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選擇題1.下圖海報所示的電影在今年春節開始全球熱播,引發觀影熱潮。據傳說,電影主人公哪吒生活在商周時期,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周武王在牧野大戰中打敗商軍,建立西周,定都洛陽B.西周實行分封制,使其長治久安C.周幽王在位時引發了“國人暴動”D.西周被外來民族所滅2.在今年兩會期間,許多委員提出在基層治理中要推行“民聲直達”機制,要求干部定期走訪社區,主動聽取民眾訴求并納入政策調整。這一做法最契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張( )A.孟子 B.韓非子 C.老子 D.墨子3.小明同學在學習《東漢的統治》這一課前打開豆包APP進行預習。通過豆包小明學到的正確歷史史實是( )A.漢武帝時期的統治稱為“光武中興”B.外戚宦官交替專權,動搖了東漢的統治C.黃巾起義最終推翻了東漢的統治D.蔡倫發明了造紙術,促進了文化的傳播4.如下圖所示是我國古代的一次以少勝多的戰役。該戰役( )官渡之戰形勢圖A.發生在三國時期 B.最終袁紹打敗了曹操C.為統一北方奠定基礎 D.袁紹使用了火攻5.“金朝崛起后,通過“海上之盟”與北宋聯合滅遼,但隨后南下攻宋,導致北宋滅亡”。下列相關論述,正確的是( )A.澶淵之盟直接導致了北宋的滅亡B.各民族之間有戰有和,但以戰為主C.契丹族建立的金朝滅了女真族建立的遼朝D.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6.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的一次重要遠洋航行,比歐洲的遠航早了半個世紀左右。這次航行( )A.發生于明太祖在位時期B.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C.增進了中國同亞歐國家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D.開創了印度洋與大西洋之間的海上交通線7.據史料記載:“1685年,清廷命都統彭春、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率水陸聯軍3000余人,攜紅衣大炮圍攻雅克薩。福建藤牌兵在林興珠指揮下,以藤牌戰術擊敗俄軍水上援軍。”從上述材料和所學可知,這次戰爭( )A.是俄軍首先發動的B.戰后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C.發生在乾隆帝在位時期D.遏制了沙俄東擴野心,維護了東北邊疆主權8.英國某歷史學者在研究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指出,英法聯軍入侵中國的行為是基于“自由貿易”的訴求。下列關于這次英法聯軍入侵中國的表述最準確的是( )A.主要目的是為了擴大在中國的貿易范圍,因此其行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B.進一步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C.由于清朝政府拒絕與西方國家進行貿易往來,導致雙方矛盾激化D.并未對中國造成嚴重的破壞,火燒圓明園只是個別事件9.1895年,康有為和梁啟超等維新派發動“公車上書”,揭開了維新運動的序幕。維新派的主張與洋務派的根本區別在于( )A.是否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 B.是否主張發展資本主義經濟C.是否主張推翻清政府的統治 D.是否主張進行政治制度的變革10.今年初,打破13項影史記錄的春節檔電影《唐探1900》以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為背景,講述了義和團運動和革命黨的活動。該電影最有可能出現的鏡頭是( )A.八國聯軍侵華導致義和團運動的興起B.戰后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北京條約》C.義和團運動把八國聯軍趕出了北京D.戰后清政府成為了“洋人的朝廷”11.根據下表中的文字和所學知識,可以明確新文化運動( )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為隨后爆發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盡管新文化運動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看法帶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它打開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閘門,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A.是無產階級發動的思想解放運動 B.其核心思想是自強求富C.五四運動為其發動創造了條件 D.對待傳統文化看法具有局限性12.五四運動和一二·九運動都是我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愛國運動。這兩次運動( )A.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 B.都發生在上海C.都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 D.都取得了完全的勝利13.百團大戰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發動的一次大規模戰役,其主要目的是為了( )A.收復失地,解放華北 B.振奮全國軍民的抗戰信心C.配合國民黨軍隊正面戰場作戰 D.消滅日軍在華北的全部力量14.歷史學者黃仁宇在《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中寫道:“1945年抗戰勝利,中國位列四強,然虛名之下,國力實難匹配。”此評價反映了( )A.中國國際地位提升但國內仍虛弱 B.中國為二戰作出巨大犧牲C.國民黨政府獲得廣泛國際認可 D.抗日戰爭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15.