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中考模擬質量檢測三九年級歷史試題一、單項選擇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項最符合題意的。每題2分,共26分)1.歷史史實指的是歷史的真實情況,歷史觀點是觀察、分析歷史史實時所處的立場和看法。下列對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敘述屬于歷史觀點的是A.百家爭鳴是中國古代的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B.社會各階層都對春秋戰國的變革提出了自己的主張C.孔子提出“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墨子是墨家的創始人,主張“兼愛”“非攻”三公、九題,2.右面是關于素朝政治的一輻示意圖,由此可以看出,這種均由血帝直換任金,官僚體系不能世緩。A.改善了封建等級秩序B.加強了統治者的權力C.完善了科舉選官方法亞大天D.推動了國家開疆拓土(分冊軍事)(負行放)(負責言藍)3.文物是研究歷史的重要實證。對下列圖片信息解讀正確的是①影塘甲骨②司母戊鼎國唐三彩④泥活字版A.圖①文字的發現,說明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夏朝開始B.圖②透露了西周時期青銅制造業的發達C.圖③反映了唐朝手工業水平的高超和開放的社會風氣D.圖④技術是附唐發明的,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4.“鄭和七次遠洋航海…所以名垂青史,是因為它依靠的不是堅船和利炮,而是寶船和友誼。”這段話贊揚鄭和下西洋A,增加了明王朝的財政收入B.造船和航海技術的高超C.促進了中外之間友好交住D.推動了中國社會近代化5.“修其教不易其俗”是“和而不同”文化觀念在民族政策中的體現,成為中國歷代統治者的治國策略。下列史實中最能體現這一主張的是A.秦漢時北擊匈奴B.唐朝時玄奘西游天竺C.鄭成功收復臺灣D.清朝冊封達賴、班禪6.1882年,候選知府胡恩燮受左宗棠委托創辦了徐州利國礦務總局,成為百年徐礦輝煌的發端。該舉措A.助推了采煤工業的近代化B.實現了富國救民的目的C.提升了清政府的軍事力量D.突破了師夷長技的局限九年級歷史第1頁共4頁7.重溫經典漫畫,感受民族精神。如圖所示是1938年畫家鐘靈的漫畫作品《逃不出數握》,該漫畫反映的是A.中央根據地的反“圍測”B.紅軍長征時的重大戰役C.抗日戰爭中的敵后戰場D.解放戰爭中的戰略反攻8.據史料記載,1954年合肥市鐵、木、竹三個社每一個社員平均產值1024元,比個體生產者861元高18.9%:1955年每一個社員平均年產值達到1437元,比個體生產者975元高47.39%。材料說明了A.社會主義改造效果明顯B.人民公社有強大生命力C.一五計劃取得初步成效D.改革開放促進收入提高9.如表反映的是改革開放時期部分年份的出口商品結構數據。表格中數據的變化主要得益于出口商品結構年份初級產品(%)工業品(%)198245551986366419902674A.家庭聯產承包貴任制的推行B.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C.上海浦東新區的開發和開放D.社會主義市場體系基本建立10.《漢謨拉比法典》規定:雇傭耕者,每年應付給其8庫魯(2020.8公升)谷物。雇傭手工業者按日計酬,一般手工業者每日酬金5~6塞(合0.23克~0.276克)銀子。由此可見,《漢漠拉比法典》A.體現絕對的公平公正B.反映當時工業文明發達C.體現同態復仇的原則D.反映當時商品經濟活躍11.某同學梳理了“法蘭克王國”“西歐的王權、城市與大學”“拜占庭帝國的興衰”“日本大化改新”等內容。其學習的主題應是A.悠久的古代亞非文明B.東西文明的交流交融C.中古世界的多元面貌D.封建社會的逐漸瓦解12.伊麗莎白塔,俗稱大本鐘(見右圖),建成于19世紀50年代末,是倫敦的標志性建筑。同一時期,英國大城市的車站、機關及街道等地多設有標準鐘。這一現象說明A.鐘表已經成為家庭的必備B.工業革命強化了時間觀念C.居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D.城市化進程正在快速發展13.2024年1月1日,沙特、埃及、阿聯酋、伊朗、埃塞俄比亞成為金磚國家正式成員。金磚集團的成立與發展有利于推動世界A.政治一體化B.經濟全球化C.文化多樣化D.科技信息化九年級歷史第2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