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中考科學三輪沖刺每日一練(第29天)(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中考科學三輪沖刺每日一練(第29天)(含解析)

資源簡介

2025中考科學三輪沖刺每日一練(第29天)
一.選擇題(共10小題)
1.“絲路之花”蜀葵,是錦葵科蜀葵屬的草本植物(如圖),莖能增粗,花冠多呈紅色,果為盤狀,可通過播種、扦插進行繁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生物分類的最基本單位是種
B.蜀葵能開花結果,可判斷它屬于被子植物
C.蜀葵的繁殖方式中,播種與扦插都屬于有性生殖
D.蜀葵的莖能逐年增粗,可判斷它的莖中有形成層
2.科學家研究發現,某地區重霾污染期間,顆粒物中硫酸鹽含量迅速升高。硫酸鹽形成的過程中,有一步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反應是置換反應
B.甲、乙、丙、丁均是氧化物
C.乙是一種大氣污染物
D.丙遇到空氣中的水會生成硫酸
3.高山跳臺滑雪項目被譽為“勇敢者的游戲”,如圖為運動員在比賽時空中滑行的過程,若不計空氣阻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空中滑行過程中運動員的機械能變小
B.空中滑行過程中運動員的運動狀態不變
C.運動員能在空中飛行時受到了推力的作用
D.滑行的過程中運動員沒有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4.如圖是桃花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②組成雌蕊
B.受精后,③可以發育成種子
C.④⑤⑥組成雄蕊
D.若⑥被昆蟲吃掉,也能結出果實
5.如圖所示為小樂構建的人體生理活動的概念模型,其中①③表示血管,②表示相應的結構,箭頭表示血流方向。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若②為腎臟,則③中的尿素含量減少
B.若②為骨骼肌,則③中的氧氣含量增加
C.若②為肺,則③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若②為小腸,則餐后1小時③中的葡萄糖含量減少
6.中國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利用NaOH溶液噴淋捕捉空氣中的CO2,反應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捕捉室中NaOH溶液噴成霧狀有利于吸收CO2
B.環節a中物質分離的基本操作是過濾
C.反應過程中CaO和NaOH是可循環的物質
D.高溫反應爐中的物質是Ca(HCO3)2
7.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中,R1為定值電阻,R2為滑動變阻器,電源電壓不變。閉合開關S后,滑片P從a端移動到b端,電流表示數I與電壓表示數U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則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A.電源電壓為6V
B.R2的最大阻值為20Ω
C.當滑片P位于a點時,電流表示數為0.6A
D.圖乙中C點表示滑片P位于滑動變阻器的中點
8.圖甲與圖乙分別為利用“超細百葉窗光學技術”的手機防窺膜結構圖與原理圖,貼上這種防窺膜的手機,正對屏幕的使用者可看得很清楚,而與屏幕呈一定角度的旁觀者看到的卻是一片漆黑。在與此相關的分析中,錯誤的是(  )
A.亮屏狀態下的手機是光源
B.可視范圍外無法看到屏幕亮光,是因為光的直線傳播原理
C.相同條件下,超細百葉窗高度越低,防窺視效果越差
D.為了使防窺效果更好,可適當增大超細百葉窗的間距
9.某化肥廠以煤、空氣、水為原料合成氨,生產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氨氣轉變為液氨是放熱過程
B.設備1中此反應C+H2O(氣) CO+H2一定發生
C.設備2中發生的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化合反應
D.設備3中參加反應的N2和H2的質量比為14:1
10.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關于下列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甲實驗中用力吹氣時,瓶中的水從豎直的玻璃管內上升甚至噴出
B.乙實驗將玻璃管略微傾斜會導致水銀面豎直高度低于760mm
C.丙實驗將簡易氣壓計從山腳帶到山頂,玻璃管內液面會上升
D.丁實驗為使燒瓶內剛停止沸騰的水再次沸騰,可向外拉動活塞,減小氣壓,降低沸點
二.填空題(共8小題)
11.納米鐵粉是指顆粒小到納米級的鐵粉,可用于處理廢水中的許多重金屬離子。例如:利用納米鐵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除去重金屬銅離子。
