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期末復習簡單點實用高效才是王2024—2025學年度2024人教版七下歷史期末復習規劃期末復習“三分歸元”一、分主題,歸納整合,減輕復習負擔二、分考點,重點明確,提高復習效率三、分步驟,科學合理,切實提升成績一、主題的確定2024人教版歷史新教材共有3個單元,每個單元7課,涵蓋了隋唐、宋元、明清等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民族關系、中外交往、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內容。因此期末復習時,試著分為如下六個主題:一、主題的確定主題一:隋唐政治與民族關系主題二、宋元政治與民族關系主題三:明清政治與民族關系主題四:中國古代的經濟發展主題五:中國古代的對外交往主題六:中國古代的科技文化1-5課內容8-11課內容15+17-19課3+12+20課6+13+16+19課7+14+21課一、主題的確定很多老師習慣把民族關系單獨拿出來作為一個小主題,但是在七下三個單元中,無論是唐朝時期各民族的交往交融,還是宋元時期遼宋夏金元的多民族政權并立與民族關系發展,亦或者清朝對邊疆治理過程中的民族關系,都是與政治密不可分的,因此不如把政治與民族關系放在一個主題之下進行復習。遼宋夏金并立多民族政權并立多民族關系發展民族關系宋元政治清朝管轄新疆西藏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邊疆治理鞏固大一統明清政治民族關系一、主題的確定很多老師習慣把政治經濟放在一起在復習,畢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但七下三個單元的經濟現象都很明確,又有一定的前后聯系,因此可以試著把3課中的經濟內容和12課與20課的內容整合在一起,完整呈現從隋唐到明清時期的經濟發展。隋唐 宋元 明清農業 曲轅犁 筒車 占城稻 秧馬 美洲作物墾荒手工業 陶瓷 紡織 瓷器 紡織 瓷器紡織雇傭關系商業 商業城市 絲綢之路 紙幣出現 海外貿易 商幫活動全球經濟一、主題的確定很多老師習慣把對外交往與民族關系放在一起進行復習,但本人觀察發現,這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使得某些學生分不清內外,搞混民族關系與對外關系的不同。從隋唐開放到宋元貿易,再到明清前期鄭和下西洋的積極對外,最后到清朝實行閉關政策的閉關自守,中國古代的對外關系發展有跡可循,放在一個主題下進行復習更合適。漢朝絲綢之路唐朝開放包容宋元貿易交通明朝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倭清朝閉關政策一、主題的確定2024人教版新教程對科技文化的內容進行了補充,隋唐、宋元和明清時期的內容都有展現,把這些內容劃為一個主題,再進行小主題——科技、文化的細分,以及更具體的科學技術、醫藥天文、文學藝術、思想成就的歸納,可以在復習時更具體地展現出中國古代科技文化的傳承發展。科技 文學隋唐 雕版印刷 醫藥天文 唐詩宋元 活字印刷 火藥應用 宋詞元曲明清 科技著作 明清小說二、考點的確定確定主題之后,每個主題下面有幾課,每課有什么高頻考點,整個主題下有什么總結性的高頻考點,可以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地區往年期末考試的頻率進行確定,然后帶領學生,分步驟地逐一復習考點即可。主題 課程 考點隋唐政治與民族關系 1-5課的內容 1.隋唐興亡,2.科舉制度,3.大運河,4.民族關系…宋元政治與民族關系 8-11課的內容 1.宋朝政治,2.元朝政治,3.多民族政權并立與民族關系…明清政治與民族關系 15+17-19課 1.明清加強集權,2.清朝邊疆治理與民族關系……中國古代的經濟發展 3+12+20課 1.