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科學三年級下冊期末備考真題分類匯編(蘇教版)專題02 選擇題1.(23-24三年級下·山西長治·期末)下列厚底的雨量器中,刻度條正確的是( )。A. B. C.2.(23-24三年級下·河南周口·期末)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方向是向著( )的。A.四周 B.上下 C.四面八方 D.前后3.(23-24三年級下·貴州六盤水·期末)探究小組在學校記錄了一周的天氣情況,從下表中可以看出在2月1日這天學校國旗向( )方飄動,風向標箭頭指向( )方1月30日 1月31日 2月1日 2月2日 2月3日 2月4日 2月5日18℃西南風3級 22℃南風1級 23℃西南風3級 21℃西南風3級 18℃西南風3級 19℃西南風3級 西南風1級A.西南、東北 B.東南、西北 C.東北、西南4.(23-24三年級下·河南商丘·期末)( )屬于人類生產生活中產生的聲音。A.風聲 B.青蛙叫聲 C.汽車喇叭聲5.(23-24三年級下·河南商丘·期末)聲音不能在以下哪種物體或環境中傳播( )。A.水 B.真空 C.鋼管6.(23-24三年級下·河南洛陽·期末)下列聲音屬于噪音的是( )。A.餐廳里的背景音樂 B.走廊里的尖叫聲 C.電視里主持人講話的聲音7.(23-24三年級下·山西臨汾·期末)被壓彎的鋼尺沒有發聲(如圖),是因為( )。A.沒有彎曲 B.沒有振動 C.沒有變形8.(23-24三年級下·江蘇徐州·期末)詩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中,描寫的天氣是( )。A.多云 B.雨天 C.晴天9.(23-24三年級下·山西長治·期末)2023 年 5 月 19 日,宇宙中發生了超新星大爆炸,爆發出巨大的能量和劇烈的振動,但是 在地球上的人卻沒有聽到一點點聲音,這是因為( )。A.爆炸發出的聲音太小B.爆炸不會發出聲音C.宇宙中沒有傳播聲音的媒介10.(23-24三年級下·山西晉城·期末)下列詩句中描述的聲音是由空氣振動產生的是( )。A.誰家玉笛暗飛聲 B.兩岸猿聲啼不住 C.兩個黃鸝鳴翠柳11.(23-24三年級下·山西臨汾·期末)發生地震后,被埋在廢墟下的人會選擇用硬物敲擊就近的墻壁或管道,向營救人員求救。關于這一自救措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固體傳播聲音的效果比氣體差B.墻壁等固體能傳播聲音C.地震后空氣渾濁不能傳播聲音12.(23-24三年級下·山西大同·期末)上課時,小可打哈欠沒有聽清楚老師的講課內容,主要原因是“打哈欠”影響了( )。A.耳郭的振動 B.聽覺神經的振動 C.鼓膜的振動13.(23-24三年級下·山西陽泉·期末)能夠比較準確描述臺州氣候的詞語是( )。A.四季分明 B.終年酷暑 C.長年嚴寒14.(23-24三年級下·福建三明·期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彈撥的鋼尺振動得越快,發出的聲音越大B.蝙蝠通過接收自己發出的超聲波的回聲來探測周圍的物體C.打雷時我們先看到閃電再聽到雷聲,是因為閃電比雷聲先發生D.成年男子的聲音通常比成年女子的聲音低,是因為成年女子的聲帶更長15.(23-24三年級下·浙江臺州·期末)下列關于天氣說法錯誤的是( )。A.同一地點、不同時間的天氣可能不一樣B.不同地點、同一時間的天氣肯定不一樣C.天氣總是在不斷地變化,有些天氣會給我們帶來災害16.(23-24三年級下·河南洛陽·期末)下面要在學校測量氣溫,氣溫計放在哪一個地點合適?( )A.教室里面 B.升旗臺陽光直射處 C.操場大樹下17.(23-24三年級下·河南商丘·期末)一般情況下,成年男子比成年女子發出的聲音( )。A.低 B.弱 C.高18.(23-24三年級下·吉林白山·期末)用普通氣溫計測量學校氣溫,最合適的場地是 ( )。