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講 光電效應 波粒二象性情境導思 1.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光電效應現象。 (1)若用光子能量為2.75 eV的光照射到光電管上時發生了光電效應,且電子的最大初動能為1.7 eV,求陰極K材料的逸出功。 (2)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當電壓表的示數大于或等于1.7 V時,電流表示數為多少 為什么 (3)金屬表面發生光電效應與什么有關 入射光的強弱影響光電效應的發生嗎 (4)入射光照射到金屬表面上時,光電子的發射需要能量積累的過程嗎 2.1927年戴維孫和湯姆孫分別用單晶和多晶晶體做了電子束衍射的實驗。 (1)該實驗證實了電子的什么特性 德布羅意假說的內容是什么 如何驗證德布羅意假說 (2)物質波波長、頻率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footnoteRef:1] [1:【答案】 ε=hν Ek=hν-W0 ε=hν p=](2024·黑吉遼卷,8)(多選)X射線光電子能譜儀是利用X光照射材料表面激發出光電子,并對光電子進行分析的科研儀器,用某一頻率的X光照射某種金屬表面,逸出了光電子,若增加此X光的強度,則( )[A] 該金屬逸出功增大[B] X光的光子能量不變[C] 逸出的光電子最大初動能增大[D] 單位時間逸出的光電子數增多【答案】 BD考點一 光電效應的規律及應用請辨析以下五組概念有何區別。(1)“光子”與“光電子”。提示:光子與光電子:光子指光在空間傳播時的每一份能量,光子不帶電;光電子是金屬表面受到光照射時發射出來的電子,其本質是電子。(2)“光電子的動能”與“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提示:光電子的動能與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只有金屬表面的電子直接向外飛出時,只需克服原子核的引力做功,才具有最大初動能。(3)“光電流”與“飽和電流”。提示:光電流與飽和電流:從金屬板飛出的光電子到達陽極,回路中便產生光電流,隨著所加正向電壓的增大,光電流趨于一個飽和值,這個飽和值是飽和電流,在一定的光照條件下,飽和電流與所加電壓大小無關。(4)“入射光的強度”與“光子能量”。提示:入射光的強度與光子能量:入射光的強度指單位時間內照射到金屬表面單位面積上的總能量,而光子能量ε=hν,是一份能量。(5)“光的強度”與“飽和電流”。提示:光的強度與飽和電流:頻率相同的光照射金屬產生光電效應,入射光越強,飽和電流越大,但不是簡單的正比關系。1.光電效應的規律(1)兩條線索。(2)兩條對應關系。入射光強度大→光子數目多→發射光電子多→光電流大。光子頻率高→光子能量大→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大。(3)光電效應的“三個關系”。①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Ek=hν-W0。②最大初動能與遏止電壓的關系:Ek=eUc。③逸出功與截止頻率的關系:W0=hνc。2.光電效應中常見的四類圖像圖像名稱 圖線形狀 獲取信息最大初動能Ek與入射光頻率ν的關系 (1)截止頻率νc:圖線與ν軸交點的橫坐標。 (2)逸出功W0:圖線與Ek軸交點的縱坐標的絕對值W0=|-E|=E。 (3)普朗克常量h:圖線的斜率k=h遏止電壓Uc與入射光頻率ν的關系 (1)截止頻率νc:圖線與橫軸的交點的橫坐標。 (2)遏止電壓Uc:隨入射光頻率的增大而增大。 (3)普朗克常量h:等于圖線的斜率與電子電荷量的乘積,即h=ke(注意:此時兩極之間接反向電壓)頻率相同、強度不同的光,光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1)遏止電壓Uc:圖線與橫軸的交點的橫坐標。 (2)飽和電流:電流的最大值。 (3)最大初動能Ek=eUc頻率不同、強度相同的光,光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1)遏止電壓Uc1、Uc2。 (2)飽和電流:黃光照射下的大。 (3)最大初動能Ek1=eUc1、Ek2=eUc2[例1] 【光電效應的規律】(2024·海南卷,8)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光電效應,閉合單刀雙擲開關S1,用頻率為ν1的光照射光電管,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流表的示數剛好為0,此時電壓表的示數為U1,已知電子電荷量為e,普朗克常量為h,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光強,電壓表示數增大[B] 改用比ν1更大頻率的光照射,調整電流表的示數為零,此時電壓表示數仍為U1[C] 其他條件不變,使開關接S2,電流表示數仍為零[D] 光電管陰極材料的截止頻率νc=ν1-【答案】 D【解析】 當開關S接1時,由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eU1=hν1-W0,故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光強,電壓表的示數不變,故A錯誤;若改用比ν1頻率更大的光照射時,調整電流表的示數為零,而金屬的逸出功不變,故遏止電壓變大,即此時電壓表示數大于U1,故B錯誤;其他條件不變時,使開關S接2,光電子在電場中加速運動,故電流表示數不為零,故C錯誤;根據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eU1=hν1-W0,其中W0=hνc,聯立解得,光電管陰極材料的截止頻率為νc=ν1-,故D正確。[例2] 【光電效應的圖像】(2024·貴州遵義三模)圖甲為利用光電管研究光電效應的電路圖,其中光電管陰極K的材料是鉀,鉀的逸出功為W0。圖乙為實驗中用某一頻率的光照射光電管時,測量得到的光電管伏安特性曲線,當電壓為Uc時,光電流恰好為零。已知普朗克常量為h,光電子的電荷量為e。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該實驗的入射光頻率為[B] 該實驗的光電子獲得的最大初動能為Ek=eUc[C] 光電管兩極間的正向電壓越大,光電流越大[D] 當入射光的頻率小于時,仍可以發生光電效應【答案】 B【解析】 根據eUc=Ek=hν-W0,可得該實驗的入射光頻率為ν=,該實驗的光電子獲得的最大初動能為Ek=eUc,選項A錯誤,B正確;開始時光電管兩極間的正向電壓越大,光電流越大,但隨著光電流增加,當達到飽和電流時,隨正向電壓增加,光電流不再增大,選項C錯誤;由公式hνc-W0=0可得,極限頻率為νc=,則入射光的頻率小于時,不能發生光電效應,選項D錯誤。光電效應中有關圖像問題的解題方法(1)明確圖像中縱坐標和橫坐標所表示的物理量。(2)明確圖像所表示的物理意義及所對應的函數關系,同時還要知道截距、交點等特殊點的意義。