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第一節 自然環境 第1課時第七章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01世界第一大洲part 在哪兒?怎么描述?鄰居是誰? 思考:如何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南北半球、東西半球海陸位置鄰近陸地、瀕臨海洋經緯度位置穿過的重要緯線,所在經緯度范圍、溫度帶世界第一大洲新 課 探 究活動:描述亞洲的半球位置赤道160°E160°E20°W北半球▲南半球▼| ←160°E 西半球 20°W→ || ←20°W 東半球 160°E→ |亞洲絕大部分處于:北半球、東半球新 課 探 究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歐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活動:描述亞洲的海陸位置新 課 探 究81°N66.5°N23.5°N0°11°S北極角 81°N努沙登加拉群島 11°S11°S~81°N赤道、北回歸線、北極圈穿過地跨熱帶、北溫帶、北寒帶,主要位于北溫帶亞洲是南北距離最長的大洲 亞洲四至點緯度范圍亞洲南北跨92°,跨緯度最廣新 課 探 究170°W26°E巴巴角 26°E杰日尼奧夫角 170°W 亞洲四至點東2區東12區26°E~170°W東西相距遙遠,時間差異大讀圖:描述亞洲的經緯度位置經度范圍東西跨164°(大)新 課 探 究(萬平方千米)亞洲陸地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全球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為世界面積最大的大洲。世界第一大洲思考:從哪些方面可以描述亞洲之“大”呢?依據1:面積最大=+比一比:亞洲與各大洲面積對比=+×2新 課 探 究北美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歐洲南極洲*由于矢量圖投影及拉伸問題,以上對比可用作參考81°N11°S緯度范圍:11°S~81°N,南北跨緯度約92° ,南北距離約10000km依據2:跨緯度最廣亞洲90°60°30°0°92°新 課 探 究*由于矢量圖投影及拉伸問題,以上對比可用作參考170°W26°E比一比:七大洲東西距離對比依據3:東西距離最長亞洲東西距離最長約18040千米亞洲Asia非洲Africa北美洲North America南美洲South America南極洲Antarctica歐洲Europe大洋洲Oceania新 課 探 究世界第一大洲思考:亞洲共分為哪幾個區域?劃分依據是什么?中國 日本 新加坡 印度沙特阿拉伯 哈薩克斯坦阿富汗 土耳其 菲律賓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中國日本新加坡印度沙特阿拉伯哈薩克斯坦阿富汗土耳其菲律賓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世界第一大洲活動:以下國家或地區屬于亞洲哪個地理分區?北半球、西半球赤道北半球▲南半球▼| ←160°E 西半球 20°W→ || ←20°W 東半球 160°E→ |世界第一大洲知識遷移:讀圖簡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太平洋亞洲白令海峽大西洋巴拿馬運河北冰洋歐洲南美洲 北臨北冰洋,西臨太平洋,東臨大西洋 北美洲西北隔白令海峽與亞洲相望, 東北隔丹麥海峽與歐洲相望, 南以巴拿馬運河與南美洲為界世界第一大洲知識遷移:讀圖簡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海陸位置丹麥海峽 10°N—81°N,跨寒、溫、熱三帶 170°W—20°W,主體位于西半球81°N10°N170°W20°W經緯度位置02地勢起伏大,長河眾多part說一說海拔:>500米特點:面積較大,外圍較陡,內部起伏較為和緩。海拔:>500米特點:具有聳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特點:四周高,中間低。海拔:<200米特點:寬廣平坦。海拔:200~500米特點:相對高度較山地小。同學們還記得陸地上五種基本地形的判斷標準嗎?新 課 探 究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喜馬拉雅山脈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印度河平原伊朗高原1. 亞洲地形我會找:閱讀課本P6 圖7.5 “亞洲地形圖”找出以下地形區,用熒光筆或鉛筆標出:活動新 課 探 究閱讀課本P6圖7.5亞洲地形圖,并試著總結亞洲的地形特征方法指導:描述地形特征時,先判斷地形類型構成是復雜還是單一?再判斷地形分布狀況以XX為主。山地和高原3/4平原,丘陵和盆地1/4塔里木盆地東北平原青藏高原喜馬拉雅山脈東南丘陵地形類型復雜多樣以山地、高原為主新 課 探 究3. 閱讀P6 圖7.5亞洲地形圖,并總結亞洲的地勢特征。深淺淺淺淺淺淺淺死海——海拔-432米,是世界陸地最低點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最高峰——海拔8848.86米中間高,四周低,地勢起伏大新 課 探 究30°N對照課本P6頁 觀察30°N經過哪些地形區?伊朗高原印度河平原喜馬拉雅山脈青藏高原橫斷山脈長江中下游平原低高低思考從30°N上看,地勢有什么特點?(哪里高,哪里低?)新 課 探 究30°N對照課本P6頁 觀察80°E經過哪些地形區?80°E西西伯利亞平原思考從80°E上看,地勢有什么特點?(哪里高,哪里低?)天山山脈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低高低新 課 探 究4. 亞洲河流我會找:閱讀課本P6 圖7.5“亞洲地形圖”找出以下河流以及注入的海洋,用熒光筆或鉛筆標出。活動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黃河長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北冰洋印度洋太平洋新 課 探 究發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狀流向周邊海洋地勢特征是中間高,四周低總結亞洲河流特點及影響因素(1)根據所畫河流形狀,總結亞洲主要河流的特點?(2)為什么會呈現出這種特點?新 課 探 究1.歸納北美洲的地形特征。(1)在課本P8圖7.7上找出海岸山脈、內華達山脈、落基山脈、大平原、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亞山脈,分別指出它們在北美洲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①海岸山脈、內華達山脈和落基山脈縱列于北美洲西部,海拔在1000米以上;②大平原和中部平原位于北美洲中部,海拔在1000米以下;③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位于北美洲東部,大部分海拔在1000米以下。探究學習:北美洲的地形特征新 課 探 究1.歸納北美洲的地形特征。(2)按照“相對一致、空間上連續”的原則,將北美洲按照地形劃分成西部、中部和東部三個區域,說出這三個區域主要的地形類型。可將北美洲分成東西排列的三大縱列帶:西部高峻的山地、高原,中部寬廣的平原,東部低矮的山地、高原。大平原阿巴拉契亞山脈落基山脈探究學習:北美洲的地形特征新 課 探 究高低高北美洲地勢特點:東西部高,中部低。1.歸納北美洲的地形特征。(3)讀圖7.8,指出北美洲大陸沿北緯40°緯線自西向東地勢的變化特點。探究學習:北美洲的地形特征新 課 探 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