A.教室內 B.樹蔭下 C.操場上19.(23-24三年級下·山東濰坊·期末)下列說法中,哪個是描述天氣的是( )。A.濰坊市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雨熱同期B.“潭美”臺風在越南峴港市沿海登陸,中心最大風力18~23米/秒C.歐洲西部地區受西風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全年溫和多雨D.去年濰坊年平均氣溫約為13.5℃,最高溫度為39℃,最低溫度為﹣14℃20.(23-24三年級下·云南玉溪·期末)“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唐朝·王維《使至塞上》)根據詩中情境推測當時的風力是( )。A.零級 B.二級 C.三級21.(23-24三年級下·山東濰坊·期末)右圖是維維在家里用氣溫計測量溫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位置讀數大于實際值 B.B位置讀數等于真實值C.C位置讀數小于真實值 D.測出的溫度就是當天的氣溫22.(23-24三年級下·云南玉溪·期末)通常根據一個地方( )降雨量的多少來確定降雨量的等級。A.8小時 B.16小時 C.24小時23.(23-24三年級下·河南焦作·期末)氣溫與生物的關系非常密切,很多動物行為與氣溫有關,下列行為與氣溫無關的是( )。A.青蛙冬眠 B.小狗呼吸加快 C.兔子換毛 D.小鳥覓食24.(23-24三年級下·四川廣元·期末)下面哪個地方最適合測氣溫( )。A.教室內 B.操場上 C.走廊 D.校園大樹下25.(23-24三年級下·河南焦作·期末)要想讓琴弦發出音調更高的聲音,可以( )。A.使勁彈撥 B.使琴弦變松 C.拉緊琴弦 D.添加琴箱26.(23-24三年級下·福建三明·期末)“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蛙能發出聲音,是因為( )。A.蛙的嘴唇在振動 B.蛙的聲帶在振動C.空氣在振動 D.蛙的肚子在振動27.(23-24三年級下·河北張家口·期末)塑料杯由( )制成。A.石油 B.木頭 C.棉花28.(23-24三年級下·河北張家口·期末)蟋蟀是利用( )振動發聲的。A.聲帶 B.翅膀 C.尾部29.(23-24三年級下·山西大同·期末)某天一共下了三場雨,則這天的降雨量是指( )。A.三場雨一共的降雨量 B.最大那場雨的降雨量 C.平均每場雨的降雨量30.(23-24三年級下·山東濱州·期末)下圖是小科同學某日測得的降雨數據。他此次測量的降雨量為( )。A.9毫米 B.9毫升 C.9克31.(23-24三年級下·山東濱州·期末)小科用自制的“風向旗”觀測風向。當“風向旗”飄向東北方向時,他記錄的風向應該是( )。A.東南風 B.西南風 C.東北風32.(23-24三年級下·山東濱州·期末)濱州某天陸續下了四場雨,我們應該根據( )的多少來確定降雨量的等級。A.最大的那場 B.最少的那場 C.四場累加33.(23-24三年級下·山東濱州·期末)我們的家鄉濱州是一個四季分明的地方,這是描述的( )。A.氣候 B.氣溫 C.降水34.(23-24三年級下·山東濱州·期末)氣象站一般把氣溫計放在百葉箱中,百葉箱給氣溫計提供的環境是( )。A.溫暖、遮陽 B.通風、遮陽 C.向陽、通風35.(23-24三年級下·廣東茂名·期末)下列哪種物品能模擬鼓發出聲音?( )A.鐵罐 B.試管 C.橡皮筋36.(23-24三年級下·廣東茂名·期末)有時候我們可以借助一些物體可以讓現象更明顯,以下哪種做法能讓實驗現象更明顯?( )A.吹試管時放黃豆 B.敲打音叉后放入沙中 C.敲打音叉后放在水中37.(23-24三年級下·河北滄州·期末)下面的叉子、雨衣、插座外殼都是塑料制品,它們分別利用了塑料的( )特性。A.柔韌、吸水性好、導電性好B.柔韌、吸水性差、導電性差C.柔韌、吸水性差、導電性好38.