例如:①Ek-ν圖像表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Ek隨入射光頻率ν的變化關系,圖甲中橫軸上的截距是陰極金屬的截止頻率,縱軸上的截距表示陰極金屬逸出功的負值,直線的斜率為普朗克常量,圖像的函數式為Ek=hν-W0。②光電效應中的I-U圖像是光電流I隨兩極間電壓U的變化曲線,圖乙中的Im是飽和電流,Uc為遏止電壓。考點二 光的波粒二象性 物質波(1)圖甲為實驗小組利用100多個電子通過雙縫后的干涉圖樣,可以看出每一個電子都是一個點;圖乙為該小組利用70 000多個電子通過雙縫后的干涉圖樣,為明暗相間的條紋。則電子的粒子性和波動性與電子的數量有什么關系 單個電子的運動軌道確定嗎 圖乙中的明條紋產生的原因是什么 甲 乙提示:少數電子體現粒子性,大量的電子表現為波動性;單個電子的運動軌道是不確定的;題圖乙中的明條紋是電子到達概率大的地方。(2)同樣,個別光子的行為表現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為表現出波動性,那么光的波動性是光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嗎 是不是光表現出波動性時,就不具有粒子性了,光表現出粒子性時,就不再具有波動性了 提示:光的波動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種屬性,不是光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引起的;粒子性和波動性是光同時具備的兩種屬性,光的波粒二象性應理解為:在某種情況下光的波動性表現得明顯,在另外的某種情況下,光的粒子性表現得明顯。1.對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光的 波粒 二象性 實驗 基礎 表現 說明光的 波動性 干涉和 衍射 (1)光是一種概率波,即光子在空間各點出現的可能性大小(概率)可用波動規律來描述。 (2)大量的光子在傳播時,表現出波的性質 (1)光的波動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種屬性,不是光子之間相互作用產生的。 (2)光的波動性不同于宏觀觀念的波光的 粒子性 光電 效應、 康普 頓效 應 (1)當光同物質發生作用時,這種作用是“一份一份”進行的,表現出粒子的性質。 (2)少量或個別光子能清楚地顯示出光的粒子性 (1)粒子的含義是“不連續”“一份一份”的。 (2)光子不同于宏觀觀念的粒子波動性 和粒子 性的對 立、統一 (1)大量光子易顯示出波動性,而少量光子易顯示出粒子性。 (2)波長長(頻率低)的光波動性強,而波長短(頻率高)的光粒子性強 (1)光子理論并未否定波動說,ε=hν=h中,ν和λ就是波的概念。 (2)波和粒子在宏觀世界是不能統一的,而在微觀世界卻是統一的2.物質波(1)物質波的波長:λ=,h是普朗克常量。(2)德布羅意波也是概率波,衍射圖樣中的亮條紋是電子落點概率大的地方,但概率的大小受波動規律的支配。[例3] 【物質波】 (2024·江蘇徐州三模)湯姆孫利用電子束穿過鋁箔,得到如圖所示的衍射圖樣。則( )[A] 該實驗現象是電子粒子性的表現[B] 該實驗證實了原子具有核式結構[C] 實驗中電子的物質波波長與鋁箔中原子間距差不多[D] 實驗中增大電子的速度,其物質波波長變長【答案】 C【解析】 衍射是波的特性,該實驗現象是電子波動性的表現,故A錯誤;該實驗是波的衍射現象,說明電子具有波動性,該實驗不能夠證實原子具有核式結構,故B錯誤;發生明顯衍射現象的條件是波長與孔的尺寸差不多,可知實驗中電子的物質波波長與鋁箔中原子間距差不多,故C正確;根據物質波的表達式有λ==可知,實驗中增大電子的速度,其物質波波長變短,故D錯誤。[例4] 【光的粒子性】(2024·北京卷,13)產生阿秒光脈沖的研究工作獲得202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阿秒(as)是時間單位,1 as=1×10-18 s,阿秒光脈沖是發光持續時間在阿秒量級的極短閃光,提供了阿秒量級的超快“光快門”,使探測原子內電子的動態過程成為可能。設有一個持續時間為100 as 的阿秒光脈沖,持續時間內至少包含一個完整的光波周期。取真空中光速c=3.0×108 m/s,普朗克常量h = 6.6 × 10-34 J·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對于0.1 mm寬的單縫,此阿秒光脈沖比波長為550 nm的可見光的衍射現象更明顯[B] 此阿秒光脈沖和波長為550 nm的可見光束總能量相等時,阿秒光脈沖的光子數更多[C] 此阿秒光脈沖可以使能量為-13.6 eV(-2.2×10-18J)的基態氫原子電離[D] 為了探測原子內電子的動態過程,阿秒光脈沖的持續時間應大于電子的運動周期【答案】 C【解析】 此阿秒光脈沖的波長為λ=cT=30 nm<550 nm,由障礙物尺寸與波長相差不多或比波長小時,衍射現象越明顯知,波長為550 nm的可見光比此阿秒光脈沖的衍射現象更明顯,故A錯誤;由ε=h知,阿秒光脈沖的光子能量大,故總能量相等時,阿秒光脈沖的光子數更少,故B錯誤;阿秒光脈沖的光子能量最小值ε=hν==6.6×10-18 J>2.2×10-18 J,故此阿秒光脈沖可以使能量為-13.6 eV(-2.2 × 10-18J)的基態氫原子電離,故C正確;為了探測原子內電子的動態過程,阿秒光脈沖的持續時間應小于電子的運動周期,故D錯誤。(滿分:50分)對點1.光電效應的規律及應用1.(4分)(2024·陜西西安一模)如圖所示,某種材料制成太陽能電池的主體部分由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結合而成。當太陽光照射到該材料上時,材料吸收光子發生光電效應,自由電子向N型一側移動,從而在兩端形成電勢差。已知該材料至少需要吸收波長為λ的綠光才能發生光電效應,普朗克常量為h,光速為c,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通過負載的電流方向從上至下[B] 該材料的逸出功為[C] 用光強更強的紅光照射該材料,只要照射時間足夠長,也能產生光電效應[D] 用光強相同的紫光和藍光照射該材料,藍光照射時,通過負載的電流較小【答案】 B【解析】 自由電子向N型一側移動,N型半導體聚集負電荷,電勢更低,則通過負載的電流方向為從下至上,故A錯誤;發生光電效應時極限波長與逸出功需滿足W0=h,故B正確;光電效應是否發生與入射光的頻率有關,與光照時間和光照強度無關,紅光的頻率比綠光小,故不能發生光電效應,故C錯誤;用光強相同的紫光和藍光照射該材料,因為藍光頻率較小,光子能量較小,故單位時間內到達該材料的光子數目較多,產生的光電子較多,通過負載的電流較大,故D錯誤。2.(6分)(2024·四川南充三模)(多選)如圖為一研究光電效應的電路圖,用一定頻率的光照射陰極K,電流表G有示數,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將滑片P向右移動,電流表的示數一定會越來越大[B] 將滑片P移到最左端時,電流表的示數一定為零[C] 將照射光強度減弱,光電子最大初動能不變[D] 將照射光強度減弱,也會發生光電效應【答案】 CD【解析】 將滑片P向右移動,即正向電壓增大,若光電流達到飽和,則電流表的示數不變,故A錯誤;將滑片P移到最左端時,即不加電壓,此時電流表的示數一定不為零,故B錯誤;將照射光強度減弱,但光的頻率沒有發生變化,光電子最大初動能不變,仍然發生光電效應,故C、D正確。