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武昌區2025屆高三年級5月質量檢測5.諺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的情緒。“萬惡淫為首,百行孝當先”“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有錢道真語,無錢語不真”等諺語歷史都出自明清學者編纂的蒙學經典《增廣賢文》。這些諺語反映了A.市民階層的文化需求B.儒學向社會基層滲透本試題卷共6頁,共19題。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C.商品經濟的持續繁榮D.傳統倫理觀念的松動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指定位置。6.1866年,奕 以“洋人制造機器、火器等件,以及行船、行軍,無一不自天文、算學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中來”為由,奏請添設天文算學館,招取正途官員。大學士倭仁則認為“令正途從學,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擦千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恐所習未必能精,而讀書人已為所惑,適墮其術中耳。”雙方的分歧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A.推動了選官制度近代化轉型B.反映了中華文化重構的困境C.維護了重道輕器的價值觀念D.回應了晚清政治格局的變動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7.1915年,張謇在家書中寫道:“南通雖僻處江海一隅,然紗廠、墾牧、學校次第興建。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在盤龍城商城遺址中,一般貴族墓葬中青銅禮器的組合是一件食器鼎或鬲,再加上一近聞歐戰方酣,外貨輸入稍減,此正我民族工業奮起之時。望鄉人同心,以實業固本,套酒器即觚、爵、斝各一;高等貴族墓葬中則有體量較大的鼎和多套觚、爵、斝,再以教育啟智,則地方自治可成,國家富強或基于是。”張謇意在說明加上尊或罍等大型酒器;而平民墓葬中多為陶鬲。據此判斷,商代A.民族工業發展迎來轉機B.戰爭可以喚醒民族意識A.形成較成熟的禮樂系統B.貴族階層飲食結構豐富C.興辦實業有助地方自治D.實業救國成為社會共識C.等級秩序滲入社會生活D.早期國家認同已經形成8.1938年4月,國民黨第二戰區副司令衛立煌途經延安,中國共產黨為其舉辦盛大的歡2.公元84年,漢章帝下詔:“自牛疫已來,谷食連少…刺史、二千石不以為負。其令迎晚會;1939年9月,毛澤東設宴歡迎國民政府騎兵第二軍軍長何柱國;1945年,國郡國募人無田欲徙它界就肥饒者,恣聽之。到在所,賜給公田,為雇耕傭,賃種餉,民參政會參政員黃炎培、傅斯年等訪問延安,也受到了隆重歡迎和款待。上述史實表明貰(借)與田器,勿收租五歲,除算三年。其后欲還本鄉者,勿禁。”該措施中國共產黨A.抑制了豪強地主的兼并B.體現了農業政策的靈活C.造成了戶籍管理的混亂D.促進了鐵犁牛耕的推廣A.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B.致力于消除國共兩黨的矛盾3.唐朝中后期,藩鎮不經過中央統一選拔程序自行招募僚屬,稱為辟署制。C.推動抗日救亡運動掀起高潮D.努力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唐朝中后期不同類型藩鎮辟署人才的主要出身與去向統計(部分)9.下表是1964年部分省市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該舉措旨在藩鎮類型人才出身在藩鎮任職后的主要去向28.48河朔型地方士族、豪強部分成為節度使親信25中原型科舉出身者、地方豪強、部分平民部分回歸中央政府東南型南方富裕士人家庭部分參與地方治理自據此可知,這一時期15A.科舉制度受到沖擊B.社會流動不斷加快109.08C.平民社會逐漸形成D.門閥勢力有所削弱6.895.396.234.在西夏《天盛律令》中有“大食、西州國(高昌回鶻)等買賣者,騎駝載時死亡,及53.72所賣物甚多,駝不足,說需守護用弓箭時,當告局分處”“大食、西州國等使人、商人0+北京上海江蘇四川云南貴州是客人,不得給予罰罪,故已給價數當還給。”等內容。上述內容表明A.踐行西部大開發戰略B.優化經濟產業結構A.西夏政府重視商業貿易B.宋王朝喪失貿易主動權C.應對外部的嚴峻挑戰D.完成國民經濟調整C.商業成為西夏立國之本D.政權對峙阻斷民族交融高三年級歷史試卷第1頁共6頁高三年級歷史試卷第2頁共6頁武昌區 2025 屆高三年級 5 月質量檢測歷史參考答案1—5 CBDAD 6—10 BADCC 11—15 BACBC16.