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5張PPT)10.1 浮力第10章 浮力人教版2024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精做課件】授課教師:********班 級:********時 間:********展示一些生活中與浮力有關的現象圖片或視頻,如:輪船在大海中航行、潛水艇在水中上浮下沉、氫氣球在空中上升、人在死海中漂浮等。引導學生觀察這些現象,提問:“為什么輪船能漂浮在水面上?氫氣球為什么會上升?這些物體都受到了什么力的作用?” 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進行一個小實驗:將一個乒乓球放入一個空杯子中,向杯子里倒水,觀察乒乓球的運動情況。讓學生親身體驗乒乓球受到向上的力而浮起,從而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 浮力。 (二)新課講授(25 分鐘) 浮力的概念 講解: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力,這個力叫做浮力。強調浮力的施力物體是液體或氣體,受力物體是浸在其中的物體,浮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 舉例說明生活中物體受到浮力的例子,如在水中游泳的人、在空中飛行的飛機(空氣是氣體,飛機受到空氣的浮力)等,加深學生對浮力概念的理解。 浮力產生的原因 以一個正方體浸沒在水中為例,講解浮力產生的原因。正方體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壓力 F向下 ,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壓力 F向上 。由于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下表面所處深度大于上表面,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壓力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壓力,這兩個壓力的差就是浮力,即 F浮 =F向上 F向下 。通過受力分析圖,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浮力是由液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產生的。 讓學生思考并討論,如果物體的下表面與容器底部緊密接觸,沒有液體進入,此時物體是否受到浮力?通過這個問題,加深學生對浮力產生條件的理解。 浮力大小的測量 —— 稱重法 實驗演示:用彈簧測力計測出一個物體在空氣中的重力 G,然后將物體慢慢浸入水中,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F。講解彈簧測力計示數減小是因為物體受到了浮力的作用,此時物體受到重力 G、浮力 F浮 和彈簧測力計的拉力 F,根據力的平衡知識, F浮 =G F。這種測量浮力大小的方法叫做稱重法。 讓學生分組進行實驗,用稱重法測量不同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學生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準確讀取示數并記錄數據。 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思考浮力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提出探究問題 “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猜想假設: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并進行猜想,學生可能會提出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液體的密度、物體的重力、物體的形狀、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等因素有關。 設計實驗:介紹實驗器材,如彈簧測力計、大燒杯、水、鹽水、不同形狀的物體(如正方體、圓柱體)、細線等。引導學生利用控制變量法設計實驗來探究浮力大小與各個因素的關系。確定實驗方案: 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保持液體密度不變(使用水),用彈簧測力計懸掛同一物體,將物體逐漸浸入水中,改變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測量并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根據 F浮 =G F計算出浮力大小,分析浮力與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 探究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系:保持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用彈簧測力計懸掛同一物體,將物體分別浸沒在水和鹽水中,測量并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計算出浮力大小,比較在不同密度液體中浮力的大小。 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體重力的關系:選取重力不同但體積相同的物體,用彈簧測力計分別測量它們在空氣中的重力,然后將它們浸沒在同一液體中,測量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計算浮力大小,分析浮力與物體重力的關系。 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體形狀的關系:用彈簧測力計懸掛一塊橡皮泥,先將其捏成正方體形狀,測量其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然后將橡皮泥捏成其他形狀,再次測量其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比較浮力大小是否改變。 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深度的關系:用彈簧測力計懸掛同一物體,將物體浸沒在水中不同深度處,測量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計算浮力大小,觀察深度變化時浮力是否改變。 進行實驗: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學生注意實驗操作規范,如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準確測量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等,準確記錄實驗數據。 分析數據:實驗結束后,各小組匯報實驗數據。引導學生對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結論: 物體在液體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浮力越大。 