歷史學者金沖及指出:“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是新中國成立初期鞏固人民政權的兩大舉措。”這兩大舉措都( )A.為國民經濟全面恢復創造條件 B.加速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C.徹底消滅了封建殘余勢力 D.奠定了國家工業化的基礎16.下面兩幅圖片反映的是兩岸關系在發展過程中的具有重要影響的事件。下列關于兩岸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A.胡連會是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B.習馬會上首次提出”九二共識”C.這兩次會晤均增進了兩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信任D.兩岸已經不存在任何政治分歧17.1980年,中共中央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立經濟特區,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管理體制。當時設立經濟特區主要是為了( )A.引進外資、技術和管理經驗 B.推動國內經濟體制改革C.加強與港澳地區的經濟聯系 D.擴大對外貿易18.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從下面的時間軸及所學可知,其中表述正確的是( )A.火箭軍成功發射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B.屠呦呦發現了用來抵抗虐疾的青蒿素C.神舟五號飛船首次實現了太空行走D.東方紅衛星發射打破了當時核大國的核壟斷19.亞歷山大的東征、羅馬帝國的擴張和阿拉伯帝國的征服都是世界古代史上重要的侵略戰爭。這三次征服戰爭都( )A.客觀上促進了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B.建立了地跨三大洲的奴隸制帝國C.促進了民主政治的發展 D.給中國人民帶來災難20.下圖撲克牌中人物的原型被羅馬教皇稱其為“羅馬人的皇帝”,他死后其帝國一分為三。該人物是( )A.亞歷山大大帝 B.查理一世 C.查理大帝 D.屋大維21.梯也爾在評價拿破侖時說:“這是同亞歷山大和凱撒一樣的天才人物”。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拿破侖( )A.頒布《法典》,鞏固了資產階級統治 B.一生打了多次勝仗C.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D.曾率軍入侵俄國22.2025年初,deepseek技術開始被應用于工業生產的數據分析與流程優化。在一次歷史回顧項目中,deepseek分析了工業革命時期的數據,發現以下哪一項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就( )A.流水線生產成主流 B.電力廣泛應用C.現代工廠制度建立 D.智能化生產興起23.下面兩幅圖片所示的是當今影響世界的兩大國際組織,這兩大組織( ) A.都成立于二戰爆發前B.前者負責維護和平與安全,后者負責貿易規則的制定C.后者是前者的下屬機構D.前者是最大的軍事組織,后者是最大的經濟組織24.2025年4月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對全球多國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對眾多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國際社會對此普遍不滿,眾多國家聯合發聲譴責,這反映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是( )A.單邊主義盛行,各國各自為政B.區域集團化完全取代全球化C.各國經濟聯系緊密,合作共贏需求迫切D.貿易保護成為各國默認的發展策略25.伯納德·戴迪在詩中寫道:“非洲,擦干你的眼淚……從狂風暴雨中走出”。非洲完成“從狂風暴雨中走出”的標志性事件是( )A.納米比亞贏得獨立 B.埃及獨立C.1960年17個非洲國家獲得獨立 D.巴拿馬收回運河區全部主權二、綜合題26.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后,下令拆除一切路障,統一車輛形制,規定所有車輛兩個輪子的距離一律改為六尺,使車輛在全國通行無阻。他還規定以秦國的貨幣圓形方孔半兩錢為標準樣式,統一全國貨幣;又規定了統一的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國家統一監制。(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指出,哪次變革為秦王嬴政統一全國奠定基礎?秦統一全國后采取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這些措施主要體現了戰國時期哪一學派的治國理念?材料二:西晉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實現了短暫統一。晉武帝司馬炎為鞏固統治,大封同姓諸王,又陸續派遣諸王據守州郡重鎮。這些出鎮的宗室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勢力日益強大。(2)三國時期開始和結束的標志事件分別是什么?據材料二分析西晉迅速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三:元朝疆域“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超越漢朝和唐朝。為了對遼闊的疆域進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統治者在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還加強對邊疆地區的管轄。(3)依據材料三分析,元朝為管理遼闊疆域設立了什么制度?元朝時,今天的山東省歸哪一機構直接管轄?又設哪一機構管理今西藏地區?(4)綜合上述材料,秦朝、西晉、元朝統一全國有何共同影響?從這三個朝代的興衰歷程中,你能得到哪些啟示?27.根據以下大事年表,解答下列問題。