(23-24三年級下·河南商丘·期末)“校園小小升旗手”在升旗時發現旗面正向東面飄動,由此可以推斷此刻的風向為( )。A.東風 B.南風 C.西風39.(23-24三年級下·河南洛陽·期末)下表是幾座城市在12月11日的溫度,當天氣溫最高的城市是( )。城市 武漢市 洛陽市 蘭州市氣溫 4℃~10℃ -2℃~3℃ -4℃~4℃A.武漢市 B.洛陽市 C.蘭州市40.(23-24三年級下·河南洛陽·期末)妙妙同學用簡易雨量器收集24小時的總降雨量,雨量器中水的高度是16毫米,共有60毫升,這一天的降雨量應記錄為( )。A.60毫米 B.44毫米 C.16毫米41.(23-24三年級下·河南南陽·期末)當落葉向南飛時,此時的風向是( )。A.南風 B.北風 C.西風42.(23-24三年級下·河南南陽·期末)天空中只有幾朵云,基本全是藍天時,這時的天氣是( )。A.晴天 B.多云 C.陰天43.(23-24三年級下·貴州六盤水·期末)我們聽到小蜜蜂發出的嗡嗡聲是( )A.它的翅膀振動產生的 B.它口器中發出的叫聲 C.以上都不是44.(23-24三年級下·貴州六盤水·期末)氣溫計的讀數是零下8℃的是( )。A. B. C.45.(23-24三年級下·貴州六盤水·期末)貴州六盤水被譽為“中國涼都”,冬暖夏涼,紫外線輻射適中,有利于身體健康,這說的是六盤水市的( )特征。A.天氣 B.氣溫 C.氣候46.(23-24三年級下·江蘇南通·期末)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約為( )。A.340米/秒 B.350千米/小時 C.3千米/秒47.(23-24三年級下·江蘇徐州·期末)用棉線和紙杯制作的“土電話”,聲音主要是通過( )從話筒傳到聽筒的。A.棉線 B.紙杯 C.空氣48.(23-24三年級下·河北滄州·期末)下列不屬于天然材料的是( )。①木頭 ②玻璃 ③塑料杯 ④石油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9.(23-24三年級下·安徽六安·期末)根據計劃,我國將在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由于月球沒有空氣,假設是你和同伴行走在月球上,你們如何交流( )。A.不需要借助工具直接交流 B.不能交流C.使用無線通訊設備交流 D.只能手語交流50.(23-24三年級下·安徽六安·期末)撥動緊繃的橡皮筋會發出聲音,這表明聲音是由( )產生的。A.振動 B.拉緊 C.空氣 D.撥弦51.(23-24三年級下·安徽六安·期末)耳朵緊貼木桌面,輕輕抓撓桌面聽到的聲音變得有什么不同( )。A.聲音更大 B.聲音更小 C.聽不到聲音 D.沒變化52.(23-24三年級下·河北張家口·期末)下列不屬于合金制品的是( )。A.金項鏈 B.不銹鋼勺 C.鋁合金53.(23-24三年級下·山東濟寧·期末)同一天同一時間測量氣溫,室外陰涼通風處測得空氣溫度是10℃,在陽光下測得的溫度是14℃。此時應該記錄的氣溫是( )℃。A.10 B.12 C.1454.(23-24三年級下·山東濟寧·期末)我國傳統文化中,許多詩詞與天氣或氣候有關,下列描述天氣的是( )。A.東邊日出西邊雨 B.黃梅時節家家雨 C.人間四月芳菲盡55.(23-24三年級下·山東濟寧·期末)2025年春節即將到來,室外游玩時我們看到樹葉動,紅旗展,此時風力可能是( )。A.1級 B.3級 C.5級56.(23-24三年級下·山東青島·期末)某地晴天14時測得氣溫是30℃,那么當天20時的氣溫可能是( )。A.高于30℃ B.低于30℃ C.等于30℃57.(23-24三年級下·江蘇徐州·期末)小明觀察到操場上的國旗飄向東南方,則此時刮的是( )。A.西北風 B.東南風 C.東北風58.(23-24三年級下·山東濟南·期末)向空瓶子口吹氣,就會聽到一種聲音,這聲音主要是( )振動產生的。A.瓶子 B.空氣 C.無法確定59.(23-24三年級下·河南洛陽·期末)下列敘述中,屬于氣候的是( )。