3.(4分)(2024·湖北襄陽三模)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現象。圖中①、②兩直線分別是金屬A、B發生光電效應時的遏止電壓Uc與入射光頻率ν的關系圖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金屬B的逸出功比金屬A的小[B] ①、②兩直線的斜率均為[C] 當用頻率為9×1014 Hz的光分別照射兩金屬A、B時,A中發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較小[D] 當入射光頻率ν不變時,增大入射光的光強,則遏止電壓Uc增大【答案】 B【解析】 根據光電效應方程Ek=hν-W0可知,當Ek=0時W0=hν,圖線②對應的截止頻率ν大,則金屬B的逸出功大,A錯誤;根據Ek=hν-W0,Uce=Ek,聯立解得Uc=-,可知①、②兩直線的斜率均為,B正確;當用頻率為9×1014Hz的光分別照射兩金屬A、B時,圖線①對應的遏止電壓Uc大,則A中飛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較大,C錯誤;當入射光頻率ν不變時,增大入射光的光強,遏止電壓Uc不變,D錯誤。4.(6分)(2024·黑龍江齊齊哈爾三模)(多選)近年來,我們見證了電磁波不同頻段應用的快速發展。5G所用的電磁波頻率一般在24 GHz到100 GHz之間,6G將使用頻率在100 GHz到10 000 GHz之間的電磁波,是一個頻率比5G高出許多的頻段。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 5G電磁波光子能量較小[B] 5G電磁波光子動量較大[C] 6G電磁波更容易使金屬發生光電效應[D] 6G電磁波遇到障礙物更容易衍射【答案】 AC【解析】 根據光子能量公式ε=hν可知5G電磁波頻率低,光子能量較小,故A正確;根據德布羅意波長公式p=,c=λν,可知5G電磁波頻率低,波長長,光子動量較小,故B錯誤;6G電磁波光子能量大,更容易使金屬發生光電效應,故C正確;6G電磁波波長短,遇到障礙物不容易發生明顯衍射,故D錯誤。對點2.光的波粒二象性 物質波5.(4分)(2024·湖南卷,1)量子技術是當前物理學應用研究的熱點,下列關于量子論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普朗克認為黑體輻射的能量是連續的[B] 光電效應實驗中,紅光照射可以讓電子從某金屬表面逸出,若改用紫光照射也可以讓電子從該金屬表面逸出[C] 康普頓研究石墨對X射線散射時,發現散射后僅有波長小于原波長的射線成分[D] 德布羅意認為質子具有波動性,而電子不具有波動性【答案】 B【解析】 普朗克認為黑體輻射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是量子化的,故A錯誤;產生光電效應的條件是入射光的頻率大于金屬的截止頻率,紫光的頻率大于紅光,若紅光能使金屬產生光電效應,可知紫光也能使該金屬產生光電效應,故B正確;石墨對X射線的散射過程遵循動量守恒定律,光子和電子碰撞后,電子獲得一定的動量,光子動量變小,根據λ=可知波長變長,故C錯誤;德布羅意認為物質都具有波動性,包括質子和電子,故D錯誤。6.(6分)(2024·河北張家口三模)(多選)經研究證明,光子和電子相互作用發生光電效應還是康普頓效應,取決于電子的“自由”度。當光子能量和逸出功在同一數量級時,電子吸收光子,發生光電效應;當光子能量較大時,電子的逸出功幾乎可以忽略,可看作是“自由”的,則發生康普頓效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光電效應方程是從能量守恒的角度解釋了光的粒子性[B] 康普頓效應說明光具有粒子性[C] 光電效應說明了能量守恒,康普頓效應則解釋了動量守恒,二者是矛盾的[D] 金屬只要被光照射的時間足夠長,一定會發生光電效應【答案】 AB【解析】 光電效應方程是愛因斯坦根據量子假說和能量守恒定律得到的,故A正確;康普頓效應是光子與電子的碰撞,體現了光的粒子性,故B正確;根據題中說法,光電效應是在電子“自由”度較小的情況下,表現出的吸收特性,動量并不是不守恒,而是表現不出來,而康普頓效應是基于能量較大的光子與電子的碰撞,既體現動量守恒又體現能量守恒,二者并不矛盾,故C錯誤;電子對光子的吸收并不能累積,一次只能吸收一個光子,若吸收的光子能量小于金屬逸出功,即不能發生光電效應,故D錯誤。7.(4分)(2024·新課標卷,17)三位科學家由于在發現和合成量子點方面的突出貢獻,榮獲了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不同尺寸的量子點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現有兩種量子點分別發出藍光和紅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藍光光子的能量大于紅光光子的能量[B] 藍光光子的動量小于紅光光子的動量[C] 在玻璃中傳播時,藍光的速度大于紅光的速度[D] 藍光在玻璃中傳播時的頻率小于它在空氣中傳播時的頻率【答案】 A【解析】 因為ν藍>ν紅,則有λ藍<λ紅,根據ε=hν可知ε藍>ε紅;根據p=,可知p藍>p紅,故A正確,B錯誤。頻率越大,折射率越大,則n藍>n紅,根據 v=,可知在玻璃中傳播時v藍8.(4分)(2024·北京海淀三模)如圖甲,A和B兩單色光,以適當的角度向半圓形玻璃磚射入,出射光線都從圓心O沿OC方向射出,且這兩種光照射同種金屬,都能發生光電效應。那么在光電效應實驗中(如圖乙所示),調節這兩束光的光強并分別照射相同的光電管。使實驗中這兩束光都能在單位時間內產生相同數量的光電子,實驗所得光電流I與光電管兩端所加電壓U間的關系曲線分別以A、B表示,則下列4圖中可能正確的是( )甲 乙[A] [B][C] [D]【答案】 D【解析】 由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單色光A的偏轉程度較大,其折射率較大,頻率較高,由Ek=hν-W0,eUc=Ek,聯立解得Uc=-,可知單色光A的遏止電壓較大,根據I=,可知二者的飽和電流相等。如果光電管兩端所加的電壓U=0,兩束光在單位時間內產生相同數量的光電子,則相同時間到達陽極的光電子的數量相等,光電流相等。故選D。9.(6分)(2024·廣東深圳二模)(多選)某防盜報警器工作原理如圖所示。用紫外線照射光敏材料制成的陰極時,逸出的光電子在電路中產生電流,電流經放大后使電磁鐵吸住鐵條。