(1)寫出納米鐵粉與硫酸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相同條件下,等質量的納米鐵粉比普通鐵粉去除重金屬離子速率快得多,其原因是     。
(3)制備納米鐵粉的原理:FeCl2+H22HCl+Fe,如圖為某次制備納米鐵粉過程中的部分質質量情況,則x=    (用數據a、b、m和n表示)。
12.如圖所示為某同學在拓展課上制作的桿秤。秤桿材質要選用     (選填“粗細均勻”或“一頭粗一頭細”)的木頭,如要增大該桿秤測量精準度,應選用質量     的秤砣(選填“大”或“小”)。
13.小潘同學學習了浮力的有關知識后,制作了一臺浮力秤,可方便地稱量物體的質量,其構造如圖甲所示。已知小筒底面積為0.001m2,小筒和秤盤總重0.8N。
(1)如圖甲,當秤盤上不放物體時,應在小筒A處標出該浮力秤的     刻度;
(2)如圖乙,在秤盤上放一物體后,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為0.2米,則該物體的質量為多少     (g=10牛/千克)
14.如圖質量為50千克的小明在做俯臥撐,他所受的重力可視為集中在A點。
(1)運動時,隨著人體產熱的增加,散熱也會增加,寫出此時增加散熱的一種方式     。
(2)若將圖中位置,換用單手撐住,則手對地面的壓強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某次他將身體撐起,A點上升的距離為0.3米,則此次他克服重力做的功為     焦。
15.小科學習了物質的性質后,梳理單質、氧化物、酸、堿、鹽與X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表示某一種物質經一步反應可轉化為另一種物質,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
(1)若X是氯化鈉,圖中堿的化學式為:    。
(2)若X是水,則能實現圖中物質轉化的基本反應類型有     (填字母)。
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
16.某固體混合物中可能含有BaCl2、MgCl2、Na2CO3、Na2SO4、CuSO4中的一種或幾種,現做以下實驗:(資料:MgCO3常溫時的溶解度很小,可以看作難溶性物質)
①將固體混合物溶于足量的水中,過濾得到白色沉淀和無色透明的溶液;
②在白色沉淀中加入適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產生氣泡。由以上實驗可知:
(1)該固體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質是    ;
(2)根據以上實驗現象還有一種物質不能確定是否存在。為了進一步確定該物質是否存在,小明取第②步沉淀部分溶解后的溶液少量,加入一定量的“某種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淀,則有該物質;若無現象,則不含該物質。加入的一定量的則“某種溶液”應該是    。
A.Na2CO3 B.Na2SO4 C.NaOH D.BaCl2
17.春季是流感的高發季節。自2024年2月份以來,很多同學深受流感的困擾,出現發熱、高溫不退,咳嗽等不適癥狀。
(1)小科同學患流感期間,出現高燒不退的癥狀,體溫一直穩定在38.8℃,這段時間內該同學的產熱     散熱(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作為中學生,我們要做好日常的自身防護,如勤洗手、佩戴口罩等。從預防傳染病流行的環節看,這些防護措施屬于     。
(3)注射甲流疫苗也可以有效預防甲流。接種疫苗后人體內會產生相應的抗體,從而獲得免疫。該免疫方式屬于     。(填“特異性免疫”或“非特異性免疫”)
18.ECMO(體外肺膜氧合)技術的使用挽救了許多流感重癥患者的生命。ECMO技術的原理是將體內的靜脈血引出體外,將其充氧后注入病人的靜脈或動脈(如圖甲),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其中氧合器采用的是膜式氧合(如圖乙),由大量微型中空纖維管構成,纖維管內是氣體,纖維管外是血液流動。
(1)ECMO技術主要設備中的氧合器替代的是人體     (填器官名稱)的功能。
(2)ECMO技術在挽救心臟和肺功能衰竭的病人生命時(如圖甲),導管A端應連接     (填“肺靜脈”或“主動脈”)。
(3)使用大量微型中空纖維管而不直接用一根大纖維管的目的是     。
三.計算題(共2小題)
19.實驗室用金屬鎂與100g鹽酸反應探究酸的性質。小濱取反應后的溶液,逐漸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8%的NaOH溶液,產生沉淀質量與滴加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已知當NaOH溶液滴加至150g時不再有沉淀產生。求:
(1)5.8g沉淀的成分為     。
