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8課 夏商周時期的科技與文化 2024-2025學年人教2024版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同步課件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8課 夏商周時期的科技與文化 2024-2025學年人教2024版七年級上冊歷史教學同步課件

資源簡介

(共53張PPT)
第8課 夏商周時期的科技與文化
第二單元 夏商周時期:奴隸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會的過渡
人教2024版 七年級上冊歷史【精做課件】
授課教師:********
班 級:********
時 間:********
第 8 課 夏商周時期的科技與文化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學生能夠準確說出夏商周時期在青銅鑄造、甲骨文、天文歷法、醫學等方面的主要科技文化成就,如司母戊鼎的特點、甲骨文的造字方法等。
清晰闡述這些科技文化成就產生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意義,分析其對中國古代文明發展的重要作用,培養歸納總結和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理解夏商周時期科技與文化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它們與當時社會政治、經濟的聯系,提高綜合分析歷史現象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青銅器、甲骨文等文物圖片和實物模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從圖像資料中提取歷史信息的能力。
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和探究活動,分析夏商周時期科技文化成就的特點和價值,提升學生合作學習、表達觀點和邏輯思維的能力。
引導學生閱讀相關歷史文獻和考古資料,培養學生從史料中獲取有效信息、進行歷史推理和論證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感受夏商周時期科技文化的輝煌成就,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體會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激發學生對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的探索興趣。
認識到科技與文化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生尊重科學、熱愛文化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夏商周時期青銅鑄造技術的發展和代表性青銅器。
甲骨文的發現、特點及歷史意義。
夏商周時期天文歷法和醫學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二)教學難點
理解青銅鑄造技術與當時社會政治、經濟的關系。
從甲骨文的研究中解讀古代社會的歷史信息,培養學生的歷史解讀能力。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直觀演示法、討論法、史料分析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3 分鐘)
展示一張司母戊鼎的高清圖片,提問學生:“同學們,看到這件氣勢恢宏的青銅器,你們是否好奇它誕生于哪個時期?在它背后又蘊含著怎樣的科技與文化奧秘?夏商周時期,我國的科技與文化取得了眾多輝煌成就,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段歷史,探索夏商周時期的科技與文化。”
(二)新課講授
青銅鑄造技術(15 分鐘)
發展歷程:利用時間軸展示夏商周時期青銅鑄造技術的發展脈絡,講解夏朝時期是青銅時代的開端,出現了簡單的青銅工具和兵器;商朝時期青銅鑄造技術達到鼎盛,生產規模大,工藝精湛;西周時期,青銅器的種類更加豐富,造型和紋飾更加多樣化。
代表性青銅器:展示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利簋等代表性青銅器的圖片和視頻資料,詳細介紹它們的造型特點、紋飾寓意和鑄造工藝。例如,講解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其造型莊嚴雄偉,紋飾精美,通過分析它的制作過程,讓學生體會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和智慧。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從青銅器的用途、紋飾等方面探討青銅器所反映的當時社會的等級制度和文化觀念。
青銅文化的意義:引導學生思考青銅鑄造技術對夏商周時期社會發展的影響,教師總結青銅文化不僅是當時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還在政治、宗教、禮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是夏商周時期文明的重要象征。
甲骨文(15 分鐘)
發現與識別:講述甲骨文的發現故事,如清朝學者王懿榮發現甲骨文的過程,引起學生的興趣。展示甲骨文的圖片和實物資料,介紹甲骨文是刻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引導學生觀察甲骨文的形態,了解甲骨文的發現和識別對于研究商朝歷史的重要性。
造字方法:通過具體的甲骨文文字實例,如 “日”“月”“人”“牛” 等,講解甲骨文的造字方法,包括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組織學生開展小組活動,讓學生嘗試根據甲骨文的形態推測其含義,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
歷史意義:組織學生小組討論 “甲骨文的發現對研究中國古代歷史有哪些重要意義”,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發言,教師總結甲骨文的發現為研究商朝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提供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它是漢字的源頭,對中國文字的發展和傳承具有深遠影響,也為研究世界文字的發展演變提供了重要線索。