當光源與陰極間有障礙物時,警報器響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若用紅外光源代替紫外光源,該報警器不一定能正常工作[B]逸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與照射光頻率成正比[C]若用光強更強的同一頻率紫外線照射陰極,光電流變大[D]若用光強更強的同一頻率紫外線照射陰極,所有光電子的初動能均增大【答案】 AC【解析】 由光電效應方程hν=W+Ek知,紫外光頻率大于紅外光頻率,該光敏材料極限頻率未知,不能確保紅外光照射會發生光電效應,A正確;由光電效應方程知,逸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與照射光頻率有關,但不成正比,B錯誤;光照強度越強,光電子越多,光電流越大,C正確;由光電效應方程知,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與光照強度無關,D錯誤。10.(6分)(2024·山西陽泉三模)(多選)光刻機是制作芯片的核心裝置,主要功能是利用光線把掩膜版上的圖形印制到硅片上。如圖所示,傳統DUV光刻機使用的是波長為193 nm的深紫外線,而采用波長13.5 nm的極紫外光的EUV光刻機是傳統光刻技術向更短波長的合理延伸。光刻機在使用時,常在光刻膠和投影物鏡之間填充液體以提高分辨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深紫外線的光子能量比極紫外線更小[B] 深紫外線的光子動量比極紫外線更大[C] 進入液體后深紫外線傳播速度比極紫外線更快[D] 兩種紫外線從真空區域進入浸沒液體中時,極紫外線比深紫外線更容易發生衍射,能提高分辨率【答案】 AC【解析】 深紫外線比極紫外線的波長大,頻率小,根據ε=hν可知,深紫外線的光子能量比極紫外線更小,選項A正確;根據p=可知,深紫外線的波長較長,則光子動量比極紫外線更小,選項B錯誤;深紫外線的頻率小,折射率小,根據v=可知,進入液體后深紫外線傳播速度比極紫外線更快,選項C正確;兩種紫外線從真空區域進入浸沒液體中時,極紫外線因波長較小,則比深紫外線更不容易發生衍射,能提高分辨率,選項D錯誤。(第6頁)第1講 光電效應 波粒二象性情境導思 1.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光電效應現象。 (1)若用光子能量為2.75 eV的光照射到光電管上時發生了光電效應,且電子的最大初動能為1.7 eV,求陰極K材料的逸出功。 (2)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當電壓表的示數大于或等于1.7 V時,電流表示數為多少 為什么 (3)金屬表面發生光電效應與什么有關 入射光的強弱影響光電效應的發生嗎 (4)入射光照射到金屬表面上時,光電子的發射需要能量積累的過程嗎 2.1927年戴維孫和湯姆孫分別用單晶和多晶晶體做了電子束衍射的實驗。 (1)該實驗證實了電子的什么特性 德布羅意假說的內容是什么 如何驗證德布羅意假說 (2)物質波波長、頻率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2024·黑吉遼卷,8)(多選)X射線光電子能譜儀是利用X光照射材料表面激發出光電子,并對光電子進行分析的科研儀器,用某一頻率的X光照射某種金屬表面,逸出了光電子,若增加此X光的強度,則( )[A] 該金屬逸出功增大[B] X光的光子能量不變[C] 逸出的光電子最大初動能增大[D] 單位時間逸出的光電子數增多考點一 光電效應的規律及應用請辨析以下五組概念有何區別。(1)“光子”與“光電子”。提示:光子與光電子:光子指光在空間傳播時的每一份能量,光子不帶電;光電子是金屬表面受到光照射時發射出來的電子,其本質是電子。(2)“光電子的動能”與“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提示:光電子的動能與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只有金屬表面的電子直接向外飛出時,只需克服原子核的引力做功,才具有最大初動能。(3)“光電流”與“飽和電流”。提示:光電流與飽和電流:從金屬板飛出的光電子到達陽極,回路中便產生光電流,隨著所加正向電壓的增大,光電流趨于一個飽和值,這個飽和值是飽和電流,在一定的光照條件下,飽和電流與所加電壓大小無關。(4)“入射光的強度”與“光子能量”。提示:入射光的強度與光子能量:入射光的強度指單位時間內照射到金屬表面單位面積上的總能量,而光子能量ε=hν,是一份能量。(5)“光的強度”與“飽和電流”。提示:光的強度與飽和電流:頻率相同的光照射金屬產生光電效應,入射光越強,飽和電流越大,但不是簡單的正比關系。1.光電效應的規律(1)兩條線索。(2)兩條對應關系。入射光強度大→光子數目多→發射光電子多→光電流大。光子頻率高→光子能量大→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大。(3)光電效應的“三個關系”。①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Ek=hν-W0。②最大初動能與遏止電壓的關系:Ek=eUc。③逸出功與截止頻率的關系:W0=hνc。2.光電效應中常見的四類圖像圖像名稱 圖線形狀 獲取信息最大初動能Ek與入射光頻率ν的關系 (1)截止頻率νc:圖線與ν軸交點的橫坐標。 (2)逸出功W0:圖線與Ek軸交點的縱坐標的絕對值W0=|-E|=E。 (3)普朗克常量h:圖線的斜率k=h遏止電壓Uc與入射光頻率ν的關系 (1)截止頻率νc:圖線與橫軸的交點的橫坐標。 (2)遏止電壓Uc:隨入射光頻率的增大而增大。 (3)普朗克常量h:等于圖線的斜率與電子電荷量的乘積,即h=ke(注意:此時兩極之間接反向電壓)頻率相同、強度不同的光,光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1)遏止電壓Uc:圖線與橫軸的交點的橫坐標。 (2)飽和電流:電流的最大值。 (3)最大初動能Ek=eUc頻率不同、強度相同的光,光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1)遏止電壓Uc1、Uc2。 (2)飽和電流:黃光照射下的大。 (3)最大初動能Ek1=eUc1、Ek2=eUc2[例1] 【光電效應的規律】(2024·海南卷,8)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光電效應,閉合單刀雙擲開關S1,用頻率為ν1的光照射光電管,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流表的示數剛好為0,此時電壓表的示數為U1,已知電子電荷量為e,普朗克常量為h,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光強,電壓表示數增大[B] 改用比ν1更大頻率的光照射,調整電流表的示數為零,此時電壓表示數仍為U1[C] 其他條件不變,使開關接S2,電流表示數仍為零[D] 光電管陰極材料的截止頻率νc=ν1-[例2] 【光電效應的圖像】(2024·貴州遵義三模)圖甲為利用光電管研究光電效應的電路圖,其中光電管陰極K的材料是鉀,鉀的逸出功為W0。圖乙為實驗中用某一頻率的光照射光電管時,測量得到的光電管伏安特性曲線,當電壓為Uc時,光電流恰好為零。已知普朗克常量為h,光電子的電荷量為e。