(2)a點時,與NaOH反應的物質化學式     。
(3)若在b點溶液中加AgNO3溶液,出現白色沉淀     (填“能”“不能”)證明HCl有剩余;
(4)計算100g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
20.陜汽是我國著名的重工企業。如圖所示是它生產的某型號載重卡車,其技術參數如表,當它勻速行駛所受的摩擦力是其總重的0.2倍。分析計算(g取10N/kg):
卡車型號 ZJS25GJB2
自重 2×104kg
輪胎個數 12
最大載貨量 4×104kg
滿載行駛時每只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 0.05m2
行駛時的最大速度 90km/h
(1)卡車在牽引力的作用下,由靜止開始運動,說明力能     。
(2)該卡車空載時,在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所受的牽引力是     N。
(3)已知一座大橋的路面能受到的最大壓強為9×105Pa,判斷該卡車滿載時能否安全通過這座大橋?(寫出必要的計算過程)
2025中考科學三輪沖刺每日一練(第29天)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10小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B A D D D D B
一.選擇題(共10小題)
1.【分析】1、生物分類的等級從高到低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最大的等級是界,最小的等級是種。
2、木質莖的結構由外向內依次為樹皮(包括表皮和韌皮部)、形成層、木質部和髓。
3、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這種生殖方式稱為無性生殖;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
【解答】解:A、生物分類的最基本單位是種,A正確。
B、只有被子植物能夠開花結果,蜀葵能開花結果,可判斷它屬于被子植物,B正確。
C、蜀葵的繁殖方式中,播種屬于有性生殖,扦插屬于無性生殖,C錯誤。
D、木本植物的形成層細胞能不斷地進行分裂,向形成新的木質部細胞,向外形成新的韌皮部細胞,使莖不斷地增粗。蜀葵的莖能逐年增粗,可判斷它的莖中有形成層,D正確。
故選:C。
2.【分析】觀察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根據微粒的構成分析物質的組成性質等,根據反應的特點分析反應的類型。
【解答】解:A、由微粒的構成可知,反應物、生成物都是化合物,不符合置換反應的特點,故A說法錯誤;
B、由微粒的構成可知,甲是二氧化硫,乙是二氧化氮、丙是三氧化硫、丙是一氧化氮,都屬于氧化物,故B正確;
C、由微粒的構成可知,乙是二氧化氮,是一種大氣污染物,故C正確;
D、丙是三氧化硫,遇到空氣中的水會生成硫酸,故D正確。
故選:A。
3.【分析】(1)運動員在空中滑行過程中,只有重力做功,重力勢能和動能相互轉化,機械能守恒。
(2)運動狀態改變是指速度大小的改變、運動方向的改變或者二者同時改變。
(3)運動員能在空中飛行是由于具有慣性,離開跳臺后不再受到推力作用。
(4)物體如果受到力的作用,且受到的力不平衡,物體的運動狀態就會發生改變。
【解答】解:A、若不計空氣阻力,運動員在空中滑行過程中,只有重力做功,重力勢能和動能相互轉化,機械能守恒,即機械能大小不變,故A錯誤。
B、運動員在空中滑行時,速度大小和方向都可能發生變化,所以運動狀態是改變的,故B錯誤。
C、運動員能在空中飛行是由于具有慣性,離開跳臺后不再受到推力作用,故C錯誤。
D、因為運動員在空中滑行時運動狀態不斷改變,根據牛頓第一定律,物體受平衡力作用時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所以運動員沒有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D正確。
故選:D。
4.【分析】圖中①花藥、②花絲、③胚珠、④柱頭、⑤花柱、⑥子房
【解答】解:A、①花藥、②花絲組成雄蕊,錯誤;
B、受精后,子房發育成果實,③胚珠發育成種子,正確;
C、④柱頭、⑤花柱、⑥子房組成雌蕊,錯誤;
D、子房發育成果實,若⑥子房被昆蟲吃掉,不能結出果實,錯誤。
故選:B。
5.【分析】(1)血液循環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兩部分,循環途徑如圖所示:
(2)圖示所示為小樂構建的人體生理活動的概念模型,其中①和③表示血管,②表示相應的結構,箭頭表示血流方向,②表示的結構不同,則①和③表示血管也不同。
【解答】解:A、若②為腎臟,血液流經腎臟時,經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濾過作用、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血液中的尿素會隨尿排出,因此③腎靜脈中的尿素含量會減少,正確。