天文歷法與醫學(10 分鐘)
天文歷法:介紹夏商周時期在天文觀測和歷法制定方面的成就,如夏朝的《夏小正》是我國最早的歷法,記載了一年中每個月的物候、天象、氣象和農事活動等內容;商朝時期,人們已經能夠精確地記錄日食、月食等天文現象;西周時期,天文歷法進一步發展,確定了二十八宿等天文坐標體系。通過展示古代天文儀器的圖片和相關文獻記載,讓學生了解古人對天文現象的觀察和探索。
醫學:講述夏商周時期醫學的發展情況,如商朝時期已經有了關于疾病的記載和簡單的治療方法,周朝時期出現了專業的醫生和醫學分科。介紹《周禮》中關于醫學的相關內容,引導學生思考古代醫學發展與當時社會生活的關系。
(三)課堂小結(3 分鐘)
教師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利用思維導圖梳理夏商周時期在青銅鑄造、甲骨文、天文歷法和醫學等方面的科技文化成就,強調這些成就對中國古代文明發展的重要貢獻。通過提問的方式,如 “司母戊鼎有什么特點?”“甲骨文的造字方法有哪些?” 幫助學生鞏固重點知識。
(四)課堂練習(5 分鐘)
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是( )
A. 四羊方尊 B. 利簋 C. 司母戊鼎 D. 青銅面具
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是( )
A. 金文 B. 甲骨文 C. 小篆 D. 隸書
我國最早的歷法是( )
A. 《夏小正》 B. 《太初歷》 C. 《授時歷》 D. 《大明歷》
甲骨文的造字方法不包括( )
A. 象形 B. 會意 C. 轉注 D. 形聲
夏商周時期的青銅文化反映了當時社會的( )
A. 生產力水平和文化觀念 B. 對外交流情況
C. 農業發展水平 D. 商業繁榮程度
教師巡視學生做題情況,統一講解答案,針對學生的錯誤進行重點分析,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
(五)作業布置(1 分鐘)
課后查閱資料,了解更多關于夏商周時期科技文化的知識,選擇一項成就,寫一篇 300 字左右的介紹文章。
嘗試用甲骨文的造字方法,創造幾個簡單的文字,并說明其含義。
五、教學資源
多媒體課件(包含圖片、視頻、文字資料等)
青銅器、甲骨文等文物復制品或模型
相關歷史書籍、文獻資料
思維導圖制作工具
六、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展示豐富的圖片、視頻和實物資料,學生對夏商周時期的科技文化成就有了直觀的認識和濃厚的興趣。但在小組討論環節,部分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討論深度不夠。后續教學中,應加強對小組討論的引導和組織,明確任務和要求,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充分表達,提高討論的質量和效果。
這份教案涵蓋了夏商周時期科技與文化的教學內容。若你對教學環節設置、案例選取等方面有不同想法,歡迎隨時提出,我來進一步完善。
5
課堂檢測
4
新知講解
6
變式訓練
7
中考考法
8
小結梳理
學習目錄
1
復習引入
2
新知講解
3
典例講解
天文、歷法和醫學
1.天文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
日有食之,亦孔之丑。
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摘自《詩經·十月之交》
商朝甲骨文里有許多日食、月食的記載
殷商武丁時期的一根卜骨,上面的刻辭為“旬壬申夕,月有食”。
《詩經》中記載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發生日食,這是傳世文獻中我國歷史上第一次有確切日期的日食記錄
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左傳·魯文公十四年》
《春秋》中記載了公元前613年一顆彗星掃過北斗,有研究認為,這顆彗星就是著名的哈雷彗星
2.歷法
歷法:歷法是根據天象,以一定的單位對年、月、日的計量方法。
相傳夏朝時就有了歷法
夏歷法按月記錄了時令物候,用以指導農業生產活動
商朝時,歷法逐漸完備
一年分為12個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閏年增加一個月
戰國時期,人們已經把一年分為二十四節氣
天文、歷法和醫學
相傳,戰國時期的名醫扁鵲能用針刺、按摩、湯藥治療疾病。他發明了切脈診法,使用的望、聞、問、切四種診斷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醫沿用。
戰國時期問世的《黃帝內經》,總結當時的醫學經驗,講述了人體內臟部位和血脈循行情況,介紹了針灸、按摩等治療方法,是一部重要的中醫理論著作。
3.醫學
傳說中神農嘗百草,認識了一些治病藥物。
天文、歷法和醫學
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的含義)
甲骨文發現的地點是哪里?其發現者是誰?
甲骨文記載的內容主要有什么?
甲骨文的地位
河南安陽,王懿榮。
涉及祭祀、戰爭、農牧業、官制、刑法、醫藥、天文歷法等。
閱讀教材第45—46頁的內容,勾畫重點并做好批注。
我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成熟文字。
1.甲骨文
甲骨文與青銅器
商朝時期,人們常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對許多事情進行占卜,把記錄占卜情況的文字刻在甲骨上。這些文字被稱為“甲骨文”。
甲骨文的發現
甲骨文與青銅器
商朝人認為,動物可以溝通人的世界和神的世界,于是運用占卜之術,依靠動物骨骼的助力,與祖先進行溝通。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 殷商時期,國王在處理大小事務之前,都要用甲骨進行占卜,祈問鬼神,事后將所問之事刻于甲骨上。
甲骨文與青銅器
造字特點:
象形、指事、會意、形聲
甲骨文與青銅器
惟殷先人,有典有冊。——《尚書》
①目前所知,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結繩記事
口耳相傳
傳說時代:
口耳相傳
原始刻畫符號
甲骨文
文明時代:
文字記錄
意義:
甲骨文與青銅器
②甲骨文已經具備了漢字的基本結構,是漢字發展的重要階段。
意義:
漢字發展的特點
形象到抽象
復雜到簡單
甲骨文
金文
篆書
隸書
楷書繁體
簡體
想一想,今天的漢字與甲骨文有什么關系?
甲骨文與青銅器
青銅器,在古時被稱為“金”或“吉金”,是紅銅與其他化學元素錫、鉛等的合金。
剛剛鑄造完成的青銅器是金色的,但出土的青銅因為時間流逝和化學變化產生銹蝕后變為青綠色,因此被稱為青銅。
商朝 出戟青銅觚
2.青銅器
甲骨文與青銅器