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該實驗的入射光頻率為[B] 該實驗的光電子獲得的最大初動能為Ek=eUc[C] 光電管兩極間的正向電壓越大,光電流越大[D] 當入射光的頻率小于時,仍可以發生光電效應光電效應中有關圖像問題的解題方法(1)明確圖像中縱坐標和橫坐標所表示的物理量。(2)明確圖像所表示的物理意義及所對應的函數關系,同時還要知道截距、交點等特殊點的意義。例如:①Ek-ν圖像表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Ek隨入射光頻率ν的變化關系,圖甲中橫軸上的截距是陰極金屬的截止頻率,縱軸上的截距表示陰極金屬逸出功的負值,直線的斜率為普朗克常量,圖像的函數式為Ek=hν-W0。②光電效應中的I-U圖像是光電流I隨兩極間電壓U的變化曲線,圖乙中的Im是飽和電流,Uc為遏止電壓。考點二 光的波粒二象性 物質波(1)圖甲為實驗小組利用100多個電子通過雙縫后的干涉圖樣,可以看出每一個電子都是一個點;圖乙為該小組利用70 000多個電子通過雙縫后的干涉圖樣,為明暗相間的條紋。則電子的粒子性和波動性與電子的數量有什么關系 單個電子的運動軌道確定嗎 圖乙中的明條紋產生的原因是什么 甲 乙提示:少數電子體現粒子性,大量的電子表現為波動性;單個電子的運動軌道是不確定的;題圖乙中的明條紋是電子到達概率大的地方。(2)同樣,個別光子的行為表現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為表現出波動性,那么光的波動性是光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嗎 是不是光表現出波動性時,就不具有粒子性了,光表現出粒子性時,就不再具有波動性了 提示:光的波動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種屬性,不是光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引起的;粒子性和波動性是光同時具備的兩種屬性,光的波粒二象性應理解為:在某種情況下光的波動性表現得明顯,在另外的某種情況下,光的粒子性表現得明顯。1.對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光的 波粒 二象性 實驗 基礎 表現 說明光的 波動性 干涉和 衍射 (1)光是一種概率波,即光子在空間各點出現的可能性大小(概率)可用波動規律來描述。 (2)大量的光子在傳播時,表現出波的性質 (1)光的波動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種屬性,不是光子之間相互作用產生的。 (2)光的波動性不同于宏觀觀念的波光的 粒子性 光電 效應、 康普 頓效 應 (1)當光同物質發生作用時,這種作用是“一份一份”進行的,表現出粒子的性質。 (2)少量或個別光子能清楚地顯示出光的粒子性 (1)粒子的含義是“不連續”“一份一份”的。 (2)光子不同于宏觀觀念的粒子波動性 和粒子 性的對 立、統一 (1)大量光子易顯示出波動性,而少量光子易顯示出粒子性。 (2)波長長(頻率低)的光波動性強,而波長短(頻率高)的光粒子性強 (1)光子理論并未否定波動說,ε=hν=h中,ν和λ就是波的概念。 (2)波和粒子在宏觀世界是不能統一的,而在微觀世界卻是統一的2.物質波(1)物質波的波長:λ=,h是普朗克常量。(2)德布羅意波也是概率波,衍射圖樣中的亮條紋是電子落點概率大的地方,但概率的大小受波動規律的支配。[例3] 【物質波】 (2024·江蘇徐州三模)湯姆孫利用電子束穿過鋁箔,得到如圖所示的衍射圖樣。則( )[A] 該實驗現象是電子粒子性的表現[B] 該實驗證實了原子具有核式結構[C] 實驗中電子的物質波波長與鋁箔中原子間距差不多[D] 實驗中增大電子的速度,其物質波波長變長[例4] 【光的粒子性】(2024·北京卷,13)產生阿秒光脈沖的研究工作獲得202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阿秒(as)是時間單位,1 as=1×10-18 s,阿秒光脈沖是發光持續時間在阿秒量級的極短閃光,提供了阿秒量級的超快“光快門”,使探測原子內電子的動態過程成為可能。設有一個持續時間為100 as 的阿秒光脈沖,持續時間內至少包含一個完整的光波周期。取真空中光速c=3.0×108 m/s,普朗克常量h = 6.6 × 10-34 J·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對于0.1 mm寬的單縫,此阿秒光脈沖比波長為550 nm的可見光的衍射現象更明顯[B] 此阿秒光脈沖和波長為550 nm的可見光束總能量相等時,阿秒光脈沖的光子數更多[C] 此阿秒光脈沖可以使能量為-13.6 eV(-2.2×10-18J)的基態氫原子電離[D] 為了探測原子內電子的動態過程,阿秒光脈沖的持續時間應大于電子的運動周期(滿分:50分)對點1.光電效應的規律及應用1.(4分)(2024·陜西西安一模)如圖所示,某種材料制成太陽能電池的主體部分由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結合而成。當太陽光照射到該材料上時,材料吸收光子發生光電效應,自由電子向N型一側移動,從而在兩端形成電勢差。已知該材料至少需要吸收波長為λ的綠光才能發生光電效應,普朗克常量為h,光速為c,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通過負載的電流方向從上至下[B] 該材料的逸出功為[C] 用光強更強的紅光照射該材料,只要照射時間足夠長,也能產生光電效應[D] 用光強相同的紫光和藍光照射該材料,藍光照射時,通過負載的電流較小2.(6分)(2024·四川南充三模)(多選)如圖為一研究光電效應的電路圖,用一定頻率的光照射陰極K,電流表G有示數,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將滑片P向右移動,電流表的示數一定會越來越大[B] 將滑片P移到最左端時,電流表的示數一定為零[C] 將照射光強度減弱,光電子最大初動能不變[D] 將照射光強度減弱,也會發生光電效應3.(4分)(2024·湖北襄陽三模)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現象。圖中①、②兩直線分別是金屬A、B發生光電效應時的遏止電壓Uc與入射光頻率ν的關系圖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金屬B的逸出功比金屬A的小[B] ①、②兩直線的斜率均為[C] 當用頻率為9×1014 Hz的光分別照射兩金屬A、B時,A中發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較小[D] 當入射光頻率ν不變時,增大入射光的光強,則遏止電壓Uc增大4.(6分)(2024·黑龍江齊齊哈爾三模)(多選)近年來,我們見證了電磁波不同頻段應用的快速發展。5G所用的電磁波頻率一般在24 GHz到100 GHz之間,6G將使用頻率在100 GHz到10 000 GHz之間的電磁波,是一個頻率比5G高出許多的頻段。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 5G電磁波光子能量較小[B] 5G電磁波光子動量較大[C] 6G電磁波更容易使金屬發生光電效應[D] 6G電磁波遇到障礙物更容易衍射對點2.