B、若②為骨骼肌,則屬于體循環路線,骨骼肌細胞要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所以流經骨骼肌的血液氧氣會減少,二氧化碳會增多,因此③中的氧氣會減少,錯誤。
C、若②為肺,在肺部發生氣體交換,肺泡中的氧氣擴散進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擴散進入肺泡。則③肺靜脈中氧氣會增多,二氧化碳的含量會減少,錯誤。
D、小腸是人體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若②為小腸,則餐后1小時,由于小腸吸收了大量的營養物質(包括葡萄糖),因此③腸靜脈中的葡萄糖含量會增多,錯誤。
故選:A。
6.【分析】A、根據捕捉室中NaOH溶液噴成霧狀,可以增大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進行分析;
B、根據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進行分析;
C、根據氧化鈣和氫氧化鈉既是反應物,又是生成物,可以循環利用進行分析;
D、根據高溫反應爐中的物質是碳酸鈣,碳酸鈣高溫煅燒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進行分析。
【解答】解:A、捕捉室中NaOH溶液噴成霧狀,可以增大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故A正確;
B、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故環節a中物質分離的基本操作是過濾,實現了固液分離,故B正確;
C、由圖可知,氧化鈣和氫氧化鈉既是反應物,又是生成物,可以循環利用,故C正確;
D、高溫反應爐中的物質是碳酸鈣,碳酸鈣高溫煅燒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故D錯誤。
故選:D。
7.【分析】(1)由電路圖可知,閉合開關S后,兩電阻串聯,電壓表測R2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
當滑片位于a端時,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為0Ω,電路的總電阻最小,電路中的電流最大,根據圖乙讀出電路中的最大電流,根據歐姆定律求出電源的電壓;當滑片位于b端時,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最大,此時電路中的電流最小,電壓表的示數最大,根據圖乙讀出電路中的最小電流和電壓表的示數,根據歐姆定律求出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利用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和歐姆定律表示出電源的電壓,然后聯立等式求出R1的阻值和電源的電壓;
(2)根據圖乙讀出C點表示電壓表的示數和電路中的電流,利用歐姆定律求出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阻值,然后判斷出圖乙中C點是否表示滑片位于中點時的狀態
【解答】解:(1)由電路圖可知,閉合開關S后,兩電阻串聯,電壓表測R2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
當滑片位于a端時,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為0Ω,電路的總電阻最小,電路中的電流最大,
由圖乙可知,電路中的最大電流Ia=0.6A,故C正確;
由歐姆定律可得,電源的電壓U=IaR1=0.6A×R1﹣﹣﹣﹣﹣①
當滑片位于b端時,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最大,此時電路中的電流最小,電壓表的示數最大,
由圖乙可知,電路中的最小電流Ib=0.2A,電壓表的示數Ub=4V,
則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R220Ω,故B正確
因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
所以,電源的電壓U=IbR1+Ub=0.2A×R1+4V﹣﹣﹣﹣﹣②
由①②可得:R1=10Ω,U=6V,故A正確;
(2)由圖乙可知,C點表示電壓表的示數U2c=2V,電路中的電流Ic=0.4A,
則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阻值:R2c5Ω,
所以,圖乙中C點不是表示滑片位于中點時的狀態,故D錯誤。
故選:D。
8.【分析】(1)本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3)相同條件下,超細百葉窗高度越低,可視范圍越大,防窺視效果越差。
(4)為了使防窺效果更好,可適當減小超細百葉窗的間距。
【解答】解:A、亮屏狀態下的手機本身可以發光,是光源,故A正確;
