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第七章 壓強第四節 大氣壓強情 境 導 入第四節大氣壓強想一想我們知道,液體產生壓強是因為受到重力作用,并且具有流動性。 那么大氣層里的空氣也受到重力的作用,且具有流動性,空氣(大氣)是否也會產生壓強呢?新 課 探 究第四節大氣壓強一、大氣壓強的存在1. 覆杯實驗杯中無水,放手后,硬紙片落下。如果把杯內加滿水,再將硬紙片平放在平口塑料杯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過來,放手后硬紙片能否落下嗎?杯中裝滿水,放手后,硬紙片能否落下?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將剝了皮的熟雞蛋放入廣口瓶中,雞蛋不會掉入瓶中。2. 瓶吞雞蛋當瓶中空氣溫度降低時,內部氣壓變小,當瓶內氣壓小于外部大氣壓時,外界的大氣壓會把雞蛋壓進去。p大氣壓p內將浸過酒精的棉花點燃后放入廣口瓶內,然后立即將剝殼的熟雞蛋堵住瓶口,觀察現象。熟雞蛋被“吞入”瓶中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德國馬德堡市的市長奧托 格里克,是一位業余科學家。 1654年 5 月,他做了一個令人驚訝的實驗,才使人們確信大氣壓強的存在。他把兩個直徑 30 cm 的空心銅半球密合后抽出里面的空氣,然后每個半球上栓 8 匹馬,總共 16 匹馬才把兩個半球拉開。3. 馬德堡半球實驗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大氣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產生的壓強叫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因為空氣具有流動性,所以大氣也和液體一樣,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二、大氣壓的大小在如圖實驗裝置中,如果根據大氣壓所能托起水柱的最大高度,我們就能測出大氣壓的數值。人們發現用水做實驗時,水柱太高了,達到 10 米多高,很不方便,所以能否用密度大的水銀代替呢?意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解決了這個問題,用水銀測出了大氣壓的大小,這個實驗叫作托里拆利實驗。1.① 測量方法p氣p水最大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為什么大氣壓強等于水銀柱的壓強?因為是玻璃管外部的大氣壓強支持著水銀柱,所以大氣壓強就等于管內水銀柱的壓強。③ 托里拆利實驗原理p大氣壓=p水銀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在 1954 年第十屆國際計量大會上,科學家對大氣壓規定了一個“標準”:在緯度 45°的海平面上,當溫度為 0 ℃ 時,760 mm 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叫作標準大氣壓。標準大氣壓 1.013×105 Pa=760 mm水銀柱④標準大氣壓帕(pa)、 毫米水銀柱高(mmHg柱)大氣壓的兩個常用單位:粗略計算時可取標準大氣壓為 1×105 Pa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①氣壓計:測定大氣壓的儀器。在托里拆利實驗中,如果玻璃管旁立一個刻度尺,讀出水銀柱的高度,就知道當時的大氣壓了。這就是一個簡單的水銀氣壓計。水銀氣壓計比較準確,但攜帶不便。水銀氣壓計②水銀氣壓計分為水銀氣壓計和金屬盒氣壓計(無液氣壓計)。2.氣壓計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③金屬盒氣壓計(無液氣壓計)它的主要部分是一個波紋狀真空金屬盒,氣壓變化時,金屬盒厚度會發生變化,傳動裝置將這種變化轉化為指針的偏轉,指示出氣壓的大小。氧氣瓶和滅火器上的氣壓計也是一種無液氣壓計。金屬盒氣壓計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在海拔 3 000 m 以內,每升高 10 m,大氣壓大約減小 100 Pa。①大氣壓隨高度增加而減小3. 大氣壓與海拔高度的關系大氣壓由于大氣受重力而產生,因為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空氣密度變小,大氣重力變小,因此大氣壓就會降低。②大氣壓隨海拔高度的升高而減小的原因當離開地面的高度達到 100 km 時,大氣就變得極其稀薄了。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三、大氣壓的應用生活中經常應用到大氣壓,大家多觀察、多思考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生活中應用大氣壓的實例——“拔火罐”理療拔火罐能治病主要是由于罐內燃火消耗氧氣,致使罐內空氣稀薄,使機體局部形成負壓,皮膚與肌肉組織都被吸進。因罐內的大力吸引而引起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新陳代謝旺盛,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所以現代人把它叫作“瘀血療法”。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②活塞式抽水機活塞式抽水機由圓筒、活塞、出水管、兩個單向閥門 A、B 等組成。當堂達標第四節大氣壓強堤壩上窄下寬1.大氣壓強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非常密切。下列事實中主要利用了大氣壓強的是( )A.飛鏢的箭頭很尖 B.攔河壩的截面上窄下寬C.用吸管吸取飲料 D.大型客機在空中水平飛行C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當堂達標情境導入課堂小結2.大氣壓隨海拔高度的升高而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小娟同學拿著自制氣壓計從山腳爬到山頂時,發現玻璃管內水柱的高度 h 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減小增大 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當堂達標情境導入課堂小結A. 將玻璃管從豎直位置適當向右側傾斜,玻璃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仍為 760 mmB. 若將玻璃管向上提 2 cm,但玻璃管口仍在槽內水銀面以下,則玻璃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變為 780 mmC. 在實驗中,若玻璃管內混入少量空氣,所測的大氣壓值偏大D. 將此裝置從山腳移到山頂,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變大3.如圖是測量大氣壓強的實驗裝置,玻璃管長約1 m,槽內裝有水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當堂達標情境導入課堂小結使用前,由于大氣壓的作用,使消毒液不會流出;使用時,打開瓶蓋,與外界大氣相通,消毒液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入藥棉。4.如圖所示是一種便攜式“碘伏棉簽”,塑料管內裝有碘伏消毒液,它的上端封閉,這樣消毒液就不會從下端流出。使用時將封蓋掰開,消毒液會自動向下流入藥棉中,請解釋為什么在使用前消毒液不會流出塑料管,而使用時才會流出?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內容當堂達標情境導入課堂小結5. 如圖所示,小雪用放在水平面上的兩個實驗裝置來觀察并研究大氣壓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中大氣壓變大時,玻璃管內的液面會上升B.圖乙中大氣壓變小時,玻璃管內的液面會下降C.把乙裝置從高山腳下拿到高山頂上,玻璃管內外液面高度差一定變小D.乙裝置更能準確地測量出大氣壓的值A課 堂 小 結第四節大氣壓強影響大氣壓的主要因素:海拔高度越高,氣壓越低。托里拆利實驗:吸管、真空吸盤、活塞式抽水機等。產生原因:空氣受重力,且具有流動性。無液氣壓計(便攜)水銀氣壓計(最精確)標準大氣壓:通常把 760 mm 水銀柱產生的壓強叫作標準大氣壓約 1.0×105 Pa。首次測量出大氣壓的大小。測量儀器大氣壓的存在大氣壓的大小大氣壓與生活大氣壓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