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第二學期四月質量監測 9.下列材料與所關聯的人物對應正確的是( )①變法圖強開民智,飲冰室里著華章。 ②虎門怒焰彰忠骨,林公清風拂九州。九年級 歷史試卷③舉義秋收擎火炬,引航長征挽巨瀾。 ④革命先行倡共和,先生遺志耀中華。(試卷總分:70 分 考試時間:歷史與道法合卷共 100 分鐘) A.①—林則徐 B.②—梁啟超 C.③—李鴻章 D.④—孫中山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卷上10.下表反映的是 20 世紀 50 年代我國圖書出版社發生的變化,與該變化趨勢緊密相關的是( )第一部分 選擇題。(17 題,每小題 2 分,共 34 分)年份 私營出版社(家) 國營出版社(家) 國營所占總數比例(%)下列各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請選出正確答案并用 2B 鉛筆在答題卡上將該題對應的答案標號涂黑。 1950 184 27 12.81.據文獻記載,受戰亂、環境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商朝曾多次遷都。考古發掘也證實,河南鄭州商城遺址是商 1953 356 62 14.8朝早期亳都所在,安陽殷墟是商王盤庚遷徙后的都城遺址。這說明( )。 1954 290 70 19.4A.考古發掘的史料更真實可靠 B.不同史料導致歷史真相難尋 1955 19 77 80.2C.歷史研究需要多重史料印證 D.歷史認識具有較大的主觀性 A.土地改革的實施 B.工業化全面進行 C.社會主義改造的開展 D.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推行2.右圖為不同時期人們對孔子和儒家思想認可程度的變化曲 11.下表反映了我國四個經濟特區地區生產總值變化情況(單位:億元)這說明( )線圖。造成從甲處到乙處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深圳 珠海 汕頭 廈門A.孟子、荀子對儒家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1980年 2.70 2.61 10.79 6.4B.漢武帝將儒家學說確立為正統思想 1992年 284.96 103.17 14.4 78.91C.封建統治者采取順其自然的治國之道 2020年 27670 3481.94 2730.58 6384D.科舉制規定以儒家經典為研習內容 A.改革開放推動經濟快速發展 B.中國與世界經濟全方位接軌3.有史學家認為,從秦漢起,官僚體制就是中國制度的核心問題,這個核心問題又可以分成兩個大的子問題, C.國家重視和優先發展重工業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一是官僚的選拔問題,二是官僚體系內部的權力制衡問題。隋唐時期統治者解決這兩大問題分別通過( )。 12.中國某科學家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物質,其相關信息如下框所示。這位科學家是( )A.八股取士和文字獄 B.科舉制和三省六部制化學式:C15H22O5C.八股取士和通判制度 D.科舉制和行省制組成:C63.81% H7.85% O28.33%4.如果把“文成公主入藏、唐蕃會盟、澶淵之盟、宋金和議等”作為一個學習主題,那么這個學習主題應該是功效:治療瘧疾( )。A.張仲景 B.華佗 C.鄧稼先 D.屠呦呦A.唐宋時期的對外交往 B.唐宋時期的經濟發展 C.唐宋時期的科技文化 D.唐宋時期的民族關系13.繪制示意圖是理解學習內容、掌握學習方法、提高核心素養的重要手段。你認為“?”處可填( )5.清朝統治者以立法形式確立的《理藩院則例》《蒙古律例》《西寧青海番夷成例》《回疆則例》《西藏通制》等民族邊疆政策,共同體現了( )。A.邊疆少數民族的漢化 B.統一多民族國家版圖的鞏固C.清朝君主專制的加強 D.中央政府對西南地區的管轄6.自 2024 年中國實行 144 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以來,外國游客扎堆涌向中國,“中國好 city”成為網絡熱詞。法國某學者在游覽中國某城市的歷史遺址后說:“親眼看到英法聯軍這些自詡為文明人的歐洲人,在這個享有世界非凡美譽的地方犯下的可恥罪行,作為一個法國人,我感到萬分羞愧。”與此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A.只有堅持中國式現代化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A.割占香港島 B.火燒圓明園 C.南京大屠殺 D.旅順大屠殺B.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7.對右表內容解讀正確的是( )。時間 事件 C.中國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發揮了計劃經濟體制的優勢A.時間均發生在鴉片戰爭期間1872 年 派遣三十名少年學童赴美留學 D.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B.適應了清政府學習洋務的需求1875 年 派遣福州船政局的學生留學法國 14.