鬲(lì)
簋(guǐ)


猜猜我的用途
食器
青銅器的用途
甲骨文與青銅器


斝(ji )
觚(gū)

猜猜我的用途
酒器
甲骨文與青銅器
青銅矛
鐵刃銅鉞(yuè)
云雷紋矛
青銅戈
猜猜我的用途
兵器
甲骨文與青銅器
青銅編鐃(náo)
獸面紋雙面銅鼓
編鐘
猜猜我的用途
樂器
甲骨文與青銅器
猜猜我的用途
生產生活工具


鉞(農具)
甲骨文與青銅器
主要用于祭祀及軍事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róng)
——《左傳》
特點一:數量眾多,種類豐富。
甲骨文與青銅器
天子
諸侯
卿大夫

觀察周代列鼎列簋制度一覽表,你有什么發現?
王公貴族身份地位乃至國家權力的象征
甲骨文與青銅器
司母戊(wù)鼎
133
cm
116cm
79cm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銅器
特點二:制作工藝高超
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長116厘米,口寬79厘米,重達832.84千克。殷代熔銅的坩鍋每個只能熔銅12.7公斤,鑄造該鼎需要60多個坩堝同時拌熔,二三百人同時操作。
蕉葉形,紋理清晰
四只大卷羊角
精美的紋路
“臻于極致的青銅典范”
四羊方尊
甲骨文與青銅器
利簋
金文/
銘文
/鐘鼎文
材料一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歲鼎,克昏夙有商。
——利簋銘文
【譯文】在一個吉利的甲子日早晨,周武王與商軍展開大戰,過了一夜就攻克了商都。
材料二 時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
——《尚書·牧誓》
【譯文】甲子日,天蒙蒙亮,周武王清晨率領軍隊來到商王城郊外的牧野之地,與眾將士盟誓。
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概括利簋腹內銘文有何史料價值。
相互印證了牧野之戰的存在
歷史價值:
青銅器是我們了解歷史的實物史料。
銘文是文獻史料。
二重證據法:實物史料與文獻史料相互印證。
甲骨文與青銅器
長江上游地區的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了數以千計的珍貴文物,有金杖、青銅樹、青銅面具和青銅人像等,造型奇特,向人們展現了夏商時期豐富多彩的古蜀文明。三星堆遺址還出土了中原夏商王朝系統的玉禮器和青銅容器,表明它與中原王朝具有密切關系。
甲骨文與青銅器
《詩經》和“楚辭”
1.《詩經》
閱讀教材第48頁的內容,批注重點。
時間:
內容:
地位:
意義:
共有305篇詩歌,分為“風”“雅”“頌”三部分;所收詩歌中,有的反映民俗民情,有的歌頌美好愛情,有的頌揚勞動者勤勞勇敢,有的批判統治者剝削壓迫
先秦時期
我國現存第一部詩歌總集
保存了豐富的先秦史料
2.“楚辭”
戰國時期,楚國的屈原等人吸收民歌精華,采用楚國方言,用濃郁的情感和豐富的想象,創造出一種新體詩歌“楚辭”。
代表:屈原《離騷》
充分表達了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是千古傳誦的抒情長詩
《詩經》和“楚辭”
學史崇德
屈原出身于楚國貴族,擔任重要官職,后來因遭到排擠而被流放。流放期間,他憂國憂民的心志從未改變。公元前278年,楚國都城被秦軍占領。屈原知道后無比悲憤,帶著至死不離開楚國的決心,于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盡。屈原為國為民而死,人們用種種方式追思他。據說,每年的端午節就是為了懷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詩經》和“楚辭”
1. “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
反映了二十四節氣有利于( B )
A. 提高文化底蘊 B. 指導農業生產
C. 提升教育水平 D. 開展水利建設
B
2
3
4
5
6
7
8
1
2. 李華同學在進行項目化學習時,整理了如下內容。據此可
知,他學習的內容是( C )
神農嘗百草
望、聞、問、切四診法
《黃帝內經》
C
A. 先秦農業發展 B. 先秦天文歷法
C. 先秦醫學發展 D. 先秦文學成就
2
3
4
5
6
7
8
1
3. [2024·連云港中考]“至于商朝的歷史,已大體可以列入信
史的范圍。”下列證據中,能夠佐證這一觀點且史料價值
最高的是( A )
A. 刻有記錄殷墟文字的甲骨
B. 商湯滅夏的神話傳說
C. 《史記·殷本紀》的記載
D. 武王伐紂的歷史故事
A
2
3
4
5
6
7
8