B、可視范圍外無法看到屏幕亮光,是因為光的直線傳播原理,故B正確;
C、相同條件下,超細百葉窗高度越低,防窺視效果越差,故C正確;
D、根據光的直線傳播,超細百葉窗的間距越小,防窺視效果越好,故D錯誤。
故選:D。
9.【分析】A、根據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分析回答此題;
B、根據加入物質和生成物質名稱推斷化學方程式;
C、根據反應特點總結反應類型;
D、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此題。
【解答】解:A、氨氣由氣態變為液態,需要液化,屬于放熱過程,選項A正確;
B、設備1中加入碳和水,生成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氫氣,一氧化碳被排出,因此只有碳與水反應才可以生成一氧化碳和氫氣,一氧化碳再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因此碳與水蒸氣的反應一定發生,才可以確保產生氣體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氫氣,選項B正確;
C、通入氮氣和氫氣不參與反應,二氧化碳、水和氨氣反應生成碳酸氫銨,符合多變一的特點,所以為化合反應,選項C正確;
D、反應方程式為N2+3H2=2NH3,氮氣和氫氣質量比=(28×1):(2×3)=28:6=14:3,選項D錯誤;
故選:D。
10.【分析】(1)流體壓強大小與流速有關,流速越大的地方壓強越小。
(2)氣壓相同,支撐水銀柱的高度也相同。
(3)液體的沸點與大氣壓有關,氣壓越低,沸點越低。
【解答】解:A、用力吹氣時,瓶中的水從豎直的玻璃管內上升,再從管口向左噴出,因為流速越大的地方壓強越小,故A正確;
B、氣壓相同,支撐水銀柱的高度也相同,故乙實驗將玻璃管略微傾斜水銀面高度還是760mm,不會低于760mm,故B錯誤;
C、丙實驗將簡易氣壓計從山底帶到山頂,山頂氣壓變低,玻璃管內氣壓不變,故玻璃管內液面會上升,故C正確;
D、丁實驗向外拉動活塞,減小氣壓,沸點降低,則燒瓶內剛停止沸騰的水再次沸騰,故D正確。
故選:B。
二.填空題(共5小題)
11.【分析】(1)納米鐵粉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
(2)相同條件下,等質量的納米鐵粉比普通鐵粉去除重金屬離子速率快得多,其原因是納米鐵粉顆粒更小,反應時的接觸面更大,反應速度更快。
(3)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解答】解:(1)納米鐵粉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Fe+CuSO4═FeSO4+Cu。
(2)相同條件下,等質量的納米鐵粉比普通鐵粉去除重金屬離子速率快得多,其原因是納米鐵粉顆粒更小,反應時的接觸面更大,反應速度更快。
(3)反應的氫氣質量是bg﹣ng,反應的氯化亞鐵的質量是ag,反應生成氯化氫質量是m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納米鐵粉x=a+b﹣n﹣m。
故答案為:(1)Fe+CuSO4═FeSO4+Cu。
(2)納米鐵粉顆粒更小,反應時的接觸面更大,反應速度更快。
(3)a+b﹣n﹣m。
12.【分析】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判斷杠桿的平衡。
【解答】解:從以下兩點進行分析秤桿選用一頭粗一頭細的原因:
強度與量程提升 :粗端靠近提紐(支點),此處受力最大,加粗設計可增加抗彎強度,避免斷裂;細端懸掛較輕的秤砣,通過杠桿原理平衡重物,這種結構能在材料限制下實現最大量程;
減小自重 :漸變結構減少秤桿自身質量,降低對稱量精度的影響,而做成錐體,刻度之間的距離均勻,降低了制作工藝難度;
在被測物體的質量和力臂不變時,秤砣質量越小,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秤砣一側的力臂變長,從而可以增大該桿秤測量的精準度。
故答案為:一頭粗一頭細;小。
13.【分析】(1)當不放任何物體時小筒與水面接觸的地方即為0刻線;
(2)根據V=Sh求出小筒排開水的體積,根據F浮=ρ液gV排求出此時小筒受到的總浮力,此時物體、小筒和秤盤總重力等于總浮力,據此求出該物體的重力,利用G=mg求出該物體的質量。
【解答】解:(1)當秤盤上不放物體時,即物體的質量為0,應在小筒A處標出該浮力秤的0刻度線;
(2)小筒受到的浮力為:

物體、小筒和秤盤總重為:
G總=F浮=2N,
物體重力為:
G=G總﹣G0=2N﹣0.8N=1.2N,
物體的質量為:

故答案為:(1)0;(2)0.12。
14.【分析】(1)蒸發吸熱;
(2)根據p判斷壓強的變化;
(3)根據W=Gh,求得功。
【解答】解:(1)運動時,隨著人體產熱的增加,散熱也會增加,汗液蒸發吸熱;
(2)若將圖中位置,換用單手撐住,壓力不變,受力面積減小,由公式p可知,手對地面的壓強變大;
(3)W=Gh=mgh=50kg×10N/kg×0.3m=150J。
故答案為:(1)汗液蒸發;(2)變大;(3)150。