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著名畫家拉斐爾的名畫《西斯廷圣母》中,圣母一掃中世紀以來圣母像中的那種冰冷、C.所派遣的留學生遍布亞歐非三大洲1876 年 從福州船政局選送三十名學生和藝徒赴英法兩國 僵硬、不可親近的模樣,表現出人類母親的美、溫柔和慈愛。該畫所反映的當時流行的社會思潮出現的根本D.徹底改變了近代中國落后挨打的局面原因是( )8.清末科舉狀元張謇面對民族危亡,毅然棄官不做,在家鄉創辦了大生紗廠,此后還建立了輪船公司、面粉廠、A.希臘羅馬文化的影響 B.封建神學統治的黑暗油料廠和冶鐵廠等。由此可見,張謇主張( )。C.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 D.新興資產階級的世俗觀念A.實業救國 B.廢除科舉 C.民主共和 D.思想解放2024—2025 學年第二學期四月質量監測 九年級 歷史試卷 第1頁,共2頁2024—2025 學年第二學期四月質量監測 9.下列材料與所關聯的人物對應正確的是( )。①變法圖強開民智,飲冰室里著華章。 ②虎門怒焰彰忠骨,林公清風拂九州。九年級 歷史試卷③舉義秋收擎火炬,引航長征挽巨瀾。 ④革命先行倡共和,先生遺志耀中華。(試卷總分:70 分 考試時間:歷史與道法合卷共 100 分鐘) A.①—林則徐 B.②—梁啟超 C.③—李鴻章 D.④—孫中山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卷上10.下表反映的是 20 世紀 50 年代我國圖書出版社發生的變化,與該變化趨勢緊密相關的是( )。第一部分 選擇題(17 題,每小題 2 分,共 34 分)年份 私營出版社(家) 國營出版社(家) 國營所占總數比例(%)下列各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請選出正確答案并用 2B 鉛筆在答題卡上將該題對應的答案標號涂黑。 1950 184 27 12.81.據文獻記載,受戰亂、環境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商朝曾多次遷都。考古發掘也證實,河南鄭州商城遺址是商 1953 356 62 14.8朝早期亳都所在,安陽殷墟是商王盤庚遷徙后的都城遺址。這說明( ) 1954 290 70 19.4A.考古發掘的史料更真實可靠 B.不同史料導致歷史真相難尋 1955 19 77 80.2C.歷史研究需要多重史料印證 D.歷史認識具有較大的主觀性 A.土地改革的實施 B.工業化全面進行 C.社會主義改造的開展 D.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推行2.右圖為不同時期人們對孔子和儒家思想認可程度的變化曲 11.下表反映了我國四個經濟特區地區生產總值變化情況(單位:億元)這說明( )。線圖。造成從甲處到乙處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深圳 珠海 汕頭 廈門A.孟子、荀子對儒家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1980年 2.70 2.61 10.79 6.4B.漢武帝將儒家學說確立為正統思想 1992年 284.96 103.17 14.4 78.91C.封建統治者采取順其自然的治國之道 2020年 27670 3481.94 2730.58 6384D.科舉制規定以儒家經典為研習內容 A.改革開放推動經濟快速發展 B.中國與世界經濟全方位接軌3.有史學家認為,從秦漢起,官僚體制就是中國制度的核心問題,這個核心問題又可以分成兩個大的子問題, C.國家重視和優先發展重工業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一是官僚的選拔問題,二是官僚體系內部的權力制衡問題。隋唐時期統治者解決這兩大問題分別通過( ) 12.中國某科學家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物質,其相關信息如下框所示。這位科學家是( )。A.八股取士和文字獄 B.科舉制和三省六部制化學式:C15H22O5C.八股取士和通判制度 D.科舉制和行省制組成:C63.81% H7.85% O28.33%4.如果把“文成公主入藏、唐蕃會盟、澶淵之盟、宋金和議等”作為一個學習主題,那么這個學習主題應該是功效:治療瘧疾( )A.張仲景 B.華佗 C.鄧稼先 D.屠呦呦A.唐宋時期的對外交往 B.唐宋時期的經濟發展 C.唐宋時期的科技文化 D.唐宋時期的民族關系13.繪制示意圖是理解學習內容、掌握學習方法、提高核心素養的重要手段。你認為“?”處可填( )。5.清朝統治者以立法形式確立的《理藩院則例》《蒙古律例》《西寧青海番夷成例》《回疆則例》《西藏通制》等民族邊疆政策,共同體現了( )A.邊疆少數民族的漢化 B.統一多民族國家版圖的鞏固C.清朝君主專制的加強 D.中央政府對西南地區的管轄6.自 2024 年中國實行 144 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以來,外國游客扎堆涌向中國,“中國好 city”成為網絡熱詞。法國某學者在游覽中國某城市的歷史遺址后說:“親眼看到英法聯軍這些自詡為文明人的歐洲人,在這個享有世界非凡美譽的地方犯下的可恥罪行,作為一個法國人,我感到萬分羞愧。”與此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A.