光的波粒二象性 物質波5.(4分)(2024·湖南卷,1)量子技術是當前物理學應用研究的熱點,下列關于量子論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普朗克認為黑體輻射的能量是連續的[B] 光電效應實驗中,紅光照射可以讓電子從某金屬表面逸出,若改用紫光照射也可以讓電子從該金屬表面逸出[C] 康普頓研究石墨對X射線散射時,發現散射后僅有波長小于原波長的射線成分[D] 德布羅意認為質子具有波動性,而電子不具有波動性6.(6分)(2024·河北張家口三模)(多選)經研究證明,光子和電子相互作用發生光電效應還是康普頓效應,取決于電子的“自由”度。當光子能量和逸出功在同一數量級時,電子吸收光子,發生光電效應;當光子能量較大時,電子的逸出功幾乎可以忽略,可看作是“自由”的,則發生康普頓效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光電效應方程是從能量守恒的角度解釋了光的粒子性[B] 康普頓效應說明光具有粒子性[C] 光電效應說明了能量守恒,康普頓效應則解釋了動量守恒,二者是矛盾的[D] 金屬只要被光照射的時間足夠長,一定會發生光電效應7.(4分)(2024·新課標卷,17)三位科學家由于在發現和合成量子點方面的突出貢獻,榮獲了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不同尺寸的量子點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現有兩種量子點分別發出藍光和紅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藍光光子的能量大于紅光光子的能量[B] 藍光光子的動量小于紅光光子的動量[C] 在玻璃中傳播時,藍光的速度大于紅光的速度[D] 藍光在玻璃中傳播時的頻率小于它在空氣中傳播時的頻率8.(4分)(2024·北京海淀三模)如圖甲,A和B兩單色光,以適當的角度向半圓形玻璃磚射入,出射光線都從圓心O沿OC方向射出,且這兩種光照射同種金屬,都能發生光電效應。那么在光電效應實驗中(如圖乙所示),調節這兩束光的光強并分別照射相同的光電管。使實驗中這兩束光都能在單位時間內產生相同數量的光電子,實驗所得光電流I與光電管兩端所加電壓U間的關系曲線分別以A、B表示,則下列4圖中可能正確的是( )甲 乙[A] [B][C] [D]9.(6分)(2024·廣東深圳二模)(多選)某防盜報警器工作原理如圖所示。用紫外線照射光敏材料制成的陰極時,逸出的光電子在電路中產生電流,電流經放大后使電磁鐵吸住鐵條。當光源與陰極間有障礙物時,警報器響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若用紅外光源代替紫外光源,該報警器不一定能正常工作[B]逸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與照射光頻率成正比[C]若用光強更強的同一頻率紫外線照射陰極,光電流變大[D]若用光強更強的同一頻率紫外線照射陰極,所有光電子的初動能均增大10.(6分)(2024·山西陽泉三模)(多選)光刻機是制作芯片的核心裝置,主要功能是利用光線把掩膜版上的圖形印制到硅片上。如圖所示,傳統DUV光刻機使用的是波長為193 nm的深紫外線,而采用波長13.5 nm的極紫外光的EUV光刻機是傳統光刻技術向更短波長的合理延伸。光刻機在使用時,常在光刻膠和投影物鏡之間填充液體以提高分辨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深紫外線的光子能量比極紫外線更小[B] 深紫外線的光子動量比極紫外線更大[C] 進入液體后深紫外線傳播速度比極紫外線更快[D] 兩種紫外線從真空區域進入浸沒液體中時,極紫外線比深紫外線更容易發生衍射,能提高分辨率(第6頁)(共48張PPT)高中總復習·物理第1講 光電效應 波粒二象性情境導思1.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光電效應現象。(1)若用光子能量為2.75 eV的光照射到光電管上時發生了光電效應,且電子的最大初動能為1.7 eV,求陰極K材料的逸出功。(2)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當電壓表的示數大于或等于1.7 V時,電流表示數為多少 為什么 (3)金屬表面發生光電效應與什么有關 入射光的強弱影響光電效應的發生嗎 (4)入射光照射到金屬表面上時,光電子的發射需要能量積累的過程嗎 情境導思2.1927年戴維孫和湯姆孫分別用單晶和多晶晶體做了電子束衍射的實驗。(1)該實驗證實了電子的什么特性 德布羅意假說的內容是什么 如何驗證德布羅意假說 (2)物質波波長、頻率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知識構建ε=hνEk=hν-W0ε=hν小題試做(2024·黑吉遼卷,8)(多選)X射線光電子能譜儀是利用X光照射材料表面激發出光電子,并對光電子進行分析的科研儀器,用某一頻率的X光照射某種金屬表面,逸出了光電子,若增加此X光的強度,則( )[A] 該金屬逸出功增大[B] X光的光子能量不變[C] 逸出的光電子最大初動能增大[D] 單位時間逸出的光電子數增多BD請辨析以下五組概念有何區別。(1)“光子”與“光電子”。提示:光子與光電子:光子指光在空間傳播時的每一份能量,光子不帶電;光電子是金屬表面受到光照射時發射出來的電子,其本質是電子。(2)“光電子的動能”與“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提示:光電子的動能與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只有金屬表面的電子直接向外飛出時,只需克服原子核的引力做功,才具有最大初動能。(3)“光電流”與“飽和電流”。提示:光電流與飽和電流:從金屬板飛出的光電子到達陽極,回路中便產生光電流,隨著所加正向電壓的增大,光電流趨于一個飽和值,這個飽和值是飽和電流,在一定的光照條件下,飽和電流與所加電壓大小無關。(4)“入射光的強度”與“光子能量”。提示:入射光的強度與光子能量:入射光的強度指單位時間內照射到金屬表面單位面積上的總能量,而光子能量ε=hν,是一份能量。(5)“光的強度”與“飽和電流”。提示:光的強度與飽和電流:頻率相同的光照射金屬產生光電效應,入射光越強,飽和電流越大,但不是簡單的正比關系。1.光電效應的規律(1)兩條線索。(2)兩條對應關系。入射光強度大→光子數目多→發射光電子多→光電流大。光子頻率高→光子能量大→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大。(3)光電效應的“三個關系”。①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Ek=hν-W0。②最大初動能與遏止電壓的關系:Ek=eUc。③逸出功與截止頻率的關系:W0=hνc。2.光電效應中常見的四類圖像圖像名稱 圖線形狀 獲取信息最大初動能Ek與入射光頻率ν的關系 (1)截止頻率νc:圖線與ν軸交點的橫坐標。