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連云港市中考模擬試題歷史三、選擇題(19-28題每題1分,29-35題每題2分,共24分。)19、史料是研究歷史的基礎。研究原始社會人類生產、生活的情況,最可信的史料來源是A.神話傳說B.考古發現C.史籍記錄D.學者論著20.老子主張“無為而治”,孔子提倡“以德治國”,墨子主張“兼愛“非攻”,韓非強調“以法治國”。他們提出這些主張的共同目的是A.解決社會問題B.推崇西周制度C.順應自然法則D.樹立君主權威21.“漢興,接秦之敝,諸侯并起,民失作業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漢初統治者采取的政策措施是A,鹽鐵官營B.平抑物價C.休養生息D.尊崇儒術22.魏晉時期,朝鮮半島的高句麗大量引進《論語》《史記》《漢書》等儒家經典和史學名著,當地人不僅能誦讀漢文著作,還能使用漢文寫作。這體現了A,儒家學說的包容性B.鑒真東渡的影響力C.中華文明的創新性D.中華文化的吸引力23.下圖是新疆地區出土的唐代文書,長538厘米,寬27厘米,內容是當地12歲學童卜天壽抄寫的《論語》《千字文》及創作的詩歌等。材料反映了日了:先坐莫是日,A,民族交往交流交融B.中原地區政局穩定C.西域商品經濟發達D.海上貿易高度繁榮24.“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體現了文天祥A.為南宋的建立作出了貢獻B.具有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C.是南宋最著名的抗金將領D.掌握著南宋末年朝廷大權25.甲午戰爭前,外國對中國的資本輸出數量不多。甲午戰爭后,帝國主義通過設廠、筑路、開礦等方式加大對華投資,1902年投資總額達15億美元,比甲午戰爭前增加5至8倍。這一變化反映了A洋務運動未能取得成效B.中國開始喪失關稅自主權C.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停滯D.西方列強經濟侵略的加劇26.造成下列實質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衣戶1914-1918減少1500,萬戶A.列強侵略耕地19141918減沙2600.萬畝B.政體改變荒地19141918增加4900萬畝C.軍閥割據軍費1914-1918增加5000多萬元D.閉關鎖國27.中世紀西歐莊園中有擅長各種工作的人,如木匠、鐵匠、金銀匠、鞋匠、漁民等,莊園里所需要的絕大多數生產工具和日常用具都是由農奴生產制造的。這反映出當時的西歐莊園歷史試題第1頁(共4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描A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