跟液體的密度有關,液體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與物體的重力、物體的形狀、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 (三)課堂小結(5 分鐘) 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包括浮力的概念、產生原因、測量方法以及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強調控制變量法在實驗探究中的重要性,以及對浮力概念和影響因素的理解和記憶。 (四)課堂練習(10 分鐘) 給出一些關于浮力概念、產生原因理解的選擇題和填空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 展示一些物體在液體中受力的情景圖,讓學生判斷物體是否受到浮力,計算浮力的大小,分析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 設計一些簡答題,如 “為什么潛水艇能在水中上浮和下沉?” 考查學生運用浮力知識解釋生活現象的能力。 (五)布置作業(5 分鐘) 完成教材課后練習題中與浮力相關的題目。 觀察生活中更多與浮力有關的現象,選擇一個現象詳細分析其原理,并以小論文的形式寫出來,下節課與同學們分享。 五、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通過生活實例和實驗幫助學生理解浮力的概念、產生原因和影響因素。對于浮力產生原因的講解,要借助受力分析圖等直觀手段,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壓力差產生浮力的原理。在探究浮力大小影響因素的實驗中,要引導學生充分理解控制變量法的應用,確保學生能順利完成實驗并從實驗數據中得出正確結論。教學中要關注學生在實驗和練習中的表現,及時解答學生的疑問,根據學生的反饋調整教學策略,以提高5課堂檢測4新知講解6變式訓練7中考考法8小結梳理學習目錄1復習引入2新知講解3典例講解用救生圈的兒童為什么能在水中不下沉?盞盞孔明燈冉冉升起到夜空中,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孔明燈為何能夠升入到空中呢?視頻——我國的航空母艦是什么力量把巨大的軍艦托在水面上的?又大又重的鋼鐵巨船能在水面上自由航行,表明水對它有一個向上托的力——浮力;而一個小鐵塊放入水中會下沉,小鐵塊不受浮力嗎?浮力知識點一課堂教學展示進行新課GGG游船、鴨子、冰山都受到重力卻沒有沉入水底受到水向上的托力FFF浮力(1)定義: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力,這個力叫作浮力。包括部分浸入和全部浸入(浸沒)(2)方向:F浮GF浮G由二力平衡的條件可知,浮力的方向與重力的方向相反,即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3)施力物體:液體(或氣體)(4)受力物體:浸入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在空氣中的氣艇受到空氣對其向上托的力漂浮在水上的竹筏受到水對其向上托的力漂浮在水面的物體受到浮力,浸沒在水中的物體也受到浮力嗎?怎樣測量浮力的大小呢?演示測量浸沒在水中的鋁塊所受的浮力【點擊畫面播放視頻】【實驗步驟】①如圖甲所示,在彈簧測力計下懸掛一個鋁塊,鋁塊靜止時,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即為鋁塊所受的重力G。②如圖乙所示,把鋁塊浸沒在水中,鋁塊靜止時,讀出彈簧測力計示數F1。注意:若步驟①②顛倒,會因鋁塊沾帶水而導致測出的重力偏大,最后使得浮力測量值偏大。③如圖丙所示,改變鋁塊在水中浸沒的深度,讀出彈簧測力計示數F2。G/N F1/N F2/N4 3 3【實驗分析】G/N F1/N F2/N4 3 3由圖甲、乙可知,鋁塊浸沒在水中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減小了,說明浸沒在水中的鋁塊受到了浮力的作用。兩次彈簧測力計示數之差就是浮力的大小,即F浮=G-F1 =4N-3N=1N。【實驗分析】G/N F1/N F2/N4 3 3由圖乙、丙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沒有變化(F1=F2),說明浸沒在水中的鋁塊所受浮力的大小跟鋁塊所到達的深度沒有關系。【實驗結論】F浮GF拉物體所受的浮力F浮=G-F拉物體受到的浮力與浸沒的深度無關這種測量浮力的方法稱為稱重法。想想議議F浮F拉G浸沒在水中的鋁塊受到三個力:重力G、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拉和浮力F浮。在這三個力的作用下鋁塊處于平衡狀態。把F拉和F浮的合力設為F合,這樣就可以認為鋁塊受F合和G兩個力的作用。你能證明F浮=G-F拉嗎?F合鋁塊處于平衡狀態,由二力平衡知識可得F合=G因此F拉+ F浮=G,則F浮=G- F拉例1 小申用一個彈簧測力計豎直懸空拉著一個物體,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3.0 N.他將物體浸沒在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為2.0 N,則浮力的大小是______N,方向為__________。若將物體繼續向下移動,則彈簧測力計示數大小_____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0豎直向上不變如圖所示,在盆中放一個裝滿水的燒杯,用手把空瓶按入水中。隨著按入深度的增加,溢出的水也增加了,感覺要用更大的力才能把空瓶按下去。這是為什么呢?思 考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決定浮力大小的因素知識點二實驗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假設與猜想】猜想1: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猜想2: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猜想3: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密度有關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進行實驗】(1)探究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的關系同一物體浸在相同的液體中,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不同。結論: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______。有關【進行實驗】(2)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的關系同一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相同,液體密度不同。結論: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______。有關【進行實驗】(3)探究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密度的關系兩個體積相同、質量不同的物體浸沒在相同的液體中。結論: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密度______。