(1)特點:以恢復經濟為目的;政府組織與民眾自發相結合;持續時間長,規模大;移民來源以江西移民為主。(6 分)(2)措施:明中后期,政府允許客戶就地入籍和清查土地;清初實行保甲制度。(任意兩點 4 分)影響:維護了社會安定;增強了客戶在遷入地的身份認同;促進了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任意兩點 4 分)17.(1)背景: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有聲電影制作技術的進步;城市化的發展;西方電影商業化模式的傳入;政府支持。(6 分)(2)說明:新中國成立初期,國民經濟處于崩潰邊緣,人民政權面臨西方的全面封鎖和威脅。(2 分)陜北根據地是中國革命的圣地,是黨的堅強領導和堅定信念的象征。(2分)電影突出陜北根據地,展示軍民在劣勢中堅持斗爭取得勝利,體現了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有助于增強人民群眾的政治認同,弘揚了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精神,激發了人民群眾建設新中國的熱情。(4 分)18.(1)主要任務:19 世紀下半期,領導工人階級,建立社會主義政黨;20 世紀三四十年代,繼續推進民族民主革命;20 世紀六七十年代,反對美國霸權主義。(6 分)(2)內部因素:工人階級力量的壯大;拉美國家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迫切需要(一點 2分,兩點 3 分);外部因素:社會主義理論的傳播;二戰后兩極格局的形成。(一點 2 分,兩點 3 分)作用:為拉美國家追求經濟獨立和政治民主化提供了理論指導;拉美國家通過社會主義本土化,追求社會公平的現代化模式。(3 分)19.示例選取:2、5、6 項主題:近代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對國家出路的理論探索說明:近代中國民族危機不斷加深,為了救亡圖存,先進的中國知識分子不斷探索國家出路。兩次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逐漸淪為半殖地半封建社會。面對列強的侵略,洋務派掀起了以自強為目的的洋務運動,參與者馮桂芬通過對洋務運動的深入的研究,撰寫了《采西學議:校邠廬抗議》,在對引進西方先進技術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逐漸孕育出早期維新思想。甲午戰敗后,民族危機空前加深。嚴復、康有為、梁啟超等先進的中國人開始反思高三年級歷史試卷 第 1頁 共 6 頁洋務運動,認識到單純學習西方科學技術而不變革腐朽的封建制度,是無法挽救民族危亡的,他們由此發動了維新變法運動。美國學者本杰明·史華茲撰寫專著《尋求富強:嚴復與西方》,為我們研究以嚴復為代表的維新派的思想理論提供了支持。新文化運動時期,面對辛亥革命的失敗和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先進的知識分子開始對傳統儒學進行批判與反思,試圖用西方式的思想學說取代儒學。1917 年,隨著十月革命的爆發,馬克思主義傳到中國,為知識分子在探索國家出路方面提供了新選擇。1919年,隨著中國代表團在巴黎和會上外交的失敗,五四愛國運動爆發,青年學生成為這場反帝愛國運動的先鋒隊。先進的知識分子開始對西方所鼓吹的自由民主等思想產生質疑,他們中的一部分人開始轉向發動工人階級,探索俄國式的無產階級革命道路。徐頑強撰寫的《評五四時期的“打倒孔家店”》,為我們認識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中國思想界為挽救民族危亡,在思想理論方面所進行的有益探索提供了研究價值。綜上,通過選取以上參考文獻,我們可以認識到近代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從理論層面探索國家出路的努力。評分要求:選取兩項以上參考文獻(1 分)+主題(2 分)+闡述(8 分)+小結(1分)其他參考主題:主題 1:近代中國思想解放歷程主題 2: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主題 3:近代中國救亡圖存的理論探索主題 4:民族文化的再塑造與近代民族主義的興起主題 5:近代中國從“采西學”到文化自信的建立主題 6:近代文化交流促進中國文化的重塑高三年級歷史試卷 第 2頁 共 6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歷史 歷史.docx 歷史 武昌區2025屆高三5月質量檢測參考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