時間 事件1840年 鴉片戰爭爆發1895年 甲午中日戰爭結束1915年 新文化運動1925年 孫中山逝世1935年 遵義會議召開1945年 抗日戰爭勝利1950年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1978年 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1990年 設上海浦東開發區(1)簡要說明鴉片戰爭的爆發與工業革命的完成有何關系?這場戰爭給中國社會性質帶來怎樣的影響?(2)遵義會議和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分別確立了怎樣的正確領導核心?這兩次會議在黨的歷史上有何共同影響?(3)日本取得甲午中日戰爭的勝利和其歷史上哪一重大改革有直接的關系?抗日戰爭期間,蘇聯在哪次會議上承諾在歐洲戰事結束后三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4)選擇材料中相關聯的事件,結合所學自定一個你想論述的觀點加以闡述或說明。(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三、材料題28.世界近代史是資本主義產生、發展、鞏固的歷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7世紀,英國議會與王權矛盾尖銳。1640年,議會重開,雙方沖突升級,爆發內戰。議會軍在克倫威爾領導下獲勝,處死國王查理一世,英國成立共和國,但克倫威爾獨攬大權。之后王朝復辟,1688年,英國發生“光榮革命”,迎來新君主,頒布《權利法案》,確立資本主義制度。(1)《權利法案》的頒布有何意義?根據材料一概括,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歷程體現了怎樣的特點?材料二:18世紀中葉,英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個殖民地。英國對殖民地不斷增加稅收,壓制其發展,雙方矛盾激化。1775年,來克星頓槍聲響起,北美獨立戰爭爆發。1776年,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宣告美國誕生。經多年苦戰,在法國等國援助下,1783年美國贏得獨立。(2)根據材料二及所學概括美國誕生的標志是什么?戰后頒布的第一部資產階級的成文憲法是什么?材料三:美國獨立后,南北經濟差異巨大,北方發展工商業,南方以種植園奴隸制為主,矛盾重重。1860年,林肯當選總統,南方奴隸主不滿,挑起內戰。初期北方失利,后林肯頒布《宅地法》與《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北方轉敗為勝,1865年內戰結束,美國重歸統一。(3)林肯對美國的主要貢獻是什么?該戰爭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哪一最大障礙?(4)綜合上述材料分析,英美兩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有何共性?英美資產階級革命產生了怎樣的相同影響?《2025年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參考答案1.D2.A3.B4.C5.D6.B7.D8.B9.D10.D11.D12.C13.B14.A15.A16.C17.A18.B19.A20.C21.A22.C23.B24.C25.A26.(1)變革:商鞅變法。目的: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秦朝的統治。學派:法家學派。(2)開始標志:曹丕建立魏國。結束標志:西晉滅吳,統一全國。原因:大封同姓諸王,使其勢力過大,威脅中央集權。(3)制度:行省制度。機構:中書省。機構:宣慰使司都元帥府(回答宣政院也可)。(4)影響:都實現了國家的統一,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啟示: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國家的統一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統治者要善于吸取歷史教訓,重視民生,加強制度建設。(答出一條,意思相近即可)27.(1)工業革命完成后,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推銷商品,掠奪原料,發動了鴉片戰爭。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都挽救黨和國家于危難,都在黨的歷史上具有轉折性意義,為黨的發展指明了方向。(3)明治維新;雅爾塔會議。(4)示例一 觀點:列強侵略加劇中國民族危機。論述:鴉片戰爭失敗后,清政府被迫簽訂《南京條約》,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甲午中日戰爭后,清政府被迫簽訂《馬關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民族危機不斷加劇,嚴重阻礙中國社會發展。示例二 觀點:中國共產黨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領導核心。論述:遵義會議確立毛澤東領導地位,挽救了黨、紅軍和中國革命,是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決策,推動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所以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發揮關鍵領導作用,引領中國不斷前進。28.(1)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曲折性、反復性和長期性。(回答兩條即可)(2)《獨立宣言》的發表;1787年憲法。(3)解放了黑人奴隸,維護了國家統一。黑人奴隸制。(4)資本主義發展都受到了阻礙。都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了世界歷史的進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