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九年級復習情況調研(三)歷史試卷考生須知:試題滿分為7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請認真閱讀試卷和答題卡的相關要求,將所有試題的答案答在答題卡上,答案寫在試卷上無效。選擇題用2B鉛筆涂卡作答(注意答題卡題號順序),修改時用橡皮仔細擦除干凈;其余試題須用0.5mm黑色字跡的簽字筆在答題區(qū)域內按題號順序作答。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30分)1. 在遠古時期,中華大地的各個角落都有獨特的文化現(xiàn)象。觀察下面出土于不同地區(qū)史前時期文化遺址中的龍形器物,它們共同表明了( )A. 中原地區(qū)較高的文明程度 B. 玉器制造業(yè)的水平高超C. 中華文化多元一體特點 D. 中華“龍文化”已經定型2. 《史記》和《資治通鑒》并稱為史學雙璧。《史記》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的史事,《資治通鑒》記述了從戰(zhàn)國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歷史。下列史事從兩本史書中都可以查閱到的是( )A. 炎黃聯(lián)盟 B. 齊桓公稱霸 C. 文景之治 D. 岳飛抗金3. 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到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從“洛陽家家學胡樂”到“萬里羌人盡漢歌”,從邊疆民族習用“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胡衣胡帽,無一不展現(xiàn)中國古代歷史上( )A. 中央政權對邊疆的有效治理 B. 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C. 中外經濟和文化的頻繁交流 D. 經濟和文化重心的逐漸南移4. 繪制示意圖是學習歷史的有效方法之一。某同學在進行中國古代史專題復習時繪制了如下一組示意圖,他復習的專題最有可能是( )A. 君主專制的強化 B. 行政效率的提高 C. 國家疆域的擴大 D. 地方權力的分散5. 晚清時期,為應對內憂外患,清政府推行了系列改革。下列選項中,1898年創(chuàng)辦京師大學與1905年廢除科舉制兩項舉措的共同歷史作用是( )A. 強化封建君主專制 B. 延續(xù)維新變法道路C. 抵御列強文化滲透 D. 加速教育近代轉型6. 1923年胡適在一封信中說:“25年來,只有三個雜志可代表三個時代:一是《時務報》;一是《民報》;一是《新青年》。”其中《民報》代表的時代是( )A. 維新變法時期 B. 辛亥革命時期C. 新文化運動時期 D. 國民革命時期7. 分析歷史信息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和關鍵能力。由圖可知,解放戰(zhàn)爭勝利的重要原因是( )解放區(qū)土地改革后送親人去參軍 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國共雙方兵力變化示意圖淮海戰(zhàn)役數(shù)據(jù)A. 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 B. 國共兵力對比的變化C. 解放軍戰(zhàn)略戰(zhàn)術正確 D. 國民黨軍隊士氣低落8. 閱讀下列表格,這一場景出現(xiàn)在( )工廠名稱 蘇聯(lián)專家貢獻 成果哈爾濱電機廠 協(xié)助制造 首臺800千瓦水輪機組哈爾濱汽輪機廠 指導生產 1000MW超超臨界機組哈爾濱鍋爐廠 參與研制 高效超超臨界產品A 抗日戰(zhàn)爭時期 B. 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C. 國民經濟調整時期 D. 改革開放時期9. 1953年12月,新中國進行了全國規(guī)模的基層選舉,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體人民參加的空前規(guī)模的普選,以此為基礎召開的會議是( )A.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C. 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 D.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0. 在這一時代境遇下,對“協(xié)和萬邦”“親仁善鄰”等中國傳統(tǒng)外交智慧進行創(chuàng)新運用的是( )A上海合作組織的擴員進程 B.東盟共同體的建設與完善C.北美自貿區(qū)升級為美墨加協(xié)定 D.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11. 下列圖片中的對比主要體現(xiàn)了( )A. 大河文明的擴展 B. 世界文明多元一體C. 文明的交流與互鑒 D. 東西文化的差異12. 下面圖示是西歐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引發(fā)的變化。在空格處應填寫的內容是( )A. 手工業(yè)生產合作社 B. 手工工場 C. 現(xiàn)代工廠 D. 手工業(yè)作坊13. 某校九年級組織同學.開展“評說歷史人物”的主題學習活動,你認為下列歷史人物事跡反映的共同主題是( )A.