(2)逸出功W0:圖線與Ek軸交點的縱坐標的絕對值W0=|-E|=E。(3)普朗克常量h:圖線的斜率k=h遏止電壓Uc與入射光頻率ν的關系 (1)截止頻率νc:圖線與橫軸的交點的橫坐標。(2)遏止電壓Uc:隨入射光頻率的增大而增大。(3)普朗克常量h:等于圖線的斜率與電子電荷量的乘積,即h=ke(注意:此時兩極之間接反向電壓)頻率相同、強度不同的光,光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1)遏止電壓Uc:圖線與橫軸的交點的橫坐標。(2)飽和電流:電流的最大值。(3)最大初動能Ek=eUc頻率不同、強度相同的光,光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1)遏止電壓Uc1、Uc2。(2)飽和電流:黃光照射下的大。(3)最大初動能Ek1=eUc1、Ek2=eUc2[例1] 【光電效應的規律】(2024·海南卷,8)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光電效應,閉合單刀雙擲開關S1,用頻率為ν1的光照射光電管,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流表的示數剛好為0,此時電壓表的示數為U1,已知電子電荷量為e,普朗克常量為h,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光強,電壓表示數增大[B] 改用比ν1更大頻率的光照射,調整電流表的示數為零,此時電壓表示數仍為U1[C] 其他條件不變,使開關接S2,電流表示數仍為零D[例2] 【光電效應的圖像】(2024·貴州遵義三模)圖甲為利用光電管研究光電效應的電路圖,其中光電管陰極K的材料是鉀,鉀的逸出功為W0。圖乙為實驗中用某一頻率的光照射光電管時,測量得到的光電管伏安特性曲線,當電壓為Uc時,光電流恰好為零。已知普朗克常量為h,光電子的電荷量為e。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方法總結光電效應中有關圖像問題的解題方法(1)明確圖像中縱坐標和橫坐標所表示的物理量。(2)明確圖像所表示的物理意義及所對應的函數關系,同時還要知道截距、交點等特殊點的意義。方法總結例如:①Ek-ν圖像表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Ek隨入射光頻率ν的變化關系,圖甲中橫軸上的截距是陰極金屬的截止頻率,縱軸上的截距表示陰極金屬逸出功的負值,直線的斜率為普朗克常量,圖像的函數式為Ek=hν-W0。②光電效應中的I-U圖像是光電流I隨兩極間電壓U的變化曲線,圖乙中的Im是飽和電流,Uc為遏止電壓。(1)圖甲為實驗小組利用100多個電子通過雙縫后的干涉圖樣,可以看出每一個電子都是一個點;圖乙為該小組利用70 000多個電子通過雙縫后的干涉圖樣,為明暗相間的條紋。則電子的粒子性和波動性與電子的數量有什么關系 單個電子的運動軌道確定嗎 圖乙中的明條紋產生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少數電子體現粒子性,大量的電子表現為波動性;單個電子的運動軌道是不確定的;題圖乙中的明條紋是電子到達概率大的地方。甲 乙(2)同樣,個別光子的行為表現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為表現出波動性,那么光的波動性是光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嗎 是不是光表現出波動性時,就不具有粒子性了,光表現出粒子性時,就不再具有波動性了 提示:光的波動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種屬性,不是光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引起的;粒子性和波動性是光同時具備的兩種屬性,光的波粒二象性應理解為:在某種情況下光的波動性表現得明顯,在另外的某種情況下,光的粒子性表現得明顯。1.對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 實驗基礎 表現 說明光的 波動性 干涉和 衍射 (1)光是一種概率波,即光子在空間各點出現的可能性大小 (概率)可用波動規律來描述。 (2)大量的光子在傳播時,表現出波的性質 (1)光的波動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種屬性,不是光子之間相互作用產生的。(2)光的波動性不同于宏觀觀念的波光的 粒子性 光電效應、康普頓效應 (1)當光同物質發生作用時,這種作用是“一份一份”進行的,表現出粒子的性質。 (2)少量或個別光子能清楚地顯示出光的粒子性 (1)粒子的含義是“不連續”“一份一份”的。(2)光子不同于宏觀觀念的粒子2.物質波(2)德布羅意波也是概率波,衍射圖樣中的亮條紋是電子落點概率大的地方,但概率的大小受波動規律的支配。[例3] 【物質波】 (2024·江蘇徐州三模)湯姆孫利用電子束穿過鋁箔,得到如圖所示的衍射圖樣。則( )[A] 該實驗現象是電子粒子性的表現[B] 該實驗證實了原子具有核式結構[C] 實驗中電子的物質波波長與鋁箔中原子間距差不多[D] 實驗中增大電子的速度,其物質波波長變長C[例4] 【光的粒子性】(2024·北京卷,13)產生阿秒光脈沖的研究工作獲得202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阿秒(as)是時間單位,1 as=1×10-18 s,阿秒光脈沖是發光持續時間在阿秒量級的極短閃光,提供了阿秒量級的超快“光快門”,使探測原子內電子的動態過程成為可能。設有一個持續時間為100 as 的阿秒光脈沖,持續時間內至少包含一個完整的光波周期。取真空中光速c=3.0×108 m/s,普朗克常量h = 6.6 × 10-34 J·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對于0.1 mm寬的單縫,此阿秒光脈沖比波長為550 nm的可見光的衍射現象更明顯[B] 此阿秒光脈沖和波長為550 nm的可見光束總能量相等時,阿秒光脈沖的光子數更多[C] 此阿秒光脈沖可以使能量為-13.6 eV(-2.2×10-18J)的基態氫原子電離[D] 為了探測原子內電子的動態過程,阿秒光脈沖的持續時間應大于電子的運動周期C基礎對點練對點1.光電效應的規律及應用1.(4分)(2024·陜西西安一模)如圖所示,某種材料制成太陽能電池的主體部分由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結合而成。當太陽光照射到該材料上時,材料吸收光子發生光電效應,自由電子向N型一側移動,從而在兩端形成電勢差。已知該材料至少需要吸收波長為λ的綠光才能發生光電效應,普朗克常量為h,光速為c,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通過負載的電流方向從上至下[C] 用光強更強的紅光照射該材料,只要照射時間足夠長,也能產生光電效應[D] 用光強相同的紫光和藍光照射該材料,藍光照射時,通過負載的電流較小B2.