15.【分析】(1)根據氫氧化鈉和鹽酸等反應生成氯化鈉進行分析;
(2)根據X是水,結合酸堿鹽等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
【解答】解:(1)氫氧化鈉和鹽酸等反應生成氯化鈉,圖中堿應為氫氧化鈉,化學式為NaOH;
(2)若X是水,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屬于化合反應;氫氣和氧化銅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銅和水,屬于置換反應;酸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屬于復分解反應;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屬于分解反應,所以能實現圖中物質轉化的基本反應類型有ABCD。
故答案為:(1)NaOH;
(2)ABCD。
三.推斷題(共1小題)
16.【分析】根據硫酸銅在溶液中顯藍色,氯化鋇和硫酸鈉反應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鋇沉淀,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鋇沉淀,碳酸鈉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鎂沉淀等知識進行分析。
【解答】解:硫酸銅在溶液中顯藍色,氯化鋇和硫酸鈉反應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鋇沉淀,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鋇沉淀,碳酸鈉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鎂沉淀,所以
①將固體混合物溶于足量的水中,過濾得到白色沉淀和無色透明的溶液,所以樣品中一定不含硫酸銅,可能含有氯化鋇和氯化鎂中的一種或兩種,可能含有硫酸鈉和碳酸鈉中的一種或兩種;
②在白色沉淀中加入適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產生氣泡,所以樣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鋇、硫酸鈉和碳酸鈉,可能含有氯化鎂,所以
(1)該固體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質是硫酸銅;
(2)根據以上實驗現象還有一種物質不能確定是否存在。為了進一步確定該物質是否存在,氫氧化鈉和硝酸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所以小明取第②步沉淀部分溶解后的溶液少量,加入一定量的“某種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淀,則有該物質;若無現象,則不含該物質。加入的一定量的則“某種溶液”應該是氫氧化鈉,故選:C。
故答案為:(1)硫酸銅;
(2)C。
四.解答題(共4小題)
17.【分析】(1)非特異性免疫是生來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對多種病原體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線。
(2)特異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線,產生抗體,消滅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對特定的病原體有防御作用,是患過這種病或注射過疫苗后獲得的。
【解答】解:(1)小科同學患流感期間,出現高燒不退的癥狀,體溫一直穩定在38.8℃,這段時間內該同學的產熱等于散熱,體溫才不會忽高忽低。
(2)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作為中學生,我們要做好日常的自身防護,如勤洗手、佩戴口罩等。從預防傳染病流行的環節看,這些防護措施屬于切斷傳播途徑。
(3)特異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線,產生抗體,消滅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對特定的病原體有防御作用,是患過這種病或注射過疫苗后獲得的,所以接種疫苗后人體內會產生相應的抗體,從而獲得免疫。該免疫方式屬于特異性免疫。
故答案為:(1)等于
(2)切斷傳播途徑
(3)特異性免疫
18.【分析】體外膜肺氧合(ECMO)的本質是一種人工心肺機,最核心的部分是膜肺和血泵。膜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輔助肺的功能,利于患者的康復。
【解答】解:(1)體外膜肺氧合機(ECMO),俗稱人工肺,用于肺功能喪失患者的急救,氧合器替代的是人體肺的功能。