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 B. 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C. 封建時代的亞洲國家 D. 戰(zhàn)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14. 2025年開年,人工智能Deepseek橫空出世,憑借其低成本、高性能的優(yōu)勢一夜之間在各行各業(yè)掀起AI巨浪,谷歌、微軟、OpenAI等科技巨頭紛紛加快了技術創(chuàng)新的步伐,各國開啟了全球“AI大模型競賽”。這反映出當代世界( )A. 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 B. 多極化趨勢沖擊兩極格局C. 文化多樣性特征日益明顯 D. 社會信息化水平飛速發(fā)展15. 歷史史實是對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客觀敘述。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jù),客觀地認識和評判歷史的態(tài)度和方法。下列表述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A. 4世紀末,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個帝國。527年,查士丁尼繼任為東羅馬帝國皇帝。B. 從646年開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大化改新”。C. 1519年,麥哲倫船隊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經過三年航行,于1522年返回歐洲。D. 杜魯門主義的出臺標志著美、蘇戰(zhàn)時同盟關系破裂,冷戰(zhàn)開始。二、非選擇題(共40分)16. 中華文明具有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xù)性和兼收并蓄的開放胸懷,對人類進步作出了偉大貢獻。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中國之中國】材料一【亞洲之中國】材料二 唐代長安是東亞文化的中心,日本遣唐使團在此學習律令制度、儒家經典與佛教文化。公元7世紀,日本仿照唐制推行班田收授法,建立中央集權的官僚體系;朝鮮半島的新羅設立“國學”,以《論語》《禮記》為教材;越南則長期沿用漢字,稱其為“儒字”。——摘編自韓昇《東亞世界形成史論》【世界之中國】材料三中華文明 對外傳播 對世界的影響造紙術 8世紀唐朝造紙術傳入阿拉伯,后傳入歐洲。 12世紀歐洲建立造紙工坊,取代羊皮紙,為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提供物質基礎。活字印刷術 13世紀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 15世紀,意大利學者通過印刷的希臘古典文獻發(fā)現(xiàn)人文主義精神,推動了文藝復興;16世紀,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借助印刷術迅速傳播,動搖了教會的地心說權威。指南針 宋代指南針應用于航海,后經阿拉伯商人傳入歐洲。 15世紀歐洲航海家(如哥倫布、達·伽馬)借助指南針開辟新航路。火藥 火藥經蒙古西征傳入阿拉伯,后傳入歐洲。 14世紀歐洲開始將火藥用于軍事,制造火炮,有利于打破封建城堡的防御體系,加速歐洲封建制度崩潰。——整理自錢存訓《中國科學技術史》等(1)觀察材料一的三幅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完善下列研究卡片。請在正確項的括號內填寫“正確”,錯誤項的括號內填寫“錯誤”。圖①:“我”屬于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圖②:“我”身上的文字叫甲骨文。圖③:“我”是由東漢史學家司馬遷編寫的一部編年體著作。(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從唐朝和東亞兩個角度分析唐朝文化對東亞世界發(fā)展產生的影響。(3)根據(jù)材料三,從表格中任選一例中華文明成果,說明該發(fā)明對世界文明的發(fā)展作出的貢獻。17. 不同時空下城市發(fā)展的歷程,可以為當今城市發(fā)展提供寶貴的經驗。材料一 “自晉之南渡,東南文物漸盛;至于李唐,益加繁昌,安史之亂,江淮獨金;歷五季紛爭,中原之地五易其姓,殺戮幾盡,而東南之邦,民有定主。七八(十)年間,咸獲安業(yè),自后數(shù)十,百年間,西北時有少警而東南晏然,斯民彌得休息……故自東南漸重,則西北漸輕;以至宋,東南愈重而西北愈輕。”——摘自南宋章如愚《山堂先生群書考索》卷四六《東南縣邑民財》材料二 大規(guī)模生產催生了大量工人聚集的城市,蒸汽機為鐵路和工廠提供了動力,使得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同時,歐洲移民潮也促進了城市的發(fā)展,許多來自歐洲的人口涌入紐約、波士頓和舊金山等城市。摩天大樓的出現(xiàn)和電梯的發(fā)明進一步提高了城市的建筑密度和工作效率。二戰(zhàn)后,隨著交通道路、通信等基礎設施的改善,家庭汽車擁有量的增加,城區(qū)產業(yè)結構的調整,大城市周邊的中小城市(鎮(zhèn))發(fā)展,小城鎮(zhèn)與大城市實現(xiàn)了同城化。