A.今天陰有小雨 B.神都洛陽四季分明 C.明天有大風60.(23-24三年級下·山西大同·期末)把三個硬幣放在鐵罐里,搖晃鐵罐會發出較響的聲音,下列方法中,( )能夠讓這種聲音變得輕一些。A.把里面的硬幣用鐵盒子裝起來 B.把里面的硬幣用棉花包起來C.把整個鐵罐用棉花包起來 D.B和C的方法都有效參考答案1.A【解析】厚底雨量器應從厚底與容器內實際蓄水空間的分界處標“0”刻度,這樣才能準確測量容器內雨水的深度。圖A中刻度零線與厚底上緣平齊,符合要求。故選A。2.C【解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聲音是以聲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的。3.C【解析】風向是風吹來的方向,風向測量工具:風向標。風向標的箭頭指向的是風吹來的方向。在2月1日學校國旗往東北方飄動,風向標箭頭指向西南。故選C。4.C【解析】風聲、青蛙叫聲都和人類活動無關,汽車的喇叭聲是由于人類讓汽車喇叭產生振動發出聲音,所以下列聲音中,屬于人類活動產生的聲音是汽車的喇叭聲,故答案選C。5.B【解析】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固體、液體和氣體都能充當聲音傳播的介質。故B選項正確。6.B【解析】噪聲是指聽起來讓人不舒服或者干擾人的正常生活的聲音。餐廳的背景音樂和電視里主持人的講話聲不屬于噪聲。走廊里的尖叫聲讓人聽起來不舒服,屬于噪聲。7.B【解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停止。用力彎曲鋼尺,鋼尺沒有發出聲音,這是因為鋼尺沒有振動。8.C【解析】詩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中“日當午”指正午時分,即太陽直射頭頂的時段,此時陽光最強烈,氣溫最高,詩中通過“汗滴禾下土”生動刻畫了農民在烈日下勞作的艱辛 。分析此詩句描寫的天氣是晴天。9.C【解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真空中不能傳播聲音。宇宙中處于真空環境,因此宇宙中發生了超新星大爆炸,爆發出巨大的能量和劇烈的振動,但是在地球上的人卻沒有聽到一點點聲音。故選C。10.A【解析】A.“誰家玉笛暗飛聲”:這句詩描述的是笛子的聲音。笛子是一種管樂器,其聲音是由管內空氣柱的振動產生的。當吹笛子時,氣流通過笛子內的空氣柱,引起空氣柱的振動,從而產生聲音。因此,這個選項描述的聲音是由空氣振動產生的。B.“兩岸猿聲啼不住”:這句詩描述的是猿猴的叫聲。猿猴的叫聲是由其聲帶振動產生的,而不是由空氣振動產生的。C.“兩個黃鸝鳴翠柳”:這句詩描述的是黃鸝的鳴叫聲。鳴管是鳥類特有的發聲器官,位于氣管與支氣管交界處。當氣流通過鳴管時,鳴管壁的振動就產生了聲音。故選A。11.B【解析】A.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效果通常比氣體中要好。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時能量損失較小,傳播距離較遠,且聲音較為清晰。B.墻壁、管道等固體結構都是聲音的良好傳播介質。當被埋在廢墟下的人用硬物敲擊墻壁或管道時,產生的聲音會沿著這些固體結構傳播出去,有可能被營救人員聽到。C.雖然地震后空氣可能變得渾濁,但這并不影響聲音的傳播。聲音是通過介質中的分子振動來傳播的,只要介質存在(無論是氣體、液體還是固體),聲音就可以傳播。渾濁的空氣只是增加了空氣中的雜質和顆粒物,但并不會阻止聲音的傳播。故選B。12.C【解析】A.耳郭是我們外耳的一部分,主要功能是收集和引導聲波進入外耳道。“打哈欠”不會影響耳郭的功能。B.聽覺神經是將聲音信號從內耳傳遞到大腦的神經纖維。它本身并不振動,而是傳遞由內耳(特別是耳蝸)產生的神經沖動。這些沖動代表了聲音的信息。