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長春博碩學校歷史試卷09九年級下學期階段性檢測一、選擇題(下列各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小題1分,共25分)1.七(2)班同學們準備排練一部舞臺劇,以展示我國粟種植的歷史、彩陶起源與發展,你認為下列最適合同學們進行資料收集的遺址是()A.河姆渡遺址B.山頂洞人遺址C.半坡遺址D.北京人遺址2.有人說戰爭是“亂”,有人說戰爭是“變”。春秋戰國是我國歷史上大分裂大動蕩時期,也是我國歷史發展的重要演變和發展時期。對該歷史時期“變”的本質理解正確的是()A.百家爭鳴,推動文化走向繁榮高峰B.爭霸兼并戰爭不斷,社會動蕩不安C.奴隸制逐步瓦解,封建制逐漸形成D.人民深受戰爭災難,起義不斷爆發3.漢武帝統治時期,為消除諸侯王對皇權的威脅,加強中央集權,采取的措施是(A.實行“削藩”B.推行分封制C.頒布“推恩令”D.宣布“罷黜百家,尊崇儒術”4.導致我國經濟重心南移的關鍵性因素是()A.北方戰亂,南方相對比較安定B.南方自然環境優越C.南方統治者比較重視農業的發展D,對外貿易以南方的海路為主5.如果我們要學習農作物種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飼養等知識,可以參考北朝時期的農學著作(A:《論語》B.《史記》C.《大明歷》D.《齊民要術》6.中國歷史上的某位皇帝曾訓諭其子孫以后做皇帝時,“并不許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設立者,I文武群臣即時劾奏,處以重刑”。這位皇帝是()A.漢高祖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7.以下可以作為研究戊戌變法第一手史料的是()A.學者所著《戊戌變法史事考》B.歷史教科書中的相關內容C.影視作品中“公車上書”的片段D.維新派創辦的《時務報》8.《新安縣志》記載1859年英國測量船非法進入大鵬灣,當地漁民自發駕船驅逐。該事件反映了()A.民眾自發捍衛國家主權B.政府積極維護海疆權益C.沿海地區對外貿易繁榮D.洋務運動培育海權意識9.毛澤東指出:“五四運動的杰出歷史意義,在于它帶著辛亥革命還不曾有的姿態,”這種“姿態”是指五四運動具有()A.追求民主共和的進步性B.推翻清王朝統治的迫切性C.發動武裝起義的正義性D.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10.1906年,孫中山在《民報》創刊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演說:“中國數千年來都是君主專制政體,這種政體,不是平等自由的國民所堪受的。要去這政體,不是專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不做政治革命是斷斷不行的。”據此,孫中山主要強調的是()A.民權主義的緊迫性B.民族主義的局限性C。民生主義的滯后性D.君主立憲的過波性11.1921年7月,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標志營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此次大會的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