——摘編自王旭《美國城市發(fā)展模式:從城市化到大都市區(qū)化》材料三:圖一 上海開埠后的早年照片 圖二 上海浦東新區(qū)2000年以來在上海召開的重要國際會議(不完全統(tǒng)計)2001年APEC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01年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首次會議2010年世界博覽會2014年亞信峰會2020年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2023年第六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從晉到宋中國經濟重心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2)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美國城市化發(fā)展的表現(xiàn)并指出促使美國城市化發(fā)展的因素。(3)請指出圖一和圖二所反映的上海開放在性質上的最大差異。結合所學分析導致這兩種不同開放狀態(tài)的主要原因分別是什么?依據(jù)材料三表格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21世紀的上海在國際上的地位?18. 某校學生以“重讀紅色經典郵票:方寸凝固輝煌”為主題,進行探究性學習。請完成下列學習任務。任務一:【探尋郵票信息的歷史脈絡】① ② ③郵票名稱:《中國共產黨成立七十周年》紀念郵票 發(fā)行日期:1991年7月1日 郵票名稱:《人民軍隊早期將領(二)》 發(fā)行日期:2005年8月1日 郵票名稱: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五十周年 發(fā)行日期:2020年6月④ ⑤ ⑥郵票名稱:《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 發(fā)行日期:2020年10月25日 郵票名稱:《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七十周年》 發(fā)行日期:2015年9月3日 郵票名稱:《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 發(fā)行日期:2016年10月22日任務二:【追溯郵票背后的歷史精神】任務三:【整合郵票史實的主題論證】(1)請你根據(jù)所學知識把任務一中郵票展示的歷史事件進行歸類。分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________(2)請從上述郵票中挑選一張,參照示例,對所選郵票進行解說。示例:選擇郵票:② 精神名稱:東北抗聯(lián)精神 推薦理由:九一八事變后,中國共產黨派楊靖宇等人在東北組織游擊隊,開展抗日游擊戰(zhàn)爭。東北抗日聯(lián)軍與日軍戰(zhàn)斗在白山黑水之間。體現(xiàn)了楊靖宇堅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愛國情操,偉大的犧牲精神。選擇郵票: 精神名稱 推薦理由:(3)請你從材料中選出兩張及以上郵票,針對所選的郵票反應的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分析提煉一個主題并加以論述。(要求:價值觀正確,主題明確,選取郵票符合主題,結合史實觀點論述,表達清晰)19.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使命,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夢想。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各國的夢想序號 時間 夢想① 公元前5世紀 雅典的“民主夢”② 646年 日本的“強國夢”③ 14世紀中葉 意大利的“人文夢想”④ 17世紀末-18世紀初 沙俄的“富國強兵夢”⑤ 1689年 英國的“君主立憲夢”⑥ 18世紀 法國的“理性之夢”⑦ 1787年 美國的“制憲之夢”⑧ 1825年 英國的“鐵路機車夢”⑨ 1848年 馬克思提出“實現(xiàn)全人類解放的夢想”⑩ 1913年 美國的“汽車夢” 1917年 俄國的“社會主義之夢” 1960年 非洲的“民族獨立之夢” 2012年 中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摘自1916年高語罕《青年與國家之前途》(1)結合所學知識,請列舉一位雅典為實現(xiàn)“民主夢”做出貢獻的代表人物。(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價美國為實現(xiàn)“制憲之夢”頒布的法律文獻。(3)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在橫線處填寫與下列夢想直接相關的歷史事件。法國的“理性之夢”________英國的“鐵路機車夢”________俄國“社會主義之夢”________(4)選擇材料中兩個或兩個以上相關聯(lián)的事件,提煉一個共同的主題。(要求寫出序號及相應歷史事件,主題明確)2025年九年級復習情況調研(三)歷史試卷考生須知:試題滿分為7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請認真閱讀試卷和答題卡的相關要求,將所有試題的答案答在答題卡上,答案寫在試卷上無效。