“打哈欠”不會影響聽覺神經的傳遞功能。C.鼓膜是中耳的一部分,位于外耳道和內耳之間。當聲波進入外耳道時,它們會引起鼓膜的振動。這些振動隨后被中耳的聽骨鏈放大,并最終傳遞到內耳。“打哈欠”時,咽喉部的肌肉活動會改變耳道和鼓膜周圍的氣壓,從而影響鼓膜的振動。故選C。13.A【解析】臺州位于中國浙江省東部,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這類氣候的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春秋季氣溫適中。雖然冬季不會像北方那樣寒冷,但仍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如春季溫暖、夏季炎熱、秋季涼爽、冬季相對溫和)。故選A。14.B【解析】A.彈撥的鋼尺振動得越快,音調越高,聲音的大小與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大。A選項錯誤。B.蝙蝠是一種依賴超聲波進行定位和導航的動物。它們會發出超聲波,這些超聲波在遇到物體后會反射回來,形成回聲。蝙蝠通過接收這些回聲,可以判斷周圍物體的位置、形狀和大小。B選項正確。C.打雷時,閃電和雷聲是同時發生的。由于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遠遠快于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所以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再聽到雷聲。C選項錯誤。D.成年男子的聲音通常比成年女子的聲音低,這是因為成年男子的聲帶通常比成年女子的聲帶更長、更厚。聲帶的長度和厚度決定了聲音的音調。聲帶越長、越厚,發出的聲音就越低。D選項錯誤。故選B。15.B【解析】A.同一地點、不同時間的天氣會變化(如上午晴、下午雨)。A選項不符合題意。B.不同地點、同一時間的天氣可能相同。B選項符合題意。C.天氣總是在不斷地變化,有些天氣可能帶來災害(如臺風、暴雨)。C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16.C【解析】測量氣溫時,需避免陽光直射,否則會導致溫度偏高,也要遠離密閉空間,可能受人為因素干擾。正確做法是將氣溫計放在室外通風、陰涼處(如操場大樹下),既能避免陽光直射,又能反映真實氣溫。故選C。17.A【解析】聲音的高低與物體振動快慢有關。一般情況下,成年男子比成年女子發出的聲音低。因為女生在說話時,聲帶振動得快,聲音高。男生在說話時,聲帶振動得慢,聲音低,所以A符合題意。18.B【解析】測量氣溫時應該選擇室外陰涼、通風的地方。每天同一時間、同一地點來測量。符合的是室外樹蔭下。故選B。19.B【解析】A.濰坊市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雨熱同期描述的不是天氣,而是氣候。氣候是指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它反映了該地區長期的天氣模式和特征;B.天氣是指一個地方在短時間內大氣中的各種氣象要素(如溫度、濕度、氣壓、風速、風向、降水等)的狀態,它是不斷變化的。“潭美”臺風在越南峴港市沿海登陸,中心最大風力18~23米/秒描述的是天氣;C.歐洲西部地區受西風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全年溫和多雨描述的是氣候;D.去年濰坊年平均氣溫約為13.5℃,最高溫度為39℃,最低溫度為﹣14℃描述的是濰坊市去年的氣溫情況;由以上分析可知,只有B選項描述的是天氣,故選B。20.A【解析】風力歌:零級煙柱直沖天,一級青煙隨風偏,二級輕風吹臉面,三級葉動紅旗展,四級枝搖飛紙片,五級帶葉小樹搖,六級舉傘步行難,七級迎風走不便,八級風吹樹枝斷,九級屋頂飛瓦片,十級拔樹又倒屋,十一十二級陸上很少見。