1
4. [2024·江西中考]下圖是甲骨文中的“史”字:一個人手里
拿一塊用來記錄的板,兩只腳叉開站著。指負責記錄事情
的人。“史”字的造字方法是( A )
A. 象形 B. 指事
C. 形聲 D. 假借
A
2
3
4
5
6
7
8
1
5. 文物是鮮活的歷史。下面所示文物共同印證了商周時期
( B )
A. 社會經濟繁榮 B. 青銅工藝高超
C. 中央權力集中 D. 出現最早文字
B
2
3
4
5
6
7
8
1
6. 河南安陽發掘的“婦好墓”中的玉器,其化學成分與新疆
和田玉一致;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的玉璋與四川廣漢三星
堆出土的玉璋有著驚人的相似。可知中國文明內部
( D )
A. 審美觀念一致 B. 南北差異巨大
C. 中原文化領先 D. 有著密切聯系
D
2
3
4
5
6
7
8
1
7. [2024年1月成都期末]某作品的內容形象地反映了西周至
春秋時期中國的社會生活風貌。其中有對先祖創業的歌
頌,也有對勞動者勤勞勇敢的描寫,以及對美好愛情和高
尚情操的贊美。這部作品是( D )
A. 《孟子》 B. 《韓非子》
C. 《孫子兵法》 D. 《詩經》
D
2
3
4
5
6
7
8
1
8. [2023·婁底期末]“痛飲讀離騷,放開今古才子膽;狂歌吊
湘水,照見江潭漁父心。”這副對聯所寫的人物一直受到
人們的尊敬和懷念。他是( A )
A. 屈原 B. 墨子
C. 孔子 D. 老子
A
2
3
4
5
6
7
8
1
1. [2024年1月東莞期末]在殷墟甲骨文發現以前,人們只能
從有限的文獻記載中知道歷史上有個商王朝,而且這些文
獻無一是成于商代的。殷墟甲骨文的發現,將大量的商人
親手書寫、鐫刻的文字展現在學者面前,使商史與傳說時
代分離而進入歷史時代。這說明( D )
D
A. 故事傳說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B. 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C. 商朝最早奠定了國家的基本形態
D. 甲骨文的發現使商朝歷史更加真實
2
3
4
1
點撥:據題干可知,在甲骨文發現之前,人們只能從
后世的文獻記載中知道商朝的存在,在甲骨文發現之
后,商朝才真正進入“歷史時代”,因此甲骨文的發
現使得商朝成為信史,D正確。材料的著重點在于論
述甲骨文的發現對商朝成為信史的重要價值,而不是
論述故事傳說的史料價值,排除A;材料論述的重點
不是甲骨文本身的價值所在,排除B;材料沒有涉及
商朝的國家基本形態,排除C。
2
3
4
1
2. [2024年1月成都期末]四川廣漢三星堆文化遺址,出土了
大量青銅容器,其制作工藝采用的是與中原青銅容器類似
的鑄造法,其紋飾和裝飾性圖案與長江中游等地的青銅器
相似。這一發現可以佐證( D )
D
A. 當時中外之間交流頻繁
B. 巴蜀地區青銅冶煉技術高超
C. 青銅器的種類豐富多樣
D. 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特征
2
3
4
1
點撥:根據材料可知,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制品與中原地區
的青銅器的制作工藝類似,這說明中華文明多元一體,D
正確。青銅制品的確可以證明巴蜀地區的青銅冶煉技術高
超,但與題干主旨不符,排除B;四川屬于中國,中外交
流表述錯誤,排除A;考古研究只是證實三星堆出土的青
銅器與中原地區的青銅器的制作工藝類似,不能體現出青
銅器的種類豐富多樣,排除C。
2
3
4
1
3. 青銅器上刻的文字被古人稱為金文。金文從商代中晚期開
始出現,數量較少;周代青銅器上文字數量明顯增加。金
文的內容涉及祭祀典禮、政治、軍事、法律訴訟等方面。
由此可推知金文的歷史價值在于( C )
C
A. 便于了解商周時期青銅器功能的變化
B. 見證了中國古代文字發展的重要階段
C. 提供了研究商周社會狀況的實物史料
D. 凸顯了西周時期青銅鑄造業水平領先
2
3
4
1
4. 【項目化學習】文化符號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獨特文化的體
現。下面是七年級同學以“先秦時期的文化符號”為主題
開展項目化學習的成果展板,請你完成展板中的要求。
2
3
4
1
展板一【推介文物——設計文化名片】
(1)一組同學搜集文物圖片后,制作了下面的推介卡片。請按
要求補全橫線處的內容。(4分)
2
3
4
1
圖一
名稱:
出土地點:河南安陽
年代:商朝
造字方法: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等
刻有文字的商朝牛骨 
2
3
4
1
推介理由:


