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 年春季學期期中學情檢測八年級 歷史試題一、單項選擇題(共 23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69 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下列圖片所示內容是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決定的是( )A.五星紅旗 B.香港特別行政區區徽C.國徽 D.《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歌曲是時代的最強音。“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這首唱響中國的歌曲唱出了億萬中華兒女的心聲,歌詞中“當家作主站起來”是指( )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B.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C.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 D.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3.在共和國歷史的豐碑上,鐫刻著黃繼光、邱少云等耀眼的名字,他們的精神激勵著一代代的中國青年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下列與他們的英雄事跡有直接關聯的時代流行語是( )A.中國人站起來了 B.抗美援朝,保家衛國C.鼓足干勁,力爭上游 D.解放思想,實事求是4.曾有人評論到:“對于剛剛誕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來說,雖犧牲了很多……完全確立了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另外中國人民解放軍……經受了現代戰爭的考驗,成長為一支能夠適應現代戰爭的正規軍。”這段話主要論述的是抗美援朝戰爭的( )A.發生背景 B.主要過程 C.最終結果 D.歷史意義5.下表反映了 1953﹣1957年我國農業、輕工業和重工業產值平均增長速度。對這一時期新中國經濟發展情況的解讀,正確的是( )行業 農業 輕工業 重工業平均增長速度(%) 4.5 12.8 25.4A.我國已經成為世界工業強國 B.這時期優先發展重工業C.均衡促進農業和工業的發展 D.改革開放取得明顯成效6.老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土改小組的一名組長,為圓滿完成土改任務,需要找一本文獻作為依據,下列可供他選用的是( )A.《中國土地法大綱》 B.《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D.《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7.學習歷史,應該分清哪些是歷史史實,哪些是歷史解釋。歷史史實是指客觀存在的歷史人物或事件,歷史解釋是關于歷史事實的基本判斷。下列各項中,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A.1953年初,我國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B.一五計劃期間,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建成C.一五計劃期間先后施工了 1萬多個工業項目D.一五計劃的完成,開始改變我國工業落后的面貌8.某校八年級學生做了一期板報,內容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該板報宣傳的主題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鞏固 B.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C.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化 D.民主法制不斷發展完善9.右圖紀念章見證了新中國( )A.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B.社會主義的全面建設C.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D.國企改革的不斷推進10.1955年 9-10月,毛澤東主編了《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一書,他為此書寫了 2篇序言和 104篇按語。毛澤東此舉的目的是( )A.推進土地改革運動 B.推進農業合作化運動C.糾正"大躍進"運動的錯誤 D.糾正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錯誤11.如圖哪一項全面反映了 B 時期的歷史階段特征( )A.遭到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失誤 B.社會主義經濟持續和穩定發展C.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D.正確與失誤、成就和挫折錯綜交織12.張藝謀的電影中具有歷史震撼力的是《活著》。電影中有一個場景:小孩找出他父親的鐵皮包的箱子要交給街道干部用來煉鋼。這個場景發生在( )A.“文化大革命”期間 B.“大躍進”時期C.土地改革時期 D.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期間13.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國國民經濟出現較大起伏,但在黨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農業、工業交通、基本建設和科學技術等方面在艱難中仍然取得重要進展。以下建設成就屬于該時期的是( )A.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繼通車 B.武漢、包頭兩大鋼鐵基地建成C.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成功發射 D.完成了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14.“在黨和國家面臨向何處去的重大歷史關頭,中國共產黨就關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政方針作出了正確的政治決斷和戰略抉擇,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材料中的“政治決斷”是指( )A.開始實行土地改革 B.開展農業合作化運動C.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D.步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15.中國改革開放的過程也是思想解放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先后克服了“個人崇拜”“計劃經濟崇拜”和“公有制崇拜”,其中克服了“計劃經濟崇拜”的關鍵一步是指( )A.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B.十二大明確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C.