農業發展,2.手工業發展,3.商業發展……中國古代的對外關系 6+13+16+19課 1.唐朝的對外開放,2.宋元的海外貿易,3.鄭和下西洋,4.閉關政策……中國古代的科技文化 7+14+21課 1.四大發明,2.科技著作,3.文學發展……三、步驟的確定期末復習,對于每個高頻考點,我準備分成四個步驟來進行復習:1.分析三年期末原題,明確高頻考點2.用一句話概括考點,提高背誦效率3.創設情境進行默寫,鞏固基礎知識4.舉一反三進行練習,遷移運用知識2.用一句話概括考點,提高背誦效率4.舉一反三進行練習,遷移運用知識四步復習法3.創設情境進行默寫,鞏固基礎知識1.分析三年期末原題,明確高頻考點以18課《清朝的邊疆治理》為例,結合教材重點,在分解了期末原題基礎上,可以確定的考點如下:考查點1:東南臺灣考查點2:西南西藏考查點3:西北新疆考查點4:東北地區考查點5:綜合考察四、具體的示例詳細分解了22-24年的期末原題后,可以分解出關于考查點1的題目如右圖:關于東南臺灣的考點,3年考查2次,都是非選擇題,重點考查鄭成功收復臺灣,也涉及了清政府在臺灣的建制。在帶領學生重溫期末原題時,老師可以著重分析這些題目的考點和考查形式,引導學生明確重點是——鄭成功收復臺灣。四、具體的示例在分析期末原題的基礎上,用一句話高度概括“鄭成功收復臺灣”的知識點,具體如下:1.鄭成功收復臺灣:1662年,民族英雄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手中收復寶島臺灣,維護了祖國統一和領土完整。2.臺灣建制:1684年,清朝在東南臺灣設臺灣府,加強了……四、具體的示例這一步驟下,知識點高度凝練,朗朗上口,方便學生通過朗讀加深記憶。接著,通過第三步的情景化挖空默寫進行鞏固,具體如右圖。這一步中,默寫學案一改網上諸多背誦提綱或以文字匯總、或以表格羅列、或以簡單問答整合的形式,而是獨創性地開創了情景化提問默寫,與如今的考試情況緊密結合。四、具體的示例在帶領學生復習鄭成功收復臺灣時,首先引用了過去兩年期末考試中出現的材料“驅除荷虜,一代英雄”,然后依據當時的考題和如今的考點,首先設計問題問人物“鄭成功”,接著繼續問人物的的功績“收復臺灣”。四、具體的示例帶領學生完成前三個復習步驟后,認真學習的同學基本已經掌握了這一考點下的內容了,最后再通過幾道題目進行鞏固練習,鍛煉一下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吧。第1題是通過課外材料,培養學生閱讀文字材料、尋找關鍵信息、聯系歷史事件的能力。四、具體的示例第2題是通過展示圖片材料,引導學生進行主題歸納的能力,相比只展示“戚繼光抗倭”和“鄭成功收復臺灣”,因為“鄭和下西洋”的出現,題目難度瞬間提升,老師在帶領學生復習講解時,可以進行專門的提點,鍛煉學生歸納總結的歷史解釋核心素養。四、具體的示例第3題展示的材料與教材103頁“任務掃描”內容相關,既是通過題目引導學生重視教材,又通過相關史料的展示,引導學生根據史料實證歷史的核心素養。第4題考查清朝設臺灣府,但不是簡單的直接考查,而是通過題目展示了歷史背景。四、具體的示例第5題把鄭成功收復臺灣和清朝設臺灣府綜合起來考查,對應教材內容的同時,又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通過這些題目的練習,不僅可以讓學生溫故——把剛剛復習過的知識點學以致用,還可以知新——了解更多的歷史題目考查形式,見多識廣,達成復習提升的目標。四、具體的示例感謝觀看!后續課件加緊制作中,歡迎老師同行一起來交流。【高頻考點一句話掌握】和分單元的【無憂學案——期末無憂】都已經上傳,鏈接如下:【期末考點突破——高頻考點一句話掌握】(七下全冊)【無憂學案——期末無憂】第一單元【無憂學案——期末無憂】第二單元【無憂學案——期末無憂】第三單元歡迎下載使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