(6分)(2024·四川南充三模)(多選)如圖為一研究光電效應的電路圖,用一定頻率的光照射陰極K,電流表G有示數,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將滑片P向右移動,電流表的示數一定會越來越大[B] 將滑片P移到最左端時,電流表的示數一定為零[C] 將照射光強度減弱,光電子最大初動能不變[D] 將照射光強度減弱,也會發生光電效應CD【解析】 將滑片P向右移動,即正向電壓增大,若光電流達到飽和,則電流表的示數不變,故A錯誤;將滑片P移到最左端時,即不加電壓,此時電流表的示數一定不為零,故B錯誤;將照射光強度減弱,但光的頻率沒有發生變化,光電子最大初動能不變,仍然發生光電效應,故C、D正確。3.(4分)(2024·湖北襄陽三模)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現象。圖中①、②兩直線分別是金屬A、B發生光電效應時的遏止電壓Uc與入射光頻率ν的關系圖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金屬B的逸出功比金屬A的小[C] 當用頻率為9×1014 Hz的光分別照射兩金屬A、B時,A中發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較小[D] 當入射光頻率ν不變時,增大入射光的光強,則遏止電壓Uc增大B4.(6分)(2024·黑龍江齊齊哈爾三模)(多選)近年來,我們見證了電磁波不同頻段應用的快速發展。5G所用的電磁波頻率一般在24 GHz到100 GHz之間,6G將使用頻率在100 GHz到10 000 GHz之間的電磁波,是一個頻率比5G高出許多的頻段。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 5G電磁波光子能量較小[B] 5G電磁波光子動量較大[C] 6G電磁波更容易使金屬發生光電效應[D] 6G電磁波遇到障礙物更容易衍射AC對點2.光的波粒二象性 物質波5.(4分)(2024·湖南卷,1)量子技術是當前物理學應用研究的熱點,下列關于量子論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普朗克認為黑體輻射的能量是連續的[B] 光電效應實驗中,紅光照射可以讓電子從某金屬表面逸出,若改用紫光照射也可以讓電子從該金屬表面逸出[C] 康普頓研究石墨對X射線散射時,發現散射后僅有波長小于原波長的射線成分[D] 德布羅意認為質子具有波動性,而電子不具有波動性B6.(6分)(2024·河北張家口三模)(多選)經研究證明,光子和電子相互作用發生光電效應還是康普頓效應,取決于電子的“自由”度。當光子能量和逸出功在同一數量級時,電子吸收光子,發生光電效應;當光子能量較大時,電子的逸出功幾乎可以忽略,可看作是“自由”的,則發生康普頓效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光電效應方程是從能量守恒的角度解釋了光的粒子性[B] 康普頓效應說明光具有粒子性[C] 光電效應說明了能量守恒,康普頓效應則解釋了動量守恒,二者是矛盾的[D] 金屬只要被光照射的時間足夠長,一定會發生光電效應AB【解析】 光電效應方程是愛因斯坦根據量子假說和能量守恒定律得到的,故A正確;康普頓效應是光子與電子的碰撞,體現了光的粒子性,故B正確;根據題中說法,光電效應是在電子“自由”度較小的情況下,表現出的吸收特性,動量并不是不守恒,而是表現不出來,而康普頓效應是基于能量較大的光子與電子的碰撞,既體現動量守恒又體現能量守恒,二者并不矛盾,故C錯誤;電子對光子的吸收并不能累積,一次只能吸收一個光子,若吸收的光子能量小于金屬逸出功,即不能發生光電效應,故D錯誤。7.(4分)(2024·新課標卷,17)三位科學家由于在發現和合成量子點方面的突出貢獻,榮獲了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不同尺寸的量子點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現有兩種量子點分別發出藍光和紅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藍光光子的能量大于紅光光子的能量[B] 藍光光子的動量小于紅光光子的動量[C] 在玻璃中傳播時,藍光的速度大于紅光的速度[D] 藍光在玻璃中傳播時的頻率小于它在空氣中傳播時的頻率綜合提升練A8.(4分)(2024·北京海淀三模)如圖甲,A和B兩單色光,以適當的角度向半圓形玻璃磚射入,出射光線都從圓心O沿OC方向射出,且這兩種光照射同種金屬,都能發生光電效應。那么在光電效應實驗中(如圖乙所示),調節這兩束光的光強并分別照射相同的光電管。使實驗中這兩束光都能在單位時間內產生相同數量的光電子,實驗所得光電流I與光電管兩端所加電壓U間的關系曲線分別以A、B表示,則下列4圖中可能正確的是( )D甲 乙 [A] [B] [C] [D]9.(6分)(2024·廣東深圳二模)(多選)某防盜報警器工作原理如圖所示。用紫外線照射光敏材料制成的陰極時,逸出的光電子在電路中產生電流,電流經放大后使電磁鐵吸住鐵條。當光源與陰極間有障礙物時,警報器響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若用紅外光源代替紫外光源,該報警器不一定能正常工作[B]逸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與照射光頻率成正比[C]若用光強更強的同一頻率紫外線照射陰極,光電流變大[D]若用光強更強的同一頻率紫外線照射陰極,所有光電子的初動能均增大AC【解析】 由光電效應方程hν=W+Ek知,紫外光頻率大于紅外光頻率,該光敏材料極限頻率未知,不能確保紅外光照射會發生光電效應,A正確;由光電效應方程知,逸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與照射光頻率有關,但不成正比,B錯誤;光照強度越強,光電子越多,光電流越大,C正確;由光電效應方程知,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與光照強度無關,D錯誤。10.(6分)(2024·山西陽泉三模)(多選)光刻機是制作芯片的核心裝置,主要功能是利用光線把掩膜版上的圖形印制到硅片上。如圖所示,傳統DUV光刻機使用的是波長為193 nm的深紫外線,而采用波長13.5 nm的極紫外光的EUV光刻機是傳統光刻技術向更短波長的合理延伸。光刻機在使用時,常在光刻膠和投影物鏡之間填充液體以提高分辨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深紫外線的光子能量比極紫外線更小[B] 深紫外線的光子動量比極紫外線更大[C] 進入液體后深紫外線傳播速度比極紫外線更快[D] 兩種紫外線從真空區域進入浸沒液體中時,極紫外線比深紫外線更容易發生衍射,能提高分辨率A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十六章 第1講 光電效應 波粒二象性.pptx 第十六章 第1講 光電效應 波粒二象性(學生版).docx 第十六章 第1講 光電效應 波粒二象性(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