詩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描述的風速是零級。故選A。21.D【解析】氣溫計讀數時,視線應與凹液面相平。液體在容器中因為表面張力的作用,表面是個凹弧面。所以仰視讀到的值會比標準值小,俯視讀到的值會比標準值大。所以A位置讀數大于實際值,B位置讀數等于真實值,C位置讀數小于真實值。一天中的溫度是不斷變化的,氣溫計測出的溫度是當前的氣溫,不是當天的氣溫。故選D。22.C【解析】降水是天氣的一個基本特征,也是天氣日歷中的重要數據。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見的有雨、雪、冰雹等。雨量器是測量降水量多少的裝置。氣象學家根據一天24小時的降水量確定下雨等級。通常根據一個地方24小時降雨量的多少來確定降雨量的等級,所以C符合題意。23.D【解析】A.青蛙冬眠是由溫度因素決定的,故選項A不符合題意;B.當溫度降低時,小狗機體代謝速度加快,小狗呼吸加快,故選項B不符合題意;C.當環境溫度升高,兔子為了適應高溫度而褪去舊毛,故選項C不符合題意;D.小鳥覓食是生存的需要,與溫度無關,故選項D符合題意。24.D【解析】測量氣溫時應該選擇室外陰涼、通風的地方,每天同一時間、同一地點來測量。教室內和走廊在室內,操場沒有遮擋物,陽光會直射到,所以應該在校園大樹下測量。故選D。25.C【解析】通過改變琴弦的松緊可以改變琴弦振動的快慢,所以要使小提琴發出的聲音的音調變高,可以將琴弦變緊一些,也可以改變減少琴弦發聲部分長度,這樣可以讓琴弦振動加快,音調就會變高。故選C。26.B【解析】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生物體聲音的產生更多依賴于專門的發聲結構,我們稱之為聲帶。蛙能發出聲音,是因為它的發聲器官,籠統稱之為聲帶在振動。嘴唇和肚子的振動可能是由蛙的喉部或相關結構振動產生的。空氣在這里是傳播蛙發出的聲音。故選B。27.A【解析】塑料是一種從原油中提取出來的人工材料,在自然條件下不易分解,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應盡可能重復利用。塑料顆粒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材料。28.B【解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蟋蟀的叫聲并不是來自口腔和尾部,而是它的左右翅膀摩擦產生的振動,所以蟋蟀發聲振動的部位是翅膀。故選B。29.A【解析】某天一共下了三場雨,這天的降雨量通常是指三場雨一共的降雨量。因此,正確答案是“三場雨一共的降雨量”。這個概念是指在這一天中所有降雨事件的總量,而不是單場降雨的量或者平均量。故選A。30.A【解析】水量是在24小時內降落在水平地面上的水,在未經蒸發、滲漏、流失的情況下所積的深度,通常以毫米為單位。圖中每一小格代表1毫米,所以此次降水量為9毫米。31.B【解析】風向是指風吹過來的方向,風向可以用風向標來測量,風向標的箭頭指向風吹來的方向。我們可以用八個方位來描述風向,分別是:北、東北、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風向旗向東北飄動時,風向應該是紅旗所指方向的相反方向,即西南風。32.C【解析】雨量器是測量降水量多少的裝置。通常根據一個地方24小時降雨量的多少來確定降雨量的等級。因此,應根據一天四場累加的雨量來確定降雨量等級。33.A【解析】天氣是指短時間的大氣運動狀況,形容天氣的詞語主要有風和日麗、晴空萬里等;氣候是指長時間的大氣平均狀況,形容氣候的詞語主要有四季如春、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熱多雨等。根據對天氣和氣候的認識,“四季分明”,這是形容一個地方的氣候,具有規律性和穩定性。