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九章 簡單機械第一節 杠桿情 境 導 入第一節杠桿想一想 這些工具在使用時,有什么共同特點?新 課 探 究第一節杠桿一、認識杠桿在力的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作杠桿。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杠桿的“五要素”支 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O動 力:使杠桿轉動的力F1阻 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F2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l1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l2注意:“力的作用線” 是指過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所畫的直線。不是支點到作用點的距離。l2人用撬棒撬起物體F1F2l1支點O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動力臂l1力臂的畫法阻力F2動力F1阻力臂l2以人用撬棒撬起物體為例——畫出動力F1與阻力F2的力臂支點O力的作用線F1F2力的作用線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二、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平衡杠桿在動力和阻力作用下靜止或勻速轉動時,就說杠桿平衡。提出問題杠桿平衡時,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系?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①實驗器材:杠桿、鉤碼、鐵架臺、彈簧測力計。②測量的物理量: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③實驗表格實驗次數 動力F1/N 動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123實驗設計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①杠桿在水平位置靜止的目的是:一是使杠桿的重心在支點,以消除杠桿自身重力對實驗的影響。二是便于直接讀出力臂。②多次測量獲得多組實驗數據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獲得普遍性的結論。交流與評估③在實驗前要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水平平衡。掛鉤碼后,不能再調節平衡螺母。④讀數時,杠桿仍要保持處于水平平衡狀態,以便直接讀出力臂的長度。調節平衡螺母不能調節平衡螺母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b)(a)l2∟⑤彈簧測力計一定沿豎直方向施加力。l1如圖(a)所示,彈簧測力計沿豎直方向施加力時,力臂l1=10cm,可以直接讀出。如圖(b)所示,彈簧測力計不沿豎直方向施力,力臂為l2, l2 <l1=10cm,不能直接從杠桿上讀出。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 杠桿平衡時,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實驗結論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三、杠桿的種類如圖所示是利用撬棒撬石頭時的情景,請仔細觀察,它的動力臂和阻力臂,哪個更長呢?我們在使用它們時,是省力?還是費力呢?如圖所示是利用食品夾時的情景,請仔細觀察,它的動力臂和阻力臂,哪個更長呢?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 1.省力杠桿: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動力小于阻力。在生活中,你還發現了哪些工具是省力杠桿?我們在使用省力杠桿時,得到了省力的利益,同時我們又付出了怎樣的代價呢?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2.費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動力大于阻力。在生活中,你還發現了哪些工具是費力杠桿?使用費力杠桿,雖然費了力,但卻省了動力作用點移動的距離。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 3.等臂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動力等于阻力。物理實驗室中,我們使用的天平就是等臂杠桿。托盤天平蹺蹺板當堂達標第一節杠桿1. 如圖所示,杠桿在力F1、F2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l2是F2的力臂。請在圖中畫出力F1的力臂l1以及阻力F2。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當堂達標情境導入課堂小結2.如圖所示,請畫出作用在杠桿B 端上最小的動力F1和阻力F2的力臂l2。F1∟l2∟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當堂達標情境導入課堂小結3. 如圖是使用釣魚竿的示意圖,O為支點,F1是手對竿的作用力,F2是魚線對竿的作用力,請在圖中畫出F1、F2的力臂。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當堂達標情境導入課堂小結4.圖中杠桿質地均勻,每個鉤碼重0.5 N,下列操作中可以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杠桿上有等間隔的刻度)( )D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當堂達標情境導入課堂小結5. 如圖為工地搬運磚頭的獨輪車,人抬起車把時,車體可以看成個杠桿,關于這個杠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手握的位置靠近把手末端時更費力B.磚頭的位置遠離車輪時抬起更省力C.輪子的中心是杠桿的支點D.圖中拉力F大于重力GC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當堂達標情境導入課堂小結6. 如圖所示,是三種類型剪刀的示意圖,請你為理發師傅選擇一把理發用的剪刀,你會選擇______ (選填“A”、“B”或“C” )剪刀,這樣選擇的目的是省______。A距離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當堂達標情境導入課堂小結7.如圖所示為等刻度的輕質杠桿,在A處掛一個重為2N的物體,若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在B處施加的力( )A. 可能是2N B. 可能是0.5NC. 一定是1N D. 一定是4NA課 堂 小 結第一節杠桿在力的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支點0: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動力F1:使杠桿轉動的力(人施加的力)阻力F2:阻礙杠桿轉動的力(物體施加的力)動力臂l1: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阻力臂l2: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平衡:杠桿在動力和阻力作用下保持靜止或勻速轉動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等臂杠桿:l1=l2, F1=F2,不省力,也不費距離五要素杠桿平衡杠桿分類杠桿費力杠桿:l1<l2 ,F1>F2,費力,省距離省力杠桿:l1>l2,F1<F2,省力,費距離杠桿定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