選擇題用2B鉛筆涂卡作答(注意答題卡題號順序),修改時用橡皮仔細擦除干凈;其余試題須用0.5mm黑色字跡的簽字筆在答題區(qū)域內按題號順序作答。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30分)【1題答案】【答案】C【2題答案】【答案】C【3題答案】【答案】B【4題答案】【答案】A【5題答案】【答案】D【6題答案】【答案】B【7題答案】【答案】A【8題答案】【答案】B【9題答案】【答案】A【10題答案】【答案】D【11題答案】【答案】C【12題答案】【答案】B【13題答案】【答案】A【14題答案】【答案】D【15題答案】【答案】D二、非選擇題(共40分)【16題答案】【答案】(1)①正確 ②正確 ③錯誤(2)影響:唐朝文化通過制度、思想、文字的傳播、教育、文化等方面,深刻影響了東亞世界的發(fā)展。日本仿照唐制進行大化改新,推行政治經濟改革,發(fā)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朝鮮半島引入儒家教育體系,越南則長期沿用漢字,體現(xiàn)了唐朝文化在政治、文化和思想方面的廣泛影響。(3)貢獻:造紙術的發(fā)明和傳播,促進了文化的傳播與交流,推動了歐洲文化教育的發(fā)展,加速了歐洲社會的進步,為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創(chuàng)造了條件等。【17題答案】【答案】(1)經濟重心逐漸從西北向東南轉移(經濟重心南移);(2)表現(xiàn):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中小城市(鎮(zhèn))發(fā)展,小城鎮(zhèn)與大城市實現(xiàn)了同城化。因素:工業(yè)革命影響;歐洲移民潮的推動;城市基礎設施更加完善;交通運輸?shù)陌l(fā)展。(3)差異:圖一:被迫開放,圖二:主動開放原因:鴉片戰(zhàn)爭失敗,簽訂《南京條約》;改革開放政策的實行。地位:上海是中國重要的科技、貿易、金融和信息中心,更是一個國際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地方。上海已經發(fā)展成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全球重要的經濟和貿易中心。【18題答案】【答案】(1) ①. 分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①②⑤⑥ ②.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③④(2)推薦郵票:② 精神名稱:東北抗聯(lián)精神 推薦理由:九一八事變后,中國共產黨派楊靖宇等人在東北組織游擊隊,開展抗日游擊戰(zhàn)爭。東北抗日聯(lián)軍與日軍戰(zhàn)斗在白山黑水之間。體現(xiàn)了楊靖宇堅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愛國情操,偉大的犧牲精神。選擇郵票:① 精神名稱:紅船精神 推薦理由: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期間,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擾,后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以游客泛舟為掩護,繼續(xù)進行,最終完成會議議程。上海黨的一大會址,嘉興南湖紅船,是中國共產黨夢想起航的地方。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充分展現(xiàn)了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chuàng)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3)示例一:選取郵票:④⑤主題:黨領導下的民族抗爭與和平捍衛(wèi)論述:自黨成立后,始終站在民族解放與國家獨立的最前沿。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黨倡導和推動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帶領人民浴血奮戰(zhàn),歷經艱苦卓絕的斗爭,最終贏得抗戰(zhàn)勝利,洗刷了民族恥辱。新中國成立后,美帝國主義將戰(zhàn)火燒到鴨綠江邊,黨毅然決策抗美援朝。志愿軍戰(zhàn)士們不畏強敵,打出了國威軍威,捍衛(wèi)了國家主權與和平。這兩場偉大斗爭,都體現(xiàn)了黨對國家和人民的擔當,彰顯了中華民族不屈的精神。示例二:選取郵票:①③主題:黨的領導與國家崛起論述:1921年黨成立,為國家發(fā)展指引方向。此后黨帶領人民不懈奮斗,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這是黨領導下科技領域的重大突破,彰顯國家實力,激勵我們?yōu)閷崿F(xiàn)強國夢而努力。【19題答案】【答案】(1)伯里克利(2)1787年憲法 第一部較為完善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局限:保留奴隸制等;(3) ①. 啟蒙運動 ②. 工業(yè)革命 ③. 十月革命(4)示例:③⑥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共同促進了歐洲的思想解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