34.B【解析】百葉箱是安置溫度、濕度儀器并使其免受太陽直接輻射,而又保持適當通風的白色百葉式木箱,百葉箱給氣溫計提供的環境是通風、遮陽。35.A【解析】鐵罐能夠模擬鼓發出聲音。當敲擊鐵罐時,鐵罐的金屬壁會振動,從而產生聲音。這種振動和鼓皮被敲擊時產生的振動原理相似,因此鐵罐可以用來模擬鼓的聲音。試管和橡皮筋也可以發出聲音,但它們的聲音特性與鼓不同。試管通常用于實驗操作,其發出的聲音較為清脆,而橡皮筋發出的聲音則較為單調,都不太適合模擬鼓的聲音。故選A。36.C【解析】敲打音叉后放在水中這種做法能讓實驗現象更明顯。當音叉被敲打后,它會振動并發出聲音。將振動的音叉放入水中,音叉的振動會傳遞給水,導致水產生波動,甚至可能濺起水花。這種視覺上的變化使得音叉的振動現象更加明顯和直觀。而吹試管時放黃豆主要是用來模擬聲音的產生,并不直接增強實驗現象的明顯性。敲打音叉后放入沙中也可以觀察到沙粒的跳動,但通常不如水中的波動那么明顯。故選C。37.B【解析】塑料是一種具有多種特性的材料,不同的塑料制品根據其用途會利用塑料的不同特性。叉子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彎曲和承受一定的力量,因此塑料叉子通常需要具有一定的柔韌性,以便在夾取食物時不會輕易折斷。雨衣的主要功能是防水,因此使用的塑料材料需要具有很低的吸水性,以確保雨水不會滲透進衣服內。插座外殼需要使用絕緣材料,以防止電流泄漏,保護使用者的安全。因此,塑料插座外殼的導電性必須差。故選B。38.C【解析】風向是指風吹來的風向,當我們看到校園的旗面正向東面飄動的時候,說明風是由西向東吹,可以判斷出當天的風向是西風。故選C。39.A【解析】根據表格中的數據,當天氣溫最高的城市是武漢市。武漢市的氣溫范圍是4℃~10℃,而洛陽市的氣溫范圍是-2℃~3℃,蘭州市的氣溫范圍是-4℃~4℃。因此,武漢市當天的最高氣溫(10℃)是這三個城市中最高的。故選A。40.C【解析】降雨量是指單位面積上降水的深度,通常用毫米(mm)來表示。妙妙收集了某一天24小時的降雨,收集到的雨水在杯中的高度為16毫米,因此這一天的降雨量應該記錄為16毫米。41.B【解析】落葉飄的方向和風出來的方向是相反的,落葉向南飛,吹的是北風。故選B。42.A【解析】描述中提到“天空中只有幾朵云,基本全是藍天”,這表明大部分天空是晴朗的,陽光可以透過,所以可以判斷是晴天。多云和陰天通常指的是云層較多,遮蓋了大部分天空的情況。故選A。43.A【解析】蜜蜂飛行時,翅膀會快速振動(每分鐘可達上萬次),導致周圍空氣振動,從而發出嗡嗡聲。它們的口器主要用于吸食花蜜,并非發聲器官。故選A。44.C【解析】使用氣溫計時,首先要明確氣溫計的分度值,讀數時視線要與液柱最高處相平,并注意區分零上或零下。氣溫計的零刻度通常標有“-”符號,表示溫度的起點。零下8℃在零刻度線以下,觀察氣溫計刻度,-8℃的液柱應介于0℃和-10℃之間,且距離-10℃約兩格,C選項氣溫計正好對應-8℃,故選C。45.C【解析】這說的是六盤水市的氣候特征。氣候是指一個地區長期的天氣狀況和趨勢,包括溫度、降水、濕度、風速等多種因素的平均狀況。六盤水市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形成了冬暖夏涼、紫外線輻射適中的氣候特點,這些特征是對該地區氣候的描述。天氣則是指短時間內大氣層的狀態,它是氣候的一個瞬時表現。故選C。46.A【解析】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受溫度影響,但通常默認在標準條件(15℃)下約為 340米/秒。故選A。47.A【解析】在“土電話”中,聲音通過振動傳遞。當人對著紙杯說話時,紙杯底部振動,這種振動通過拉緊的棉線傳到另一端的紙杯,再轉化為聲音。棉線作為固體介質,能更高效地傳遞振動,而空氣(選項C)傳播聲音的效果較差。紙杯(選項B)主要作用是收集和放大聲音,并非傳遞的主要路徑。因此,正確答案是棉線,故選A。48.B【解析】天然材料是自然界中直接存在的材料。