只有堅持中國式現代化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A.割占香港島 B.火燒圓明園 C.南京大屠殺 D.旅順大屠殺B.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7.對右表內容解讀正確的是( )時間 事件 C.中國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發揮了計劃經濟體制的優勢A.時間均發生在鴉片戰爭期間1872 年 派遣三十名少年學童赴美留學 D.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B.適應了清政府學習洋務的需求1875 年 派遣福州船政局的學生留學法國 14.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著名畫家拉斐爾的名畫《西斯廷圣母》中,圣母一掃中世紀以來圣母像中的那種冰冷、C.所派遣的留學生遍布亞歐非三大洲1876 年 從福州船政局選送三十名學生和藝徒赴英法兩國 僵硬、不可親近的模樣,表現出人類母親的美、溫柔和慈愛。該畫所反映的當時流行的社會思潮出現的根本D.徹底改變了近代中國落后挨打的局面原因是( )。8.清末科舉狀元張謇面對民族危亡,毅然棄官不做,在家鄉創辦了大生紗廠,此后還建立了輪船公司、面粉廠、A.希臘羅馬文化的影響 B.封建神學統治的黑暗油料廠和冶鐵廠等。由此可見,張謇主張( )C.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 D.新興資產階級的世俗觀念A.實業救國 B.廢除科舉 C.民主共和 D.思想解放2024—2025 學年第二學期四月質量監測 九年級 歷史試卷 第1頁,共2頁15.梳理線索、理清聯系是歷史學習的一種方法。對以下事件之間聯系理解正確的是( )。 (3)開啟“全球化 1.0版本”的事件是什么?為什么說它開啟了“全球化”?在“全球化 3.0版本”時期,哪項科技的發明促進了“信息時代”的到來?(6分)材料四: 19世紀中葉,英國成為世界上工業最發達的國家,號稱“世界工廠”。其生鐵產量 1848年為 200萬噸,1870年時已增長到 600萬噸,占全世界總產量的一半。A.①為②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 B.①與③都是馬克思主義的偉大實踐C.②為④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 D.③與④都建立了無產階級專政國家 (4)依據材料四和所學知識,說出哪種交通運輸方式的出現促進了英國這一地位的形成?英國成為“世界工廠”16.蘇俄在十月革命后對大型企業進行了國有化,對生產進行監督,1918 年 6 月開始,中小企業也實行國 后對中國造成什么影響?(4分)有化,1921 年,部分地承認生產資料和產品的私有制,1928 年開始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這一過程表明蘇俄( )。 【當代的踐行者】A. 工業化進程發展迅速 B. 積極探索經濟發展模式材料五:C. 經濟政策的搖擺不定 D. 初步建立計劃經濟體制17.以下史實與主題搭配恰當的是史實主題( )。史實 主題A 美國獨立戰爭、俄國彼得一世改革 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B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納米比亞獨立 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C 杜魯門主義出臺、“北約”建立 走向和平發展的世界D 凡爾賽體系建立、世界貿易組織成立 世界政治多極化發展 “一帶一路”的根本屬性是合作共贏、共同發展。中國雖然是“一帶一路”的倡議國、主導者,但不會以老大自居……讓“一帶一路”上的國家真正得到好處、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改善,才是中國發出“一帶一路”倡議的初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2 題,共 36 分) 衷。18.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拒絕全球化,就是拒絕太陽升起。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2分) (5)當今,圖一與圖二兩大組織成為支撐、協調世界政治和經濟的兩大支柱,請分別寫出它們的名稱。據材料五和所學知識,說說倡導“一帶一路”有什么重要的意義 (4分)【古代的先行者】材料一:宋朝與周邊政權的關系緊張且復雜。北方有遼、金、蒙古等強敵,西北方有西夏。遼國占據了燕云十六州,使得宋朝在北方失去了天然的防御優勢,面對遼軍的騎兵進攻,宋朝常常處于被動防御的狀態。歷史上的海 19.建筑是凝固的音樂,建筑是文化的載體和歷史的見證。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14 分)上絲綢之路是在東亞直到非洲東海岸之間一系列港口組成的海上貿易網絡,從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榮態勢,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促成了貿易交流與地理知識、航海科技的傳播。