無關【實驗結論】物體在液體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與它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與液體的密度有關。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越大、液體的密度越大,所受的浮力就越大。浮力產生的原因知識點三為什么浸在水中的物體會受到浮力?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物體各個方向的壓力。【點擊畫面播放視頻】浮力產生的原因:F浮=F向上-F向下壓力差法求浮力前后左右四個側面受到的壓力關系:F合=0上、下兩面所受壓力關系:F向上=P向上S=ρgh2 Sh2 >h1F向下=P向下S=ρgh1 S(1)當物體部分浸入液體中時,其上表面不受液體的壓力,所以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向上的壓力,即F浮=F向上。F向上注意:(2)當浸入液體中的物體下表面和容器底部緊密接觸(密合)時,其下表面不受液體的壓力,即F向上=0,此時物體不受浮力作用。如水中的橋墩、陷在淤泥中的物體等都不受浮力的作用。物體下方有無液體是判斷是否產生浮力的決定性條件。F向下例2 如圖,將一只去蓋、去底的飲料瓶的瓶口朝下,將乒乓球放入瓶內并注水,看到有少量水從瓶口流出,此時兵乓球______(選填“會”或“不會”)浮起來;再用瓶蓋將瓶口堵住,過一會兒,將觀察到兵乓球______。該實驗說明,浮力產生的原因是液體對物體上、下表面的壓力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不會上浮不同知識點1 浮力1.下列事實中沒有受到浮力作用的物體有( )A.人浮在死海的水面上讀書B.乒乓球從水里升起C.拋入水中的石塊正在快速下沉D.太空中的宇宙飛船基礎過關D213知識點2 用稱重法測浮力2. 【立德樹人·文化自信】中國的鐵器時代始于春秋晚期,生鐵和塊煉鐵幾乎是同時出現的,這使我國的冶鐵技術在世界處于領先地位。一鐵塊在空氣中稱重為4.4 N,浸沒在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4 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鐵塊所受的浮力是4.4 NB.鐵塊所受的重力是3.4 NC.鐵塊所受的浮力是7.8 ND.鐵塊所受的浮力是1 ND213知識點3 浮力產生的原因3. 【原創題】我國潛水艇下潛技術1971年只能下潛300米,而如今潛水艇“奮斗者號”可以下潛到一萬米的深度,這些突破都是中國的科研人員在背后辛苦鉆研的成果。當潛水艇在海中處于靜止狀態工作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潛水艇上、下表面受到海水壓力的合力大于受到的浮力B.潛水艇上、下表面受到海水壓力的合力大小等于受到的重力大小C.潛水艇上表面受到海水的壓力大于下表面受到海水的壓力D.潛水艇上表面受到海水的壓力和下表面受到海水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B213能力突破4. 【核心素養·物理觀念】關于浮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浸在氣體中的物體不受浮力B.浸入液體中的物體浮力產生的原因為液體對物體上、下表面的壓力差C.佇立在河中的橋墩會受到浮力的作用D.在液體中上升的物體受浮力、下降的物體不受浮力B6547895. 【易錯題】兩個物體分別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將它們同時浸沒到水中,發現兩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為零,但減小值相同。由此可以判斷 ( )A.兩個物體所受的浮力相同B.兩個物體一定處在液體中相同深度C.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相同的D.在空氣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相同的A6547896. 【跨學科實踐·社會發展】為對中國天眼(FAST)的4 450塊厚度僅為1 mm的反射面板進行健康體檢,FAST調試組研制了“微重力蜘蛛人系統”。設備最主要部分是一個直徑超7 m的氦氣球,下面懸吊著“蜘蛛人”,使人可以在“大鍋內”“行走”,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因為氦氣球受到了很大的浮力,所以減小了人的重力B.當人靜止在反射面板上時,人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C. “蜘蛛人”的手腳上都有寬大的輕質板,這是為了減小其對反射面板的壓強D.氦氣球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其重力的大小C6547897.【教材第50頁演示改編】(多選)如圖甲所示,小明將實心圓柱體A緩慢放入水中,水未溢出;根據數據作出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與物體下表面到水面的距離h的關系圖象如圖乙所示。由圖乙可知 ( )A.圓柱體A受到的重力為2 NB.當圓柱體A完全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2 NC.圓柱體A高16 cmD.當圓柱體A浸沒后未接觸容器底部之前,相比圓柱體A浸入之前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增大了2 NBD6547898.如圖所示,一圓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柱形物體被細線拉住靜止在水中,該物體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為22 N,上表面受到水的壓力為10 N,物體所受浮力為 N;剪斷細線后,柱形物體浮在水面上,此時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 ,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 。(后兩空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2變小不變6547899.如圖所示,一個質量為0.5 kg、邊長為0.1 m的正方體物塊靜止浮在水面上。(g取 10 N/kg,ρ水=1×103 kg/m3)求:(1)物塊所受浮力。解: 因正方體物塊A靜止浮在水面上時處于漂浮狀態,所以,物塊所受浮力F浮=G=mg=0.5kg×10N/kg=5N;(2)物塊下表面所受水的壓強。解:由浮力產生的原因F浮=F向上-F向下可得物塊下面受到水的壓力:F向上=F浮+F向下=F浮=5N,則物塊下表面所受水的壓強:p=F向上/S=5N/(0.1m)2=500Pa。654789課堂教學展示課堂小結浮力概念影響因素浸入體積稱重法測浮力F浮=G-F拉上、下表面壓力差測量產生的原因液體密度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受到的豎直向上的力,這個力叫作浮力1.從課后習題中選??;2.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課后反饋總結布置作業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