 宮城即紫禁城,今稱故宮,建筑總面積 16 萬余平方米,有殿宇 超過9000 間。整個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 ,由一條北起鐘鼓樓、 南到永定門的中軸線縱貫,從宮城到外城以這條中軸線對稱展開,形成了布局均衡、完整和諧 的巨大建筑群。政治文化理念:皇權至尊、建筑中左右對稱三、明清的思想家1.根據課本,歸納下表信息。教師:明清時期的進步思想家對傳統儒學唯心體系的批判繼承,促使我國傳統文化重新煥發生機,對后世產生巨大影響。2.材料展示:這一時期由于程朱理學的衰落和社會經濟政治環境的變化,一些進步思想家反對封建禮教對個人的束縛,主張人格獨立和自由發展。如李贄認為“至人之治”在于使天下眾人“各遂其生,各獲其所愿有”,黃宗羲講學時倡導不以天子是非為標準……這些都表達了個性解放和人格獨立的要求。再次,呼吁個人對集體責任的自覺擔當。王夫之、唐甄倡導以天下為己任的道德責任感……明清時期的進步思想家反對君主專制,矛頭指向了專制化的集體,他們認為理想的集體不能只要求個人盡義務,集體也要承擔相應責任,例如政治上的安民、安天下,經濟上藏富于民、均貧富等。——摘編自《馬克思主義研究輯刊》合作探究:根據材料,結合課本,概括明清思想家的基本主張,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出現的原因。提示:基本主張:主張“農商皆本”;肯定“人欲”的合理性;批判封建君主專制。原因:商品經濟的發展;封建君主專制空前強化;文化專制政策下傳統觀念嚴重束縛人們的思想。四:小說和戲曲1、自主學習:【教材研讀】閱讀P125-126,列表歸納明清小說和戲曲成就。答案提示:教師指導:湯顯祖的《牡丹亭》描寫千金杜麗娘對夢中書生柳夢梅傾心相愛,竟傷情而死,化為魂魄尋找現實中愛人,人鬼相戀,最后起死回生,與柳夢梅永結同心的故事。體現青年男女追求個人幸福、呼喚個性解放、反對封建制度的浪漫主義理想。洪昇的《長生殿》描寫唐玄宗和楊玉環之間愛情故事,表現唐朝天寶年間皇帝昏庸、政治腐敗、國家災難,譴責了唐玄宗窮奢極侈,但同時又表現了對二人愛情的同情。孔尚任的《桃花扇》描寫明末秦淮歌妓李香君與侯方域的戀愛故事,李香君“不慕虛榮,不畏強權,忠于國家民族;為了抗拒自己不喜歡的婚事,她不惜以命相搏,以頭撞桌,鮮血飛濺,表現了提倡個性自由、反對專制的傾向。五、訓練反饋檢測自評 課后活動1、2題。六、課堂小結總結提升 明朝時期農業生產水平提高,手工業技術進步,商業經濟和城市經濟繁榮,這為傳統科技的發展和建筑成就的取得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加上科學家自身的努力,明朝時出現了一系列總結性的科技巨著。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曾經走在世界的前列,但從明朝中葉開始出現了停滯,這既受封建政治、經濟、教育體制的影響,也有中國古代科技重實用、輕理論概括和抽象思辨等自身缺陷。另一方面,對西方自然科學的積極汲取也是明朝科技發展的一大特色。明朝專制集權發展到極致,皇權空前強化。受政治、社會現實的影響,明北京城宮殿建筑結構,布局和氣勢極顯莊重。明朝小說的突出成就既反映了大眾文學受到廣大民眾的喜愛,也是受時代特點影響的結果。清朝是我國古代社會的衰落時期。政治上,清朝統治者用40年時間逐步完成了對全國的軍事征服,并采取一系列措施鞏固統治,將君主專制中央集權逐漸發展到頂峰。在思想文化領域里,采取嚴厲的控制政策。統治穩固過程中,滿洲民眾語言、衣食、習俗等迅速漢化,學習漢文、讀漢文著作、寫作詩文成為風尚。但從康熙末年開始,統治階級也日益腐朽,人們的不滿情緒越來越高漲。在這種背景下,清朝時期出現了不少揭露社會現實和尖銳矛盾的文學藝術作品,反映了封建社會由盛到衰的歷史命運。與此同時,經濟上,經過幾朝的努力,到乾隆年間,社會經濟繁榮,出現了盛世局面。伴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城市的興起、城市平民的增多、印刷業的興盛,自由買賣的經濟形式,使人民反抗壓迫、追求自由、擺脫人身束縛的愿望不斷增強,文學藝術表現形式多樣,市民文化繁榮,適合廣大平民閱讀欣賞的小說、戲劇迅速發展起來。此外,清朝前期文學藝術的發展與清朝之前的文學藝術成就密切相關,具有明顯的繼承性。作業設計 第21課同步練習冊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