(2)ECMO技術使用時,先用一根導管將血液從人體靜脈引出,通過人工肺后,血液經另一根導管回到人體的主動脈,不需要依靠心臟將其壓入主動脈,經過人工心肺旁路氧合,氧氣濃度升高,二氧化碳濃度降低,血液由靜脈血變成動脈血,注入病人的循環系統。因此,導管A端應連接主動脈。
(3)膜式氧合器中的一根根中空纖維管模擬的是肺泡。肺由大量的肺泡組成,使用大量微型中空纖維管而不直接用一根大纖維管的原因是增大氣體與血液接觸面積。
故答案為:
(1)肺
(2)主動脈
(3)增大氣體與血液接觸面積
19.【分析】(1)鎂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氯化鎂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鎂和氯化鈉;
(2)根據a點時沒有沉淀生成分析;
(3)根據b點時氫氧化鈉與部分氯化鎂反應分析;
(4)根據氫氧化鈉的質量計算氯化氫的質量,進一步計算100g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
【解答】解:(1)鎂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氯化鎂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鎂和氯化鈉,可見5.8g沉淀的成分為氫氧化鎂;
(2)a點時沒有沉淀生成,說明a點時,與NaOH反應的物質是鹽酸;
(3)b點時氫氧化鈉與部分氯化鎂反應,溶液中溶質為氯化鈉和氯化鎂,加AgNO3溶液,氯化鈉和氯化鎂都能和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出現白色沉淀不能證明HCl有剩余;
(4)根據反應可得關系式NaOH~Cl~HCl,設氯化氫的質量為x。
NaOH~Cl~HCl
40 36.5
150g×8% x
x=10.95g
100g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00%=10.95%。
答:100g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10.95%。
故答案為:
(1)氫氧化鎂;
(2)HCl;
(3)不能;
(4)10.95%。
20.【分析】(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也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2)知道卡車空載時的質量,利用G=mg求所受重力;該卡車空載時,勻速行駛受到的摩擦力等于車重的0.2倍,由于卡車勻速行駛,卡車受到的牽引力和摩擦力為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可求在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所受的牽引力;
(3)求出該卡車滿載時總質量,利用G=mg求總重力,對橋面的壓力等于總重力,求出受力面積,利用p求卡車對橋面的壓強,和橋面承受的最大壓強比較得出答案。
【解答】解:(1)卡車在牽引力的作用下由靜止開始運動,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2)該卡車空載時所受重力:
G0=m0g=2×104kg×10N/kg=2×105N;
該卡車空載時,勻速行駛受到的摩擦力:
f=0.2G0=0.2×2×105N=4×104N,
因為卡車勻速行駛,卡車受到的牽引力和摩擦力為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
所以在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所受的牽引力:
F=f=4×104N;
(3)該卡車滿載時,總質量:
m總=2×104kg+4×104kg=6×104kg,
總重力:
G總=m總g=6×104kg×10N/kg=6×105N,
對水平路面的壓力:
F=G總=6×105N,
受力面積:
S=0.05m2×12=0.6m2,
對橋面的壓強:
p1×106Pa,
因為p>9×105Pa,
所以該卡車滿載時通過隧道會對大橋造成損壞,不能安全通過。
答:(1)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2)4×104;
(3)該卡車滿載時通過隧道會對路面造成損壞,不能安全通過。
第1頁(共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川县| 临江市| 南投县| 五大连池市| 闽侯县| 迁安市| 宁安市| 马边| 虞城县| 南川市| 忻城县| 云梦县| 北流市| 阿拉尔市| 和静县| 喀喇| 昆明市| 江山市| 醴陵市| 江山市| 祁东县| 都兰县| 奇台县| 毕节市| 剑阁县| 昭觉县| 定边县| 通州区| 宝坻区| 深水埗区| 荥经县| 宜昌市| 寿宁县| 库车县| 苍山县| 盐边县| 临海市| 团风县| 蓬溪县| 共和县| 潢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