(1)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說一說材料一中海上絲綢之路“到宋朝形成高度繁榮態勢”的政治與技術原因。(4分)材料二:阿拉伯帝國繁榮時期,大量的希臘、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譯為阿拉伯文。在吸收、消化外來文化的基礎山東曲阜孔廟 萬里長城上,阿拉伯人創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阿拉伯人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為世界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1)圖三是洋務運動時期李鴻章創辦的民用企業辦公大樓舊址,寫出這個企業的名稱,是在哪一口號下創辦的?(2)依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說出“阿拉伯人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的具體史實。(至少兩例,4 分) (4分)(2)圖四是中共歷史上開天辟地大事件的發生地,寫出這一建筑的名稱。(2分)【近代的推動者】(3)從材料中選擇建筑,圍繞“建筑中的歷史”自擬一個論題,運用具體史實予以闡述。(要求:觀點明材料三: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表述成文,8分)——據托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紀簡史》2024—2025 學年第二學期四月質量監測 九年級 歷史試卷 第2頁,共2頁15.梳理線索、理清聯系是歷史學習的一種方法。對以下事件之間聯系理解正確的是( ) (3)開啟“全球化 1.0版本”的事件是什么?為什么說它開啟了“全球化”?在“全球化 3.0版本”時期,哪項科技的發明促進了“信息時代”的到來?(6分)材料四: 19世紀中葉,英國成為世界上工業最發達的國家,號稱“世界工廠”。其生鐵產量 1848年為 200萬噸,1870年時已增長到 600萬噸,占全世界總產量的一半。A.①為②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 B.①與③都是馬克思主義的偉大實踐C.②為④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 D.③與④都建立了無產階級專政國家 (4)依據材料四和所學知識,說出哪種交通運輸方式的出現促進了英國這一地位的形成?英國成為“世界工廠”16.蘇俄在十月革命后對大型企業進行了國有化,對生產進行監督,1918 年 6 月開始,中小企業也實行國 后對中國造成什么影響?(4分)有化,1921 年,部分地承認生產資料和產品的私有制,1928 年開始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這一過程表明蘇俄( ) 【當代的踐行者】A. 工業化進程發展迅速 B. 積極探索經濟發展模式材料五:C. 經濟政策的搖擺不定 D. 初步建立計劃經濟體制17.以下史實與主題搭配恰當的是史實主題( )史實 主題A 美國獨立戰爭、俄國彼得一世改革 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B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納米比亞獨立 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C 杜魯門主義出臺、“北約”建立 走向和平發展的世界D 凡爾賽體系建立、世界貿易組織成立 世界政治多極化發展 “一帶一路”的根本屬性是合作共贏、共同發展。中國雖然是“一帶一路”的倡議國、主導者,但不會以老大自居……讓“一帶一路”上的國家真正得到好處、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改善,才是中國發出“一帶一路”倡議的初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2 題,共 36 分) 衷。18.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拒絕全球化,就是拒絕太陽升起。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2分) (5)當今,圖一與圖二兩大組織成為支撐、協調世界政治和經濟的兩大支柱,請分別寫出它們的名稱。據材料五和所學知識,說說倡導“一帶一路”有什么重要的意義 (4分)【古代的先行者】材料一:宋朝與周邊政權的關系緊張且復雜。北方有遼、金、蒙古等強敵,西北方有西夏。遼國占據了燕云十六州,使得宋朝在北方失去了天然的防御優勢,面對遼軍的騎兵進攻,宋朝常常處于被動防御的狀態。歷史上的海 19.建筑是凝固的音樂,建筑是文化的載體和歷史的見證。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14 分)上絲綢之路是在東亞直到非洲東海岸之間一系列港口組成的海上貿易網絡,從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榮態勢,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促成了貿易交流與地理知識、航海科技的傳播。