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第六章 世界第一大洲——亞洲主題學習 探究大洲地理位置與自然要素的關系情 境 導 入閱讀一幅大洲地圖,依據其地理位置特點,你能推斷出其所處熱量帶和降水的空間分布概況嗎 新 課 探 究主題學習探究大洲位置與自然要素的關系 地理位置與熱量帶分布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任務一依據緯度位置,判斷非洲和歐洲所處的熱量帶赤道北回歸線南回歸線北極圈非洲歐洲緯度低,主要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緯度較高,大部分位于北回歸線和北極圈之間,北部部分地區位于北極圈以北1.在圖中描畫南回歸線、赤道、北回歸線和北極圈,比較非洲與歐洲緯度位置上的差異。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非洲歐洲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大部分地區在0~20℃,北部年平均氣溫在0℃以下2.觀察圖中年平均氣溫0℃、10℃、20℃三條等溫線,比較非洲、歐洲年平均氣溫的差異。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非洲歐洲大部分地區位于熱帶,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被稱為“熱帶大陸”主要位于北溫帶和北寒帶3.判斷歐洲、非洲所處的熱量帶,說明非洲被稱為“熱帶大陸”的原因。熱帶北溫帶北寒帶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 地理位置與降水分布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降水少回歸線附近的大陸東岸降水多赤道地區降水多極地地區降水少中緯度沿海地區降水多中緯度大陸內部降水少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任務二探究緯度位置與非洲降水空間分布的關系1.對照圖例,依次說出圖中A、B、C、D、E不同色塊區域的年降水量。A:2 000毫米以上B:1 000~2 000毫米C:500~1 000毫米D:200~500毫米E:0~200毫米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2.描述非洲大陸從赤道向南北兩側降水量的變化規律。從赤道向南北兩側遞減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3.通常,赤道地區太陽輻射強、氣溫高,大氣上升運動強烈,多對流雨。查閱非洲地形圖,分析同處于赤道的A、F兩地年降水量不同的原因。↓對流雨示意圖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AF西側是剛果盆地,地勢低,東側是東非高原,地勢高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任務三探究海陸分布對歐洲降水空間分布的影響1.在圖中指出歐洲瀕臨的海洋,描畫歐洲的大陸海岸線,說出歐洲海陸位置及大陸輪廓特點。歐洲西臨大西洋,南臨地中海,北部有挪威海、北海等海域,東南部有黑海。大陸海岸線曲折,多島嶼、半島和深入大陸的內海。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2.對照圖例,描述歐洲年降水量的空間分布特點。歐洲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主要表現為從西向東逐漸減少 。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3.從海陸分布的角度,分析歐洲年降水量超過500毫米區域占比大的原因。歐洲大陸是亞歐大陸伸入大西洋中的一個大半島,其面積占亞歐大陸的1/5。歐洲是世界上海岸線最曲折復雜的一個洲,切割最為厲害。各地受海洋的影響較為明顯,因此降水量較多。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拓展閱讀盛行風向和地形對大洲降水分布的影響海洋是降水的主要來源,海洋產生的水汽需要借助風的吹送才能深入大陸,途中如遇高大山脈或高原的阻擋,會限制水汽輸送的距離和范圍,從而影響降水的分布。新課探究情境導入課堂小結歐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平原面積廣大,山地分布在南北兩側;歐洲40°N~60°N之間的廣大地區處于西風帶,常年盛行西風。歐洲的水汽主要來自大西洋,南北兩側的山脈對水汽輸送的阻擋作用很小,使得歐洲廣大地區降水較為豐富。課 堂 小 結主題學習探究大洲位置與自然要素的關系地理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熱量帶降水的空間分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