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人教版5.2 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第五章 拋體運動一、合運動與分運動一、合運動與分運動1.合運動與分運動:一個物體同時參與幾個運動,那么物體實際發生的運動叫作 ,參與的那幾個運動叫作 。2.運動的合成與分解(1)運動的合成:由分運動求 的過程。(2)運動的分解:由合運動求 的過程。(3)運算法則:運動的合成與分解遵從 運算法則。合運動分運動合運動分運動矢量歸納拓展1.合運動與分運動的關系等效性 各分運動的共同效果與合運動的效果相同等時性 各分運動與合運動同時發生,同時結束獨立性 各分運動之間彼此獨立,互不影響同體性 各分運動與合運動是同一物體的運動一、合運動與分運動1.兩個互成角度的勻速運動的合運動是做什么運動?二、兩互成角度的直線運動的合成1.兩個互成角度的勻速運動的合運動是做什么運動?V1V2V1V2V1V2VVV二、兩互成角度的直線運動的合成2.一個是勻變速直線一個是勻速直線的合運動是做什么運動?二、兩互成角度的直線運動的合成勻變速曲線運動2.一個是勻變速直線一個是勻速直線的合運動是做什么運動?V1V2VaV1V2Va二、兩互成角度的直線運動的合成3.兩個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運動的合運動是做什么運動?二、兩互成角度的直線運動的合成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a1a2a3.兩個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運動的合運動是做什么運動?二、兩互成角度的直線運動的合成4.兩個初速度不為零的勻變速運動的合運動是做什么運動?二、兩互成角度的直線運動的合成[例1] 質量為2 kg的質點在xOy平面內做曲線運動,在x方向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和y方向的位移—時間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質點的初速度為5 m/sB.質點所受的合力為10 NC.2 s末質點的速度大小為6 m/sD.2 s內質點的位移大小為8 mA鞏固練習[針對訓練1] 在一端封閉、長約1 m的玻璃管內注滿清水,水中放一個紅蠟做的小圓柱體R,將玻璃管的開口端用橡膠塞塞緊[圖(a)],將玻璃管倒置[圖(b)],R沿玻璃管勻速上升。再次將玻璃管倒置,在R勻速上升的同時( )A.若將玻璃管水平向右移動,R將在豎直平面內做曲線運動B.若將玻璃管水平向右加速移動,R將在豎直平面內做直線運動C.若將玻璃管水平向右減速移動,R將在豎直平面內做直線運動D.若將玻璃管水平向右勻速移動,R將在豎直平面內做直線運動D鞏固練習勻變速曲線運動V1V2V4.兩個初速度不為零的勻變速運動的合運動是做什么運動?a1a2aVa勻變速直線運動二、兩互成角度的直線運動的合成a2V1V2a1兩個互成角度的分運動 合運動的性質兩個勻速直線運動一個勻速直線運動,一個勻變速直線運動兩個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兩個初速度不為0的勻變速直線運動二、兩互成角度的直線運動的合成勻速直線運動勻變速曲線運動勻加速直線運動v合與a合共線,勻變速直線運動v合與a合不共線,勻變速曲線運動例3、在寬200m的河中,小船在靜水中的航速是5m/s,水流速度是為3m/s。(1)若小船順流而下,則在水中的速度能達到多大?(2)若小船逆流而上,則能達到的速度為多大?v船v水v船v水二、小船渡河問題例3、在寬200m的河中,小船在靜水中的航速是5m/s,水流速度是為3m/s。(1)小船渡河的最短時間為多少 此時位移為多大 船頭指向哪邊?二、小船渡河問題v船v水dABvCx例3、在寬200m的河中,小船在靜水中的航速是5m/s,水流速度是為3m/s。(1)小船渡河的最短時間為多少 此時位移為多大 船頭應朝什么方向 (2)欲使船渡河的航程最短,船頭應朝什么方向 用多長時間 二、小船渡河問題v船v水dABv二、小船渡河問題例4、一小船渡河,河寬d=180m,水流速度v1=2.5m/s。小船在靜水中的速度v2 =1.5m/s。(1)小船怎樣才能以最短時間渡過河去?需時多少?(2)小船怎樣才能沿最短路徑渡過河去?v船v水dABvCxB二、小船渡河問題例4、一小船渡河,河寬d=180m,水流速度v1=2.5m/s。小船在靜水中的速度v2 =1.5m/s。(1)小船怎樣才能以最短時間渡過河去?需時多少?(2)小船怎樣才能沿最短路徑渡過河去?v船v水dA二、小船渡河問題例4、一小船渡河,河寬d=180m,水流速度v1=2.5m/s。小船在靜水中的速度v2 =1.5m/s。(1)小船怎樣才能以最短時間渡過河去?需時多少?(2)小船怎樣才能沿最短路徑渡過河去?二、小船渡河問題v船v水dABvθv船 θ誤區警示關于小船渡河問題的三點提醒(1)小船渡河時間最短與位移最短是兩種不同的運動情境,時間最短時,位移不是最短。(2)求渡河的最短位移時,要先弄清v船與v水的大小關系,不要盲目地認為最短渡河位移一定等于河的寬度。(3)渡河時間與船隨水漂流速度的大小無關,只要船頭指向與河岸垂直,渡河時間即為最短。1.“關聯速度”特點用繩、桿相牽連的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兩物體的速度通常不同,但物體沿繩或桿方向的速度分量大小相等。三 關聯速度問題[例3] 如圖所示,物體A和B的質量均為m,分別與跨過定滑輪的輕繩連接(不計繩與滑輪、滑輪與軸之間的摩擦)。現用水平變力F拉著物體A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B做勻速直線運動B.物體B做加速直線運動C.物體B做減速直線運動D.無法判斷B[針對訓練3] (多選)如圖所示,一根長直輕桿兩端分別固定小球A和B,豎直放置,兩球質量均為m,兩球半徑忽略不計,桿的長度為L。由于微小的擾動,A球沿豎直光滑槽向下運動,B球沿水平光滑槽向右運動,當桿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時(圖中未標出),關于兩球速度vA與vB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球下滑過程中的加速度一直大于gB.B球運動過程中的速度先變大后變小C.vA=vBtan θD.vA=vBsin θBC3.常見的速度分解模型規律總結關于繩端(或桿端)速度分解的思路(1)確定合運動方向。(2)分析合運動效果。(3)沿繩(或桿)和垂直于繩(或桿)方向分解。(4)沿繩(或桿)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等,列方程求解。3.常見的速度分解模型3.常見的速度分解模型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