(1)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說一說材料一中海上絲綢之路“到宋朝形成高度繁榮態勢”的政治與技術原因。(4分)材料二:阿拉伯帝國繁榮時期,大量的希臘、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譯為阿拉伯文。在吸收、消化外來文化的基礎山東曲阜孔廟 萬里長城上,阿拉伯人創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阿拉伯人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為世界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1)圖三是洋務運動時期李鴻章創辦的民用企業辦公大樓舊址,寫出這個企業的名稱,是在哪一口號下創辦的?(2)依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說出“阿拉伯人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的具體史實。(至少兩例,4 分) (4分)(2)圖四是中共歷史上開天辟地大事件的發生地,寫出這一建筑的名稱。(2分)【近代的推動者】(3)從材料中選擇建筑,圍繞“建筑中的歷史”自擬一個論題,運用具體史實予以闡述。(要求:觀點明材料三: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表述成文,8分)——據托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紀簡史》2024—2025 學年第二學期四月質量監測 九年級 歷史試卷 第2頁,共2頁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四月質量監測九年級 歷史參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C B B D B B B A D10 11 12 13 14 15 16 17C A D A C C B B18. (22 分)(1) 政治原因:宋朝時期,與北方民族政權關系緊張,南方政局相對統一安定。(評分要求:北方、南方原因各 1分,共 2分。)技術原因: 指南針的使用;造船技術的進步;航海技術的發展等。(任意 1 點 2 分)(2)①將阿拉伯數字傳到歐洲;②將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傳入歐洲;③印度的棉花、食糖等由阿拉伯人傳到歐洲。(1 點 2 分,2 點 4 分。)(3)事件:新航路的開辟。(2 分)原因: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從此逐步確立起來。(只回答“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即可,2 分)科技:計算機網絡技術(或互聯網)。2 分,(計算機不給分)(4)方式:蒸汽機車(或火車)的使用。(2 分)影響:英國成為世界工廠后,需要更加廣闊的市場和原料產地,在中國發動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 分,事件+影響)(5)名稱: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或世貿,或 WTO)。(各 1 分,共 2 分)意義: ①促進世界各國合作共贏,共同發展;②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發展、生活改善。(任意 1點 2 分,言之有理均給分)19,(14 分)(1) 企業:輪船招商局;(2 分)口號:求富(2 分,寫“自強求富”得 1 分)(2) 中共一大會址(2 分,寫中共一大不得分)(3) 示例觀點:建筑是歷史的見證論證:①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國門,也加劇了清朝的統治危機,為鞏固清朝統治,洋務派開展洋務運動,輪船招商局是洋務派李鴻章創辦的民用企業,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來侵略,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這座辦公大樓舊址見證了那一段中國人走向近代化的積極探索的歷史。②1921 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這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件,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成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這座大樓見證了中共一大召開的光輝歷程,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從建立到走向輝煌的歷史。結論:建筑承載著時代的記憶,是歷史的見證者。我國應當加強對歷史建筑的傳承與保護,留住歷史記憶,守住民族之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