甲骨文是我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
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成熟文字;目前所知,我國有文字可
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任答一點即可) 
2
3
4
1
圖二
名稱:何尊及銘文拓片
出土地點:陜西寶雞
年代:
器型:造型莊嚴厚重,紋飾精美,尊內底鑄有銘文122字
西周 
2
3
4
1
推介理由:



何尊銘文中有“宅茲中國”的記載,這是目
前所見“中國”一詞最早的實物見證;說明當時青銅鑄造
水平高超、工藝精美;是我們了解西周歷史的重要史料
等。(任答一點即可) 
2
3
4
1
展板二【閱讀經典——汲取文化智慧】
(2)二組同學搜集了部分詩句,指出下列詩句分別反映出怎樣
的思想內涵。(4分)
2
3
4
1
九月筑場圃①,十月納②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麥。嗟我農夫,我稼既同③,上④入執宮功⑤。 ——《詩經·豳(bīn)風·七月》 ①場圃:農家種菜蔬和打谷
的地方。②納:收藏。③
同:收齊。④上:同尚,還
得。⑤宮功:修繕宮室。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屈原《九歌·國殤》
2
3
4
1
答案:《詩經》:關注現實;贊揚勞動者勤勞勇敢;批判
統治者剝削壓迫等。(任答一點即可)屈原的詩歌:表達了
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
2
3
4
1
展板三【查閱典籍——增強文化自信】
(3)三組同學翻閱歷史典籍,展示了下面的文化成就。請你解
讀圖一人物的歷史地位及圖二著作的歷史價值。(2分)
2
3
4
1
答案:圖一:相傳扁鵲是戰國時期的名醫,他發明了切脈
診法,使用的望、聞、問、切四種診斷疾病的方法,一直
被中醫沿用。
圖二:戰國時期問世的《黃帝內經》,總結當時的醫學經
驗,講述了人體內臟部位和血脈循行情況,介紹了針灸、
按摩等治療方法,是一部重要的中醫理論著作。
2
3
4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边| 逊克县| 双江| 绥阳县| 大英县| 通江县| 永仁县| 南川市| 沁源县| 江达县| 大新县| 鹿泉市| 安龙县| 喀什市| 崇阳县| 贡觉县| 新晃| 原平市| 九龙坡区| 临安市| 泉州市| 筠连县| 乌拉特中旗| 云南省| 甘德县| 和平县| 台南县| 南岸区| 泰兴市| 长岭县| 凉城县| 玉门市| 四会市| 玉屏| 蚌埠市| 汉川市| 年辖:市辖区| 甘南县| 郓城县| 沈丘县| 固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