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絕密★啟用前3.《后漢書》記載,東漢和帝時,西域都護班超遣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至安息西界(約在今波斯灣)受阻而返。甘英雖未抵達羅馬,但帶回大量關于羅馬地理、物產及風俗的信息。羅馬皇帝領航高中聯盟2024一2025學年下學期第一次聯合考試后來也派遣使節來華。這反映出上進聯考A.漢朝與羅馬建立了正式外交關系高一歷史試卷B.絲綢之路促進了歐亞文明互鑒C.軍事征服推動了東西方文化交流試卷共8頁,20小題,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D.宗教傳播成為交往的主要動力注意事項:4.中世紀西歐的封君封臣制以土地分封維系,封君授予封臣采邑,封臣則承擔效忠、軍事服役及納貢的義1.考查范圍:中外歷史綱要(下)第1課至第13課。務。由于國家行政體系癱瘓,地方貴族通過私人契約構建依附關系。這表明封君封臣制度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在答題卡指定位置上。A.推動了城市自治的發展B.促進了社會流動3.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C.奠定歐洲多元政治傳統D.強化了世俗王權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5.奧斯曼帝國“以軍事擴張崛起,卻在文化整合中展現出獨特生命力,其地跨歐亞非的版圖使其成上無效。為希臘羅馬古典文明、波斯伊斯蘭文明與拜占庭東正教文明的交匯樞紐”。這表明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A.地緣環境促進文明交匯B.軍事擴張推動文化融合C.宗教政策維護帝國統一D.多元治理鞏固中央集權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6.阿滋特克文明“是中美洲古文明的巔峰,以特諾奇蒂特蘭為首都,鼎盛時控制371個部落,人口超目要求的。500萬”。其政治體制為君主制,皇帝通過軍事擴張與貢金制度維系統治:經濟依賴“奇南帕”浮1.公元前3000年前后,北溫帶的大河沖積平原成為文明搖籃,孕育了中國黃河流域的粟作農業和長園農業、玉米種植及跨地區貿易,以可可豆、黃金為流通媒介。這反映出阿茲特克文明江流域的稻作農業,西亞兩河流域的麥類種植,北非尼羅河流域的灌溉系統,以及南亞印度河流A.殖民擴張與奴隸貿易的關聯B.民主制度與農業革命并存域的水稻栽培,等等。這反映出C.封建莊園與貨幣經濟的互動D.社會結構上呈現復合形態A.自然環境對農業文明的影響7.1550年,伊凡四世頒布《沙皇法典》,規定全國統一司法程序,取消了封邑王公的司法特權,在訴訟B.技術傳播促進了文明交流程序中增加了國家管理機關和司書官僚機構的權力比重,強化了中央司法機關的作用,并確立農C.文化多樣性導致生產的差異民對地主的人身依附關系。這些舉措D.古代文明發展具有一致性A.推動了俄羅斯民主政治發展B.鞏固了農奴制度的經濟基礎2.圖1所示是記載某一文學作品的實物史料C.加速了俄羅斯封建化的進程D.削弱了東正教會的社會影響8.觀察圖216一19世紀的印第安人口演變示意圖(單位:萬人)18001600140012001000圖網400該文學作品最有可能是0A.《漢漠拉比法典》B.《摩訶婆羅多》16世紀17世紀18世紀19世紀C.《羅摩衍那》D.《吉爾伽美什》圖2廣東·高一歷史第1頁(共8頁)廣東·高一歷史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