十三大闡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理論D.十四大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16.2021年 12月 28日,習近平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領導農民率先拉開改革大幕,不斷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推動農村全面進步,其中率先拉開改革大幕是指( )A.進行社會主義的三大改造 B.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C.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D.推行國有企業現代化改革17.為開展研究性學習,歷史老師準備了以下專題資料。請判斷該研究性學習的主題是( )資料類型 相關內容視頻 偉大的歷史轉折報刊 經濟體制改革報告 對外開放論文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圖片 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A.新中國的成立和鞏固 B.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C.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 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18.小明在學習筆記上寫下了“關于真題標準問題的大討論”、“鄧小平南方談話”,這兩件歷史事件的共同之處是( )A.都強調計劃和市場的作用 B.都為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奠定基礎C.都促進了人民的思想解放 D.都為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19.北京天橋百貨商場是成立于 20世紀 50年代的一家國營企業。后來企業效益開始下滑,商場總經理只有 10元錢的審批權,就連修個廁所都要向上級申請撥款。1984年進行股份制改革后,商場有了資金,有了經營自主權,經營規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這反映出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是( )A.實行單一公有制 B.收入平均分配C.增強企業活力 D.產品統購統銷20.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和習近平,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不斷開拓者。這些思想的共同點是( )A.實行計劃經濟體制 B.探索新民主主義的道路C.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D.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21.口號、標語作為一種輿論手段和社會動員模式,以特殊的方式記錄歷史跳動的脈搏。以下口號、標語屬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是( )A. B. C. D.22.“它解決了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之間意識形態的對立問題,把歷史遺留問題和現實結合在一起,還兼顧祖國的尊嚴榮辱和港、澳、臺地區人民生活的穩定性。”這句話描述的是( )A.一國兩制的創造性 B.中美關系正常化的原因C.一國兩制實施的原因 D.兩極格局解體的原因23.新中國在民主政治的道路上構建起了政治體系框架。下面框架示意圖③處的政治制度是(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一國兩制”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D.政治協商制度二、非選擇題(共 2 小題,共 31 分)24.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某班同學以“偉大復興的中國”為主題開展項目化學習,下面是各小組承擔的不同任務,請你參與完成。(20分)【任務一 梳理史實,回顧社會主義制度建立歷程】一組同學梳理了 50年代的部分史實,制作了以下時間軸,并進行探究。(1)請你參與時間軸的制作,完成序號①②③內容的填寫(6分)。并.從.中.任.選.兩.個.有.關.聯.的.事.件.,擬定一個恰當的主.題.。(2分)【任務二 研讀材料,理解社會主義理論內涵】二組同學搜集了一些關于社會主義理論的材料,并從中選取了一則進行研讀。材料:改革開放邁不開步子,不敢闖,說來說去就是怕資本主義的東西多了,走了資本主義道路。要害是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鄧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2)材料二反映了鄧小平一生最重要的思想特點,也是中國共產黨人所遵循的思想方法,這個思想特點或思想方法是什么?(2分)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鄧小平為推進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所作出的重大貢獻。(4分)【任務三 聚焦人物,學習社會主義楷模精神】三組同學選取了四位社會主義建設的楷模,制作人物展板,現已完成鄧稼先的事跡介紹。榮譽:“兩彈元勛” 榮譽:“黨的好干部” 榮譽: 榮譽:“鐵人”事跡:放棄美國優越的生活 事跡: 事跡: 事跡:和工作條件,毅然回 精神: 精神:全心全意 精神:國,主持研制成功原子 為人民服務彈和氫彈。精神: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3)請你從其他三位楷模中任選一位,仿照格式幫助三組同學完成介紹。(4分)(4)通過本次學習可以認識到,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偉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2分)25.某歷史學習小組策劃了“改革開放·激蕩四十年”主題展覽,請你參與。(11分)前言:四十年破冰前行,驚雷喚醒沉睡的田野;開放的春風拂過特區,市場的浪潮激蕩九州。實物與影像交織,邀您觸摸改革脈搏,聆聽大國崛起的鏗鏘足音。“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我們講著春天的展板一·時代旋律 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 ——《走進新時代》展板二·經濟體制改文獻史料:______; 圖像史料:______; 口述史料:______革展板三·對外開放結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組同學搜集了如下資料,準備設計展板二:(1)請你幫助他選擇合適的史料,完成布展。(填.序.號.,6 分)文獻史料:______; 圖像史料:______; 口述史料:______(2)從展板三的對外開放示意圖說說我國形成了怎樣的對外開放格局?(3 分)并請你為此次“改革開放·激蕩四十年”主題展覽寫一段結語。(要求:契合主題,語言流暢,富有感染力。2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