①木頭:來自樹木,屬于天然材料。②玻璃:由沙子(二氧化硅)高溫加工制成,屬于人造材料。③塑料杯:由石油加工制成,屬于人造材料。④石油:自然形成,未經加工,屬于天然材料。因此,②玻璃和③塑料杯不屬于天然材料,故選B。49.C【解析】在月球上,由于沒有空氣,聲波無法傳播,因此不能通過空氣進行聲音交流。但是,我們可以使用其他方式來交流。在空間探索中,宇航員通常使用無線通訊設備來進行交流,因為這些設備不依賴于空氣來傳播信號。故選C。50.A【解析】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輕輕撥動拉緊的橡皮筋會發出聲音,這表明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故選A。51.A【解析】當耳朵緊貼木桌面,輕輕抓撓桌面時,聽到的聲音會變得更大。這是因為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時,能量損失較小,傳播效率比在空氣中要高。所以,通過固體(木桌面)傳播的聲音會比通過空氣傳播的聲音聽起來更響亮。故選A。52.A【解析】"金項鏈"是指純金制品,而不是合金制品。不銹鋼勺是由鐵、鉻、鎳等金屬合金制成的,而鋁合金是由鋁和其他金屬(如銅、鎂、硅等)混合而成的合金。故選A。53.A【解析】氣溫是指在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溫度。這是因為在陽光下測量的溫度會受到太陽輻射等因素的影響,不能準確反映大氣的真實溫度。在室外陰涼、通風處測得的空氣溫度是10℃,這符合氣溫的測量標準。所以應該記錄的氣溫是10℃。故選A。54.A【解析】在一定的地區,年復一年,長時間內的天氣特征,就是該地區的氣候,具有相對穩定性。天氣是指氣溫、風向、風力、降水量等氣象要素在短時間內的綜合狀況,具有多變性。東邊日出西邊雨描述的是天氣;黃梅時節家家雨中的時節是指一段時間,人間四月芳菲盡中的四月也是一段時間,所以描述的是氣候。故選A。55.B【解析】風級歌:0級煙柱直沖天,1級青煙隨風偏,2級風來吹臉面,3級葉動紅旗展,4級風吹飛紙片,5級帶葉小樹搖,6級舉傘步行艱,7級迎風走不便,8級風吹樹枝斷,9級屋頂飛瓦片,10級拔樹又倒屋,11,12級陸上很少見。根據風級歌的描述,當我們看到“樹葉動,紅旗展”時,此時的風級可能是3級。故選B。56.B【解析】一天的氣溫從早到晚是先升高再降低。下午兩點的溫度最高,所以20時的氣溫會低于30℃。選B。57.A【解析】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國旗飄向東南方,說明風是從西北方向吹來的,所以此時刮的是西北風。故選:A。58.B【解析】當向空瓶口吹氣時,氣流會與瓶口的邊緣產生摩擦,使瓶內的空氣柱發生振動,從而發出聲音。雖然瓶子本身可能有輕微振動,但聲音的主要來源是空氣柱的振動。例如,向不同水量的瓶子吹氣時,空氣柱長度變化會導致音調不同,這也說明空氣振動是主要原因。故選B。59.B【解析】屬于氣候的敘述是“神都洛陽四季分明”。氣候是指一個地區長期的天氣狀況和氣象要素的平均值,它描述的是一段時間內的天氣模式,通常是多年的平均值。因此,“四季分明”描述的是洛陽地區在一年中不同季節的氣候特征。而“今天陰有小雨”和“明天有大風”描述的是短時間內的天氣狀況,屬于天氣的范疇。天氣是指某個地方在短時間內的大氣狀況,它可以是幾分鐘、幾小時或幾天內的變化。故選B。60.D【解析】聲音的大小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用棉花包住硬幣,棉花能緩沖硬幣碰撞時的振動,減小振幅,從而降低聲音的響度。用棉花包裹鐵罐,棉花可以吸收部分聲波,減少聲音向外傳播,起到隔音作用。兩種方法分別從“減少振動”和“阻礙傳播”兩個角度降低聲音,因此都有效。正確答案為D。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